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中小學健康教育經驗

中小學健康教育經驗

發布時間:2021-03-16 11:15:46

㈠ 結合你的經驗談談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淺談小學生嫉妒心理的克服
呂桂萍
曉理:剖析嫉妒之害,指明進取之路
鑒於小學生低年級學生理性思維水平不高的現狀,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應注重採用舉例說明的方法,為學生剖析嫉妒之害。一方面列舉陷於嫉妒深淵,干出誹謗、中傷,甚至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毀滅自己,葬送前途的反面典型:如因嫉妒而殘害孫臏終遭滅亡的龐涓,嫉妒諸葛亮不成反而自己被氣死的周瑜等,使學生引以為戒;另一方面,列舉能控制其嫉妒之心從而取得巨大成績的古今中外名人佳話,如「將相和」中的廉頗等,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引導他們正確對待別人的進步,正確看待榮譽,正確估計自己的優缺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此外可組織學生摘錄嫉妒有害的名人格言,如「嫉妒是亡身的毒蛇」。「嫉妒是一種比仇恨還強烈的惡劣情緒」等,並結合學生實際,採取多種形式組織他們消化這些格言,凈化心裡意識,使他們普遍能見賢思齊,踏實學習,與別人友好相處。
關愛:營造關愛氛圍,化解嫉妒心理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起點基本相同,在學習和各種競賽活動中形成的差距相對而言並不懸殊,他們嫉妒的主要對象是老師對某些同學的偏愛,和老師對取得優異成績同學的溢於言表的過分欣賞之情。因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做到公正和公平,師恩普施,師愛遍灑,切不可厚此薄彼。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對那些暫時落後、有待進步的學生多一份關心,多一份愛意,並採取具體的措施,幫助指導落後的同學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學習方法,徹底改變落後面貌趕上來,從而從根本上消除嫉妒心理。
激勵:充分肯定成績,強化進取信心
在幫助落後者進步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肯定他們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尤其是對那些落後程度比較嚴重的學生,更應該用「放大鏡」去尋找他們淹沒於問題與缺點之中的「閃光點」和細微的進步,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贊揚。這樣就能使他們重新點燃自尊心的火種,獲得克服缺點、發奮進取的勇氣和自信。美國現代著名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認為,及時地發現、充分地肯定一個人所取得的成績,能使他產生「最佳情緒體驗」,即「感到強烈的喜悅、欣慰、幸福……還會對別人,對整個世界產生愛意,甚至會有一種要馬上做點事作為報償的慾望」。對於年幼的小學生來說,教師的表揚、肯定、獎勵等外部手段往往有更大的作用。
疏導:競爭合作互補,優化人際關系
「競爭」是指個體或群體為充分實現自身的潛能,力爭按優勝標准使自己的成績超越對手的過程。「合作」是指學生群體為了共同目的而相互協助以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這兩者是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由於認識上的偏頗,以前對小學生強調競爭多了一點,而忽略了合作的重要性。實際上這正是導致學生產生嫉妒等不良心理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要優化學生間的人際關心,在組織學生進行適量和適度的競爭同時,必須強調、強化與之互補的「合作」。合作有助於學生發展良好的個性,增強群體凝聚力,形成和諧的教育氣氛。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縮短與後進生的心理距離
萬 焱
在轉化後進生的過程中,作為教師自然要經常與後進生交往。但在交往的過程中後進生很容易產生一些抵觸情緒,心理上總是存在一定的隔膜,這為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通常後進生給我們的印象是麻木,對學習毫無興趣,對成績持無所謂的態度。在這種表面的背後,我們可以發現後進生的內心是十分敏感的,矛盾的。對後進生的心理特點剖析從宏觀上看,通常表現為:強烈的自尊心與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與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進與習慣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與經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從微觀上看,由於每個人的氣質特點不同,其心理狀態又不盡相同。後進生復雜的心理特點也決定了他們具有較強的心理防禦機制,要想讓後進生敞開心扉以便更好的了解他們,有效的轉化他們。
一、運用期望理論
轉化後進生的關鍵是要對後進生充滿信心和期待。只有這樣,在與後進生進行交往時,才會減少無意中傷害他們自尊心的幾率,讓師生的心靠得越來越近。教師的期望也是學生進步的一大因素,教師良好的期待會使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從而加倍努力,獲得更大的進步。
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對小學生作了一次所謂的學習潛力測驗。然後,隨機地在各個班抽取少數學生,故意告訴教師說,他們是班裡最有發展潛力的學生,並要求教師長期觀察,但不要告訴本人。8個月後發現,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智力真的比其他同學進步快,並且在感情上顯得活潑開朗,求知慾旺盛,與老師的感情也特別深厚。原來,這一項心理學實驗所提供的名單純粹是隨機的。他通過自己「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堅定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信心,調動了教師獨特的深情,教師通過眼神、笑貌、嗓音,滋潤著這些學生的心田,使這些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教師的期望的作用。所以,教師不應該放棄後進生,要充分利用羅森塔爾效應,要改變「朽木不可雕」的觀念,堅信「人是可以改變的」,牢固樹立後進生也是人才、也能成才的堅強信念,對他們滿懷期待。只有這樣,在與後進生接觸的過程中才會真正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信任、愛好、尊重和期待,他們就會很自然地產生肯定的傾向、愉快的心情,消除對教師的敵對心理,願意對老師講真心話,願意接受教師的幫助和教育。也只有這樣,後進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學習熱情才能油然產生。教師接受到後進生良好的反饋後,他的「熱情期待」再次受到強化,無意或有意地又給這些學生以更大的關懷、更多的指導,產生良性循環。在這樣良好的心理氛圍里就能產生「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效應,這是後進生發生轉變的重要環節。
二、利用身體言語溝通
人與人溝通的類型十分復雜,除了言語溝通,還有一種較重要的是身體言語溝通。身體言語語溝通是指非語詞性的身體信號,包括目光與面部表情、身體運動與觸摸、身體姿勢與外表、身體之間的空間距離等。心理學家經過嚴格的觀察發現在人際溝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過無聲的身體語言實現的。身體語言在人際溝通中有著口頭語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為身體語言所傳遞的的信息是內心感情的真實流露,是無法掩飾的。我們知道,表面上後進生可能對很多事都顯得滿不在乎,其實內心都很脆弱、多疑、敏感。有時教師一個細微的動作可能增強了後進生的自信心,縮短了彼此的心理距離,也可能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產生一些消極情緒。因此在與後進生交往時一定不能忽視自己的表情和動作,因為這也是讓後進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利用空間距離的縮短
空間位置結構與人際心理距離是聯系在一起的。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課堂上,教師站在台上,居高臨下,師生之間的距離拉大,形成一道無形的心理防線;辦公室里,老師坐著學生站著,師生間的不平等性明顯拉大。在與後進生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與他們邊走邊談,也可以請他們坐下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感到老師尊重他們,信任他們,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教室座位的編排上,可以讓他們的座位盡量靠前。而不要總是把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排在前面。如果有條件可以將課桌排成圓形或半圓形,學生自由選擇座位,與教師圍坐在一起,讓後進生感到老師是在平等的對待他們。隨著教育者身份的淡化和師生空間距離的縮短,心理距離也自然縮短了。
四、利用鼓勵
來自學業的失敗,使後進生自己看不起自己,認為別人也看不起自己,在同學老師和家長面前總覺得低人一等,處處表現出自卑感。消除自卑感最有效的方式是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一次在課上與學生談到如何提高學習興趣時,一位女學生不好意思的說:「不知為什麼,哪個老師表揚我,我就感覺特別愛上哪個老師的課,不知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教室里一下子沸騰了,同學們都深有感觸的說:對!就是這個樣子,我也是。看來表揚和鼓勵確實能夠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後進生來說鼓勵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與一位學習成績特別差的學生聊天時,當我問到他最近學的怎麼樣時,他一改以往的沉默不語,自豪的說:「語文老師說我比以前有進步了。」後來經了解因為他在聽寫字詞時,比以前有一點進步,語文老師及時鼓勵了他。這小小的鼓勵,對這位學生來說卻是莫大的鼓舞。教師的鼓勵之所以對後進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一方面是因為老師在他們心中是神聖的,另一方面是因為後進生很少能得到別人的肯定,更不用說是表揚和鼓勵了。因此,對後進生來講,老師的每一次鼓勵,每一個微笑,對他們的心靈都是一種安慰和激勵。教師在鼓勵後進生的同時不但縮短了教師和後進生的心理距離,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五、利用班級環境
影響學生成長的環境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對於教師來說最可以利用的也是最能利用好的便是班級。從物資環境來講,班級的每一個角落都應給人以美的感受,使學生從中得到教育和心靈的凈化。班級心理環境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班風,良好的班風能催人積極上進、團結,人際關系和諧。不難想像,在這樣的班級中,後進生也能感受到生活在班集體中的的樂趣,與老師的關系自然也非常和諧。初中一年級的一位男同學對我說:「老師,我感到很沒意思,每天都是上學、放學、吃飯、睡覺,總是在機械的重復。」可想而知,在學校、在班級找不到一點快樂的學生,他就是再怎麼努力,成績也不會有很大提高。所以,創造良好的班級環境對提高後進生的學習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如此,良好的班級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生與老師和諧的人際關系,讓後進生在良好的集體氛圍中逐漸往好的方面發展,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便得心應手了。
後進生的轉化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後進生在進步的過程中及易出現反復,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無論怎樣,只要教師與後進生的心靈相通,心理相近,並努力做到以愛動其心,以言導其行,以頑強的毅力、耐心細致的工作,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一定會取得更大的突破。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趙丹陽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上和諧發展,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也可以說它的整體優化教育。這種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形成健全的個性為出發點和歸宿。但長期以來,很多人對身體健康比較重視,而對心理健康卻較少注意。實際上只有體(身體)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世界衛生組織對人的健康所下的定義是:「不僅沒軀體的殘缺與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狀態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可見人的健康不僅指生理上,而且還應包括心理上的健康。這觀點正被越來越多人所認識、所接受。
但在中小學中,卻有不少學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據有關部門進行的心理調查表明,學生的厭學障礙和人際關系問題相當突出。用學生自己的話說,終日過著「單調而緊張」、「煩躁抑鬱」的生活。多達近30%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任性、偏激、冷漠、孤獨、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來,中小學生由於病態心理而導致心理與行為上的失誤,甚至犯罪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發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會。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成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造成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學習壓力、社會影響、家庭環境和教師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學校教育及社會家庭等方面的許多矛盾,只有了解學生存在問題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有意識地去避免它。
家庭影響。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品德修養,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環境條件等對學生品德和心理成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家庭和家長的條件不利於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有的家長對子女經常訓斥,使孩子對父母見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難得不到幫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勵,使孩子有種「壓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雙親離異,嚴重摧殘了孩子的心靈。更有些「問題家庭」家長本身品德低劣,作風不正,對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當,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學校教育不當。由於種種原因,使我們學校的教育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德育、體育;重課內教學,輕課外教育;重尖子生,輕後進生學校生活內容、方式單一,許多學生對學習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視課堂為牢獄,視學習為苦差事。而一些教師忽視學生心理特點,在教育學生是採用不當的方法,體罰、心罰學生,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學生產生孤獨、自卑的心理。有些後進生,被教師所嫌棄,失去上進心而自暴自棄。
社會影響。近年來社會上的一些負面影響對學生沖擊甚大,隨著改革開放,經濟體制改革深入,難免帶來一些資本主義的精神污染,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視內容流入,都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於缺少辯別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學生的非正常心理。
此外,青少年時期,尤其從小學五六年級到初中這一階段的年齡,正是學生的「過渡時期」,國外稱之為「危險年齡」。這時期青少年身高體重迅速增長。性成熟時期開始。由於生理上的迅速「成長」極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間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諸因素之間的平衡。這時期青少年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有了顯著的發展,但又有較多的片面性和主觀性,他們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帶有沖動性,不善於克制,行為不易預測,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可惜對於這種悄悄來到的變化,青少年自身沒有思想准備,我們的一些家長老師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備,沒有主動及時地採取相應教育措施,幫助他們渡過「過渡時期」、「危險年齡」,致使這時期成為心理問題的多發時期。有的專家通過個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產生於中小學時期。小學生心理疾病多與家長有關,中學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多在於教師。這應當引起家長和老師足夠的重視。
加強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總體規劃,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沖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此外要對教師廣泛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每一位教師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以利正確對學生進行指導,並在教育教學過程不出現失誤。培養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學專業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能和心理訓練方法的教師隊伍,這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的。同時應對學校進行整體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學方法,融洽師生關系,創設一個使學生心情愉快的學習生活環境。
二、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和幫助。據調查,目前上中小學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學過教育學,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據《中國青年報》5月17日報道:「95%的家長沒看過心理學方面的書,72%的家長沒有看過教育方面的書。」他們不了解如何更科學地教育孩子。因此,學校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座談會等到方式,讓家長懂得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齡特點,懂得教育學生的正確方法。使家長了解青少年是一個特殊年齡階段,學生情緒反復,行為多變,對此要有心理准備,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們。對學生教育既要鼓勵,也可以批評,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規律。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希望孩子成才,這是人之常情,但壓力過大,也會適得其反。此外對「問題家庭」的學生更要特別留總關心,幫助他們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響引起的心理問題。
三、在中小學開設有關心理健康課程,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學已開設健康教育課,其中也開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識。但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不僅僅是普及心理學有關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進行心理訓練、心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是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操作性為一體的,這樣才能學以致用,真正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減少心理障礙及其他心理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際關系適應的心理健康標准,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四、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目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缺少專業人員是一大問題。在近期內還很難配專業的心理醫生,但教育行政部門應考慮盡快培養和培訓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在上級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在學校開設心理咨詢室,心理閱覽室,心理活動室,開設心理咨詢電話熱線。定期為師生舉辦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專題講座。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生活輔導,前途職業指導等並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作為班主任、任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依據。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實處。
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提高學生思想修養水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是一個同步實施的過程。它對學生高尚品質、人格和情操的形成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智力發展。各校都應把它列入教育教學的目標和計劃中去。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淺談小學生懶惰心理的表現及矯正
韓晶
懶惰是一種好逸惡勞,不思進取,缺少責任心,缺少時間觀念的心理表現。小學生的懶惰表現尤為突出。在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求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而懶惰心理就像一道城門,打不開它,提高素質、能力又何從談起?因此我就小學生懶惰心理的表現,成因及矯正方法談點粗淺的看法。
一、 懶惰心理的表現
1、思想方面的懶惰
懶惰的人常有明日復明日的思想。明知道這件事應該今天完成卻總期待著能夠明日去做。例如:有懶惰心理的學生在完成當天作業時,常找出各種理由拖拖拉拉,邊玩邊學,時間晚了,就想明天早晨早點起床再完成,面第二天又起床晚了,上學後,又有了新的任務,這樣明日復明日,學習成績可想而知。
懶惰的人常有依賴別人的思想。老師們經常會發現,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的總是個別幾名同學,而更多的人懶得動腦思考問題。心裡想:反正我不舉手,也會有人說出正確答案。這種依賴別人的懶惰心理只會使思維變得越來越遲鈍。
2、行動方面的懶惰
思想的懶惰必然導致行動上的懶惰。懶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應該做,甚至應該馬上做.可卻遲遲不做,或硬挺過去;做事時總是無精打采、懶懶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積極、不主動、不勤奮。例如:在我校的養成教育中提出了:「在操場或教學樓內看到雜物要主動撿起」的要求,而許多同學由於懶惰,即使是彎彎腰這樣的動作也懶得去做。學校每周末的大掃除,總有個別行為懶惰的同學溜邊或幹活時拈輕怕重,其懶惰程度可見一斑。
二、懶惰心理的成因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懶惰心理的產生呢?
l、依賴性強。
如今的獨生子女有嚴重的依賴性。什麼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沒有主見,缺少獨立性,他們在家靠父母,在學校依靠老師,在社會上依靠其他人。這種依賴性就是導致懶惰的主要原因。
2、缺少上進心
上進心是前進的動力。缺少上進心的學生做事容易滿足,對自己要求不高,得過且過的思想嚴重:做事不求真,不求質量,不求快節奏,常抱著「應付」的態度和「混過去就行」的不負責任的態度。而這種缺少上進心的表現必然導致懶惰現象的產生。例如:在我校每屆兒童畫展中,要求班級中的每位同學創作一幅美術作品,在班級內展出。就有個別同學放鬆自己的要求,心想:班級有這么多幅作品,也不缺我這一幅,應付過去就得了,於是懶得精心構思,懶得用心著色,草草完成了事。這種缺少上進心的表現是產生懶惰心理的根本原因所在。
3、家庭關系的影響
從客觀上說,家長的過分溺愛,也是造成學生懶惰心理的因素。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過分嬌縱,大包大攬,只會使孩子從小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勞而獲的壞習慣。另外,有的家長本身就缺少時間觀念,沒有勤勞的習慣和雷厲風行,果斷利落的作風。「身教重於言教」,這樣的家庭影響嚴重影響了子女良好健康習慣的形成和良好行為的發展,促進懶惰現象的發生。
三、矯正懶惰習慣的方法
懶惰是成功的絆腳石,在充滿困難與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懶惰的人習慣於等、靠、要,從來不想去求知、發明、拼搏、創造,最終只能是一事無成。只有勤奮、刻苦、好學、上進,朝著預定目標孜孜以求,才會達到光輝的項點,為此要努力克服懶惰的習慣。
l、要養成每天清早按時起床和外出鍛煉的習慣,改掉戀床不起的惡習。
2、樹立勞動最光榮的觀念。在家裡主動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父母打掃衛生、洗臉、洗自己的衣物。在學校認真完成值日,不依靠別人,積極參加學校組織和各種勞動、遠足活動,從而鍛煉意志,磨練耐力。
3、制定學習計劃。所有各科作業都嚴格按老師規定的時間保質保量的完成,逐步養成不完成作業不睡覺的習慣,改掉「明日復明舊」的思想。
4、尋找榜樣。找一個學習勤奮,做事勤勞的同學做為自己的榜樣,並請這位同學多幫助和監督自己。
5、又進步了,天天堅持檢查自己行為,如果當天沒有懶惰現象發少,就在當天的日記本上貼一面小紅旗,表明進步了。只要堅持一至兩個月,久而久之,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6、厭惡療法。做一個小丑娃放在寫字台上,每當發覺自己有懶惰的心理或行為時,就在小丑娃的臉上畫一筆,或塗些顏料,久而久之.再看或丑娃醜陋的樣子,就會提醒自己改掉懶惰的習慣。

總之,懶惰是一個人成功的大敵,戰勝懶惰,戰勝自我,才能不斷地前進。

㈡ 小學安全教育經驗總結

強化安全職責 構建和諧校園
————實驗小學平安校園創建活動總結
為了努力營造全校師生和諧平安的工作、學習環境,我校在市教體局正確領導下,在開展「創建平安校園」活動中,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加強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則,通過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通過齊抓共管,營造全校教職員工關心和支持學校安全工作的局面,從而切實保障師生安全和財產不受損失,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一、建立組織 明確責任
為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對安全教育工作的領導,學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通力合作,分工明確。學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長楊耀庭同志為組長,分管安全的副校長周新安同志、分管德育的副校長郭寶勇同志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了校長負總責,分管副校長主抓,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為直接為責任人,學校德育處、教導處、後勤處具體分工負責組織實施。
學校與班主任簽訂安全責任書、師德承諾書、防邪教責任書等,明確各自的職責。學校與學生家長簽訂了安全責任書,明確了家長應做的工作和應負的責任。將安全教育工作作為對教職員工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度。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二、制度保障 措施到位
不斷完善學校安全保衛工作規章制度。 建立健全定期檢查和日常防範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學生管理、門衛值班、巡邏值班、防火防災、防火安全管理、體育器材檢查、健康體檢等規章制度。嚴禁學生參加商業性慶典活動,嚴禁組織學生從事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危險性工作,嚴禁教師個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帶學生外出。對涉及學校安全保衛的各項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不留盲點,不出漏洞。
學校並從人力、財力、制度上進行落實,採取「人防、物防、技防」並重的方針,確保安全工作的實施。到目前為止,在校園硬體建設方面,我校投資1.2萬元加高了樓梯扶手和走廊欄桿,有原來的0.9米升高為現在的1.2米;投資8000餘元為老教學樓增添了安全防護窗;投資1000多元安裝了紅外線防盜系統;又對我校所有樓房的避雷設施進一步加強完善,並通過了安監局防雷設施檢測。學校成立了校園治安室,加強了校門口的治安力量,嚴禁校外車輛未經同意私自進校。加強學生出入管理,實行學生到校零報告制度,對遲到學生實行登記。學生臨時確需外出,首先由班主任與其家長取得聯系,而後持班主任簽發的「學生臨時外出單」,否則學生不得外出。
為了確保學生的交通安全,我校在市交警警力不足的情況下,我校加大了護送學生放學路隊的力度,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和值日老師每天上下午放學都要組織路隊,站在大路兩邊嚴把過往的車輛,保證學生安安全全、平平安安回家。現在,我校學生的放學路隊統一整隊,秩序井然,教師護送路隊認真負責,學校領導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可以說放學路隊已成為我校的一大亮點,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為了加強安全,每天晚上及節假日我校都安排了老師值班巡邏,做好防盜、防火等工作。
三、加強教育 注重實效
我校規定每學期第一個月為安全教育月,每月第一周為安全教育周,每周一為安全教育日。充分利用安全教育課、班會、隊會、晨會、板報等多種途徑,通過講解、演示和訓練,對學生開展安全預防教育,使學生接受比較系統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觸電、防食物中毒、防病、防體育運動傷害、防火、防盜、防震、防騙、防煤氣中毒等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還利用學校廣播站、黑板報等宣傳工具及舉行主題班會、講座、安全徵文與知識競賽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
我校聘請建設路派出所王學超副所長為法制副校長。每學期我校都要組織2次法制報告會。在報告會上,王副校長結合實際,詳細生動地列舉了周邊活生生的事例,深入淺出的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誘因,對社會的危害,以及預防犯罪的方法。通過法制報告會,進一步加強了學校的管理,增強了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讓學生感到「法」與我們密切相關,「法」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促使同學們爭作一個「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2006年我校被省教育廳確立為心裡健康教育試驗基地,我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加大了學生心裡健康教育的力度,把學生的心裡健康教育納入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經常利用班隊會等形式對師生進行培訓、教育。2006年9月,學校健全了心理健康咨詢室,由郭春生老師擔任兼職教師,定期為學生做心裡健康教育講座。同學們認真聽取了楊老師的輔導,並以班級為單位在會後充分發言,交流心得,收到預期的良好效果。自學校開設心理健康咨詢室以來,同學們排除了心裡負擔,都能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之中。
我校根據實際情況還制定了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根據應急預案要求,我校與消防隊聯系進行了突發火災事故演練,全校學生在校領導和老師的引導下,用毛巾捂住口、鼻,彎著腰、低著頭從不同的樓道有秩序地逃離「火災」現場,並迅速跑到空曠的操場集中。全校學生在2分20秒的時間內全部安全逃離現場。通過火災逃生演練,提高全體學生的消防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在火災中的逃生技巧。
四、加強檢查 及時整改
俗話說,防重於治。我校經常開展常規檢查,做好學校安全工作,關鍵是要防範於未然。每學期開學以後,學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為重點檢查內容之一。我校實行定期檢查和日常防範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每月對學校每個角落進行地毯式的大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特別是教室的門窗、學校圍牆、電路的布置、學校重點部位(電腦室,實驗室,運動場,多媒體教室、體育器材)等定期檢查,對較舊的電氣設備、電線、滅火設施等進行更換,杜絕隱患。
五、齊抓共管 群防群治
為貫徹教育部等十部委制定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提高對學校安全工作及周邊環境治理工作的認識。我校與公安、交警、工商、城建、司法、辦事處等有關單位積極行動,開展了「學校周邊環境整治行動」。取締校園周邊200米內網吧;取締佔道經營的游動攤點;解決學校與周邊居民民事糾紛。交警隊加強了學校周邊安全警示標志建設,在學校大門口的建設路劃人行斑馬線,學校門口兩側設置安全警示牌。通過整治,有力地提升了師生的安全防護意識,為師生人身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段時間來,在創建「平安校園」活動中,我校能取得一些成績,一方面是在於校內各職能部門配合和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另一方面與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是分不開的。今後,我們將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不斷探索和拓寬創建「平安校園」的新路子,使創安工作更上一層樓。

㈢ 淺談如何有效進行小學健康教育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
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好朋友,老師與學生是平等和民主的關系。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

㈣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技巧

運用心理科學的理論與方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攻「心」的藝術。攻「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具體的「施工」中,教師要把系統的教育工程劃分為一個個子系統,使之成為日常性的心理啟迪與心靈塑造工作。這就猶如涓涓細流匯成大海,棵棵樹木連成密林,育人的長期功效是在點滴的培養中完成的。因此,教育工作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招一式」,使育人工作具有藝術的魅力。以心理理論作指導,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為我們的教育科研工作又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開了一個新的思路。在社會心理咨詢和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中,我和同事們總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並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進行了淺顯的理論研究。
我認為,所謂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指為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所應採用的方式和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教育任務既定的情況下,選擇什麼樣的方法,直接關繫到目標的實現和任務的完成。方法得當,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可以有效落實;方法不當,預期的教育效果不但難以實現,還可能抵消其它教育的作用,甚至干擾以後的教育工作。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慎重選用教育方法,切忌主觀隨意濫施亂用,而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方法的運用要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原則相一致,要根據具體的教育任務和客觀的條件合理地選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可以自成系統的,這個系統既有靈活運用傳統思想教育方法的繼承性,又有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提出的新穎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體系是賦予傳統思想教育方法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和在心理理論指導下創造新的教育方法的有機統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具有教育的兼容性,可以與學校教育的各種方法相結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比如,可以結合學校德育的方法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由於德育也要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意識傾向,特別是要培養道德意識傾向性(道德動機、道德目的、 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和道德心理品質(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因此,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交叉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可以和德育相互促進的。又如,心理健康教育還可以與教學相結合。教學活動是傳授知識,培養技能的活動,必須以個體心理活動為基礎,必須通過主體的心理過程,是主體心理活動的結果。由於教學活動是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進行的,因此,教師完全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途徑,變換多種教學方法,運用每一教學步驟,在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比如,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社會調查、社會服務、參觀、旅遊、夏令營、冬令營等)、文學藝術活動、科學技術活動、體育鍛煉活動、勞動工藝活動等,為學生走向社會、接觸自然提供了廣闊的天地。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助於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與其它教育方法相通相聯之外,也有獨立操作的方法。這里,介紹一些我們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經常使用的一些方法。需要說明的是,在我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剛剛起步,其方法的研究還處在一個探索的過程中,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因此,這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僅僅是我們的一些實踐的認識和經驗的總結。 書名: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鄭日昌、劉視湘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5-1
ISBN: 9787307076662
開本: 16開
定價: 28.00元 第一章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總論
第一節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含義 適應性標准與發展性標准 中小學生身心特點 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標准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評價 第二節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與實質 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與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與原則 第三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第四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創設符合學生心理健康要求的環境 提供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開展面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 第五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和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場地建設 心理健康教育的檔案建立 心理健康教育的績效評估 第二章學業發展的教育與輔導
第一節入學適應的教育與輔導 入學適應概述 入學適應常見問題及對策 第二節學習動機的教育與輔導 學習動機概述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 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培養 第三節學習策略的教育與輔導 學習策略概述 認知策略及其學習 元認知策略及其訓練 第四節考試焦慮的教育與輔導 考試焦慮及其原因 考試焦慮的調適方法 第三章自我意識的教育與輔導
第一節自我認識的教育與輔導 自我認識的含義 中小學生自我認識的發展特點 自我認識的途徑和方式 第二節自我接納的教育與輔導 自我接納的含義 自我接納的途徑和方式 第三節自我完善的教育與輔導 自我完善的含義 自我完善的途徑和方式 第四章人際關系的教育與輔導
第一節師生關系的教育與輔導 師生關系的特點 師生關系的教育與輔導 第二節同伴關系的教育與輔導 同伴關系的特點 同伴關系的教育與輔導 第三節親子關系的教育與輔導 親子關系的特點 親子關系的教育與輔導 第四節異性關系的教育與輔導 異性關系的特點 異性關系的教育與輔導 第五章情緒教育與輔導
第一節情緒與情緒智力 情緒的含義 情緒智力的含義 情緒與心理健康 中小學生情緒發展的特點 第二節情緒認知的教育與輔導 情緒認知的含義 如何認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第三節情緒表達的教育與輔導 情緒表達的含義 怎樣合理表達情緒 第四節情緒管理的教育與輔導 情緒管理的含義 情緒管理的方式 第六章生活適應的教育與輔導
第一節生命教育與輔導 生命教育的概念及內容 生命教育與輔導的途徑與方法 第二節網路健康教育與輔導 網路健康教育與輔導的必要性 中小學生網路成癮及其成因 網路成癮的干預 網路成癮的預防 第三節挫折教育與輔導 挫折教育與輔導的內涵 挫折心理簡述 挫折教育與輔導的途徑與方法 挫折教育與輔導的課堂活動設計案例及解析 第四節休閑教育與輔導 休閑教育與輔導的含義 休閑教育與輔導的目的和原則 休閑教育與輔導的內容 常見休閑活動的教育與輔導 第五節消費教育與輔導 中小學生常見的消費誤區 消費教育與輔導的含義和重要性 消費教育與輔導的實施 第六節生涯教育與輔導 生涯教育與輔導的含義與內容 生涯教育與輔導的目標與內容 生涯輔導理論概述 中小學生生涯輔導活動舉要 中小學生生涯教育建議 第七章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第一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含義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體系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性質 第二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的指導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計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常用的活動形式 第三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人際互動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團體動力學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師生關系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學生團體 第四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的特點和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的功能與種類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的實施 第八章中小學心理咨詢的過程與方法
第一節個別心理咨詢 個別心理咨詢的含義 個別心理咨詢的形式 個別心理咨詢的影響因素 個別心理咨詢的過程 個別心理咨詢的技術 個別心理咨詢的倫理 第二節團體心理咨詢 團體心理咨詢的含義 團體心理咨詢的過程 團體心理咨詢效果的影響因素 團體心理咨詢的技術 團體心理咨詢的開展形式 第九章家校合作——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必由之路
第一節家校合作概述 目前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之路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及相關研究 第二節家庭與學生心理健康 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 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家庭因素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化 第三節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營造家校合作良好氛圍 建立家校合作組織機構 引入社區資源以拓展家校合作 參考文獻

㈤ 如何有效進行小學健康教育教學之我見

一、提高教師素養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從根本上說教師的素養與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成敗。在小學健康教育課程中教師資源匱乏,並沒有專業的教師,大多由其他科的教師兼任。這些教師並沒經過專門的訓練,缺乏專業技能,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有的教師甚至將健康課上成游戲課、休閑課。教師本身素質不高、重視不夠,這是導致健康教育課程低效的重要原因。當前提高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有效性的首要條件就是對健康教育課程准確定位,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專業師資隊伍。首先,重視健康教育課程。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集體討論,使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開設這門課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學生成長發展的基礎與關鍵。只有形成全校重視的氛圍,才能引起教師與學生共同的關注,在教與學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建立專業教師隊伍。這涉及身體與心理兩方面的內容,是一項具有較強的科學性、系統性與專業性的工作。對此教育部門對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考核,應持有上崗證等等。教師如果不夠專業,不僅不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相反還可能會給學生帶來傷害。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我們要招聘專業教師。另一方面,對於在職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教學研修與理論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教師在教學中歷練,在教學中提升。同時要創設交流平台,促進教師在交流中揚長避短,以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為教學的成功打下基礎。
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小學健康教育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改變照本宣科,機械講授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脫離學生的實際,實用性不強,學生感覺不到與自身關聯性,往往會認為學了也沒有用,而且還枯燥單調,學生不感興趣,教學自然不會成功。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內容的關聯性,要善於從學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例來入手進行教學,這樣大大增強了教學的親切性與可信度。學生會感受到健康教育課程與生活的關系,自然就會產生強烈的參與意識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會積極而主動地投入到教學中來。教師與學生一起共同參與到相關內容的學習與探究中來,學生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得到發揮,在教師的組織、引導與幫助下積極構建。真正踐行了新課程標准所提出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同時,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相貼近,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運用所學來指導在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從而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心靈與體魄。
三、開展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
(一)寓言故事
故事通俗易懂,是小學生所喜愛的重要形式。我們可以將健康教育與各種寓言故事結合起來,用故事中積極的正面人物形象來傳遞主流價值觀,培養學生積極生活、樂觀向上、富有同情心、堅忍不拔、誠實守信等心理品質。
(二)觀看視頻
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播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這既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夠激起學生的主動參與,使得學生樂於活動,樂於接受。
(三)角色扮演
小學生活潑好動,讓學生來扮演各種角色,讓他們動起來比讓學生靜坐來學習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我們要為學生的角色扮演創造機會,讓學生變換角色,處於特定的環境中來模仿,解決現實問題。
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參與意識,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在活動中學會了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管理,學會正確調節心理與情緒,積極而樂觀地學習。
四、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教育平台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影響。因此,我們的教育不能只局限於學校教育,而是要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相結合起來,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教育平台,使學生的學習空間更寬廣,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個模式互相促進,使學生實現知識與技能的內化,使之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避免學生在學校學的是一套,到了家中與社會上又是一套的現象發生。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家訪,尤其是對於一些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等孩子,要及時與他們家長溝通,互相了解情況,使家長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擔負責任。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參與一些社區活動等,使學生有更多學習與實踐的機會,實現學校和家庭教育一體化,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總之,在新形勢下我們要高度重視小學健康教育課程,在思想上重視,觀念上先進,教學上改革,實踐中探索,以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㈥ 結合你的經驗,談談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首先學生處於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階段,此時接受健康向上的心理方面的教育,對於個人回成長是非常有益的。答
2、此時學生心理處於成長和成型階段,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健康人格的形成,非常有必要,可以塑造其將來,不怕困難,積極樂觀,團結向上的優秀品質。
3、學生處於成長階段,個人心理尚不成熟,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輔導,個人很容易受環境中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給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因素,為將來一些不良心理埋下了禍根。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說應該占學生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可以說是比語文數學還要重要,因為一個人的心理可以決定將來走的生活道路,將來能否成功,但語文數學考100分將來就能生活的好嗎?中國傳統教育弊端已經顯現,而且在逐步改進中。

㈦ 學校健康教育的實踐經驗

學校健康教育擔負著增強學生健康的重任,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它對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述學校健康教育的實踐與體會:健康教育內容要有針對性,符合中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教會學生合理膳食;與養成教育相結合,注重行為和習慣的培養;形式要多樣化,以學生活動為主;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體現時代性 根據有關方面的調查,中學生營養狀況不容樂觀。主要是中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而相應的營養未跟上;同時,一些家長和學校在學生膳食的安排上存在一些問題。根據一些調查報告顯示,每日中學生膳食中的熱量的供給量僅達到標准供給量的80%左右;蛋白質僅為70%左右;鈣、核黃素和維生素A也明顯不足。中學生膳食中的蛋白質主要來源於豬肉食品,但是豬肉的蛋白質含量不如牛肉和其它一些禽類,而脂肪的含量卻比這些食品高,盡管豬肉也是不錯的蛋白質食品,但是單一的蛋白質來源,會使中學生需要的其他一些營養素的攝入量減少。因此應適當增加牛肉、魚類、奶類和動物血、豆類及製品的攝取,以補充全面均衡的營養。此外,膳食單調,烹調不考慮色、香、味、型,不能增進學生的食慾,也影響了營養的攝取。
為了讓學生能健康成長,家庭膳食應有計劃地進行調配,盡量使飯菜多樣化。即使食物品種不能更換,也應在烹調方法上多做文章。在選購食品時還應注意,凡營養價值低而價格貴者盡量不買或少買。在中學生一天的膳食中,要做到合理搭配,營養均衡。即五穀類(大米、麵包、谷類及粉面類事物)每天約300—500克,蔬菜類每天約400—500克,水果類每天約400—500克,奶製品每天100克、豆製品每天50克,魚、禽、肉、蛋每天125—200克,油脂類每天不超過25克。 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需要傳播必要的衛生保健知識,但不能將衛生保健知識的傳播作為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日常生活、學習、社會交往中改變不良行為,樹立自我保健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和習慣,避免健康教育的學科化、理論化。學校要將健康教育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制定、完善約束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規章制度。加強日常工作的「三檢查」(環境衛生檢查、個人衛生檢查和體格檢查)、「兩監督」(教學衛生監督、飲食衛生監督)。每天的清潔衛生打掃實行定崗服務,即人人崗位責任制,對個人衛生要求學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換衣;勤理發勤洗頭;勤洗手。)、「五不」 (不亂丟果殼紙屑;不隨地吐痰及吐泡泡糖渣;不亂塗牆壁;不亂倒臟物污水;不喝生水。),以此促使學生自我約束,互相監督,從而提高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實用性。
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可以讓學生養成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狀態。同時我們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每天打掃衛生,樹立正確的生態觀、自我保健觀,以便真正做到「健康為人人,人人為健康」。這樣,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還可以保持校園整潔,創造優美學習、生活環境。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既要有相應的內容傳授,也要有適當的課堂討論,還要有課外的延伸。學校應充分利用廣播、班會、宣傳欄、校報、徵文、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宣傳不同內容的健康保健知識,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吸引學生參加健康教育活動。不僅需要校內的教育,還需要校外、社區、家庭的支持,通過邀請校外醫療機構開展知識講座,召開家長會等,形成一個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建立自我保健意識,養成良好的保健習慣,最終達到「教育一個孩子,轉變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會」的功能,形成全社會都關心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大健康教育」環境。
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進行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學生掌握健康保健知識,養成健康行為的有利措施。我們通過不定期對學生開展健康保健宣傳活動,舉行衛生救護演習,舉辦健康保健知識圖片展、健康保健知識競賽、環境污染實地考察和環保知識徵文比賽,溺水、地震、火災自救模擬演習等活動,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受到深刻的健康保健與安全自救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 健康教育與體育教學都是為學生身體健康服務的,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健康和體育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如今,原來的體育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的形式出現,正是兩者的最佳結合。因此,體育教師應按大綱要求,寓健康教育於體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之中,無論是備課、上課、課後小結都應有滲透意識;無論是准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教師都應該把握時機,恰如其分地對學生進行衛生保健知識的教育,特別要充分利用陰雨天的室內課,將健康保健知識不折不扣地傳授給學生,真正做到養護與鍛煉相結合。
各學科教學是向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最經常的途徑,任課教師應按各科自身的教學特點,自覺地、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良好衛生保健行為習慣的養成。 現代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艾滋病、吸毒、交通傷害、環境污染等,我們的教育也應相應增加這些方面的內容,讓學生清醒看到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向學生傳授面臨突發性災難的生存技巧,教給他們必要的急救知識與技能、必要的預防各類疾病與惡習的傳播,是我們教師的職責。
通過學校的健康教育,使學生獲得相關的醫學保健知識,如今年「紅眼病」流行,針對性地進行宣教,使「紅眼病」除個別學生在家庭感染外,未造成校內流行。
總之,從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出發,基礎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是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換,健康教育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一門新生的學科。青少年學生作為跨世紀的一代人,必須掌握有關健康的知識,逐步完善自己的綜合素質,以健康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健康教育可以引導青少年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自尊自愛,尊重他人,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完善自我的人生觀,世界觀,成為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健康、更幸福、更和諧的新時代的新人。

㈧ 初中健康教育學習心得

健康教育學習心得
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著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然而,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於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因素,導致部分老師厭教,部分學生厭學等不健康心理,嚴重影響了教與學的工作。故而,我一直對心理健康的問題非常感興趣。
首先加強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總體規劃,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沖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此外要對教師廣泛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每一位教師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以利正確對學生進行指導,並在教育教學過程不出現失誤。培養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學專業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能和心理訓練方法的教師隊伍,這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的。同時應對學校進行整體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學方法,融洽師生關系,創設一個使學生心情愉快的學習生活環境。
二、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和幫助。據調查,目前上中小學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學過教育學,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據《中國青年報》5月17日報道:「95%的家長沒看過心理學方面的書,72%的家長沒有看過教育方面的書。」他們不了解如何更科學地教育孩子。因此,學校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座談會等到方式,讓家長懂得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齡特點,懂得教育學生的正確方法。使家長了解青少年是一個特殊年齡階段,學生情緒反復,行為多變,對此要有心理准備,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們。對學生教育既要鼓勵,也可以批評,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規律。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希望孩子成才,這是人之常情,但壓力過大,也會適得其反。此外對「問題家庭」的學生更要特別留總關心,幫助他們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響引起的心理問題。
三、在中小學開設有關心理健康課程,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學已開設健康教育課,其中也開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識。但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不僅僅是普及心理學有關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進行心理訓練、心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是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操作性為一體的,這樣才能學以致用,真正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減少心理障礙及其他心理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際關系適應的心理健康標准,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四、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目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缺少專業人員是一大問題。在近期內還很難配專業的心理醫生,但教育行政部門應考慮盡快培養和培訓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在上級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在學校開設心理咨詢室,心理閱覽室,心理活動室,開設心理咨詢電話熱線。定期為師生舉辦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專題講座。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生活輔導,前途職業指導等並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作為班主任、任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依據。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實處。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健康教育經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