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打电话导学案
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            复备人:     
课型:探究课    课题:   第6章 统计  众数     学生姓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求真的科学态度,渗透一组数据的对称美,揭示数学中美的因素。 
【教学重点】 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 复习旧知:中位数、平均数
二、学习新知
(一)完成例1
1.出示例题:
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
1.321.331.441.451.461.461.471.47  1.48   1.48 
1.49  1.50  1.511.521.521.521.521.521.52   1.52
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6名队员。
3.根据学生汇报,老师课件随机演示选择结果。
4.小结:上面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思考、探究、讨论、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利用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从直观上进一步充分理解众数的实际意义,感受和体会数学中美的因素。
(二)分析数据,尝试统计决策
1.根据“做一做”提供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练习。
练习二十四第1、2、3题
3.生活中的数学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练习,使学生能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四第4、5、6题
四、全课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
希望能帮到你哦!!!谢谢!!!
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 
学习目标: 
1. 我能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掌握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2. 我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 培养观察能力,体会轴对称图形给人以平衡与和谐的美感。 学习重点: 
认识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学习难点: 
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学案 
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1. 同学们,让我们翻开课本进入图形王国欣赏2-3页的图形,看看你都有了什么发现,你能试着画出第三页上的蜻蜓等6个图形的对称轴吗?快动手吧。 
2. (再回顾一下二年级认识过的有关对称的知识。) 
3. 观察例1方格里的图形树上点A点Aˊ到对称轴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   
4. 数一数完成下面的填空: 
点A到对称轴(虚线)的距离是         格, 点 Aˊ到对称轴的距离是         格。 
同样,点B与点Bˊ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格, 点C与点Cˊ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格, 也就是说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如果沿着虚线对折,那么点    和点    重合,点    和点   重合,点    和点    重合。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通过课件展示引起学生兴趣,并放手给学生,引导
学生复习有关轴对称的知识。   
学生前面已经学过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  
  
给学生自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一
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作业应该自己做想当年我也抄,但后面考试你就知道了,考试会考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