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球公轉與自轉的區別
其實這個來只要理解什麼叫公轉自自轉就ok了
一個天體圍繞著另一個天體轉動叫做公轉。 公轉是一件物體以另一件物體為中心所作的循環運動,一般用來形容行星環繞恆星或者衛星環繞行星的活動。所沿著的軌道可以為圓、橢圓、雙曲線或拋物線。
自轉:天體或天體系統繞質心的定點旋轉。
應該好懂吧
② 小學語文教案和數學教案有什麼不同之處
教案的主要功能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小學數學教案,參考~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折扣的意義,並能夠解決關於折扣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折扣問題的解決,體會折扣解決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利用百分數解決折扣的一些應用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折扣的含義。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創設情境:在不同的商場看到同一件商品,原價都是300元,但是甲商場原價出售,乙商場打九折出售,丙商場打八五折出售。
提問:哪個商場買這件裙子才能夠更便宜一些呢?
預設:一定不去商場甲買裙子。
追問:一定不去甲商場,為什麼呢?乙、丙商場老師又應該選擇哪一個呢?
引發學生思考,引出學習內容《百分數(二)-折扣》。
(二)探索新知
解釋折扣的概念及意義:商店有時降價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銷售,俗稱「打折」。幾折就表示幾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例如,打八折銷售,就是按原價的80%出售。學生獨立思考並總結:解釋一下什麼是九折,什麼是八五折呢?
追問:這件裙子在乙、丙商場分別需要花費多少錢呢?老師應該去那個商場買裙子呢?學生討論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追問:丙商場的促銷方式,比原價便宜了多少呢?
(三)課堂練習
多媒體展示籃球、書包的圖片,並展示出原價分別為80元、105元,促銷活動分別打六五折和七折。問打折後出售的價錢。找學生黑板板演,其餘學生獨立完成。
(四)小結作業
小結: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作業:思考,在之後在生活中,要如何幫助父母選擇更加合適的商家去購買商品呢?
四、板書設計
百分數(二)-折扣
概念 : 練習:
③ 什麼叫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怎麼區分
地球自轉就是自己轉動,公轉就是地球圍繞太陽轉動叫公轉.
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公轉一圈是一年.
④ 怎麼區分公轉和自傳
自轉: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關於地球自轉的各種理論目前都還是假說。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 465米/秒。地球自轉一周耗時23小時56分,約每隔10年自轉周期會增加或者減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轉是均勻的。
自轉速度的變化20世紀初以後,天文學的一項重要發現是,確認地球自轉速度是不均勻的。人們已經發現的地球自轉速度有以下3種變化:
①長期減慢。這種變化使日的長度在一個世紀內大約增長1~2毫秒,使以地球自轉周期為基準所計量的時間,2000 年來累計慢了2個多小時。引起地球自轉長期減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科學家發現在3.7億年以前的泥盆紀中期地球上大約一年400天左右。
②周期性變化。20世紀50年代從天文測時的分析發現,地球自轉速度有季節性的周期變化,春天變慢,秋天變快,此外還有半年周期的變化。周年變化的振幅約為20~25毫秒,主要是由風的季節性變化引起的。
③不規則變化。地球自轉還存在著時快時慢的不規則變化。其原因尚待進一步分析研究。
地球自轉減慢還與人類的活動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其反作用力讓地球自轉直接變慢,根據動量守恆的原理,這種因素應該是目前造成地球自轉變慢的最主要原因了。所以人類為了地球的安全,發射的衛星不應該再藉助地球自轉的動量。
自轉意義
1、出現晝夜交替
2、地方時和區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轉
公轉:就是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於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地球的公轉。地球的公轉也有其自身的規律。地球的公轉這些規律從地球軌道、地球軌道面、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周期和地球公轉速度和地球公轉的效應等。地球公轉是一種周期性的圓周運動,因此,地球公轉速度包含著角速度和線速度兩個方面。如果我們採用恆星年作地球公轉周期的話,那麼地球公轉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就是經過365.2564日地球公轉360°,即每日約0.986°,亦即每日約59′8″。地球軌道總長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轉的平均線速度就是每年9.4億千米,也就是經過365.2564日地球公轉了9.4億千米。
⑤ 自轉和公轉的區別
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版23小時56分權4秒)地球自轉形成晝夜交替現象。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轉動。地球的這種運動叫做公轉,公轉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的,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一年(365天6時9分10秒)地球公轉形成四季變化現象。
以地球為例,自轉是地球自身在轉動,而公轉則是按某一方向繞太陽轉動。
⑥ 地球公轉與自轉的異同列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地球自轉一圈是23小時56分4秒,公轉一圈是365天6小時9分9秒。
地球本體的旋轉運動。地球環繞太版陽運權轉的同時,自身也在不停地旋轉著,這種旋轉運動就叫做「地球自轉」。旋轉1周就是1天,約等於24小時。
地球圍繞太陽的運動是公轉。在太陽引力的控制下,地球在一個近似圓形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行,公轉一周為1年。日地平均距離是1.5億公里,地球在1年內繞了一個約9.4億公里長的大圈子。人類生存的地球要在365.25天繞這樣大的一個圈子,它在空中運行時,每天要走257萬公里,依此推算,1秒鍾約走30公里!要比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偵察飛機還快30倍,幾乎是火車奔跑速度的1000倍。
地球繞太陽轉圈時,並不像在地面上迴旋的陀螺那樣,東搖西晃的,而是始終保持著自轉軸指向一定的地方,它的北端總是指向天空中的北極。地球的赤道面(與自轉軸垂直的圓面)與地球軌道平面(黃道面)是斜交的,其交角是23°26′。地球就是這樣傾著身子繞太陽作公轉運動的。
⑦ 中圖版八年級地理《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教案怎麼寫
教案教案,切莫太教條,特別是對於大學生來講。
建議你根據所講的科目,制內定針對性的教案容:
如果是文科性質的課,教案只要提綱式的,不能教條,應該發散一點。剩下的部分要臨場發揮,所謂的臨場發揮也是根據你的經驗來,如果你特別能講,特別能白活,就不要特多准備;反之,你可以給自己一些關鍵詞、句式的提示,作為臨場發揮的指引;
如果是理科性質的課,要想講的生動有趣,有吸引力,有點難度,就需要你自己對知識點吃得很透,能夠融會貫通,又能循循善誘,教案就要准備得充分,邏輯性強,知識也要連貫,學生更容易理解。
當然,受眾也很關鍵,所以還有一種方式是問聽課的同學,覺得怎麼講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不斷修訂自己的教案。
好的教案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好比電影劇本一樣!
以上純粹個人意見,不是抄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⑧ 地球公轉與自轉的異同
相同點
1、都圍繞著太陽轉動。
2、運動方向都是自西向東。
3、都有自己的運動平面。
不同點
1、轉一專周的時屬間不同。
自轉一周23時56分4秒。
公轉一周是365日5時48分46秒。
2、軌道不同。
自轉平面是赤道平面;
公轉平面是黃道平面。
3、意義不同。
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地球偏向力;和對地球形狀的影響。
公轉引起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