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教案之上小學的心情及每天任務
活動目標:1、知道快樂的孩子大家喜歡,每天高高興興上幼兒園。2、有初步分析笑和哭的表情能力。3、學慣用笑臉表達高興的心情。活動准備:笑臉卡片、《笑臉娃娃》相關課件、寶寶笑聲和哭聲音樂。活動重點與難點:學習分析笑與哭的區別能力。活動方法與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引導觀察法、提問法、討論法等。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1、播放笑聲和哭聲音樂引入主題。2、談話:師:剛才是誰在笑(哭)呢?師:猜猜寶寶為什麼笑(哭)呢?怎樣笑的?學一學。二、基本部分1、播放課件,分辨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多媒體課件形象生動。培養幼兒傾聽他人說話的好習慣。)"小朋友們,看,誰是笑臉娃娃,誰是哭臉娃娃啊?你們喜歡誰呢?"教師請幾個幼兒來表演笑臉與哭臉。(認真觀看課件,根據教師提問回答問題:在觀察討論中區分笑與哭的不同。鼓勵幼兒大膽說話,鍛煉幼兒的說話能力。)2、觀察孩子的情緒波動。"我們電視上的寶寶上幼兒園乖嗎?為什麼?我們上幼兒園都很開心是不是?"游戲:腦筋轉轉轉,笑(哭)臉送給誰?(把笑臉卡片送給班上快快樂樂上幼兒園的寶寶)三、結束部分教師小結"笑臉娃娃大家都喜歡,所以小朋友要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只有成為笑臉娃娃,大家才會喜歡。小朋友們每天早上來幼兒園也要快快樂樂的,這樣老師和小朋友才會喜歡。"老師的笑臉卡片都送出去了,請小朋友把自己的笑臉娃娃送給你最喜歡的老師可以嗎?活動延伸:1、引導幼兒找出身邊的笑臉,說一說。比比誰找的笑臉多。
2. 部編本小學一年級語文我上學了教案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並喜歡上學。
2、教育學生有禮貌、愛惜新書。
3、動手製作課程表,熱愛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並喜歡上學。
教學准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學生活動時間約32分鍾)
一、導入。
1、師自我介紹。
2、同學們,我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歡迎你們。你們喜歡上學嗎?板題:我上學了。
3、「擊鼓傳花」——介紹自己。(讓每個學生都有進行自我介紹的機會。)
二、點播課文彩圖,傳授新內容。
1、課件出示課文彩圖,誰來說說圖畫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麼?
2、假設你上學了,你怎樣向媽媽告別?你怎樣向老師問好?見到不認識的同學,你該怎麼辦?(組織同學討論,討論完畢指名發言,老師再創設情景說話,進行禮貌教育。)
3、來到學校,想不想看看我們的教室是什麼樣的嗎?請跟我來,翻書到5頁,誰來說說我們的教室里有什麼呢?(聯系實際指名發言)
4、參觀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師要發新書了,快看看老師發給你什麼新書?我們要怎樣愛護新書呢?(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
5、上學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
二、動手製作課程表。
1、電腦出示課文插圖,小朋友看,喜歡這張課程表嗎?誰來說說課程表是用來干什麼的?
2、老師示範做課程表。
3、學生動手製作。
三、總結全文。
活動延伸:
課後開展「找朋友」游戲,引導學生通過做名片、交換或佩帶名片以及多種游戲方式來交往。
3. 大班教案上小學要怎樣
教案復的形式不拘一樣制,內容詳略也不一,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寫簡案,新教師要寫詳案.一般說來,教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課題(2)教學目的(3)課時分配(4)授課類型(5)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關鍵(6)教學手段、教具(7)教學主要方法(8)教學過程(9)板書和板畫的設計(10)課後分析及教學參考資料.
4. 我要上小學幼兒園教案設計意圖怎麼寫
為了幫助幼兒理解什麼是小學 為什麼要上小學
上小學的注意事項。
5. 我為上小學做准備教案總結及反思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回教師更為深刻答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6. 中班《去上學》教案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提問:你們知道小學生每天是怎樣上學的?
2.小結:小學生經常背書包走到學校,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就要上小學了,成為一名小學生了,我們要學會會穿過馬路,走到學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本領。
二:基本部分
1.列隊練習。看誰排得快,從二列縱隊到四列縱隊。
2.練習:過馬路。
(1)提問:小學生要經過馬路去上學,這兒有一一條寬寬的馬路,你們怎樣走過去呢?
(2)小結:要左右看,不撞車,不慌不忙地走過。
(3)分配角色練習:請部分幼兒扮演汽車,其餘幼兒做小學生過馬路,汽車只能在馬路中間來回開,不可隨意掉頭。
3.接力賽:上學去
(1)提問:小學生是怎樣背書包的?請個別演示。
(2)介紹玩法:小椅子表示學校,皮球表示汽車,你們做小學生要背好書包,安全
地過馬路,跑到小椅子前坐一下,再跑回來把書包給後面一位小朋友,然後站
到隊尾,看哪一隊最快,最安全。
(3)幼兒游戲,提醒被皮球碰到的小學生要重新開始,注意安全過馬路。
三、結束部分:放鬆運動
7. 關於我要上小學健康教案
主題來源
孩子們從幼兒園大班進入小學,是從學齡前向學齡期跨越的重要時期。短短的時間里,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為了幫助孩子們盡快適應學習和生活的變化,順利地入小學,我們設計並開展了大班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啦》。
三、主題目標
1.珍惜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經歷,通過回憶談話、製作紀念冊、學唱畢業歌等形式,表達自己的離園之情及對老師的謝意。
2.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即將上小學的大班小朋友,激發他們嚮往小學的慾望和熱愛幼兒園、熱愛老師的情感。
3.使幼兒初步了解小學生上課、學習的基本情況,了解應該為入小學做好哪些准備工作,激發幼兒做一名小學生的強烈願望。
4.能大膽表現自己畢業在即的感受和體會,展現個人的能力和才藝。
5.發揮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自信,感受快樂。
四、主題環境創設:
(一)活動室牆飾
1.小學生校園活動的資料、照片,布置成"小學生學習游戲"的專題展覽,創設我要上小學的氛圍。
2.幼兒繪畫作品"我心目中的小學"、"我們就要畢業啦"主題系列牆飾。
(二)美工區
1.准備繪畫、製作用的材料,方便小朋友繼續製作離園紀念冊及製作畢業宣傳海報。
2.做畢業典禮的手工作品准備,如:製作拉花、綵球、博士帽等。
3.教師和幼兒共同製作獻給幼兒園的禮物,手工粘貼作品"可愛的幼兒園"和立體作品"我心目中的小學"。
(三)語言區
1、提供有關畢業主題的書籍。
2、提供可讓幼兒閱讀、交流、討論的有關小學的照片、圖片、圖書等。
(四)操作區
提供小學生用的學慣用品,小朋友自己選擇用,並學習分類整理,也可與整理小書包密切聯系起來。
(五)結構區
提供各種積木、輔助材料,供幼兒拼插搭建"我心目中的小學"。
五、家庭與社區教育
1.向家長介紹本主題網路及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做的入學准備工作。
2.家長在家提醒幼兒按時作息,養成在規定時間里完成一定任務的習慣。
3.請家長協助幼兒排練節目為參加畢業典禮活動做准備。
4.家長多給孩子講上學的趣事,激發幼兒的求知慾望及入小學的迫切願望並多帶孩子熟悉上學路線,了解上學的規律,減少心理焦慮,做好入小學的充分的心理准備。。
5.向家長發放幼小銜接調查表,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以便家園配合更好的開展幼小銜接工作。
6.聘請有經驗的小學校長為家長舉行"幼小銜接"家庭教育講座,向家長介紹孩子入小學前應做的准備工作。
7.帶領幼兒去參觀"耦耕小學"。
六、主題活動的開展
1.談話活動:今年畢業典禮做什麼?
2.製作"畢業活動"宣傳海報,布置畢業生走廊、活動室環境以及與主題相適應的活動區,如:小小學堂等。
3.組織幼兒製作博士帽,共同排練畢業典禮的節目,
4.互贈畢業留言(留畫)、填寫離園紀念冊。
5.家長參與活動:請耦耕小學校長為畢業班家長講座,發放"幼小銜接調查表"。
6.照畢業照。
7.組織幼兒參觀小學。
8.健康領域:我的小書包,放學路上。
9.畢業班全體小朋友製作畢業紀念品,製作畢業班小朋友送給幼兒園的禮物。
10.召開畢業典禮,邀請畢業班家長共同參加。
主題活動教案
活動方案一 詩歌《畢業詩》
一、活動目標
1.能有表情的朗誦全詩,學習朗誦的技巧。
2.豐富詞彙:畢業--在幼兒園學習期滿。
3.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激發幼兒對老師、幼兒園的留戀之情。
二、活動准備
布置幼兒員畢業畫展、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寫真照片展、體現詩歌內容的多媒體可見一套。
三、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參觀畫展、照片展,談話,引出詩歌。
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回憶三年的生活、學習、游戲情況,激發他們的留戀的情感。
2.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學習新詞:畢業。
3.結合課件,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4.幼兒分段學習詩歌,教師要引導幼兒有表情的朗誦,表現出重音、停頓和朗誦的速度變化。
5.教師小結,激發幼兒對教師、幼兒園的留戀之情,以及對小學的嚮往之情。
四、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排練詩歌表演,為畢業典禮做准備。
活動方案二 准備做個小學生
一、活動目標
1.增進幼兒對小學的認識,激發幼兒上小學的願望。
2.使幼兒初步了解小學生上課的特點和小學生的基本行為規范,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引導幼兒做好入小學的心理准備和行為習慣准備。
二、活動准備
請家長帶幼兒購買小學生書包、文具等,組織幼兒到小學校參觀,請幼兒園去年畢業的幼兒來園座談,幼兒參觀小學的錄像帶一盤。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進行談話
誰知道幼兒園附近的小學叫什麼名字?你想上小學嗎?你
8. 小學一年級語文《我上學了》教案。
《我上學了》教案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看圖說話、兒歌誦讀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 及學習要求,激發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初步培養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2. 在口述圖畫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 結合圖片對學生進行淺顯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了解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及學習要求,激發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初步培養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三.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觀察圖片,練習說話。
1.出示圖片一:
(1)提問:你看到圖片上有什麼?(學生看到什麼就說什麼,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要求立正站好,聲音洪亮。)
(2)在學生隨意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可以由遠及近,也可 以由近及遠,初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3)先問一問,哪些同學登過八達嶺長城,然後簡單介紹一下
(4)提問:圖中的小朋友為什麼和我們穿著不一樣?(對學生進行淺顯的民族教育,使學生懂得全國各地的小朋友都要在9月1日這天開學。)
2. 出示圖片二:
(1)提問:你看到圖片上有什麼?(引導學生按照觀察順序說一說,要求立正站好,聲音洪亮。)
(2)提問:圖中的小朋友來到了哪座城市?你怎麼知道的?
課中休息
(三)朗讀兒歌:
1. 示範立書姿勢,教立書兒歌:身體坐正直,手拿書的兩個下角,微微向外傾斜。
2. 教師范讀全文。
3. 教師領讀,學生跟讀,隨時糾正學生的立書姿勢。
(四)明確語文學習內容
1. 提問:這節課你做了什麼?
2. 教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出示最後幾幅圖,明確語文學習的任務。
(五)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