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背一首詩背了有兩三個小時了,還是背不過,咋辦呢
孩子學詩,
有沒有更吸引的方法呢?
1、一首唐詩一段故事
用唐詩的本色魅力吸引孩子
每首古詩的背後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家長們可以利用古詩的解釋激發孩子的興趣,比如我們常背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知道其中意思的孩子,可能就是知道告訴我們不要浪費糧食。
但是如果家長們可以用故事化為解釋,利用簡單的語言有趣的解說這首古詩,為孩子講述唐詩後面的背景,並告訴他們,憫農的作者李紳是因為看到了貧困農民的生活而產生的靈感,從而會讓孩子明白糧食的重要性。
根據研究表示:孩子可以從故事中明白道理,還能夠增強思考能力和好奇心,從而會更好的接受故事中的知識,增長自己的見識。
2、陪伴孩子學詩
家長們要讓孩子對故事產生興趣。
孩子在學習唐詩的時候,家長們可以用簡單易懂的譯文為孩子解釋其中的意思,這樣可以讓孩子更簡單的理解古詩中的意思,同時引導孩子認識裡面的故事,可以激起孩子更多的思考能力。
當孩子出現不理解的古詩或者讀音不正確的時候,家長們可以幫助他們糾正,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好的去理解。不過,很多父母往往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准備古詩譯文,更不理解古詩中的背景,對此,家長們利用空閑的時間給孩子准備好古詩的繪本,因為繪本中有明確的意思,讓孩子更好的去理解。
3、利用圖像記憶法
有的孩子由於年齡比較小識字還不完全,所以背誦古詩的時候會出現一些障礙,我們不妨可以採用圖像記憶的方法,這樣可以讓孩子背誦的更快。
因為每首古詩都是一個古詩,比如李白的靜夜思,他從簡單的四句古詩描繪出來了一個美麗的夜晚,李白看著天上的月亮,想到了自己的故鄉。當家長們解釋了古詩會變得更加的生動形象,孩子自然也會更好的去理解。而且圖像記憶也是屬於 右腦記憶的范疇,所以在用圖像記憶的方式背誦古詩的時候,也是在鍛煉右腦的過程,有利於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2. 語文特級教師: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背誦古詩詞
那麼學抄習古詩詞對孩子究竟有什麼好處?我們為什麼要讓孩子背古詩?
從小多背古詩詞,可以培養孩子的母語語感和韻律感!
有人會問:背古詩詞還能培養語感?當然!古詩詞不僅有語感,它還很強調韻律感呢。古人都講究吟誦,那什麼是「吟誦」,簡單來講就是唱!不信?您讀讀蘇軾的《水調歌頭》感受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就是宋代的流行歌曲啊,放在今天也依然不過時。
雖然在現在的學習中「吟誦」這一古老技能幾乎不復存在,但古詩詞的韻律感可絲毫沒有減弱。
語感的培養對於孩子以後學習病句分辨特別有幫助。有的孩子雖然不清楚句子錯在哪裡,但憑借「讀著順嘴」總能選對答案。因為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語感在起作用。
3. 史家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背誦古詩詞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每當提及杜甫名篇《春望》,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對於這篇小學語文必背古詩,您還記得嗎?這首千古名篇背後的故事,您又知道嗎?
今晚,我們將與史家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萬平一起,走進杜甫的《春望》。
為增強孩子對傳統詩詞的喜愛
提升學生古詩詞閱讀鑒賞能力
4. 古詩表現手法 特級教師
古詩的表現手法一般都是借景抒情,以物抒情,直抒心意的方法來寫的。最好的老師教古詩應該是根據古詩的特點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全面認識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