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語文三年級常用修辭手法有哪些
小學語文常用的修辭方法:
1
、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體的、淺顯的、人們比較熟悉的事物去表現抽象
的、難懂的、人們少見的事物的一種修辭方法。
比喻由本體、
比喻詞、
喻體三部分構成。
本體和喻體兩種事物之間必須在某一
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同類,比喻詞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樣(似的)、仿
佛、是、成了」等。例:在陽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彷彿千萬顆紅星在閃閃
發光。
2
、擬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當作人來寫,使它像人一樣會說話、有感情、做
人的動作。
例:淘氣的小鬧鍾每天准時把我叫醒。
3
、排比:就是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相同或意思相關,字數大致相等,
語氣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為標志。
)
例:
學好了語文,
我們才會讀書看報,才會寫信寫日記,才會寫作文。
4
、誇張:就是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態、特徵、作用進行擴大或
縮小來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監獄里,同志們照常鍛煉身體。
5
、反問: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肯定的意思的一種修辭方法。無疑而問,不需回
答。多用「難道、怎能、怎麼」等詞作反問詞。例:(
1
)作為一個小學生,怎
能不努力學習呢?
6
、設問:就是有針對性提出一個問題,然後把自己的看法談出來。實際上就是
自問自答。例:我能被中條山的風嚇倒嗎?不能,絕對不能。
7
、對偶:指用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思相關或相反的兩組句子組成對句的一
種修辭方法。
(對聯一般採用對偶的寫法)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
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⑵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學什麼修辭手法
比喻的修辭手法,如什麼什麼像什麼這類簡單的比喻。
⑶ 小學語文語法修辭:比喻句和擬人句的區別
比喻句 是把事物比劃成另一有共同特點的東西
蘋果圓圓的紅紅的像紅燈籠一樣掛在樹上---比喻句
擬人句 是把事物比劃成人的某種特徵
蘋果圓圓的紅紅的像小孩子的臉一樣----擬人句
⑷ 小學語文的修辭手法
擬人、比喻、排比、列數據、舉列子、誇張…………
⑸ 小學語文中修辭手法有哪些
一.比喻。
《手術台就是陣地》就使用了比喻的手法。這篇課文題目把回「手術台」比喻為答戰斗的「陣地」,形象地表達了「手術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突出了緊張、危急的氣氛,歌頌了戰斗在手術台前的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二.擬人。
《大海的歌》使用了擬人手法。題目把無生命的大海當作有生命的「人」,能唱歌、傳情、表意。課題上使用了擬人手法,不僅使文章生動、活潑、有趣,而且富有人情味,閱讀起來別有一種趣味。
三.設問。
《幸福是什麼》使用了設問手法。運用設問手法在課題中提出問題,揭示了全文的中心,能夠引起讀者的注意,啟發思考,加深理解。
四.雙關。
《高大背影》使用了雙關手法。「高大的背影」表面上是寫那位不知名的叔叔長得高大,實際是講他樂於助人、品德高尚,令人敬佩。
五.引用。
《「你們想錯了」》使用了引用手法,是以課文中主人公的原話為題目。「你們想錯了」,不但是方誌敏烈士對敵人的嚴厲駁斥,反映了共產黨和國民黨人的本質區別,而且突出了中心,點明了主題。
六.倒裝。
《再見了,親人》使用了倒裝手法。這樣寫,不但渲染了氣氛,而且著力烘託了主人公與親人無比眷戀之情。
⑹ 小學語文常見的修辭手法,除了這幾種,還有其他的嗎
小學語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擬人,借代等。
1、比喻。
作用:使句子更生動具體。
例句:彎彎的月亮像小船。
2、誇張。
作用: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
例句:這里黑得伸手不見五指。
3、排比。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加強文章節奏感,使條理更好。
例句:他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的意志是這樣堅韌和剛強,他的氣質是這樣的淳樸和謙遜,他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4、對偶。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容易記憶。
例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5、反復。
作用:加強語氣。
例句:大山原來是這樣的!月亮原來是這樣的!核桃樹原來是這樣的!香雪走著,就像第一次認出養育她成人的山谷。
6、設問。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
例句: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踏出來的,從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7、反問。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省。
例句:敢於這樣做人,難道不是一個英雄嗎?
8、擬人。
作用:使句子更生動具體,富有感染力。
例句:小鳥在快樂地歌唱。
9、借代。
作用:使句子形象具體,通俗易懂。
例句:紅領巾參加植樹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