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科學糖和水教案

小學科學糖和水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16 13:41:33

1. 小班科學優秀教案《糖哪裡去了》

教案設計: 糖到哪裡去了
教學內容: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砂糖,高錳酸鉀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過程,知道什麼叫「溶解現象」
2、 通過實驗知道哪些物體可以在水中溶解,哪些不能.。
3、 能夠仔細,耐心觀察實驗現象並積極主動的與同組同學相互合作交流,認真傾聽同學們的發言。
教學重點: 知道什麼叫「溶解現象」並能分辨出什麼物體在水中可以溶解,什麼物體在水中不能溶解。
教學難點::知道加快物體溶解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教學准備:
教師用具:砂糖、高錳酸鉀、一盆涼水、一瓶熱水.
學生用具:共分五組,每組一次性杯子5個、木棒一根、砂石、食鹽、味精、五香粉各一小包,方糖一塊,實驗表一張.
教學方法:小組觀察、討論、動手實驗等等多種方法相互協調使用。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1、藉助日常生活中常見問題引入
(1)師出示一撮砂糖問:同學們看我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什麼?我們平時用它來干什麼?
(2)現在我們就來沖一杯糖水喝,(師邊說邊沖)誰來嘗嘗?指名嘗試。.師及時提示:注意不熟悉的物品我們能不能直接用口嘗?為什麼?
(3)師舉起杯子讓學生仔細觀察提問:糖到哪裡去了?並直接板書課題。
(4)師重復是否真的化了呢?我們並沒有親眼看出來,得用實驗驗證一下才行。
2 、設計實驗證明
師述:為了讓同學們清楚的看到實驗現象,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種有顏色的物品————高錳酸鉀,來代替砂糖。師出示高錳酸鉀讓學生觀看並解釋:高錳酸鉀是一種化學葯品,現在跟我一起認識它(教師帶領學生齊讀兩遍)不要看它這么小它可很神秘噢!我把它放入水中你們可要仔細觀察.
師提問:高錳酸鉀在水中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它到哪裡去了?誰來說說?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高錳酸鉀在水中變得越來越小,最後消失了,均勻地分散在水中
師總結:我們把像砂糖、高錳酸鉀等物品在水中發生的現象叫溶解現象.
板書
砂糖 、高錳酸鉀
溶解現象

3、運用知識判斷
師述:在我們周圍還有很多物體,它們能否也在水中溶解呢?老師也帶來了幾種物品,同學們看看有哪些?那我們應怎麼來做,小組商量說出你們的方法
集體研究做好記錄,教師巡迴指導.
做完後集體訂證.
4、實驗問題引出加快物品溶解方法。
師提問:我們剛剛在做實驗時,在能溶解的物體中哪一種物體溶解的最慢?(學生回答後)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場比賽,看哪一組最先使一塊方糖在水中溶解?優勝組我們就獎他們一面小紅旗。
各小組先討論出你們的實驗方法,商量好後可以來老師這領實驗材料.
小組分別實驗,實驗完後總結經驗。
板書: 加熱
. 攪拌 可以加快溶解
搗碎
把你們的方法記下來.
5、運用所學總結全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學以致用:在我們周圍有很多親人為我們操碎了心。如:我們的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等等 ,我們是不是應該感謝他們呢?學了今天這一課後我們就可以為他們沖一杯牛奶來表達我們的心意,老師這里有牛奶,誰願意上來沖一杯,不過要先說出你的方法噢。
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回家可不要忘了給自己的親人沖杯茶水或牛奶噢!再見!

2. 小學四年級科學怎樣加快水果糖溶解的教學設計

創設情景,引入探究
1、出示一杯純凈水,請一位學生上來喝一喝,說說水版的味道。
2、在純凈水中權加入兩個糖塊,馬上讓這位學生再喝一喝,說說現在水的味道。
3、教師設問:加了兩塊糖,水為什麼還不是很甜呢?
4、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師提出探究的任務:你有什麼辦法能加快糖塊在水中的溶解呢?

3. 科學課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教案

教學內容簡析 教材提供了四個活動素材:哪一個溶解得快;溶解快與慢的比較記錄表;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糖塊溶解的時間記錄;我加了一個課後拓展研究:「如何加快洗衣粉的溶解」。 教學方法 1、哪一個溶解得快?教師引導學生研究「攪拌與不攪拌」 「加熱水和加冷水」兩個對比實驗,在教學時為了讓學生便於觀察,把教材中的實驗材料改為紅塘,讓學生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對比得出「攪拌和溫度都對溶解有影響」的結論,並學會「如何進行對比實驗」。 2、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先討論「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方糖的溶解?」然後小組選擇喜歡的方法進行實驗,知道了怎樣使方糖溶解得快的方法。 3、糖塊溶解的名次記錄(吃糖比賽)。「怎樣吃糖,可以讓它溶解得更快呢?」前一部分研究活動結束後,教師安排學生體驗並說說不同的方法溶解糖塊時舌頭的感受,記錄不同方法溶解完同一種糖塊的先後次序。嘗試討論得出:糖塊又咬碎又攪拌,為什麼能溶解得更快的科學道理。 4、教師在本課最後部分安排了「怎樣加快洗衣粉溶解」的自主研究活動。教師讓學生在充分討論明確實驗方法和步驟的基礎上,再課後自主實驗活動,讓他們再次經歷比較科學、規范的對比實驗活動的過程。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知道攪拌、用熱水、把要溶解的物體碾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學會對比實驗的方法。 教學重點:使學生學會加快溶解的方法。 課前准備: 1、燒杯、攪拌棒、水槽、冷水、熱水、紅塘、塘塊;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溶解」,現在你們能說說哪些物體在水中能溶解?這節課我們研究溶解的快與慢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 、「哪一個溶解的快? 1、用哪些方法可以使糖溶解的快些?假設並說說自己的理由。 2、你們准備怎樣證明自己的假設?指導各組制定研究計劃(假設,實驗方法,實驗器材,實驗步驟)。 3、討論怎樣做「攪拌與不攪拌」 「加熱水和加冷水」的對比實驗。 「攪拌與不攪拌」實驗步驟:(1)准備兩個水量、水溫相同的杯子;(2)取兩份同樣多的紅塘;(3)把兩份同樣多的紅塘分別放入兩個杯中;(4)用攪拌棒攪拌其中的一杯水(課件出示)。 「加熱水和加冷水」 實驗步驟:重復做上邊的實驗,但是要把其中的一杯水換成熱水,並且都不攪拌。 4、學生做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觀察實驗結果並討論: (1)哪一杯中的紅塘溶解得更快一些? (2)攪拌能加快物質的溶解嗎? (3)溫度能夠影響物質的溶解嗎? (4)如果水的溫度再高一些,紅塘的溶解能更快嗎? 6、填寫「溶解快與慢的比較記錄表」。 7、小結:攪拌和溫度對溶解有影響。(課件出示。) 三、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把一塊方糖放入水中,怎樣才能加快溶解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2、小組討論,提出自己的假設並說明理由。(課件出示:攪拌;改變水溫;將方糖搗碎。) 3、實驗要怎麼做? (1)攪拌:拿出兩個杯子,都裝滿純凈的水,溫度必須相同,每個杯子里各放入一塊方糖,一杯攪拌一杯不攪拌。 (2)改變水溫:一杯冷水,一杯熱水,水量相同,每個杯子里各放入一塊方糖,並且都不攪拌。 (3)將方糖搗碎:准備兩塊糖塊,糖塊的大小要一樣,搗碎其中的一粒糖塊,把兩種糖塊放在水溫、水量一樣的杯子中都不攪拌,看它們有什麼變化。 4、學生分組做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先填上實驗報告單,然後材料員根據實驗報告單領取材料。根據實驗提示,進行實驗。) 5、學生匯報實驗結果。 課件出示:A、攪拌能加快溶解;B、熱水可以加快溶解;C、搗碎可以加快溶解。 四、吃糖比賽游戲 1、看大家做實驗這么認真,老師就給每人獎一顆糖。怎樣吃糖,可以讓它溶解得更快呢? 2、生討論吃糖方法。 3、課件出示吃糖方法,學生選擇喜歡的方法吃糖。 4、匯報比賽結果。溶解糖塊的方法比賽結果含在嘴裡不動 用舌翻動攪拌 把糖塊咬碎 咬碎並攪拌 5、小結。 五、課外拓展 怎樣加快洗衣粉的溶解呢?請做實驗試試。

4. 小學科學《水裡有什麼》教學設計

水裡有微生物、水生動植物和雜質。

5. 小學三年級科學:《比較水的多少》教案

一、教材分析:
水是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一切經濟活動的命脈,在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水.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和動手實驗,進一步認識水,從而體會到水與每種生物都息息相關,增強節水意識,自覺保護水資源,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比較水的多少》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三年級上冊「水」單元的,本課是結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較液體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覺有時會出現錯覺,所以為了精確地測量就需要藉助一些儀器、量筒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教材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從形狀不同而且裝水多少也不同的瓶子,「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多,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少」,用比較的方法入手,通過引導學生經歷假設(猜想)、制定實驗方案、運用各種材料進行驗證比較、搜集整理事實、思考加工得出結論,最後交流研究成果的過程;其次是引出量筒這一測量工具,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多少的玻璃儀器之一,在以後的科學課上要經常用到.教材用圖片、文字提示了量筒的使用方法.
二、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能用比較的方法認識水的多少.進一步學會用科學實驗來驗證假設的正確與否.學會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科學知識:知道比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較簡單的,認識毫升.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及樂於合作交流的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關鍵:利用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較出水多了多少.
三、分析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對什麼事都十分好奇,學生愛問好動,求知慾強,對實際操作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直觀事物感知較強,還是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在科學探究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科學的樂趣.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四、設計理念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達到科學思維的培養.我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如多媒體課件、實驗材料、實驗記錄表等;並積極採用以下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情景教學法: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探究比較水的多少的方法.
2、小組合作法: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相互交流的意識,共同完成科學探究的任務.
3、師生交流法:通過師生的互動,加深對比較水的多少的認識,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4、對比觀察法:對事物變化的前後進行對比觀察,並描述、解釋觀察到的現象,從而形成新的科學問題.
五、教學過程
1、引入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每個小組的桌子上,老師給大家准備了三瓶水.三個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哪個瓶子里的水多?哪個瓶子里的水少?還是一樣多?你知道嗎?並簡單說說理由.
自評:這種猜測實際上就是科學思維的培養,猜測的正確與否,需要用科學實驗來證實.以此來引出這節課實驗的重要性.通過創設各種探究情景,引導學生產生問題而形成具體的探究任務來進行科學形象思維的訓練.
2、進行科學探究,解決實際問題.
(1)討論比較水多少的方法.
先提問:要比較這兩個瓶子中哪個瓶子里的水多,直接用肉眼觀察行不行呢?你認為可以用什麼辦法呢?小組同學可以討論一下,不要只局限於一種方法.並進行學生討論交流.再匯報:你們決定用什麼方法來比較?需要用到什麼工具呢?比較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分別板書方法:倒入同樣的杯子、瓶子比高低;倒入小杯比杯數;用秤比重量……)
自評:在科學思維的培養中,討論是一種很直接、很有效的啟迪方式.
(2)學生比較水的多少.
剛才我們積極開動腦筋,想出了很多辦法,這些辦法都可以來比較水的多少,下面就請大家自主選擇一種辦法來比較兩個瓶子中水的多少.同時,老師要提醒大家在倒水的過程中不要將水倒出來,保證比較的准確度,把你們的比較結果記錄下來.
自評: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中,記錄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事,很多靈感或習慣都是在點滴的記錄中逐步培養的.
3、引導學生使用量筒比較水的多少.
(1)引出量筒.
我們已經比較出來兩個瓶子里水的多少了,那麼其中一個瓶子里的水比另一個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你可以怎樣來描述呢?學生匯報.為了精確地測量水的多少,需要藉助專用測量水的儀器,量筒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
(2)認識和使用量筒.
現在我們來觀察量筒,比一比誰的發現多?注意量筒是玻璃做的,我們在觀察使用時要注意什麼?(輕拿輕放)
小結:量筒壁上有刻度,這刻的單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來表示液體的單位.在我們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測量多少毫升的水?
提問:你們認為在讀數據時,視線應怎樣?出示:(讀數示意圖)視線應與量筒上的刻度與液面相平.
講述:很多同學一定想馬上使用量筒來測量水的多少了,現在就請各小組用量筒分別測出三個瓶子里各有多少水?相差多少水?把測量的結果寫在探究記錄紙上.各組匯報測量結果.
自評:科學思維的培養離不開科學儀器,儀器的介入增加了驗證的准確性,正確使用儀器有利於思維空間的拓展.
4、練習測量50毫升的水.
5、小結延伸.
今天我們就怎樣比較水的多少進行了研究,大家有什麼收獲?還有什麼新的問題嗎?在生活中,大多數液體的包裝材料上都標有具體多少毫升的數據,請大家注意觀察.

6. 小學科學教案:《比較水的多少》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7. 小學科學《一些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的說課教案

《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也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質分離出來。
2、過程與方法:觀察和描述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並想像食鹽的溶解過程。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細致觀察、比較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描述食鹽、麵粉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徵。
2、教學難點:比較食鹽、沙、麵粉和高錳酸鉀在水裡的變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三)教學准備:各組裝水燒杯5個,高錳酸鉀、食鹽、沙、麵粉各1小份,小葯勺4根,濾紙1張,三角形玻璃漏斗1個,攪拌棒1根。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觀察高錳酸鉀的溶解
1、引導想像:把一小勺食鹽放入水裡,食鹽哪裡去了?誰來用語言描述一下食鹽的溶解過程?
2、教師講解:為了清晰地觀察到溶解的過程,我們用一種有顏色的物質來做溶解的實驗。教師出示高錳酸鉀,(取放演示要規范,這是學生首次接觸化學葯品)引導學生觀察描述: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
3、學生分組實驗:在一個裝水的燒杯內,輕輕地放入幾小粒高錳酸鉀,先靜觀它在水中的分散現象,然後用攪拌棒輕輕攪拌一下水,繼續觀察水和高錳酸鉀的變化。討論觀察到的現象,並做好觀察記錄。(注意學生對觀察到的細節的描述)
4、學生匯報:高錳酸鉀在進入水中的前後有何變化?並完成對書中表一的記錄。
5、想像:學生根據高錳酸鉀的溶解過程,想像並描述食鹽的溶解過程。
三、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1、教師講解:為了更加清楚地觀察到不同物質在水中的狀態,我們選擇了麵粉、沙、食鹽和高錳酸鉀作進一步的觀察實驗。
2、教師以高錳酸鉀為例進行觀察示範,指導學生作好記錄。在做「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嗎」的實驗時,要先講清要求,再讓學生實驗。
3、學生分組實驗、觀察,並完成觀察記錄。(本課表二)
4、學生匯報,並思考:物質在水裡是否溶解了,我們能觀察和區別了嗎?是怎樣觀察和區別的?
5、小結: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溶解是物質______地分散在水中,且_____(能或不能)用_____的方法分離出來。
四、拓展延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見過什麼物質也能溶解到水中的?把字寫在本子上。

閱讀全文

與小學科學糖和水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