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淺談小學美術教育之欣賞課教學

淺談小學美術教育之欣賞課教學

發布時間:2021-03-16 13:17:49

❶ 急求《論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探究式教學》的論文

論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方法

【摘 要】欣賞課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訓練學生對視覺媒體的感受和審美評價能力。小學生對美術的欣賞能力,教學上主要是從欣賞課上的內容進行學習的,其教育功能自不待言,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也就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怎麼更好地運用教學方法,讓學生能擠進主動參與進來,就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美術;美術教學;美術欣賞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現代教育技術只是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 美術教學在不是單純為了培養美術專業人才,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美學素養: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遵循這一宗旨,筆者對美術欣賞課的課堂教學進行了初步探索。

一、發揮學生主體,進行啟發誘導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美術欣賞課對於小學生來說也是學習上的一個難點,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陳舊,使學生上欣賞課味同嚼蠟,興趣索然。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是欣賞課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點。這時教師的「啟發誘導」至關重要。在要學習新課之前,我總是要上一節預備課,對將要學習的新課作一個精彩導入。導入的方式要視所授的內容而定,如我在教欣賞課《有趣的童話神話人物》時,我先問:「同學們看過哪些童話和神話故事呢?是看故事書還是動畫片?對故事中的人物的印象和故事情節還記得嗎?能不能說一說自己對看過的童話和神話故事的感受呢?」此時,同學們的興趣立刻高漲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興致勃勃地談論著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我便趁熱打鐵,宣布下一節課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布置預習題。如欣賞《外國優秀美術作品》預備課時,我先問學生:除了我們的祖國之外,你還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國家?這些國家你了解多少?接著教師再展示一些優美風景的圖片或外國人民生活的圖片,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二、引導學生自學,進行導自主探究

以前欣賞課的一大弊端就是學生在沒有充分觀察、感受一幅作品時,教師的講解就已經開始了,學生始終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而課前預習能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參悟作品,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開始,預習題也是我根據本課的教學目的精心設計的一些啟發性的問題。
在講解形體結構、色彩、物體的大小和構圖等知識的時候,不把基礎知識當成「緊箍咒」,而是採用引導啟發的現代化教學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創造,把隱藏的潛能發揮出來。讓孩子畫其所知,而不是畫其所見,鼓勵學生勇於想像,善於想像,讓學生進行體驗性、探究性學習,尋找更生動有趣的內容和信息,拓展藝術視野,使繪畫變得更有趣,內容更豐富,作品更充滿活力。
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是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關鍵。學生階段是思維和認識活動最活躍的時期,他們善於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熱情大膽,敢做敢為。在他們身上,創新意識往往處於潛在狀態、萌芽狀態。需要不斷挖掘,促進生長,促進發展。 創造想像是進行創造活動的前提,也是學生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教師應充分利用美術學科的優勢,在課堂教學及其他活動中引導學生觀察社會和自然現象。要引導學生培養一雙畫家的眼睛,善於觀察,准確觀察和敏銳觀察,提高創造想像能力。培養學生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水平。
三、倡導合作討論,進行適時點撥

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對要欣賞的作品有了一定的感受,這時,教師所要做的就是要讓他們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小學生感受的審美成份和質量雖然是有限的、低層次的,但確實是他們的親眼所見、親身所感。
(1)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更大的心理空間,做到「三不要」:①不要以「成人視角」來審視學生的表現;②不要不顧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語言能力,用過於理性化、專業化、成人化的書面語對作品進行分析、評點;③不要教給學生所謂的「標准答案」,因為任何一件美術作品在不同的人看來可能有不同的評價和感受,即使是同一個人,對同一件美術作品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不同形式的展現中都可能有不同的評價和感受。也就是說要給學生營造一個更為寬松的心理環境。

(2)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更多的參與機會,做到「三讓」:讓學生多看,讓學生多說,讓學生多討論交流。學生通過交流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對作品獨到的見解和鮮活的思維充分展現出來,同時也知道了自己的感受與別人的感受存在的異同,教師再適當地對作品的含義和與此對應的形式作一些規范的理性分析,從而讓學生個體感受與群體感受達成「共振」,這樣才有利於學生創造能力的發揮和培養。
(3)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更多的欣賞視角,教師做好兩個方面的點撥:一是教給學生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一幅作品不要孤立的去分析,可以把同一時期、同一畫派、風格近似的作品作比較欣賞;也可把不同時期、不同畫派、風格迥異的作品作比較欣賞等等。二是對有獨到見解的學生要給予高度的贊揚、熱情的鼓勵,培養他們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審美評價標准。

四、指導課後練習,及時鞏固內化
現有小學美術教材中,美術欣賞課都沒有課後作業或者練習,知識得不到鞏固,加之欣賞課課時又少,學到的知識很快就忘記了。所以,在教學中,我給每節欣賞課都設計了不同類型的課後練習。
學生在年齡、性格、修養、閱歷、生活環境、作畫能力等方面都有著不同的特點,這就造成了學生思維方式和作業面貌的復雜性和豐富性。因此,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時要選擇有利於激發學生求知慾、觸動學生好奇心、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教學內容,利用豐富多彩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和技術條件,強化學習內容的啟發性與趣味性,以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要選擇有利於培養學生知識遷移和發散思維的內容。如《奇妙有趣的臉譜》欣賞完後,我要求同學們每人自己動手畫一種譜式的臉譜,並做成臉譜面具或臉譜掛飾,作業的難度不大,且同學們又極有興趣,對所學到的臉譜知識進行實際的運用,既鞏固了新知,又培養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可謂一舉兩得。一個單元的欣賞課學完後,來一場知識競答,針對這一單元的內容設計一些問答題,讓學生搶答,同學們在互相搶答中,對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內化。

參考文獻:
[1]王大根著《學校美術教育目的論》,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2]鍾啟泉主編.《課程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3]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准》,2001年版

❷ 如何上好小學美術欣賞課

欣賞評述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新課標要求:小學美術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並重,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繪畫課與手工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基礎,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像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
而實際課堂教學中,出現了一種「重繪畫、輕欣賞」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教師缺乏對欣賞課的正確認識,認為欣賞就是看看,不重要,從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欣賞的教學研究。改變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然後了解兒童的美術欣賞心理及欣賞習慣,選擇合適的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強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兒童的欣賞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藍藍的天,紅紅的花,綠油油的樹木,黃澄澄的果實,鮮明艷麗的顏色常常等使他們感到喜悅,樂於接受,如果我們把黑白圖片和彩色圖片同時放在他們的面前,兒童只會對彩色圖片反映強烈。
兒童在欣賞過程中,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見聞認識及由畫面產生的聯想對作品進行評判。對那些反映他們熟悉的生活和內心世界的兒童畫或同學、朋友的優美作品,他們大都能夠接受,並常常用來作自己的範本。
根據這些特點,教師在欣賞教學的不同組織形式中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可以分為專題欣賞課、隨堂欣賞課和現場欣賞課三類。
1、專題欣賞課就是圍繞某個欣賞課題進行整堂欣賞,是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個課時內組織學生專門對某些作品進行欣賞的課業。如小學美術課標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0課《迷人的動畫片》就是關於「動畫片、卡通畫」的整堂專題欣賞課,還有《形形色色的世界》等等。
在美術專題欣賞課欣賞中,教師往往讓學生看著作品圖片,便一講到底,造成教師投入,而學生漠然的尷尬場面,可想而知,學習效率很低。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學生主體主動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美術欣賞更是主客體的統一,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的情意、獲得深刻的體驗。教師過多、過細的講解,既不利於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於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為此,可採取的教學策略是:(1)課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預習,引導學生收集與欣賞內容相關的資料,讓學生有備而「賞」,縮短學生與欣賞內容的距離,產生欣賞的直接興趣;(2)在出示欣賞作品後,讓學生仔細地「讀畫」幾分鍾,然後再請學生說說對作品初步的感覺;(3)用思考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可以從色彩、線條、給人的情緒上去細致地體味;(4)必要時,對於欣賞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欣賞評議,以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並為班級交流欣賞成果作準備。這樣的欣賞則更多地體現了學生自主參與、自主發展。
2、隨堂欣賞課。隨堂欣賞課是指結合教學內容穿插進行的欣賞,也就是在進行繪畫、工藝等教學的同時,插入有關大師或同齡人的作品進行欣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這種欣賞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得很多,比如:我們每一課都安排了范圖及資料,教師指導學生觀看講解,指出作品美在哪裡。又如:為了使學生掌握某種美術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畫,也是隨堂欣賞的教學過程。
在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和人格,以一種平等、博愛、寬容、引導的心態來對待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的身心能夠自由的表現和舒展開來,鼓勵學生從每個不同角度欣賞和感受,教師不輕易批評學生的欣賞不正確,讓每位同學都能輕松地講出自己的感受、觀點,在全班同學激烈的爭論中,讓美內化、升華。如在課標教材二年級上冊《我也是美術大師》一課中,有的學生認為西班牙畫家米羅的畫不好看,什麼都不像,有的學生認為好看。這時,教師不用評論學生的審美水平低或高,對或錯,只要當好中間人,讓學生去爭論。在爭論中逐漸加深對抽象畫的認識,接受大小不等的幾何色塊組成的畫面也是一種美的形式。反之,教師如果認為學生不該對大師的畫質疑,批評學生欣賞水平低下,學生的積極性遭到打擊,容易與教師產生逆反心理。教師再講幾何色塊組合畫面時要注意的地方時,只能是教師一個人的一廂情願了。
3、現場欣賞是一種在課堂教學之外的美術欣賞形式,是指在較長時間內到現場和實地察看所進行的欣賞教學。例如:組織兒童參觀美術作品展覽農村學校的兒童,外出參觀的機會較少,可根據具體情況盡可能提供現場欣賞的機會。比如教學課標教材一年級上冊《發現身邊美麗的景物》這一課時,就可以帶學生到校園里走一圈,欣賞一下校園里各種各樣的樹、花、草,加強他們的直觀認識。學校里就有那麼多美麗的景物,何況大自然中呢?既加深了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又有利於之後的繪畫教學另外,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許多時候會增加一些欣賞內容。然後教師往往以自己的愛好選擇作品,忽視了學生的已有認識與欣賞水平及欣賞的心理傾向。因此,在學生欣賞的題材與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要選擇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貼近,要選擇與兒童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的,能激發兒童興趣的作品;要選擇的是本身富有兒童情趣的、易於兒童接受與理解的作品。為此,可採取以下策略:(1)課前對收集的欣賞作品進行挑選、歸類,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題材。(2)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作為補充材料。這樣,學生就不會對欣賞作品產生距離感,而是感到很有吸引力,欣賞的興趣也就又提上來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有了,還怕學不好嗎?

❸ 求一篇美術論文3000字以上---欣賞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作用拜託各位大神

一、欣賞作品的分類 美術教材的作品欣賞大致可歸納為四類: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賞,如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拉裴爾的《椅中聖母》、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還有徐悲鴻的《八駿圖》、蔣兆和的《流民圖》等現代名家作品,這些作品風格各異,藝術水平很高,是欣賞教學的重頭戲,二是范圖的欣賞,每課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畫插圖,這些范圖主要是針對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備,它直觀明了,學生易於接受,對於提高學生的繪畫知識與技能至關重要。三是同齡小朋友的優秀作品欣賞,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兒童情趣,是兒童心理世界的反映,這類內容學生覺得親切,容易產生共嗚。四是其他門類的欣賞,如雕塑、建築以及剪紙、編織、印染、拼貼等工藝製作。這類作品製作精妙,具有很高的美術觀賞價值,學生很感興趣。 二、欣賞的角度 對於一件美術作品,教師大致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引導學生欣賞:一是畫面直觀形象的欣賞,也就是畫面給人的視覺印象,如《最後的晚餐》畫的耶穌和門徒們共進晚餐,當耶酥說出「你們當中有一個人出賣了我」這句話時,眾門徒的驚異神情動態;1949斗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激動時刻;齊白石的《蝦》表現的是一群活蹦亂跳的蝦在水中嬉戲爭食的情趣。 二是藝術風格特色的欣賞,它包括畫面的構圖、色彩、透視、表現手法等,主要指繪畫的技巧。如徐悲鴻的《八駿圖》,畫家採用國畫水墨技法,通過線條的干濕、濃淡、粗細、疾徐,寥寥數筆,便將馬的奔騰氣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梵谷《阿爾的吊橋》一國,畫家採用鮮艷濃烈的色彩,有力的筆觸,奔放的線條,使畫面給人一種明快跳動的感覺,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在《最後的晚餐》畫中,畫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邊,全部面對觀眾,這種獨特的構圖法更便於表現眾門徒的各種表情。三是與作品相關的邊緣內容的講授,包括藝術家的生平、愛好、傳說、趣聞及當時的社會背景等。比如在講達·芬奇的畫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達·芬奇畫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學、透視學的有趣事例;在欣賞齊白石的畫時,可以講他三十歲學畫,為了畫好畫,在家裡養了很多花鳥魚蟲,經常觀察寫生的例子。四是對作品思想內容的挖掘,如雕塑《艱苦歲月》,表現的是長征中一位紅軍小鬼依偎在老紅軍身旁,被悠揚的笛聲所吸引的感人場面。但其表現的並不僅僅是這些,作品還歌頌了紅軍戰士在艱苦條件下不怕犧牲不怕吃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也表現出了紅軍戰士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如徐悲鴻的《八駿圖》,畫面中絕非單單表現了八匹馬,而主要謳歌了那種勇往直前、戰斗不息的大無畏精神,當然,像一些靜物畫、肖像畫及一些工藝品就不必非得深控其思想內涵了。 三、教學時教師的注意點 1.教師要提高對欣賞課的認識,教師首先要利作品有一個較全面深刻地理解。 另外在欣賞的方法手段、教具的使用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師也要心中有數。 備課越充分,教學效果就越佳。

希望採納

❹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欣賞.評述」應當採取哪些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准將美術教材劃分為「造型 表現」,「設計 應用」,「欣賞 評述」,「綜合 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其中「欣賞評述」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小學美術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並重,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繪畫課與手工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基礎,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像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
而在我們通常的課堂教學中,會產生「重繪畫、輕欣賞」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我們老師缺乏對欣賞課的重視的態度,認為欣賞就是看看,不重要,從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欣賞的教學研究。改變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然後了解兒童的美術欣賞心理及欣賞習慣,選擇合適的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
為了增加欣賞內容的趣味性,充實課堂內容,教師不光要備好課,寫好教案,對於搜集到的美術欣賞作品一定要先選好題材內容。
美術欣賞課不應是一味地欣賞,有的時候應該讓學生進行臨摹作品,從中體味作品的內涵,這樣就打破了欣賞課紙上談兵、光說不練的局面,更有助於學生理解作品。舊的「一言堂」、「滿堂灌」、保姆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習慣於坐享其成的聽權威答案,是教師的絕對權威地位使他們習慣了當「配角」。新課程理念強調「啟」和「導」。學生經過了探究過程,必然要得出結論,這是一個歸納、推理、演繹的提升過程。教師要善於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對過程的體驗,運用談話、提問、研討等方法,指導學生得出問題的結論。
教師應該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者和創造者,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協調者,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和服務者。從學生的視角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營造和諧的心理氛圍,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鼓勵每個同學運用美術的語言說出自己的看法,啟發同學們對審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復雜性和深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美術課程的價值首先應體現在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 ,通過欣賞獲得審美感受之外,還應用語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的感受、認識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另外,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許多時候會增加一些欣賞內容。然後教師往往以自己的愛好選擇作品,忽視了學生的已有認識與欣賞水平及欣賞的心理傾向。因此,在學生欣賞的題材與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要選擇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貼近,要選擇與兒童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的,能激發兒童興趣的作品;要選擇的是本身富有兒童情趣的、易於兒童接受與理解的作品。為此,可採取以下策略:(1)課前對收集的欣賞作品進行挑選、歸類,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題材。(2)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作為補充材料。這樣,學生就不會對欣賞作品產生距離感,而是感到很有吸引力,欣賞的興趣也就又提上來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有了,還怕學不好嗎?

❺ 怎樣上好小學美術欣賞教學

在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小學美術是以審美教育為核心,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特別是美術欣賞教育在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上,是最重要的一環.可小學美術欣賞課往往會由於教師一個人的自唱自彈或者乏味的幻燈片展示,而使學生對藝術作品缺乏真正的了解,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只能浮於表面,其原因在於學生沒有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欣賞活動中來.在美術教學中,提高欣賞教學的地位,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像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 如今美術欣賞課在新教材中所佔的比例明顯比在舊教材中多一些.配套課件中的欣賞部分所展示的作品,數量多,質量好,有很高的代表性.可見欣賞的重要性已經為人們共識.小學階段的美術課程,並不屬於專業訓練,但要求學生具有基本的相關修養.簡而言之,於讀書,開卷有益.與美術,多賞為好.無論是美術欣賞課,還是日常課程中的欣賞環節,都是對課堂美術教育有著重要作用和意義的.如何在欣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讓學生主動參與,真正達到欣賞教學之目的?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充分認識兒童現有知識,展示種類恰當完整. 在欣賞教學中,總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有的作品非常出色甚至是名家作品,而學生還是會說出自己認為的缺點來.這在有些時候是獨到的,而更多時候很明顯是受學生見聞有限的影響.且,直觀感受與語言表述具有不同等性①.很多時候,受學生表述能力發展的限制,兒童所說出的觀感並不能准確的代表所有的主觀感受.兩個學生同樣評價一幅畫說,「很漂亮」.而實際上他們認為的漂亮也許大相徑庭.只是他們難以將這分別有的洞天表述出來. 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的認識兒童的現有知識和現有技能水平.這並不難,雖然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而大部分學生的大部分知識還是從老師這里得去的,提供足夠寬松的環境與足夠充分的欣賞知識,會很快看到他們獨特的理解.了解他們的表現手段,他們的表現內容,與他們的認識特點.在這個基礎上注意觀察,了解他們能夠知道的,他們願意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理解,他們還理解不了的等等. 從而,指導教師選擇在欣賞課上所展示的作品,展示作品的方式,提問引導的方式等等教學方法的設計能夠,恰當的,完整地體現出學生們的審美趣味,藉以達到發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欣賞興趣的目的. 二、 要貼近學生實際 教案實用好用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發現學生對所欣賞的作品提不起勁看,就是認真的同學,也沒有了欣賞的激情,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大打折扣.另外,學生一直以為,欣賞的作品是大畫家畫的,我們沒有這樣的水平,對范作有距離感. 找到了在欣賞教學中學生的動態、想法,我們就可以對症葯了.如在教學《漫畫欣賞》一課中,本來課本中的范畫就少,學生早就看過幾遍了,沒有新鮮感,更何況,書本中的范畫兒童味不足,時代感也不強,在備課中,教師可以補充一些充滿童趣的,具有強烈時代感的漫畫,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欣賞,使學生感到很有吸引力、新鮮感,學生欣賞的興趣就又提上來了,記得有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既然興趣有了,還怕學不好嗎? 怎樣才能拉近欣賞作品與學生的距離感呢?在欣賞作品中,可以有意選一些上一屆學生的作品,作為欣賞對象.這樣,學生在欣賞時,就會有這樣的想法:這是上一屆同學作品,只要我們認真學,一定能超過他們.促進學生在欣賞中自信心的形成.如:在三年級《紙版畫欣賞》一課中,特意選了幾張套色紙版畫,給學生欣賞,並且講明這是上一屆同學的作品,起先,在欣賞時,學生們發出了感嘆:比書本上的都好,最後,學生會想:上一屆同學都做得這么好,相信我能做得更好,下課時,再問學生:你們製作的紙版畫能超過他們嗎?學生能毫不猶豫地回答:「能」. 因此,根據學生實際,選擇好欣賞對象可以說是一堂欣賞課成敗的關鍵. 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一堂好的欣賞課有時就像一個優秀的故事,在開頭設下懸念,然後在過程中將問題一一解決.在美術欣賞課中,我們也要通過分析、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來一步步完成對作品的欣賞和認知,最終達到對於美的理解和感知的目的.在「我也是藝術大師」一課中,我特意准備了一幅畢加索的「和平鴿」,不用老師解釋學生都知道這幅畫的名稱,但沒人知道它的來歷,我就提問:為什麼要用白鴿來象徵和平?它出現的時代背景是什麼?它表達了畫家當時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結果大家對此都很感興趣,經過小組討論,大家踴躍發表意見:有的說鴿子的白色代表純潔,象徵和平;有的說畫家一定是個愛好和平的人;有的說此畫出現以前可能剛打完仗(此畫是在二戰結束後產生的).最後由我補充:這是畢加索在50年代為在巴黎召開的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創作版畫,以鴿子為題材,被人們稱為「和平鴿」. 畢加索還是一位雕塑家,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他的探索精神,給西方20世紀現代藝術以很大的推動.在整個一堂美術課上,學生發言積極,思維敏捷,而且個個神情專注.由此可見,提問是上好美術欣賞課的一種有益嘗試,能引導學生對問題探個究竟,增強對課程的注意力,會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要讓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學習有滋有味 愛因斯坦說:「對於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對於美術,尤為重要,只有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使美術教學更順利地完成,提高教學質量.小學生比較單純、真誠,能隨感而發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並且想像力與創造力特別豐富,對畫畫非常喜歡.這些因素,正是培養學生欣賞興趣的好時機. 用哪些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呢?設問、小故事、小品、展示教具、錄音等,都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好方法.如:在三年級《紙版畫欣賞》中,首先問:你知道紙版畫有什麼作用?學生會猜出很多孩子氣的答案,這時,教師組織學生欣賞,學生就會很投入,直到找到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為止.這就是設問激起了學生欣賞的慾望.用錄音引人,效果也很不錯.如:第十一冊的《革命歷史畫欣賞》一課中,首先播放開國大典的錄音,後請同學們想像開國大典的盛況,然後出示董希文的《開國大典》,比一比,找一找董希文的《開國大典》優點時,感受可就更深了. 由此可見,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很多,但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欣賞內容,採用不同的激情方法. 總之,一堂生動活潑的美術欣賞課,除了需要教師有淵博的知識、豐富的閱歷,更需要有教學的技巧,有能夠加深學生印象的活動方式.只有讓他們感受到欣賞課的生動、有趣、有意義,只有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我們的課堂上來,美術欣賞課的教學目的才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現,才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對美的嚮往和渴望.

❻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美術「欣賞·評述」教學

美術學習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領域,大致內可分為容創作和欣賞兩類.美術學習中,創作活動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而「欣賞·評述」則更注重通過感受、欣賞和表達等活動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為此筆者通過三個方面:讓專題欣賞課「動」起來、讓隨堂欣賞課「活」起來、讓現場欣賞課「靜」下來,來闡述怎樣有效提高小學美術「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教學效果,並實現引導學生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學生美術「欣賞·評述」能力的目的.

❼ 如何上好小學美術課中的欣賞教學

在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小學美術是以審美教育為核心,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特別是美術欣賞教育在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上,是最重要的一環.可小學美術欣賞課往往會由於教師一個人的自唱自彈或者乏味的幻燈片展示,而使學生對藝術作品缺乏真正的了解,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只能浮於表面,其原因在於學生沒有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欣賞活動中來.在美術教學中,提高欣賞教學的地位,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像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

如今美術欣賞課在新教材中所佔的比例明顯比在舊教材中多一些.配套課件中的欣賞部分所展示的作品,數量多,質量好,有很高的代表性.可見欣賞的重要性已經為人們共識.小學階段的美術課程,並不屬於專業訓練,但要求學生具有基本的相關修養.簡而言之,於讀書,開卷有益.與美術,多賞為好.無論是美術欣賞課,還是日常課程中的欣賞環節,都是對課堂美術教育有著重要作用和意義的.如何在欣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讓學生主動參與,真正達到欣賞教學之目的?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充分認識兒童現有知識,展示種類恰當完整.

在欣賞教學中,總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有的作品非常出色甚至是名家作品,而學生還是會說出自己認為的缺點來.這在有些時候是獨到的,而更多時候很明顯是受學生見聞有限的影響.且,直觀感受與語言表述具有不同等性①.很多時候,受學生表述能力發展的限制,兒童所說出的觀感並不能准確的代表所有的主觀感受.兩個學生同樣評價一幅畫說,「很漂亮」.而實際上他們認為的漂亮也許大相徑庭.只是他們難以將這分別有的洞天表述出來.

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的認識兒童的現有知識和現有技能水平.這並不難,雖然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而大部分學生的大部分知識還是從老師這里得去的,提供足夠寬松的環境與足夠充分的欣賞知識,會很快看到他們獨特的理解.了解他們的表現手段,他們的表現內容,與他們的認識特點.在這個基礎上注意觀察,了解他們能夠知道的,他們願意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理解,他們還理解不了的等等.

從而,指導教師選擇在欣賞課上所展示的作品,展示作品的方式,提問引導的方式等等教學方法的設計能夠,恰當的,完整地體現出學生們的審美趣味,藉以達到發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欣賞興趣的目的.
二、 要貼近學生實際 教案實用好用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發現學生對所欣賞的作品提不起勁看,就是認真的同學,也沒有了欣賞的激情,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大打折扣.另外,學生一直以為,欣賞的作品是大畫家畫的,我們沒有這樣的水平,對范作有距離感.

找到了在欣賞教學中學生的動態、想法,我們就可以對症葯了.如在教學《漫畫欣賞》一課中,本來課本中的范畫就少,學生早就看過幾遍了,沒有新鮮感,更何況,書本中的范畫兒童味不足,時代感也不強,在備課中,教師可以補充一些充滿童趣的,具有強烈時代感的漫畫,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欣賞,使學生感到很有吸引力、新鮮感,學生欣賞的興趣就又提上來了,記得有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既然興趣有了,還怕學不好嗎?

怎樣才能拉近欣賞作品與學生的距離感呢?在欣賞作品中,可以有意選一些上一屆學生的作品,作為欣賞對象.這樣,學生在欣賞時,就會有這樣的想法:這是上一屆同學作品,只要我們認真學,一定能超過他們.促進學生在欣賞中自信心的形成.如:在三年級《紙版畫欣賞》一課中,特意選了幾張套色紙版畫,給學生欣賞,並且講明這是上一屆同學的作品,起先,在欣賞時,學生們發出了感嘆:比書本上的都好,最後,學生會想:上一屆同學都做得這么好,相信我能做得更好,下課時,再問學生:你們製作的紙版畫能超過他們嗎?學生能毫不猶豫地回答:「能」.
因此,根據學生實際,選擇好欣賞對象可以說是一堂欣賞課成敗的關鍵.
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一堂好的欣賞課有時就像一個優秀的故事,在開頭設下懸念,然後在過程中將問題一一解決.在美術欣賞課中,我們也要通過分析、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來一步步完成對作品的欣賞和認知,最終達到對於美的理解和感知的目的.在「我也是藝術大師」一課中,我特意准備了一幅畢加索的「和平鴿」,不用老師解釋學生都知道這幅畫的名稱,但沒人知道它的來歷,我就提問:為什麼要用白鴿來象徵和平?它出現的時代背景是什麼?它表達了畫家當時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結果大家對此都很感興趣,經過小組討論,大家踴躍發表意見:有的說鴿子的白色代表純潔,象徵和平;有的說畫家一定是個愛好和平的人;有的說此畫出現以前可能剛打完仗(此畫是在二戰結束後產生的).最後由我補充:這是畢加索在50年代為在巴黎召開的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創作版畫,以鴿子為題材,被人們稱為「和平鴿」.
畢加索還是一位雕塑家,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他的探索精神,給西方20世紀現代藝術以很大的推動.在整個一堂美術課上,學生發言積極,思維敏捷,而且個個神情專注.由此可見,提問是上好美術欣賞課的一種有益嘗試,能引導學生對問題探個究竟,增強對課程的注意力,會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要讓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學習有滋有味

愛因斯坦說:「對於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對於美術,尤為重要,只有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使美術教學更順利地完成,提高教學質量.小學生比較單純、真誠,能隨感而發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並且想像力與創造力特別豐富,對畫畫非常喜歡.這些因素,正是培養學生欣賞興趣的好時機.

❽ 淺談如何進行美術欣賞課教學

必然會使得本應充滿活力的藝術學科在學生面前變得黯然失色。那麼,如何克服這種求知的浮躁,讓他們愛上這個課堂,在課改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如何與時俱進,上好一堂美術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角色觀念;因材施教;互動;結合實際 新課程標准指出:「應通過美術學習,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的特徵、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這就是說。跨入新世紀,社會發展對未來教育和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教育觀年和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要求。作為處在改革陣地前沿的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參與課的能力,如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愛上美術課,本文將從如下幾個方面方面來談談筆者的見解與體會。 一、轉變教師角色與觀念是上好美術課的重要前提 當課程由專制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放,教學被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將分享彼此的知識和經驗,交流彼此的感受和體驗。我認為,教師的角色可以做出相應的轉變。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為了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我對每個要點都盡可能的以問題的形式提問學生:例如在《原始人的創造》一課中,當我問到有人說原始美術起源於勞動,有人說原始美術起源於游戲,有人說原始美術起源於巫術,你傾向於那種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時?有的同學說:「游戲」也有的同學說:「巫術」還有同學說:「勞動」。突然我聽到有個同學輕聲到:「也許三個可能都有」。是呀,為什麼不可能是三個都有呢?他們是相輔相成,共同催近的呢?這位同學看似不太守紀律的話到提醒了我,這樣的問題他們提的多好呀?於是我馬上微著鼓勵那個提問題的同學把剛才的問題再說一遍,請其他同學也回答一下,結果一些同學都認同他的觀點,因為游戲也存在於勞動中,勞動的豐收又和巫術緊密相連,巫術又是可能通過游戲的方式表現出來的。等他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後,我在此基礎上通過實例與他們一起來分析原因。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營造開放式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始終在課堂上處於一種積極的,活潑的,興奮的狀態。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的核心進行探索和討論,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並重新審視自己的想的下一代。 二、結合實際,教學形式多變以吸引學生是上好美術課的重要保證 在美術欣賞的教學中,為保證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的持久性,避免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筆者多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 其一、教師授課結合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 將一些優秀的作品匯集在一起,在欣賞過程中,將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地域地貌、人文景觀、歷史等等有機組合在一起,再配上當地音樂,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內涵。 其二、教師的授課方式不能光唱獨角戲,做好師生互動。 在欣賞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而不能從頭講到尾,即便教師運用動聽的語調,做到聲情並茂,學生還是會感到枯燥無味。因此,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問題,教師及時接收反饋信息,以提高教學效果。 其三、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適當強化美術作品相關故事情節的講述,以此激發學生對美術課堂學習的興趣。 在美術欣賞課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通過引入與美術作品有聯系的事物或知識,來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以達到欣賞的目的。這樣,不僅能提高同學們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而且也利於對美術作品的理解,還可以加強與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拓寬知識面。例如《美術家眼中的自己》一課的教學活動是「嘗試為自己畫一幅自畫像,並與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從相冊中挑出你認為最能體現自己個性特點的一張或幾張照片,談談自己喜愛的理由」,按舊的標准來說,這樣的課根本沒有「知識點」。我認為它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每一個人個性化的審美觀。又如《戰爭與和平》的教學設計中我要求學生以畢加索《格爾尼卡》為參照,以南京大屠殺為題創作一副作品。學生通過作品表現了對戰爭的反思,表達出如何才能讓慘劇不在重演,讓和平永駐人間的美好情感,繪畫的訓練要求為這種情感提供了表現和宣洩的載體。再如《我們怎樣運用自己的眼睛》,這一課的標題就很能說明編者的意圖,每個學生的眼裡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王國,他們在欣賞藝術作品中寄託的情感就很不一般,這樣非常有利於培養學生對自己個性審美和想像的肯定與自信。 三、以點代面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美術欣賞教學是上好美術課的最終目的 「教學有法卻無定法,教無定法乃至法」。欣賞教學工作也應當是一個創造活動;在欣賞教學中必須採取合適的多樣的教學方法,結合一定的多媒體手

閱讀全文

與淺談小學美術教育之欣賞課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