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師成長檔案怎麼做
教師成長檔案的內容設置
(一)個人基本信息.個人基本信息與教師的專業成長有著密切關系,它不僅能夠讓人一目瞭然地了解教師的大致情況,也可以預測教師將來專業成長的發展趨勢.為此,我們要求教師提供的個人基本信息必須包括:所學專業,最後學歷,教師資格類型,專業技術資格級別及相應聘書,教育教學崗位或管理崗位,從教年限,工作經歷,個人特長和喜好等.
(二)個人成長系列.
有專業成長系列,教育教學技能成長系列,個性化發展系列等內容.具體內容如下:
1,個人成長三年規劃及階段性目標;2,與專業發展有關的獎勵證書復印件;3,發表的教科研文章復印件;4,參與課題研究,開設研究課,講座等活動的記錄,報告,證明,評價表等;5,反映個人教育水平的代表性作品,成果;6,反映個人教學水平(專業水平)的代表性作品,成果;7,專業成長要事活動和典型事件記錄;8,教師專業學習,培訓作業及考試考核記錄,繼續教育證書等;9,教育教學案例及個人反思的相關材料;10,教學對象學習和活動情況;11,學校規定的其他必須收錄的資料;12,教師個性化發展記錄.
(三)評價系列.
1,階段性自我評價;2,階段性教育對象評價;3,階段性家長評價;4,階段性同行評價;5,教育教學情況評價記錄.
② 小學生成長檔案小學生的愛好怎麼寫
一、建立「小學生成長檔案袋」總體思想。
所謂「小學生成長檔案袋」,就是保存一個學生成長狀況的各種文字和資料。孩子每天都在發展,每天都會給我們驚喜,只是許多沒被我們發現。孩子許多方面的發展,把它保存起來告訴孩子和孩子的父母,並且因勢利導,促其主動發展。給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袋」能多層面地、多方面地評價學生,從而發揮好評價的發展功能。
二、建立「小學生成長檔案袋」實施目標。
1、建立「小學生成長檔案袋」,也是幫助學生整理記載著自己的成長軌跡的資料。感受到成長中的喜怒哀樂,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呵護,更加熱愛這美好的世界。使自己的成長有更結實的根基,對孩子來說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2、通過實施「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制度,幫助教師、家長了解的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以尋求最佳教育途徑。
3、幫助教師和學校管理者制定教育評價計劃。
4、在評價過程中,有效地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使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
三、「小學生成長檔案袋」的構成。
(一)、封面設計。
「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封面可統一格式,也可讓學生進行個性化設計。在袋上寫上學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家庭住址, 聯系電話,「我最喜歡做的事」、「我最想說的話」後,讓學生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設計封面。可以把自己最漂亮的照片貼在封面上,愛繪畫的同學可以精心地在封 面上角畫上自畫像,並根據自己的特點寫上姓名,如「愛唱愛跳的XXX」 、 「刻苦好學的XXX」。還可以給自己的成長記錄袋取上富有詩意的名字,如「成長的足跡」、「新苗長高了」等等。這些封面的設計既新穎美觀又極有創意。
(二)、「成長檔案袋"的具體內容。
1、走近了解我:
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班級、過程情況、身高體重、家庭住址、興趣愛好、身體等簡介。
2、自我展示:
把自己學習中好的成果向別人展示,一張語文、一張數學等試卷,一篇日記,一篇作文,一張手抄報和小製作,各科的優秀的作業一份和繪畫作品一份,我得到的各種表彰獎勵(含單元成績記載)
3、我的成長足跡:
能體現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有關資料均可放入。讓學生盡量發覺自己的閃光點,發現自己的進步,對未來充滿信心。如學生看過的課外書(書名)及讀書心得或摘抄,會背的課文、古詩詞記載,知道的成語,喜歡的名言警句和會唱的歌曲,知道的名人和他們的故事(人名),我不明白的一些問題和學會的本領,我參加了校內外的實踐活動做的好人好事。學生的反面案例也可放入,放入時間不限,資料的件數不限。
4、成長評價:
對學生評價需是記實性的具體而明確的、勉勵性的,對具有特別不良行為的學生評價也可適當的使用嚴厲的語氣。要重視學生的興趣、情感、態度、習慣等方面,關注學生個性,對學生的評價法要多種多樣:採用自我評價(自我反思)、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方式。
5、奮斗目標:
通過各方面的評價,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在今後的學習中要正視缺點,發揚優點,展示自我的一面。並確立今後的奮斗目標,樹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實現個人發展的人生價值。
四、建立「小學生成長檔案袋」的評定類型。
即:自評、教師評及組員評、家長評
1、自評。學生自我評定,給學生一個空間,主要由學生自己選擇最好和最喜歡的作品集。自我反思與自我選擇比標准化更重要,理想作品產生和入選說明,系列作品,以及代表學生分析和評定自己作品能力的反思。幫助學生成為自己的歷史思索者和非正式的評價者。
2、教師評定及組員評定:主要有教師、組員班級所建立的學生作品集,評價的標準是預定的,教師評價、觀察、考查、成績測驗、組員審定通過。還要有教師依據課程目標描述所有學生的成績的總結,教師的詳細說明和對每一個學生的觀察。在一定情景中與家長、管理者及他人,交流教師對學生成績的判斷。
3、家長評定: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評價。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在家的表現,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要及時記錄,積累資料。如:孩子在家做家務,搞一些小發明,製作一些小物件,讀了哪些好書等。一個學期後家長和學生在一起交流,對學生是一種激勵。
五、建立「小學生成長檔案袋」的幾點建議。
建立「小學生成長檔案袋」應該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來建,使學生在體驗成功,感受進步中得到激勵。指導學生建立「小學生成長檔案袋」應從以下幾點去做:
1、隨意放資料,不提質量要求,學生可以隨意放入自己的任何作品,這時對學生的要求只是完成。
2、教師要求選擇作品放。教師對作品提出一定的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放入選擇符合要求的作品,這是實質上是要求學生開始審視自己的作品,看是否符合要求。
3、帶有展示性的放。要求寫出(說出)放入作品的理由,這一層次,學生開始對作品進行鑒賞。
4、目標檔案袋。教師只提目標,學生根據目標自定標准、自選形式、自組內容,這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反思能力和獨立性。
5、實驗組可利用計算機網路設計「小學生成長檔案袋」的模式或框架。在管理上要把教師《觀察記錄》、《學校聯系卡》與成長檔案結合起來,加強過程管理,使「小學生成長檔案袋」成為學生能力提高的載體,各科教師要全面參與。
六、建立「小學生成長檔案袋」實施管理。
1、「收集與整理」成長記錄袋的內容。學生是第一責任人,他有權利決定相關材料的收集與展示,但也不是什麼資料均可以作為「成長記錄袋」的內容,必須要有價值,有利於促進自我成長,作為指導者提出建議供學生參考,指導學生做好努力工作,從而培養學生對自我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
2、「成長記錄袋」的管理。由班主任統一管理,學期結束的時候,由學生帶回家,讓家長了解孩子學習情況,簽暑評價,第二學期開學時帶回學校。這樣也有利於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關注孩子學習的全過程。教育好每個孩子是我們從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任務,我們的教育應該是賞識教育,相信每一 個孩子都是有能力的,都能有所發展。讓每個孩子樹立起自尊和自信,實現個人發展的人生價值,那麼我們的教育才能煥發起生命的活力
3、「成長記錄袋」平時由學生保管,班主任每個月組織學生整理一次各自的成長記錄袋,每學期進行兩次交流展評。同學之間相互看一看、比一比、評一評誰的表現好,誰的進步大。在相互評價和自我反思中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
③ 幼兒教師個人成長檔案
教師成長檔案就是教師在園期間的由原來的水平提高了、進步了的記錄。 包括 1、 教師個人的簡歷 2、 教師自我的三年工作計劃 3、學期計劃 4、教學活動、聽評課活動、家長開放日活動等活動照片和文字記錄 5、參加比賽和做 公開課的內容,要圖文並茂。 6、教師所獲得的各種和幼兒園有關的證書 7、家長的感謝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