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語文美文欣賞教學

小學語文美文欣賞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31 04:50:37

❶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作文課

一、自讀、自改:1、讀.教師要圍繞本次習作的訓練要求,提出本次習作修改的建議,讓學生當自己的第一讀者.自由朗讀,對那些錯別字,使用不當的標點符號進行修改;找出表達不準確或文理不清的地方;增補漏掉的字詞;刪去多餘的字、詞、句;調換一些字詞的順序;改換不恰當的詞句,讓學生在自讀中進行自主修改.2、看,重點是否突出,主題是否明確,詳略是否得當,該詳寫的要大加渲染,該略寫的要惜墨如金.3、想,文章的寫作特點、表達方式、語言特色是否符合自己的意願和要求.只有把這三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把自己的意思在字里行間表達得淋漓盡致,個性才能得到表露,情感才能得到升華.在自讀自改這個環節,老師要交給學生必要的修改符號和修改方法.例如低段教師用統一規范的符號為學生批改句、段練習,給學生做示範.到了四年級上冊又交給學生的增加號、刪減號、和圈去錯別字的符號.四年級下冊又交給學生練習刪減段落、調整段落順序.關於修改符號,教學時要注意應統一,全班人統一,每個人自己前後統一.還要注意根據年段特點提高要求,做到循序漸進.
二、互讀、互改1、讀同學的佳作片段,欣賞同學的佳作.在老師對學生的習作了解的基礎上,選優秀的片段、習作,大家欣賞學習.評評他們的習作好在哪裡?讓學生能根據本次習作的要求進行評議,提高學生的習作欣賞水平.2.再把自己的習作和同桌或小組內交換,照老師教的批改方法和批改符號對同學的習作進行修改,教師巡迴指導答疑.3.寫出自己對同學的表揚和建議.(也就是寫評語)如: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習作:認真觀察生活,選一個像修鞋姑娘這樣真誠的人,寫一寫.就要求學生結合《修鞋姑娘》的寫作方法,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表達人物的真誠.在初稿後要求學生修改:抓住有情有意有詳有略進行自改互改自改.為習作寫評語要求:(1).真誠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2)看看有沒有獨到之處,寫下自己的深刻印象.三、再讀、再自改學生再次拿到自己的文章後靜下心來細細品讀,根據自己新的認識和別人給你提的建議進行刪、增、調、改,潤色加工,最後完成自己的本次習作.四、教師復查教師在學生批改的基礎上進行一次全面復查.關注學生修改習作的態度、過程和方法.對學生修改後的字、標點、好詞、好句、評語,簽同意觀點,還可以指出不足,個別點評,提高學生的互改能力.互改作文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意識,還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既可以擴大學生的受教育面,又有利於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❷ 小學語文教師給推薦怎樣的美文給大家

1

《全世界孩子都喜歡的 100 個童話 (藍卷) 》

〔德〕克·施特里希編選

人民文學

本書曾伴隨全世界億萬孩子走過美好的童年。結集了歐洲各民族的美麗童話 100 個。故事幽默有趣,不乏教育意義,適合學齡前和小學生閱讀,本書分為兩卷,一卷為紫紅色印刷;一卷為海藍色印刷,漂亮精美,典雅高貴,不僅有閱讀價值,還有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2

《全世界孩子都喜歡的 100 個童話 (紅卷) 》

〔德〕克·施特里希編選

人民文學

3

教育部新課標必讀書——《中外神話傳說》

?田新利選編

人民文學

神話傳說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文學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本書選編了世界各地的民間傳說和民間故事。像《孟姜女的傳說》、《蝴蝶泉》、《阿里山》、《桃太郎的故事》等。?

4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石濤

知識出版社

本書匯集了許多非常有趣的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它們不但?能使你了解一些成語和典故的由來,還能讓你在一笑之間領會其中深藏的道理。

5

《皮皮魯傳》

鄭淵潔

學苑出版社

當今中國最受孩子們歡迎童話作家鄭淵潔的作品以全新獨特的面貌征服了全國億萬小讀者,他筆下的皮皮魯、魯西西和舒克、貝塔,在中國孩子中無人不曉。皮皮魯是一個聰明又淘氣的男孩子,在他成長中經歷了各種奇遇歷險和幻想,生動有趣充滿時代感的童話故事。

6

《愛的教育》

(意)亞米契斯,盧堅,孟容譯

天津教育

青少年素質教育最佳讀本——一部令全世界億萬人感動而泣的偉大作品。一個小學三年級學生恩里科在一個學年裡的記事,構成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其間穿插著老師每個月給學生講述的一則則美好的真實「每月故事」。一個小學生的世界活潑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7

《烏丟丟的奇遇》

金波著

江蘇少兒

烏丟丟是個跳來跳去的人,是那個演木偶戲布袋爺爺的木偶走失的小腳丫。我只能據此人物際遇推測,人是殘缺不全的,只要心存理想和美好,那麼我們都會獲得一雙飛翔的翅膀,就能展示真實的人性和人性的美。

8

《漂亮老師和壞小子》

楊紅櫻著

作家出版社

《漂亮老師和壞小子》融入了作家楊紅櫻對教育深層次的思考和探討。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校長心目中的好老師是否一致?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否平等??該書》幾乎是「零距離」和「新寫實」般的當下校園故事,輕鬆快樂和簡單的講述方式,漂亮老師,調皮學生,校園最新流行的話題,素質教育背景下出現的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而楊紅櫻顯然是站在小學生(亦即她的讀者)那一邊的。

9

《寶葫蘆的秘密》

張天翼

農村讀物

(略)

10

《稻草人及其他童話》

葉聖陶

中國少兒

(略)

11

《今年你七歲》

劉健屏

中國少兒

作者不畏人言,敢於獨辟蹊徑。他不僅在生活中用心血灌注、用智慧耕耘兒子生命的嫩芽,讓他成長為健康的蓓蕾,而且用清新朴實的文筆,詼諧幽默的語言,如實的記錄了兒子七歲那年,那些令人難以忘懷的生活小故事,別出心裁地為兒子塑造一個真實的「自我」,筆端融注著自己炙烈的真情,溝通了孩子世界和成人世界,因而深深叩響了兒童和成人的心弦。

12

《普希金童話》

[俄國]普希金

浙江少兒

(略)

13

《格林童話全集(譯林精)》

[英]格林兄弟

譯林

只有讀完《格林童話》,你的童年才算得上是完整的、及格的。《格林童話》是歐洲各國中搜集、編寫最早,篇幅最長,系統性最強的一部童話集。

14

《克雷洛夫寓言故事》

陳瞻淇改寫

知識出版社

克雷洛夫的寓言詩用語簡潔生動,幽默風趣,在俄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從小就非常喜愛克雷洛夫寓言,能背出許多著名篇章。列寧常常在文章中引用克雷洛夫的寓言來諷刺論敵,據統計,《列寧全集》中引用克雷洛夫的寓言多達五十多處。

15

《快樂王子:王爾德童話全集 (百年新版) 》

王爾德

哈爾濱

如果不是天才作家王爾德,還有誰的作品能喚醒我們沉睡已久的心靈,讓我們微笑,動容,垂淚,嘆息?王爾德傳的文字非常巧妙,故事依著一種稀有的,豐富的想像發展,中間貫穿著微妙的哲學。

16

《騎鵝旅行記》

尼爾斯

中國盲文

歐洲學生的首選讀物《騎鵝旅行記》,是惟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黃金童話。如果說尼爾斯騎鵝旅行是對孩子的一種美德培育的話,那麼這本書就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文字了。

17

《木偶奇遇記》

(意)科洛迪

南海

本書描述了木偶皮諾曹從一個任性、淘氣、懶惰、愛說謊、不關心他人、不愛學習、整天只想著玩的木偶,變成一個懂禮貌、愛學習、勤奮工作、孝敬長輩、關愛他人的好孩子的過程,以及他所經歷的一連串的奇遇,充滿了童趣與想像。發生於皮諾曹身上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許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

18

《搗蛋鬼日記》:搗蛋鬼在行動

(意)萬巴著思閔譯

中國社會

《搗蛋鬼日記》被譯成 39 種語言發行,受到全世界不同年齡讀者的熱愛,在西方世界是一本家喻戶曉的經典親情讀物。《搗蛋鬼日記》正好是一個孩子自己的成長筆記,它通過一系列成人眼裡的「搗蛋」事件反映了孩子自己的心理世界。

19

《小王子》

[法]聖埃克蘇佩里

譯者:吳淡如

新蕾出版社

一部獻給所有人看的童話,一則關於愛與責任的寓言,一個世界上最傷心的故事!全球銷量僅次於《聖經》的經典書籍!問世近 60 年,譯成 100 多種語言。

20

《窗邊的小豆豆》

(日)黑柳徹子著

南海

這本講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傳性的小書,自 1981 年問世後,已經被譯為 30 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這本有趣的小書應該成為更多小學校長、老師和家長所必讀的「教育詩」。同樣適合小學生閱讀。

21

《小時侯》

22

《新課標小學生語文積累叢書——新思維閱讀 80 篇》

《小學生作文》編輯部

新蕾

❸ 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做好教學設計

在我們例年的真題當中,我們不難發現,每年的考試固定都是三道題。而第一題的問法無非就這么幾種:1、分析文本的寫作特點。2、試對上文進行文本解讀。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寫的特點。

那麼針對於第一題總結了這么幾點。整體都可以從這么四方面作答:表達方式+語言特點+結構特點+表現手法。
一、在表達方式上的特點:(根據文章的展現方式來推斷屬於哪類)
1、記敘類2、描寫類3、說明類4、議論類
二、語言上的特點(指的是修辭方法的運用)
三、結構上的特點(比如:首位照應(呼應)
四、表達手法(比如:對比、襯托、鋪墊)
(但是有一點要強調的,在我所例舉的幾方面並不是在每一道題中都要所有的方面一一體現。而是要針對於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
第二題是針對於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來提問的。那麼這里我要強調的是在小學當中,不同的年級應該有不同的設計語言。但整體上我們都要從三維目標上進行論述。

一、知識與技能:突出你本節課要學習的知識(生字和閱讀內容);技能是如何用手段展示這兩個方面(會寫、誦讀)
二、過程與方法:注意用一些詞語的意思(通常學習就是過程,通過用就是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是抒發自己的感情,學習作者的中心思想。
中小學低年級關於識字和寫字應注意:
1、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夠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
3、學會漢語拼音。
4、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小學閱讀則要注意1、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2、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高年級的識字和寫字:1、能夠形成獨立的識字能力。
2、硬筆書寫楷書,有一定的速度。
3、在書寫中能夠體會到美感。而高年級的閱讀則是這個年級段應重點講解的。
所以大家建議因該注意1、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文中有關詞語的內涵,體會表達效果。
針對於題的解法我就產生了這么一點點的個人觀點。其次還建議大家多積累以下常用的詞語。讓我們的作答更加賦有專業性。
附:一個教學目標的書寫模板。
知識與技能:能正確讀寫本課所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了解本篇課文和作者的一些常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朗讀方法;通過美讀課文,品味語言。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脈絡,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引導啟發為輔,強調有感情地朗讀,融入文本意境。能運用朗讀的方法學習詩歌,養成在朗讀中學習詩歌的習慣;運用聯想和想像的方法學習詩歌,體會詩歌的情感,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
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閱讀、理解、品味一篇美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著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a品味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
b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培養關愛生命、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c提高學生人文涵養,在領略自然美的同時,懂得把握文中的哲理

❹ 淺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太平中心小學 林霄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隨著新課改浪潮的不斷湧入,新的閱讀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新的閱讀教學模式一改以往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學生真正成為閱讀教學活動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新的閱讀教學模式強調課堂閱讀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提倡學生在自主閱讀思考的基礎上,踴躍發表自己獨立的見解,要求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思考、學會讀書。新的閱讀教學模式注重的是教師的引導。正確引導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備的技能。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根據教材的旨意科學有效、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呢?下面我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經驗,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引導質疑法。在小學閱讀教學實踐中,在學生不能完全自學的情況下,教師對學生閱讀的引導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教師的引導又往往是靠引導學生質疑來體現的。在閱讀教學導入時,我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質疑,幫助學生激發興趣、不斷拓寬思維、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比如我指導學生閱讀三年級下冊課文《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課時,我圍繞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質疑:①這是一條什麼樣的魚?②為什麼必須要把這條魚放掉?③最後這條魚放掉了沒有?結合這些問題,我引導學生初讀課文,從閱讀中他們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原來,湯姆釣到的是一條大鱸魚,但離允許釣鱸魚的季節還有兩個小時,因此,在父親的堅決要求下,他最終還是把這條魚給放掉了。
(二)講故事法。孩子一般都很喜歡聽故事,因此,教師應努力發揮故事的魅力讓學生主動去閱讀,隨著教師聲情並茂、娓娓演講,被激化的、被渲染的故事情節早已把孩子帶入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裡,並不失時機地給學生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從而迫不及待地去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例如我在上小學三年級上冊《卧薪嘗膽》這篇課文時,我給學生講了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交戰的成敗故事,並順勢誘導學生:為什麼給人家當奴僕的越王勾踐最後能反敗為勝滅掉了吳國呢?這一懸念的設置,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望,他們迫不及待地去閱讀課文,並從讀中了解到:課文敘述的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之間征戰勝敗的故事。明白了越王勾踐敗不餒,忍辱負重,卧薪嘗膽,最後反敗為勝;而吳王卻驕傲自滿,不聽忠言,放虎歸山,最終被越國滅掉的道理。
(三)課堂表演法。小學生都有愛玩好表現的特點。在進行童話這一類課文的教學時,我採用了課本劇表演的教學形式,讓幾個學生來擔當課文中不同的角色進行表演,由於學生自己進入扮演角色,課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書本上,而是自己或自己班裡的同學,這樣,學生對課文中的角色必然產生親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內心體驗,有利於學生更好地閱讀課文。比如我上三年級上冊《哪吒鬧海》這一課時,我讓幾個學生分別扮演哪吒、東海龍王父子等角色,並引導他們要演好角色必須把握好人物特點、故事情節、主題思想等,讓他們在班上表演,學生都興趣盎然地從表演中尋找故事內容:原來,文章寫的是小哪吒大鬧東海,降服龍王,使人們重新過上太平日子的事。這種因表演而形成的閱讀活動,既加深了學生的內心體驗,讓全體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又激發了學生創造學習的激情,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以上是引導學生初讀課文的一些方法,學生初步自主閱讀完課文後,對全文內容已有了整體的感知和認識,接著,我們必須引導學生進入下一個閱讀環節。
二、細讀課文,加深感悟。
當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之後,教師應積極地引導學生細讀課文,加深他們對文章的感悟。
(一)理清文章脈絡。理清文章脈絡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文章思路,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一般來說,文章的脈絡主要是縱向(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和橫向(按人或事物的幾個方面)。比如我在教學《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根據文中的湯姆去釣魚釣到魚放掉魚這一順序細讀課文,幫助他們梳理文章思路,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又比如我上三年級上冊《東方之珠》一課時,我引導學生按課文是怎樣描寫香港的沙灘、海洋公園、以及街市這幾個景點的?這一思路細讀課文。通過有條理的細致閱讀,學生領略到香港迷人的沙灘、著名的海洋公園、繁華的街市以及美麗的夜景,從而感悟到香港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二)分段、分層細讀,感悟課文內容。比如我上三年級上冊《石榴》這篇課文時,在細讀課文這個環節上,我引導學生抓住春天時石榴的葉子,夏天時石榴的花,秋天時石榴的果實這三個方面內容有條理、有次序地進行閱讀,並著重引導學生對石榴果實的顏色、樣子、味道進行細讀,從而加深他們對石榴的印象。
(三)品讀語言,體會文章語言的美。如三年級下冊的《荷花》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文中有許多精美的句子,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文章語言文字的美,我運用課件展示出許多幅荷花的圖片,並播放美妙的音樂,引導學生在一個美的意境中誦讀精美的句子,如: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通過在意境中誦讀這些句子,學生不僅從視覺上欣賞到荷花的美,而且還能從品讀語言中感受到荷花的美。
三、抓住重點詞、句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精讀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些課文,語言雋永、引經據典、情節生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課文為依據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各種感官,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精讀是細讀的繼續和提高,即讓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後,引導學生深入、透徹地認識課文所反映的客觀事物,全面理解課文內容,明確作者的寫作目的,體會作者如何表達課文思想內容。
(一)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課文內容。詞雖然是語言中較小的語法單位,但每一篇文章都會有一些具有概括性的關鍵詞語。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中關鍵詞、主題詞的理解來理解課文內容。如在三年級上冊《拉薩的天空》一文中,純凈和明潔是兩個關鍵詞。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找出有關描寫天空純凈和明潔的句子反復誦讀,比如:天空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等句子。從誦讀中學生理解了純凈和明潔這兩個詞語的意思。了解了拉薩天空的特點,以及拉薩天空的美。
(二)抓住中心句,理解課文內容。在教學中,抓住中心句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高教學效果。例如:我上六年級上冊《桂林山水》這一課時,我圍繞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個中心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去精讀課文。如:甲是什麼意思?作者用哪些具體的景物來突出這個甲字?桂林的山究竟有哪些特點?桂林的水又有哪些特點?這些問題的設置,推動學生去尋讀課文內容,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到:整篇課文都是圍繞著這個甲字來寫,用了先總後分的敘述方式,以下的內容都是甲字的具體化和形象化。
(三)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來理解課文內容。課文里有很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如果不能正確理解這些句子,就不能更深層地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及作者當時的思想感情等來理解句子。比如我上到四年級下冊《鄉下人家》這一課時,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從他們的房前屋後走過,肯定會瞧見一隻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我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理解這句話:你見過城裡的雞是什麼樣子的?你在鄉下見到的雞又是什麼樣子的?進而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來理解鄉下的雞自由自在的生活,從而理解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這一文章內涵。
(四)抓住過渡句來理解課文內容。過渡句在文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文章思路發展變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在閱讀教學中突出過渡句的教學,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弄清作者要表達的前因後果。例如四年級下冊《第一次抱母親》一文中的過渡句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裡很難過。圍繞這個過渡句,我給學生設置了兩個問題母親到底有多輕?而‘我’為什麼那麼難過?,學生通過閱讀,知道母親原來才有八十多斤,但在作者的記憶里,母親總是拉著他,背著他的妹妹,肩上還在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通過精讀課文,學生由此體會到作者為何如此難過,進而理解作者對母親是多麼的愧疚。
四、運用朗讀技巧賞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閱讀教學,我們不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知、理解課文,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閱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讓他們在思想上獲得啟發。因此,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指導他們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化對文章的理解和感受,達到與文章、作者情感上的共鳴。
(一)注重要點挖掘,以讀入境。一篇文章的情感往往是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善於選取那些有助於挖掘文章主題思想的句子,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幫助他們深刻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桂林山水》一文結尾,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是對全文的總結,概括了盪舟灕江時的情景。課堂上,我引導學生有感情地反復誦讀這句話,他們猶如身臨其境,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
(二)激發學生的想像能力,以讀悟情。在朗讀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喚起孩子們的想像能力,引導他們結合生活經驗,邊讀邊想像文中的情境,使學生逐步領悟語言文字的深層內涵,讀出真情實感。例如《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文中,為了讓學生體會文中湯姆的心情變化,我引導學生想像如果是你們釣到那麼大的一條大魚,會捨得放掉嗎?如果放掉了,心情又會怎樣?然後,我讓學生嘆了一口氣再讀文中句子我這輩子再也釣不到這么大的魚了。使他們在想像和唉聲嘆氣的誦讀聲中,體會到湯姆由原來釣到魚的驚喜到放掉魚後的失落心情。
(三)讀有所思,讀有所悟。在閱讀教學,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讀思結合,在讀中悟,在悟中提高自己的認識。如《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一課,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不管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這個道理。為了加深學生對這道理的理解和體會,我設計了幾個練習題,如:過馬路時,不管( ),都( );自習課上,不管( ),都( );在公園里,不管( ),都( )等等,通過練習學生對自覺遵守規則這一道理的理解更加形象和深刻,使他們在思想上獲得新的啟迪:遵守規則,就要從自己做起,只有人人都自覺遵守規則,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有效地引導學生全面正確科學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師在整個閱讀活動中不僅是學生閱讀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而且也是他們的欣賞者。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中,制定教學方案,組織學生的學習過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評價他們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成果,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把他們的思維引向深入,是我們教師的基本職責。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閱讀活動中去,在活動中對學生言傳身教,使他們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中,讀出內容,讀出思想,讀出感情,讀出啟發。

❺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上好作文講評課程

近幾年,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人心,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作文教學在理念、方法上都取得了可喜的變化,學生的作文質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就整體而言,小學作文仍然存在著一些普遍問題,有些問題還相當嚴重.而小學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級的寫話高出一個層次,很多學生便對作文產生畏懼心理,感覺無從下手.大綱指出,小學作文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是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認識事物的能力.簡言之,小學生作文就是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認識水平的體現,作文教學應促進這兩種能力的和諧發展.那麼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又有哪些?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那麼,當前小學作文難題是什麼?
1、缺乏對事物的觀察積累,對生活沒有思考的習慣.作文教學中最大的問題是,教師無法用正常的、傳統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無法讓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和寫作的興趣.其中,這與小學生自身的年齡特點也有著一定的因素.但在現實生活中,學生經歷的事也不少,許多事情經歷了,可到作文的時候卻沒有了鮮明的印象.2、教學的形式化,是造成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的主要原因.作文教學,教師注重的是指導學生怎樣寫,而學生面對一次次的作文,總是為寫什麼而苦惱,因無從下筆,使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作文產生了一種懼怕心理.很多學生對作文產生了畏難情緒,作文教學變得沉重了許多.要學生一下子從寫話跳到作文,感覺很累.而教師很少或忽視如何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身邊的生活、引向社會,從生活中得到感受和啟發,學生常常被動地去寫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很難在心理上形成寫作的興奮狀態,學生作文興趣受到了限制,更不用提寫作的主動性了.3、忽視學生思維的年齡特點,文本思想顯現僵化.作文內容虛假,是長期困擾小學作文教學的作文訓練的一個頑症.以往的作文教學,我們教師總是過高地看重作文內容的思想性,一些教師把學生習作的標準定位在一些優秀作文選上,不厭其煩地指導如何開頭,怎樣結尾,中間又怎樣寫具體,都要反復強調,結果是教師指導越細,學生的思維就限制的越死,這不但抑制了學生寫作的興趣,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在思想上也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虛偽的感覺,與老師所期望的結果適得其反.
二、改變現狀的策略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教學實踐表明,鼓勵學生敢於表達,樂於表達;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寫作慾望;引導學生積蓄素材,掌握技巧;歷練學生傾吐真話,表達真情的寫作訓練,十分有利於學生釋放個性,放飛心靈,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
1、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善於在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缺少的不是具體的生活,而是缺乏對生活的觀察和自我體驗.要使作文成為學生自主的活動,首先要讓作文融入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自然,走進社會,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實地觀察、體驗生活,才能從生活中選取素材,寫出真實感人的文章,引導學生把這些看到的、聽到的隨時記錄下來.
2、重視觀察,指導學生會作文,提高興趣.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年齡特徵出發,千方百計地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在興趣的指導下進行寫作訓練會事半功倍,因此通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根據學生的愛好,精心設計一些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識性的活動,在活動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在活動中進行作文教學,學生作文有內容可寫,不用胡編亂造,大多數同學的作文寫得生動活潑.每次活動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每篇習作都在輕松愉快中完成,作文課變得快樂起來,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們都盼望多上作文課.
3、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勤作文要使學生的作文有取之不勁用之不竭的材料,我們還必須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周圍的人、事、物、景,時時注意積累寫作素材.學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學校會經常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文體活動,如緊張激烈的體育競賽、健康活潑的班隊活動、莊重嚴肅的升旗活動、氣氛熱烈的聯歡活動等等,每次活動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

❻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掌握仿寫方法

要注意仿寫的階段性和長期性
仿寫訓練作為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整個初中階段的作文中它又不是平均用力的,綜觀整個初中階段的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仿寫訓練應把重點放在起始年級。這是因為起始年級的學生,剛從小學升入初中,就年齡上來講,他們仍屬於兒童,對生活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的各個領域了解還不充分,生活的閱歷還比較少,創作的源泉還只有那麼一點點兒「水」,不足以「流」。就知識方面講,他們畢竟剛讀完小學,知識面還不寬,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能力還比較低,讓他們完全離開仿寫去創造還比較困難,所以應把重點放在起始年級,暫時給他們一根拐棍,幫助他們走路。注意了階段性,還應注意長期性。所謂長期性,就是說要把仿寫訓練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始終,不能出現斷層,也不能搞一陣風。在整個初中階段應根據每個冊課文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仿寫訓練,只是年級不同,所訓練的側重點不同罷了。如低年級可以側重詞語、句式、修辭等方面的訓練,主要引導學生汲取某些語言營養,以培源固本,開拓寫作的知識源泉,高年級可以側重記敘的順序、結構層次、過渡照應等文章結構方面的訓練,主要引導學生學習寫作的技能技巧,以培養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當然,不論哪一方面的訓練都不能生搬硬套,要注意結合實際去靈活運用,以仿寫為手段,以創作為目的,既可以先仿寫後練,又可以先練後仿,這樣仿仿練練,練練仿仿,確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注意訓練的計劃性
仿寫訓練如同其它訓練一樣,應有計劃性,而不應該「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仿寫訓練的過程中,首先應克服盲目性,去掉隨意性,充分注意仿寫訓練的計劃性,應該認真學習教學大綱,深刻領會教學大綱的精神實質。在此基礎上去認真鑽研各冊教材,熟練地掌握每冊課文的寫作訓練重點和訓練序列,熟練掌握每篇課文的寫作內容和寫作特點,並根據所任班級學生的實際寫作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作文教學計劃,使之能形成一定的序列,具有一定的階梯性。一個學期共進行哪幾次命題作文訓練,那一次作文之前或之後進行仿寫訓練,採用什麼方法,要達到什麼目的,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仿寫訓練就避免了單純的模仿,而使之成為提高作文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
要注意訓練內容的多樣性
同其他方面的訓練一樣,仿寫訓練的內容也呈現出多樣性。作為語文教師應在熟練地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緊扣課文內容,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從事多方面的訓練。其一是片斷仿寫。這種仿寫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簡單的。它要求仿照所用範文的部分語言文字,用自己的話去寫,這種仿寫比較簡單,小學時的造句就是這種仿寫的形式之一。另外還可以進行連句成段的練習,仿寫章節,仿寫段落。如仿照範文的人物描寫順序寫人物的肖像,仿照範文的場面描寫,寫一個活動場面,仿照範文對某一動物動作的描寫,寫一個動物。如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的《作文片斷練習》就是這種類型。它要求「模仿下面一段壁虎捉蟲的描寫,試挑選一種動物如螞蟻、雞、狗、豬、羊等等,寫它的一個動作。這個練習雖然只是模仿對動物描寫的一段文字,但卻對學生的寫作大有益處。一個學生要描寫某一動物首先要對被描寫的動物進行細致的觀察,既要了解它的外貌特徵,生活習性,又要了解它的動作特點。其次還要考慮從哪個角度落筆去對其進行恰如其分而又生動形象的描寫。這樣進行練習,既鍛煉了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又提高了對描寫這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能力,可以說是一石二鳥。其二是結構仿寫。這在初中是訓練的主要內容,它要仿照範文的結構去寫一篇文章,這主要表現為仿寫開頭、結尾和仿寫過渡等多種形式。這種訓練旨在訓練學生布局謀篇,安排好文章的結構。如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初中二年級寫作能力的培養是「能寫五六百字的說明文,做到准確、條理、清楚,抓住事物特徵,能運用舉例、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據此,我們不僅在命題作文方面要突出這一中心,仿寫訓練也應突出這一點。《蘇州園林》一文總說分說的結構特點非常明顯,寫一段文字,介紹某建築物的某一部分,而後再進行命題作文介紹一個或一組建築物就得心應手了。其三是全文仿寫。這是較高層次的仿寫。如對魯迅先生《一件小事》的仿寫,既可仿寫開頭結尾的方法,又可以要求學生在記敘過程中運用對比方法,突出人物形象,還可以要求學生運用議論的方法深化主題。
仿寫,無論怎樣說,它只是作文訓練的初級階段,只是訓練的手段,而非訓練的目的,不是長期運用的寫作方法。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仿寫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指導學生認真反復閱讀原文,深刻理解範文,掌握寫作方法,把握寫作技巧和規律,引導學生在仿寫過程中,注入自己的血液,激發創作精神,進入創作的境地。

❼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怎樣給學生上好作文課

寫作文,多積累,多閱讀才是最好的方法。
上課可以帶學生們欣賞一些好的文章,學習表達方法。

❽ 小學語文敘事類文章如何進行有效性教學

教師是教抄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創設問題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2)利用演繹推理創設問題情境;

❾ 小學語文如何抓住文章的一條主線來進行教學

採用閱讀教學法,由課文題目切入,在抓住關鍵詞在讀中去體會重點,把重點詞去掉和有重點詞的句子經行對比

❿ 小學語文寫景作文如何高效教學

一、學習抓景物特點的幾種方法。 同學們,地各有貌,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特點。因此,我們要仔細觀察景物,抓住特點寫具體,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請看以下片斷,想想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寫的。 (1).出示「夏日的中午,萬里碧空上飄著朵朵白雲。這些白雲,有的幾片連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滾著銀色的浪花,像層巒疊嶂的遠山,有時在一片銀灰色的大雲層上,又飄浮著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雲朵兒,就像島嶼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這個片斷作者是抓住了白雲的形狀、大小進行描寫的。 (2).請同學們再讀以下幾個片斷,看看這幾位作者又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寫的? ①「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這個片斷作者抓住了火燒雲的色彩絢麗的特點進行描寫的,從而反映了火燒雲的美。 ②「遠處,幾棵櫟樹呆立不動,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駝鳥走來走去。一條彎彎的小河緩緩地向東南流去,岸邊盛開著一簇簇美麗的鮮花。」這個片斷作者抓住了櫟樹、羚羊、駝鳥、小河、鮮花的數量進行描寫的。 ③「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來,啄木鳥『篤篤』地啄著樹桿。甲蟲『嗡嗡』地叫。揚科躺在河邊靜靜地聽著。」這個片斷作者抓住了青蛙、啄木鳥、甲蟲發出的聲響進行描寫,反映了小音樂家揚科對音樂的喜愛。 (3).寫景除了抓住景物的形狀、大小、色彩、數量、聲響這些方面進行描寫外,還可以從那些方面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呢?還可抓住景物的神韻、動態變化來寫。例如: ①「現在正是枝葉繁茂的時節。這棵大榕樹好像在把它全部生命展示給我們看。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段描寫作者抓住了大榕樹枝繁葉茂中所表現出的神韻進行描寫,使我們感覺到她充滿了生命力。 ②以上描寫「火燒雲」的片斷。作者是抓住了火燒雲短時間里色彩變化多、快的特點,反映了火燒雲的美、奇。 ③「清晨,江面上格外平靜,碧波盪漾,銀光閃爍,海鷗在江面上展翅飛翔。此時,我總愛佇立在江堤上向北眺望吳淞口,那一望無際的江面,水天相連。一陳清風拂來,猛吸一口新鮮空氣,頓時令人心曠神怡。江堤邊的樹林里,鳥兒清脆的叫聲此起彼伏。一群老人在堤岸邊散步,打太極拳……當陽光撒滿江面的時候,江面開始沸騰了。你看,那大小船隻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機帆船的馬達聲、大輪船的汽笛聲,江浪的撞擊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支雄壯的交響樂。「嗚「的一聲汽笛。一艘萬噸輪由遠而近,所到之處湧起兩排巨浪,呈八字形,像兩條白龍朝兩面三刀岸滾來,浪花撲打在江邊的岩石灘上,濺起一簇簇白花……傍晚,夕陽把江面映得通紅。此時,我和小夥伴們總愛到江邊的岩石堆上捉螃蜞。一個傍晚可捉二、三十隻。晚上,沸騰的江面恢復了寧靜。這時,停靠在碼頭上的萬噸巨輪燈火輝煌,和天上的繁星交相輝映,把船邊的江水也映紅了。江風陣陣,迎面襲來,驅散了夏日的暑意。」這個片斷作者抓住了江面從早到晚的變化,寫出了江面特有的美景。 ④我們的教室和操場中間,有一條甬道,甬道兩旁是兩排齊刷刷的梧桐樹。春風給它滿枝葉苞,點點鵝黃,片片嫩綠。夏日,一張繹葉就是一個綠色的巴掌,托著一輪驕陽。一棵樹就是一把漂亮的遮陽傘,樹下清風習習。梧桐美在秋天。每天中秋過後,幾場秋雨。幾陣秋風,把那葉子染成銹紅色。此時,藍王碼電腦公司軟體中心高空,秋陽淡光,梧桐白白的軀干,紅紅的樹冠,顯得分外嫻靜、妖嬈,優雅、莊重。走在這甬道上,置身在畫圖中,沉浸在恬適的氛圍里。不必可惜,西北風一夜刮盡樹葉,那遍地鋪金,不正象徵這金色的豐收季節嗎?冬天,梧桐粗壯的樹干,光禿的枝椏,倔強地挺立在那裡,頂嚴寒,斗風雪。看到它,縮頸袖手的人會挺起胸來,凝視它的身影,會油然而生敬意。這個片斷作者抓住了梧桐樹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反映了作者對校園梧桐樹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 二、總結抓景物特點,寫好景物的幾種方法。 同學們,以上這些片斷告訴我們,要寫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狀、大小、色彩、數量、聲響、神韻、變化等這些方面進行描寫。這樣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徵,使讀者感到鮮明生動,有身臨其境之感。當然,並不是在寫每樣景物時,都要運用以上這些描寫方法,應根據所寫景物的特徵,有所側重地選擇景物描寫方法,而且寫時要展開豐富的聯想。另外,還須注意描寫景物也要按一定的順序,一層一層地寫。有的按景物的遠近寫;有的按方位寫;有的按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寫,等等。但不能像列清單一樣地把所有景物都寫下來,要抓住特點,有重點地寫。最後,要說的是:不管寫什麼景物都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描寫景物開頭 在文章的開頭,運用景物描寫,為文中所寫的人和事渲染環境、提供背景,能給人以美好清新的印象。寫景的內容,可以是天氣情況、自然風光、建築設施,可以是動景靜景、遠景近景、美景劣景、大景小景等。小朋友們都愛好景物,也最喜歡寫景,這種開頭,會一下子抓住讀者,有助於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 當然,開頭運用景物描寫,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寫景的文字不能過多,不能一寫到景物,就沒完沒了,無始無終,結果,景物寫了很多,顯得頭大身子小,文章不勻稱;二是要重點突出,主要景物多寫一些,次要景物點一下即可,不能樣樣都寫,結果都沒有寫好;三是寫景是為人和事服務的,要與文中所寫的人和事有密切關聯,景與人事不能脫節,更不能把景物寫成了文章的累贅。 請看下面這個開頭: 瓦藍瓦藍的天,絲絲縷縷的輕雲如煙般繚繞,夕陽的光輝灑滿田間,萬條金線接天浮動,玫瑰色的光彩,映在綠得發黑的菜上,葉面上像抹了一層油,亮閃閃的。 這段文字,是習作《路過天堂》的開頭,用的全是景物描寫,主要是仰視之景,夕陽下的美景,藍天、輕雲、夕照的光彩、碧綠的菜葉,渲染了美好的情境,為寫「我」下文「路過天堂寨」提供了優美的環境背景。讀後有身臨其境之感,令人心馳神往,顯然是一個好的開頭。 3 三、景物的描寫手法。 所謂描寫景物,通常指描寫自然景物,但也包括對社會景物即社會環境的描寫。 景物描寫是小學生作文的重要內容。景物描寫的內容十分廣泛。山川大地,風雷雲電,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這些事物的交錯組合就構成了景物描寫的對象。寫作的目的則因文而異。有的在歌頌祖國山河的壯麗,有的則借寫景而抒發某種感情。 END 注意事項 1 一、抓住景物的特徵。 對所寫景物認真觀察,抓住特點,是寫好這類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點,關鍵在於作者細心的觀察,並將觀察所得銘記於心。正所謂"靜觀默察,爛熟於心"。因此,要求在觀察中,善於抓住不同季節、不同時間、不同地區中景物呈現出的顏色、形態、聲響、氣味等方面特有的變化,善手通過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觀察、體會。這樣,才能抓住景物特徵加以描寫。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節的特徵。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節的變化會引起景物的變化。每個季節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徵;二要注意時間變化的特徵。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時間往往各有特徵。白晝、夜晚、早晨、黃昏都為景物塗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氣候不同的特徵。同一景物在雨中、風中、霧中、雪中所展現的景觀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徵。南方、北方、城市、鄉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著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徵。 2 二、要選好觀察的角度。 選好觀察的角度,就要先確立好觀察點。要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固定立足點和變換立足點觀察景物的方法,或遠觀、或近覷、或仰視、或俯瞰。同時,要注意觀察的順序,是由近及遠,還是由遠而近?是由上而下,還是由下而上?這是指空間的變換。還可以時間的變化或游覽的先後為順序。這樣,所描寫的景物才不會雜亂無章。總之,要做多角度、多側面的描寫。 3 三、安排好描寫的順序。 景物描寫的順序一般分為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兩種 空間順序--一般是取一個固定的觀察點,按照視線移動的順序依次寫出各個位置上的景物。還有一種空間順序,不取固定的觀察點,而隨著觀察者位置的轉移來描寫景物,這叫做游覽順序。 時間順序--同一個地方在不同的時間里,其景物是有變化的,按一定的時段依次寫來,可以表現出景物的豐富多姿,使人產生美的感受。時段有長短之分,長時段如春、夏、秋、冬,短時段如晨、午、暮、夜。選用哪一種時間順序,應視描寫對象的特點而定。 4 四、要融情於景,表達主觀感受。 國學大師王國維曾斷言:「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客觀的,而寫景之人則是有情的,作者對任何景物,總會有自己的感情。沒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過是蒼白美麗的「軀殼」,難以達到感人的目的;同時,觀察、描摹景物的過程本身也是寫作主觀感受的過程,因此,要在寫景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感情,寓情於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體。寫景貴有情,在描繪客觀景物的同時,要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讀者產生共鳴,進而給讀者帶來愉悅之情,陶醉之情,將讀者帶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獲得美的享受。 5 五、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 只寫靜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滯,而只寫動景,又可能失去穩定。只有將靜態描寫景物形態特徵和動態描寫利於傳神的長處結合起來,所繪景物才會具體、生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描寫景物需要繪形、繪色、繪聲,彷彿使人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這就需要盡可能選用那些生動形象的語言。因而要善於找到最能表現景物特徵的動詞和一些恰當的形容詞,尤其要善於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詞藻。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美文欣賞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