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維也納生活過的音樂家及他們的主要作品
海 頓——交響樂之父
約瑟夫.海頓 (1732一1809),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十八世紀歐洲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他的音樂作品體裁廣泛,涉及聲樂、器樂各個領域,尤其對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的形成、完善和發展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是世人公認的「交響樂之父」和「弦樂四重奏奠基人」。
代表作:《告別》、《時鍾》、《狩獵》、《驚愕》、《軍隊》、《倫敦》、《牛頓》等
貝多芬——樂聖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被尊稱為「樂聖」。 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最後一位代表人物,與海頓、莫扎特一起被後人稱為「維也納三傑」。他在自己短短的五十七年生涯里,為人類留下了無價的音樂寶藏,因此,世人尊稱他為「樂聖」。
代表作:《歡樂頌》、《命運交響曲》、《熱情奏鳴曲》、《月光曲》、《暴風雨奏鳴曲》、《田園交響曲》等。
莫扎特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
1760年,莫扎特開始學習作曲。1763年至1773年,莫扎特隨父親列奧波爾得·莫扎特在歐洲各國進行旅行演出。1781年,莫扎特到維也納開始10年的創作生涯。1791年12月5日0時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歲,死因不明
主要作品:
歌劇 《費加羅的婚禮》
《唐.璜》
《魔笛》
交響樂 《 降E調第39號交響曲》〈帝王〉
《G小調第40號交響曲》
《C大調第41號交響曲》〈丘比特〉
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四號 》
《降B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五號》
《C大調鋼琴協奏曲第21號 》
《A大調鋼琴協奏曲第23號 》
其它 《弦樂四重奏〈狩獵〉》
『貳』 維也納的音樂家
維也納三傑
海 頓——交響樂之父
約瑟夫.海頓 (1732一1809),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十八世紀歐洲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他的音樂作品體裁廣泛,涉及聲樂、器樂各個領域,尤其對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的形成、完善和發展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是世人公認的「交響樂之父」和「弦樂四重奏奠基人」。
代表作:《告別》、《時鍾》、《狩獵》、《驚愕》、《軍隊》、《倫敦》、《牛頓》等
貝多芬——樂聖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被尊稱為「樂聖」。 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最後一位代表人物,與海頓、莫扎特一起被後人稱為「維也納三傑」。他在自己短短的五十七年生涯里,為人類留下了無價的音樂寶藏,因此,世人尊稱他為「樂聖」。
代表作:《歡樂頌》、《命運交響曲》、《熱情奏鳴曲》、《月光曲》、《暴風雨奏鳴曲》、《田園交響曲》等。
莫扎特
主要作品:
歌劇 《費加羅的婚禮》
《唐.璜》
《魔笛》
交響樂 《 降E調第39號交響曲》〈帝王〉
《G小調第40號交響曲》
《C大調第41號交響曲》〈丘比特〉
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四號 》
《降B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五號》
《C大調鋼琴協奏曲第21號 》
《A大調鋼琴協奏曲第23號 》
其它 《弦樂四重奏〈狩獵〉》
『叄』 下列城市與其別稱組合,正確的是()A.鍾表之都--巴黎B.音樂之都--維也納C.千年古都--日內瓦D.水
鍾表之都是指瑞士的日內瓦,音樂之都是指奧地利的維也納,千年古都是指義大利的羅馬,水上都市是指義大利的威尼斯,選項ACD對應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肆』 維也納的音樂鍾屬於世界名曲嗎
維也納的音樂鍾不屬於世界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