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学数学做练习题的目标
应用题如何找到突破口?
面对应用题搞不清楚数量关系,没有头绪找突破口,是很多孩子碰到复杂应用题时的普遍反应!归根揭底是没有思考的工具,无法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及思考模式!
小学应用题主要是算术应用题,有理解情景(读题,审题),建立数学模型(数量关系分析),列式计算,规范作答等多个环节过程,每一步都不可或缺!所以也是比较综合的数学实力体现。
从一年级的加减法看图列式,到二年级两步混合运算文字叙述性应用题,再到未知数更多的和差倍,盈亏,鸡兔同笼等应用题题型。思考步骤越来越多,数量关系也越来越隐藏,很多数学老师并没有统一的思考工具教予孩子。
① 画方块图表示数量
根据题目画出图形来,首先是从抽象的文字到具体图形的转化,也就是把数量关系显现出来,直观去分析已知和未知的关联。通过点、线,图,表等数学工具的运用,可以把不同题型应用题进行数学图示建模。一方面辅助读题,理解情景;另一方面帮助思考分析,找突破口。
② 转化的思想
对于学生来讲,熟悉的题型做起来得心应手,不熟悉的一看就懵。把复杂的转化为简单的,把不熟悉的转化为熟悉的,这样也是学习新知识重要有效的途径。
还是以和差问题为例,如果两个数相同(差为0),如果告诉你两数的和是多少,很多学生肯定能算出两个数,这是除法基本的等分含义。现在两个数有大有小,差不为0,那就变成为0,如上图示。把它们的差剪掉,那么就都变成小数了(相同)。这时总和也要减去差。这就是通过转化,而不是死记硬背:小数=(和-差)÷2 这个公式。
不以理解为基础的死记硬背,是不能去灵活运用的!
Ⅱ 小学数学二年级的综合复习练习题
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口算:(14分)
  36+42=         760-40=        640+60=       93-26=
    600+170=      2000+6000=     580-570=      180-90=
    350-200=      7000-5000=     50+130=        90+280=
4×8+6 =       15-6×2=
二、填空。(14分)
1、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四十八(      )  六千零八(      )  四千零五十(      )
  2、4075是由4个(      )、(      )个十、5个(      )组成的。读作(         )。(2分)
  3、小明7:50到校,11:50放学,他上午在校(     )小时。
  4、按要求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2分)
          5607     5067     5760     4506        4056
        (      )<(      )<(      )<(     )<(      )
5、在    里填上>、<或 = 。
     2千克    1895克       200分     2小时     3000克    3千克
     1分     60秒          6克     6千克       15角      1元
  6、甲数是125,比乙数多18,乙数是(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8分)
    1、5个2分币大约重(        )。
       ①  5克         ②  5千克          ③ 5米
2、一支铅笔长(       )
① 20米          ② 20厘米          ③ 20克
3、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
 ①3051     ②3105     ③ 3150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
① 依次计算          ② 除法        ③ 加减法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4分)
1、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一样重。           (     )
2、笔算加法是从个位加起。                  (     )
3、最大的四位数是9000。                   (     )
4、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     )
五、计算。(26分)
1、笔算。(有验算的要验算,前两题3分,后每题2分)(14分)
2619-634 =            3795 + 537=            88+97+105 =   
验                      验
算                      算
4103- 279 =          43÷8=           247+968+8293=
2、混合运算。(12分)
47-12+5            60-6×3            (60—18)÷6
14+21÷7            4×9÷6              4×(14-8)
六、列式计算:(8分)
1、比5463多2507的数是多少?       2、甲数是723,比乙数少48,
                                      乙数是多少?
3、一个数减去89,得56,这个数      4、295比387少多少?
是多少?
七、应用题:(26分)
1、一张桌子150元,比一把椅子多60元,一把椅子多少元?
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3、学校开运动会,二年级男生得25分,女生得18分,二年级得分比一年级多10分。一年级得了多少分?
4、学校有图书200本,已经借出128本,剩下的每个班分8本,可以分给多少个班?
5、学校图书室有图书398本,活动课借给一班70本,借给二班89本,还剩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解答)
第一种解法:                     第二种解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一、下面的空你会填吗?开动脑筋,试试看!(20分)
1、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6,十位上是5,其余数位上的数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在计算除法时,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  )。
3、比687少96的数是(    )    388比112多(    )
4、你7:40到校,11:40放学,上午在校(   )小时。
5、8700千克=(   )千克(   )克     8千克-5(  )=3000克  
1千克鸡蛋大约有(  )个        你的体重大约是(    )
6、在里填上“      或=”以及得数。
54秒÷6=(   )      2分12秒=(  )秒      200秒   3分
600克   1千克        86千克=(  )克   3千克+2000克   5千克
438+164   2101-90      297   573-286      967-158   809
7、把6千克、60克、5000克、5200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  ”,错的画“  ”。(10分)
(1)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   )
(2)在减法中,被减数必须大于减数。(   )
(3)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一个三位数,也可能得一个
四位数。(   )
(4)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比较,铁比较重。(   )
(5)男生比女生多35人,女生比男生少35人。(   )
平时你一定做了不少计算题,现在可是你露一手的时候了,细心点,可不能让别人说你是小马虎。
 
三、 
1、口算。(15分)
   48+25=    340+60=    480-70=    500+4000=   86-27= 
370-200=    46÷5=     0÷3=      63-36=     540-80=   
60÷9=       1000+5=     700-40=    90-27=     24-16÷8=
2、列竖式计算(画横线的题要验算)。(8分)
   2408+3795=          8010-4568=          247+968+8293=
3、脱式计算。(12分)
   4054-507+614     25÷5+168    (416-360)÷7    580-8×9
四、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5分)
1、请你按照电子表表面的时间在右面的钟面上补充上分针或时针。
3:05
 
9:30
2、小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学校到公园有三条路,如图所示,那么小华家经过学校到公园,走哪条路最省时省力?(请用你喜欢的颜色画出来。)
学好数学的用处可大呢!下面就请你用自己的本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五、 
(30分)
1、幼儿园买了48个白皮球,24个花皮球,平均分给9个班,每班分得几个?
2、小芳看一本书,每天看5页,9天后还剩56页,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3、学校买粉笔,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42盒,彩色粉笔39盒,买了多少盒白粉笔?
4、同学们参加方块队训练,三年级22人,四年级35人,五年级24人,每9人一行,应排几行?
5、植树节四、五年级同学种了108棵柳树,还种了3行杨树,每行7棵(在下面选择合适的问题画上线,再解答出来。)
(1)种的杨树比柳树少多少棵?      (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棵树?  
(3)四、五年级共种树多少棵?
加油啊,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智力大冲浪 
1、用0、0、2、4、四个数字按要求组成四位数。10分   
(1)由这四个数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   )。
(2)由这四个数组成的最小的四位数是(   )。         
(3)一个零都不读:(   )、(   )。
(4)只读一个零:(  )、(  )、(  )、(   )
2、把一根绳剪成两段,其中一段长24米,是另一段的3倍。这段绳长多少米?(5分)
3、一年级一班参加三个课外小组的共有25人,参加英语组和美术组的有18人,参加美术组和舞蹈组的有20人,参加三个小组的分别有多少人?(5分)
4、妈妈买回不到10个鸡蛋,两个两个地数多1个,三个三个地数最后也多1个。你说妈妈买回几个鸡蛋?(5分)
5、兄弟两人去钓鱼,一共钓了21条,哥哥钓的鱼是弟弟的2倍,哥哥、弟弟各钓了多少条?(5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练习题
一、判断:                             姓名: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     )
2、64—48÷8   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     )
3、求比72多20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     )
4、求80比100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     )
5、5+4×6和(5+4)×6的运算顺序相同        ( )
6、早上8:00到中午12:00,中间经过4小时  ( )
7、女生比男生多4人,就是男生比女生少4人  ( )
8、一袋盐重500克,两袋盐就是1千克    ( )
9、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900      ( )
10、最小的四位数减1就是最大的三位数        ( )
二、填空:
1、10个十是(),2000里有()个百。
2、5个千,2个十,3个一组成的数是()
3、四千零九十写作(            ),八千写作(               )
三百零七写作(             ),二个千,五个百是(         )
4、 从右边起,第(    )位是百位,第四位是(     )位。
5、 7002=(     )+(      ),8300=(      )+(       )
6、 分针指着10,时针走过2,这时的时刻是(   )时(   )分。
7、 1时=(     )分      180秒=(     )分
8、 填“>”,“<”或“=”:
   2时○200分         500克○5千克        78-49○20+7
2500克○2千克      1时30分○90分      300+42○400+32
3080○2985          10个十○2个百       1000-30○700
9、甲数比乙数多40,乙数是20,甲数是(     )。
10、小红有5元钱,用去3元2角,还剩(          )。
三、计算:
7+2×9               68-20÷4              130-70+30
3001                  257                4325
   —1943                 +128              —1817
四、文字题:
1、一个数减去46得98,这个数是多少?  2、比120多90的数是多少?
3、728比1000少多少?      4、350减一个数得148,这个数是 多少?
五、应用题:
1、河里有鸭39只,鹅比鸭少20只,鹅有多少只?
2、把43个本子,平均发给8个同学,每人发几个?还剩几个?
3、挖一条长40米的公路,已经挖好了26米,剩下的两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4、一斤苹果2元,一斤梨3元,妈妈买了6斤苹果和一斤梨,一共要用多少钱?
5、学校买一个排球和四副乒乓球拍,一共用65元,一个排球29元,每副乒乓球拍多少元?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练习题
一、            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     )的方向画(            ),就画成一个角。
2、18  ÷ 6=3 表示把18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3、线段有(   )个端点,过两点可以画(  )条线段。
4、1米=(    )厘米  17米-8米=(    )米
5、图钉的长大约(    )厘米。一棵大树高12(   )。
6、尺上从(   )刻度到(    )刻度是3厘米。
7、3  × 3表示(   )个(   )相加。
8、3+3表示(   )个(    )相加。
9、括号里最大能填几?16  > 4  ×(   ) 10 < 4 × 4—(   )
10、把口诀补充完整。五(    )三十   (   )六十八
二、判断。对的打“ √  ”,错的打“ Χ ”。(10分)
1、4 × 5和5 × 4计算的结果相同。(   )
2、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两个数相加的和大。(   )
3、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
4、3米、400厘米、35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400厘米  > 350厘米  > 3米(  )
5、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10分)
1、       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5。列式为(  )。
(A、20 ÷ 5=4 , B、20 ÷ 4=5)
2、       所有的(   )大小都是相等的。(A、角  , B、直角)
3、       有10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4米,第二次用去4米,还剩(  )米。
(A、10—4—4=2米 ,  B、4+4=8米)
4、  读作3乘4的算式是(  )。(A、3+4、B、3 × 4  C、4 × 3)
5、  300厘米比3米(  )。(A、长,B、短,C、同样长。)
四、计算。(30分)
1、  直接写得数(16分)
2、  (1)8 × 2=    21 ÷ 3=   18 ÷ 3=    35 ÷ 5=     48—22= 
17+28=    6 × 7=    35÷  7=    35+19=      47—28=  
71—50=   30-6=      72-8=      30+43=      45+7=
5×6=    68+9=    50-31=    28÷7=    1 ÷ 1=
(2)、7 ×8+5=         2 × 4 ×6=      42  ÷(25-19)=  
  3 × 4 ÷ 6=     52-(8+9)=       28 ÷ 4+19=
3、在(  )填上+、-、×、÷。(5分)
24(  )6=18    20(  )5=4    6(  )4=24 
25(  )5=30      25(  )5=5
4、列式计算(9分)
(1)、42里面有几个7?
(2)、6个8相加是多少?
(3)、两个加数都是5,和是多少?
五、应用题(30分)
1、  妈妈买了4米白布,又买了12米花布。花布是白布的几倍?
2、  商店里有8个红气球,蓝气球是红气球的2倍,蓝气球和红气球一共多少个?
3、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4天,还剩20页。以后每天看5页,还要看几天?
4、  有10朵花,插在2个花瓶里。一个花瓶里插4朵,另一个花瓶里插几朵?
5、  向阳小学二年级有4个同学做小旗,每个同学做5面小旗。         
                     ?(先提出问题,写在横线上,然后再解答出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练习卷
一、        读出下面各数。
305读作:          2030读作:          7000读作:
239读作:          5204读作:          10000读作:
二、        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四百五十写作:           ,八百零九写作:             ,
二百四十六写作:            ,五千四百零一写作:          ,
一千零八写作:             ,六百七十写作:            ,
三、        在○里填上“<” 、“=”或“>”。
456○564   1001○999    3245○2345   4562○4268  
5007○5010  2107○2010   635○65310000○1000
四、        先分一分,再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78  387   809  4300   1725  99   4258
四位数
 
两位数
 
三位数
(   )>(  )>(  )>(  )>(  )>(  )>(  )
五、        按规律写数。
403、402、401、(   )、(   )、(    )、(    )、(     )
2560、2570、(    )、(    )、(    )、(     )、(     )
2185、2285、(    )、(    )、(    )、(     )、(     )
六、        按要求写。
1、写一个比4500大,比5000小的数(几千几百)。(       )
2、写一个在3000和3500之间的数(几千几百)。 (       )
你能得到几颗星?请涂一涂。☆☆☆☆☆☆☆☆☆☆
二年级数学练习卷
一、读出下面各数。
305读作:          2030读作:          7000读作:
239读作:          5204读作:          10000读作:
二、   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四百五十写作:           ,八百零九写作:             ,
二百四十六写作:            ,五千四百零一写作:          ,
一千零八写作:             ,六百七十写作:            ,
三、   在○里填上“<”或“>”。
456○564   1001○999    3245○2345   4562○4268  
5007○5010  2107○2010   635○65310000○1000
四、           先分一分,再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78  387   809  4300   1725  99   4258
四位数
 
两位数
 
三位数
(   )>(  )>(  )>(  )>(  )>(  )>(  )
五、           按规律写数。
403、402、401、(   )、(   )、(    )、(    )、(     )
2560、2570、(    )、(    )、(    )、(     )、(     )
2185、2285、(    )、(    )、(    )、(     )、(     )
Ⅲ 一道小学数学综合题:
人民币中的数学问题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版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权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
可以么如果不可以,告诉我几年级的,我在帮你!
网络一下“酷影模式”  你懂得
Ⅳ 如何有效设计小学数学练习题
一、“指向性”——数学问题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达成目标,经常会预设不少问题,企图借助问题来不断刺激学生思考,让问题贯穿课堂,从而有效串联所学内容。但是在平时的听课调研中我们发现经验丰富的老师所设计的问题更加具有指向性,但趣味性不够;而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设计的问题趣味性强,但是问题的目标指向性和呈现的层次性上有明显的不足。而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就要深入研读文本和课程标准,从而找到适合课堂教学的问题,从而使孩子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乐趣。
二、“挑战性”——数学问题的核心要素
调查表明,孩子们对于数学问题的难度、是否有趣以及老师提问的方式和问题如何进行探究都比较关注。因此教师在预设问题的时候要让问题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以便让孩子们跳一跳才能够到,从而享受到解决问题之后的喜悦,获得扫除困难后的成功体验。教师还要让问题变得有趣,才能够激发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层次性”——数学问题的后勤保障
教师要根据时空因素,从自己的教学风格出发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增强问题的引领作用,对学生容易模糊的地方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追问。
数学课堂上的问题如同一面面旗帜,指引着老师和学生思维前进的方向。教师在设计这些旗帜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所学知识内容、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诉求。教师只有反复权衡自己、学生和数学教学三者之间的需求,才能设计出更加精当的问题,从而让数学问题更有功效,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Ⅳ 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学术堂整理了十个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
2、小学数学教师教材知识发展情况研究
3、中日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比较研究
4、浙江省Y县县域内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差异研究
5、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
6、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比较研究
7、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8、基于教育游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9、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10、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Ⅵ 小学毕业班数学综合评估(一)题目及答案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3)
(答题时间:分钟)
一、基本概念。(0.44)
1. 填空。(0.30)
(1)一列快车3小时行195千米,一列慢车2小时行120千米。
①快车所行时间与慢车所行时间的比是( );
②慢车所行路程与快车所行路程的比是( );
③快车所行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
④慢车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
(2)如果 ( )。
(3)在一幅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是( )千米。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分米,底是4分米,底是高的 ,高与底的比是( )。
(5)在2、6、7、9、21这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 ),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检验是( )。
(6)8:( )=( )÷15=( )%
(7)同学们买《数学家的故事》,把表填写完整。
本数 10 9 8 7 6 5 4 …
钱数(元) 80 72 64 …
上表中,买的书越少,需付的钱就( ),而且钱数与本数的( )相同,钱数与本数成( )比例。
(8)用一张100元人民币兑换零钱,把表填写完整。
面值 壹圆
(1元) 贰圆
(2元) 伍圆
(5元) 拾圆
(10元) 伍拾圆
(50元)
张数 
上表中,人民币的面值与兑换零钱的张数成( )比例。
(9)被减数是84,减数与差的比是3:4,减数是( ),差是( )。
(10)一个分数的最简分数是 ,原分数的分母比分子大8,原来分数的分子是( )。
2. 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0.08)
(1)最小的质数与最大的一位合数的比的比值是2:90。( )
(2)在打字比赛中,打同一份稿件,小丽用了5分钟,小勇用了8分钟,小丽与小勇打字速度的比是5:8。( )
(3)如果a:b=2:3,那么a与b的和一定是5。( )
(4)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1:2:3,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
3.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0.06)
(1)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长的线段表示150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B. C. D. 
(2)一批玉米种子,发芽粒数与没发芽粒数的比是4:1,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
A. B. 80% C. 25%
(3)由于10×3=5×6,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组成比例式( )
A. B. C. 
二、基本计算。(0.14)
1. 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0.06)
比 最简单的整数比 比值
25:100 
6
2. 解比例。(0.08)
(1) 
(2) 
三、解决问题。(0.42)
(1)李芳要用“高乐高”冲一杯220克的巧克力奶。根据产品的建议,高乐高与牛奶质量的比是1:10,她需要放多少克的“高乐高”?
(2)①从下面这幅图上看出,徐立的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②明年要在徐立家的正北方900米处建一个社区活动中心,请标在图上。
(3)一种铁丝长14米,质量是3.5千克,现有这种铁丝60千克,长多少米?(用比例解)
(4)用比例解。
(5)每千克桔子售价4元,购买2千克、3千克、……桔子各要多少钱?
填填看:
重量(千克) 0 1 2 3 4 5 …
钱数(元) 0 
①2.5千克的桔子花( )元钱。
②张阿姨买的桔子数量是李阿姨的3倍,她所花的钱是李阿姨的( )倍。
(6)爸爸要去某地办事。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的时间如图。
步行 自行车 山地车 摩托车 卡车 小轿车
速度(千米) 5 10 20 25 40 50
时间(时) 10 5 
看图填表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量没有变化?( )
(2)速度和时间有什么关系?( )
(3)不计算,从图中看出,如果骑摩托车,爸爸需要用几小时?( )
(4)不计算,从图中看出,如果爸爸要用1小时到达,每小时应行多少千米?应选哪种交通工具?( )
Ⅶ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综合题的解题能力
1.培养孩子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准确计算的前提。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较重,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因此,家长要配合老师,引导孩子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孩子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
2.培养孩子认真验算的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孩子认真验算的习惯,这是保证解题正确性的关键。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强练习,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去做,要向学生讲清什么叫验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意义等。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也可以引导孩子练习此法,养成习惯。
3.培养孩子认真估算的习惯
估算是保障计算准确的快捷手段,但现在不少教师认为估算很少作为考试内容而不予重视,这是十分错误的。教师要抓住各种时机,有意识的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和、差、积、商的规律。如2040÷40,估算时将2040看作2000,把2040÷40看作2000÷40来估算,可用来检验计算的最高位是否正确,让学生明白估算的重要性。
4.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较多,一些能力强的同学做的快、算的准,他们做完后便迫不及待的报出解题方法和结果。这使得一部分做题较慢的同学不假思索地照抄他们的结果,时间长了,这部分同学就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不良习惯。因此,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他学好数学的前提。
5.培养孩子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对概念、公式、定律等不要满足于会背诵,更要力求理解。质疑问难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刻苦钻研、勤于思考、主动进取。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请教,不耻下问,和同学展开讨论,不弄清问题决不罢休,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6.培养孩子自己发现错误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差错。对此,老师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学生出现差错的地方,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并且可能是典型的、普遍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用自己学到的检验方法去找出错误。在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关键,力求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解题技巧。
Ⅷ 小学数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1.明明和小华到新华书店去买《小学数学百问》这本书。一看书的价钱,发现明明带的钱缺1分钱,小华带的钱缺2.35元。两人把钱合起来,还是不够买一本的。那么买一本《小学数学百问》到底要花多少元?  
  2.将奇数按如下顺次排列 
   1 5 7 19 21 
   3 9 17 23 …… 
  11 15 25 …… 
  13 27 …… 
  29 33 …… 
  31 …… 
  在这样的排列中,17这个数排在第2行第3列,33这个数排在第5行和2列,那么1995这个数排在第几行第几列? 
  3.有一列数,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是1994,以后每个数都是前面两个数的和,这列数的第1994个数除以3的余数是几? 
  4.11+22+33+44+55+66+77+88+99+1010除以3的余数是几? 
  5.某班有学生51人,准备推选1名同学在教师节那天给老师献花。选举的方法是让51名同学按编号1、2、3、„„、51排成一个圆圈,从1号位开始,隔过1号,去掉2号、3号,隔过4号,去掉5号、6号„„如此循环下去,总是每隔过1个人,就去掉2个人,最后剩下的那名同学当选。那么当选的同学开始时是排在几号位置上的? 
  6.设 1、3、9、27、81、243、729、2187是给定的 8个数,在这8个数中每次取1个或取几个不同的数求和,可以得到一个新数,这样共得到255个新数。从小到大把这些新数排列起来,那么第250个数是几?
7.有一列数1/1、1/2、2/2、1/2、1/3、2/3、3/3、2/3、1/3、1/4、2/4、3/4、„„那么第398个数是多少? 
  8.下图中已填好了2个数6和7,再从1、2、3、4、5中选出4个数填在图中空格中,要使填好的格里的数右边比左边大,下边比上边大,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填法? 
 
  9.下面方格中每横行、每竖行、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那么方格中的A、B、C、D、E各是多少? 
 
  10.有四包糖,每次选出其中的3包,算出这三包的平均重量,再加上另一包的重量,用这种方法算了4次,分别得到下面4种重量8.8千克,9.6千克,10.4千克,11.2千克那么这四包糖平均每包重多少千克? 
小明摆了两次,第一次摆成正方阵后,余下12枚棋子;第二次摆成每边各加 1枚棋子的正方阵时,还缺少9枚棋子。那么这些棋子共有多少个? 
  12.有两列数,它们各自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第一列数是:3、5、7、9、„„,第二列数是:4、9、14、19、24、„„,第一列数中的第1个数与第二列数中的第1个数相加是3+4;第一列数中的第2个数与第二列数中的第2个数相加是5+9;„„那么两列数第80个数相加,是几+几?
13.有7000多棵小树苗,按着六种规格捆成若干小捆。如果每10根捆成1捆,结果剩下9棵;如果每9棵捆成1捆,结果剩下8棵;第三、四、五、六种规格是:分别以8棵、7棵、6棵、5棵捆成1捆,那么最后分别剩下7棵、6棵、5棵、4棵。问一共有多少棵小树苗? 
  14.有几个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的长度都是小于10的自然数,并且各个长方形的宽与长的比值都比3/10大,比1/2小。那么这几个长方形的面积总和是多少? 
  15.有一个数比30小,它与2的差能被3整除。它与3的和能被4整除。它与1的和能被5除整除。这个数除以60的余数是几? 
  16.如果两个数的和是80,这两个数的积可以整除4875,那么这两个数的差是多少? 
  17.一个六位数,把它的末三位一起搬到前三位的前面,成为一个新的六位数,而原来那个六位数的7倍正好等于新的六位数的6倍。原来的六位数是多少? 
  18.某校六年级学生按一层男生、一层女生地排成一个正方阵。又知道男生比女多25人,这个学校的六年级共有多少学生? 
  19.在小于5000的自然数中,能被11整除,并且数字和为13的数,共有多少个? 
  20.有若干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每个学生的得分都是整数。已知参赛学生所得的总分是4729分,并且前三名的分数分别是88分、85分、80分,最低分是30分,又知道没有与前三名得分相同的学生,其它任何一个分数,得到这个分数的都不超过3人。那么在这次竞赛中得分不低于60分的学生至少有多少名? 
  21.某班一次考试有52人参加,共考 5个题,每道题做错的人数如下: 
 
  又知道每人至少做对一道题,做对一道题的有7人,5道题全做对的有6人,做对2道题的人数和3道题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题的有多少人?
22.某车间原有工人不少于63名。在1月底以前的某一天调进了若干工人,以后每天都增调1人进车间工作。现在知道,这个车间在1月份每人每天生产1件产品,共生产了1994件。试问1月几号开始调进工人?共调进了多少工人? 
  23.打一份稿件,甲单独打,要6小时完成。如果按甲、乙、丙轮流每人打1小时的顺序去打,正好用整小时数完成;如果按乙、丙、甲轮流每人打1小时的顺序去打,就要比按甲、乙、丙轮流的顺序去打多用0.5小时完成;如果按丙、甲、乙轮流每人打1小时的顺序去打,就要比按甲、乙、丙轮流的顺序去打多用0.25小时完成。现在由甲、乙、丙合打这份稿件,需要几小时完成? 
答案仅供参考: 
 1.明明买这本书还缺1分钱,小华要是能补上1分钱,就能买这本书了。可是小华、明明的钱合起来,仍然买不了这本书,这说明小华连1分钱也没带。 
  题中说,小华买这本书缺2.35元,那么2.35元正好是这本书的价钱了。 
  所以买一本《小学数学百问》要花2.35元。 
个数是990×2—1=1979 
  排在第1行第45列的数是1981,1983是第2行第44列上的数,余类推,得出1995排在第8行第38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