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考试分析 > 小学课堂组织与管理

小学课堂组织与管理

发布时间:2020-11-23 23:02:38

A. 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

具体化为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各种信息灵活的调节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环节、节奏、氛围、时间等一切因素,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行为。 课堂掌控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单项能力组成的和谐统一的整体。主要内容分为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课堂察言观色能力、课堂及时反馈能力以及课堂系统把握能力。 一、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时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用各种管理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使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加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活动。互动生成的课堂中,学生思想活跃、热情进取,思维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独立性,但是因年龄、阅历的因素,思维仍停留在浅层次上,但集体组织观念淡化。面对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行为还不成熟的莘莘学子,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技能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整个课堂组织管理如能得心应手,教学过程便会如行云似流水,教师便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处理声称问题上,便能和学生意趣盎然的沉浸在知识海洋的起伏跌宕中。通常课堂管理方法有:创设情境法、表情感染法、停顿吸引法、目标指引法、趣味激发法、设疑法、激励法、竞赛法、暗示法和人文评价法等。 二、课堂察言观色能力 捕捉信息指的是从课堂的信息源中,发现教学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中随机事件何其多,相应的教学资源何其多。教师就可挖掘、开发、引申、利用、见机行事,使“麻烦”不再“麻烦”,反而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这是从意外不确定生成中捕捉有用的信息。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认识冲突上捕捉有用信息。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增强,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增多,师生之间常常会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教师应从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认识的冲突上去捕捉有用的信息。 三、课堂及时反馈能力 课堂及时反馈能力指教师对课堂上的各种信息迅速及时地进行分析对比、综合判断、推理和反映的能力。如果对来自学生、环境的信息迟迟不作出反馈,课堂教学就不能很好的控制,也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课堂及时反馈能力主要指课堂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重组课堂信息能力两个方面。 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反馈出来的已有学习经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专长,灵活的选择教法,因势应变,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四、课堂系统把握能力 课堂系统把握能力是指教师能够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稳定教学节奏、控制教学结构的能力。把握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从整体、全局,适时适情的掌控课堂,并随时监控自己的掌控是否有助于掌控目标的实现,并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反馈和调控。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B. 课堂组织与管理

1 课堂组织与管理策略 概要:课堂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师生进行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 新课改的推行,课堂管理就越发显得重要。教师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课堂管理的技巧也是衡量一位好老师的标准之一。教师应从课堂环境管理和课堂纪律管理两方面入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课堂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管理必须紧张有序,管理过程应是师生之间信息、思维、情感、人格精神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的自我价值、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得到充分展示。管理应努力做到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的统一。 关键词:课堂管理,环境,纪律,

C.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在教学一线工作了十几年,教学经验在不断的积累,但是发现自己和学生的关系不如刚参加工作时那么融洽,那么容易相处,发现自己与学生有了代沟。同时我校的生源不同前几年,按照过去的思路管理学生显然是行不通了

D.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是一门怎么样的课程

您好!《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是2008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秦明华,张欣。 本教材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幼儿园的工作性质。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内容,掌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规律,学会用所学专业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管理问题。本教材在理论的基础上列举了大量实用案例并给出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可供我国大中专院校培养幼儿园师资时使用,也可作为幼儿园在职教师辅助用书。谢谢阅读!

E. 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在课堂抄教学中,教师除袭了“教”的任务外,还有一个“管”的任务,也就是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活动课堂管理即为通常所说的课堂管理,课堂管理包括课堂人际关系管理、课堂环境管理、课堂纪律管理等方面.课堂人际关系的管理指的是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管理,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立群体规范、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等;课堂环境管理是指对课堂中的教学环境的管理,包括物理环境的安排

F. 如何组织有效课堂管理

一、有效的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时候在课堂,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有位学者说得好:“进行教学,它首先必然包含纪律管理。”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活动是向学生进行课堂纪律管理的基本途径之一。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一个井然有序的课堂当中,教师教学活动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能够保证学生上课的学习效率。这在实践当中得到了证明。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不仅仅是传道者、授业者、解惑人,还必须是一位管理者。
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能力,通过教师的有效管理,课堂能够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在有效的课堂管理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是融洽和谐的,这对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针对我校学生现状实施有效课堂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会知识,并能正确地评价整个教学。优秀教师应具备这些基本心理素质:强烈的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自尊自爱、通情达理、独立性强、自控力强、以教为乐等。然而,上好一堂课仅仅具备这些心理素质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口才、记忆能力、管理能力和板书能力等。
1、重视自身的文化修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就要努力做到:(1)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师,针对性要强,才能有实效。
(2)成竹在胸地上好每一节课——包括知识的拓展延伸,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等,操作性要强。
(3)做好教学的反馈工作——及时总结,扬长避短。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法,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创设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条件,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各有收获,取得好成绩。
2.重视自身的师德修养。
唐代先哲韩愈早就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说明,人民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授文化知识,教授学业的光荣职责,同时也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崇高理想的布道者,社会规范和价值的传递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是什么样的教科书,什么样的思潮,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由此可见,教师个人影响的重要性:教师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他的学生,可以说教师是学生人生的指导者。教师的道德品行在教育中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具有美好心灵的人,才可能使他人心灵美好。因而,教师要注意言行如一,注意自己的模范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平常人的言谈举止也许只是个人修养问题,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对学生施以影响,所以,他的言行就有了与常人不同的意义。教师不但要注意道德品行方面对学生的影响。还要注意言谈举止、仪表服饰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平时要注意谈吐高雅,语言温暖。体罚、变相体罚和冷嘲热讽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情绪上的对立。教师高雅大方的言谈举止能吸引和打动学生,学生爱听你的课。而温暖的语言则可以融化学生心中的冰雪,有利于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和进步,有利于使学生接受批评指导。
3.优化课堂教学管理。
(1)优化结构。优化课堂结构是指教学环节及其进行顺序和时间分配,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宏观管理。不管是怎样的课型,都能使整个课分为相连的几个环节,把握好这几个环节,就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满完成
(2)运用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就是将外在动力因素激发甚至转化为内在动力因素,抓住了激励机制也就从根本上抓住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采用何种方法方式,在什么时机运用激励机制是教学管理艺术的重要方面。适时的、恰到好处的激励学生,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消除他们的学习障碍。
(3)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表现随机决断才能和应变能力的典型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遇到偶然因素或特殊的情境,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顺序时,就要机智果断地临时改变原定的方案。从心理学观点来分析,教学机智又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种主要心理能力,而教师对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射则是这一心理能力的显著特性。在教学过程中,促使知识信息的传递、反馈与师生情感的交流融汇,让学生愉快、轻快、自信地学习,这种和谐结合也是教学机智的美妙之处。
(二)课堂管理的具体办法
1、正视中差生
我们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理,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很多。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还是要放在首位。在教育教学中对差生的定位。就是不要轻易就把一个学生定位差生。作为教师,只有善待自己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教好他们。如果教师首先的心态没有放在一个合理恰当的位置,一开始就用一种否定的观点去审视自己的学生,总是用消极的思维去内心给自己的学生扣上“差生”的帽子。这样不仅会让很多差生不能从差生的队伍中脱离出来,更为严重的是还会让很多原本不差的学生也被教师的消极、错误的定位强拉进差生的行列中来。
2、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差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对差生来说,他们最害怕老师听到他们以前的情况后,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教师必须打消学生的疑虑,使他们能在新环境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高一我在开学第一次课上简短地说:“老师不知道你们的过去,也不想去了解它。你的成绩过去了,错误也过去了。现在你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你努力,你就有可能成为领跑者。” 那简短的几句话在学生中产生了影响。
3、尊重每一位学生 捕捉差生的闪光点
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们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所以,我们每位教师一定要关心尊重每名学生,对于学习上、纪律上的差生,他们更需要特别的关爱和帮助,尤其是需要尊重,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取得成功的体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后进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差,他们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当这种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差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着力给于表扬,鼓励,让其产生一点“成功感”。
当今,提倡“赏识教育”,就是倡导我们对学生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就会看出他们的闪光点,贴近了看,就会看到他们的长处和可爱之处。俗语说:动人心者,莫过于情。正如唐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信任、鼓励,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精湛的业务水平,总会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的。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籽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籽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籽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籽,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总之,课堂教学管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它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改进课堂管理方法,才能适应社会,适应时代。

G. 体育课堂组织与管理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思想上的管理。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任务之一。学生的思想管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学生上课的组织纪律性,以及学生整体上课的精神面貌。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管理不能仅靠大声的呵斥,这反而给学生起反面情绪,要做好学生思想上的管理,必须制订系统的教育教学计划,在学期开始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制订学习目标强调课堂纪律必须严格遵守,教师必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身体状况,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学习情况,听取学生发表教学过程中的意见。教师必须经常和班主任取得联系,反馈学生信息,加强学生思想上的教育。总之,教师必须和班主任及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正确运用沟通管理方法,体育课堂学生组织纪律性的管理就会容易得多。
二、时间上的管理。
体育课的开始部分首先是排队整队,检查服装,安排见习。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一不留神时间就会用去几分钟,怎样从一开始就进入上课状态,和理安排各部分各环节的时间,这就是一个教师的管理水平了。体育课基本上由四个部分构建的课堂结构,课中存在着大量的队伍调动、分组练习、纠正错误、中间休息等组织手法,实践中得出只要教师充分做好上课准备,备好课、科学安排设计各部分内容所用时间和练习次数,课中抓好学生的组织,注重时间管理,那么,体育课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管理。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往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加上学生的基础、个体差异、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不同,这些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学应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研究学生的动机,让他们发挥积极性并参与管理,实现自我,满足要求,这样学生就会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加上教师应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正确采用科学教学方法,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使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提高学习成绩,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体育课的管理过程。体育课教学实际上也是教师对学生一个管理过程,教师按一定的程序把理论过程划分为若干各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前提,后一个阶段必须在前一个阶段成功的基础上展开,这样一环扣一环,构成了体育课的管理基本过程。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管理计划、执行、检查、修正四个环节构成整体,这四个环节相联系、相制约,循序渐进,管理过程在循环中不断向前发展,每一个循环就使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高一步。

H. 小学课堂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内容摘要:阐述了课堂管理的定义,分析中小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改善课堂管理环境、注重情感因素的渗入以及提高教师素质几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管理;问题及对策.

有人说“教与学只有本体论上的依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学不是教的必然结果。(徐妙中编著《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那么,怎样才能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呢?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好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课堂是中小学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它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课堂上充满了变数,课堂管理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从上课伊始到下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必须首先将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在有序的状态下学习。每项活动,每个环节,都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在的。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是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徐妙中编著《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有效、科学、合理的中小学课堂管理,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我国中小学课堂管理的现状看,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部分教师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传统、陈旧的课堂管理模式已日益突显出它的缺陷。
一、课堂管理的定义
对中小学课堂管理的定义进行考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小学课堂管理。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四个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这四个要素相互交织着并形成各种关系。管理是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任务的实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取得优良的成绩。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控制、整合这些教学要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1]
二、中小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1、满堂灌。我国中小学很多的课堂教学还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课堂信息主要是单向交流,教师更多地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忽视了自己同时也应是一个管理者。课堂教学基本上是“讲授+粉笔”

I. 如何进行组织高效率的课堂管理

摘要 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体现出来,同时体育教学方法也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运用。因此,只有选择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时间分配 场地设计与布置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创建高效课堂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教育专家在呼唤高效课堂,教育领导在推动高效课堂,一线教师在摸索高效课堂。市教育局开展创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正好切中了课程改革的命脉,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有了一些感悟。作为一名体育学科的一线教师,笔者欲从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谈谈如何营造高效课堂。
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涉及到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和进行,教学的时间和场所以及设备等应如何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等问题。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得合理、科学、恰当,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校体育在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在“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在许多方面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面临的许多新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常见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
(一)班级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教学又称全班教学,是按年龄、文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一定人数的行政教学班,按照课程表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班级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是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普遍采取的基本组织形式。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采取这种以行政划分的班级来进行上课的,即全班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在教师统一指导下,同时或依次地进行练习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一般在场地器材条件充足情况下使用,大都在课的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以及进行队列、广播操、诱导练习、武术、舞蹈、发展身体素质等活动时用得比较多。
这种大课堂式的组织形式是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所有学生每次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都是一样的,其优点是教师不必将同样的内容和问题重复若干遍,便于教师的统一指导,全面观察,增加了学生“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机会,不足是班级教学组织形式难以适应学生在学习速度、学习方式和个性方面的差异,难于进行个别指导,不易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种种原因,就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中小学的现状而言,体育课采用行政编班仍将是主流。因此,体育教师应考虑的是如何对全班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并同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等形式相结合,以发挥教学形式的整体功能。
(二)分组教学
这里指的分组教学是班内分组教学,是教师指定的固定分组。它是根据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进行练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采取分组教学,主要是考虑到教学班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根据需要灵活掌握教学要求与教学进度安排,调整教学组织结构。相对全班教学来说,这种组织形式更加个别化,更能增加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机会。
目前在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学中仍采用男女合班上课的形式。因此在教学中,除低年级外,可以按不同性别分组,按掌握情况分组,或是根据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分组,也可以以相同内容和不同内容分组。一般可分为分组不轮换和分组轮换两种形式。
分组不轮换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指导下,各组按教材内容安排顺序,依次独立进行学习并完成教学目标。其优缺点与全班教学基本相同。一般在场地器材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应多采用这种教学形式,以便提高练习效果。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在高年级,一般也采用分组不轮换的形式,即男、女生分别在同一课中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学习,如在学习“技巧”时,由于性别、生理特点差异,男女生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男生学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后滚翻——挺身跳;女生学习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分组轮换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分别学习不同性质的教材内容,按预定的时间轮换学习内容的教学组织形式。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较多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其优点是在班级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的情况,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多的实际练习的机会以及提高练习的密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互帮互学,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能力;其不足之处是教师不易全面指导学生,不易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灵活掌握教学时间。
由于小组中各个学生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分组教学组织形式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适合个别学生需要的局限性。但不论采用哪一种分组教学组织形式,都应照顾到体质较弱的小组、运动技能水平差的组和女生组,优先保证他们按合理的顺序进行练习。此外还应重视体育骨干的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作用,协助做好分组教学组织和队伍调动,同时需加强学生的自觉管理能力。
(三)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因人而异地单独指导个别学生的学习。它与个别辅导有所区别,个别辅导作为全班教学组织形式的补充,对学习进度慢的学生进行补习,对学习进度快的学生提供提高的练习活动,而个别教学组织形式是与全班教学组织形式并立的,是分别与每个学生接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进行必要的辅导。
有时形式上虽有很多学生同在一起学习,并接受一位教师的指导,但如果教学时教师对一个个学生单独进行指导,那么这样的教学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个别教学的形式。其优点是能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不仅使优秀学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后进生及时补上自己学习上存在的缺陷。但在有限的40分钟内,一个教师要面对四、五十位学生,如果采取单个具体指导,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因此,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常穿插于集体活动中,作为全班和分组教学组织教学的补充,但在小班化教学中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合适。
在教学中恰当地采用个别指导性的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信心,如在低年级学生学习“持轻物投准”时,先采用“全班教学”,在学生初步理解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散自由练习投准。此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采用个别教学,由于小班人数少,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一个不漏地关注和指导学生,让每个学生燃烧起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就会越学越有信心。个别教学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成目标要求。例如,练习中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距离来进行投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则在进行个别指导中逐个提高要求来增强学生各自的能力。运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能使教师根据各个学生的需要,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范围和进度,并提供各种材料,给予反馈和评定,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时间的分配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坚持时间优化意识,注重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向课堂时间要质量,要效益,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一)合理分配配教师教的时间和学生学的时间
精心计算每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身心导入、情景创设,启发诱导,学生探究等都要精心计划。根据课的内容难度和学生身心特点以及知识掌握能力合理分配出教师教的时间和学生学的时间。如新授课、动作要领较复杂,可适当增加教师教的时间,复习课或动作技术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可适当增加学生的练习时间。
(二)减少无效时间,增加有效时间率
对于教师主导的时间要做到高效利用。如讲解要尽量做到精辟生动,通俗易懂。对于动作技术的要领可以运用儿歌、口诀加以概括和掌握。对于学生练习的时间同样要减少浪费。如练习中的队形调度要做到迅速有序,讨论问题或动作帮辅要具有针对性等,这些都是提高有效时间的必要措施。
三、器械布置与场地设计
体育课堂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场地设计、器材的布置和板书一样,是上体育课的基础。场地的充分利用、器材的恰当安放,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能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还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因此,设计与构思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场地、器材的设计应使每个学生的练习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并考虑到安全与卫生的要求。器材放置与练习位置的安排,既要考虑教材的特点,又要便于对全体学生的组织管理;既要保证充足的活动范围,又要便于教师统一指挥,照看学生。一节课的场地活动范围不要铺得太开,尽可能相对集中。另外,还要考虑到安全与卫生,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场地、器材的布局要新颖、美观。“一事之见于行为也,必先动其喜为此事之情”。教学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富有艺术性的场地、器材布置,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绪。因此,教师对每次课的场地、器材的布置要做到整洁有序、安全合理,场地上的各种标志线清晰美观,使学生一上课就感到心情愉快。
(三)、器材的布置要要有利于提取和收回。如果不根据教材特点,随便布置场地、放置器材,不仅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影响练习密度,有时甚至还会造成器材的遗失。因此,为防止教学过程中器材的遗失,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要教师能看清全体学生,器材放置与练习位置应尽可能同一方向。
(四)、尽可能使有限的场地和器材最大限度地予以利用。为了加大课的密度,减少非锻炼时间,场地、器材设计一定要做到简洁实用。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器材的数量。准备时可变一种器材为多种用途,使学生身体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在设计场地与器材布置时,要从节俭和实用角度出发,兼顾其美观性,使场地、器材的布置既有利于教师教学,又能方便学生练习。
(五)、从学校实际出发。中小学教学班人数多,场地器材少,一节课往往有几个班同时上课。因此,场地、器材的布置时,必须根据现有的条件,根据每节课所能供给使用的场地、器材条件来考虑,避免因考虑不周而造成的场地与器材冲突。
影响高效课堂的因素和环节有很多,还需要老师们不断研究、加强交流,来共同创建一个和谐高效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体育教学大纲1997
2、《宜昌教研》2010、1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课堂组织与管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