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浮宮中心小學

浮宮中心小學

發布時間:2021-03-16 07:15:22

Ⅰ 浮宮中心小學運動會啥時上電視台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龍海新聞

Ⅱ 浮宮中心小學的作文大全

龍海市浮宮中心小學位於鳧溪之畔,始創於清宣統年間,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現為福建省農村合格校、福建省農村示範小學、漳州市文明學校、漳州市德育工作先進校,漳州市綠色學校。

Ⅲ 天津盧浮廣場周邊有什麼學校

盧浮廣場周邊學校有天津市津南區第五幼兒園,天津市津南衛生學校,天津市南洋工業學校-崇德樓,天津市南洋工業學校-尚能樓,天津市南洋工業學校-修遠樓等。

Ⅳ 佛曇鎮的基本設施

公路民國二十年(1931年)以華僑楊純美為董事長的「漳浦官督民辦汽車路公司」修通自佛曇通舊鎮公路,並由陳照馨主持修通從下坑至馬坪公路,由藍秋金主持修通佛曇至湖西公路,通車營運,抗日戰爭時破壞。新中國成立後,於1955年1月修通自舊鎮經佛曇、前亭至嶼仔尾公路,一過渡便可到達廈門市區。1986年下半年修通自漳州薌城區經石碼、浮宮、鳳櫃斗嶺、前亭至佛曇的公路,與自佛曇經舊鎮、杜潯至雲霄、東山的公路相接,稱漳東線,屬於省道。佛曇還有與全縣相通的多條縣道公路,一是自佛曇經官潯至三古與國道324線相接的「三佛線」,1968年所建。一是自佛曇經湖西、赤土至火燒埔與山舊線相接的「火佛線」,1975年所建。一是自佛曇至馬坪的「佛馬線」,1979年所建,1990年又從馬坪開通至白水鎮,稱「白馬線」,從佛曇可直通白水。佛曇還有其他通鎮內各地及鄰鄉鄰鎮的鄉村公路多條。2000年建自東坂至岱嵩的跨海公路,長900米。2001年,建成自鎮內通漳詔高速公路湖西互通口的公路,長3公里。
航運自清代至民國時期,佛曇的交通運輸以水運為主,原來都用帆船,後來有載重一百擔的「潭江號」汽船每日往返廈門一趟。1938年5月,廈門被日軍佔領,閩南海口築封鎖線,潭江號被國民黨福建軍政當局徵用,鑿沉於莆田涵江三江口。抗戰勝利後,佛曇商家再購置六鰲號、和美號、僑通號汽船恢復海上運輸,臨解放時被國民黨軍隊徵用。新中國成立後,佛曇碼頭工會於1950年組成運輸服務公司從事海運,發展到有木帆船5艘、機動水泥船1艘,後大部分先後遇台風沉沒,運輸服務公司轉為客車運輸。80年代興起建魚蝦養殖池高潮,佛曇港已變成養殖區,港道淤塞,不能再通運輸船。1992年省投資42萬元,鎮投資29萬元,在大白石、岱嵩、整美各建一座碼頭,以利漁船、渡船停靠。
水利本鎮的洞野、下坑、東坂等村農田與前亭鎮各村先已受1959年3月建成和1966年11月建成的石過陂、赤蘭溪2中型水庫的聯灌渠道灌溉。而更主要的是自1972年9月楊美水庫建成,其庫容達5530萬立方米,與石過陂、赤蘭溪2水庫聯成一個灌網,成為佛曇、前亭2鎮的水利骨幹工程,改變了這2鎮過去的缺淡水情況,佛曇鎮尤其依靠楊美水庫右灌渠灌溉,1992年,右乾渠從後堀延伸到濱海的後堀村東雄社。鎮內有小(二)型水庫2座:水吼水庫,在東坂村,建成於1958年7月,庫容21萬立方米;坑內水庫,在石門村,建成於1960年5月,庫容72萬立方米。
自來水鎮政府於1988年建成日供水量3千噸的自來水廠,主要靠楊美水庫供水,以水吼水庫為蓄水池。當年,東坂村首先完成自來水工程,隨後,鎮區內各村於1978年,岱嵩村於1989年,大白石、後社2村於1990年,花林村於1991年,後許村於1991年,洞野村於1992年,先後完成自來水工程。街道、市場1981年11月建成自供銷招待所至糧站的水泥路面,寬8米,長350米。1992年修建崎街石板路,寬5米,長110米。1984年修建岸頭街石板路,寬4米,長400米。1984年建鴻江大街,平均寬16米,長2350米。1985年建墟埔至大白石村的海濱路。1992年擴建園東育才路,水泥路面,寬6米,長1050米。1992年建成蓉山路水泥路面,寬5米,長400米,東接鴻江大街,西接港頭。1994年下半年建成石埕村學府路,寬8米,長700多米,從中街通到二中校門口。
學校各村皆有小學:
下蘇村:下蘇小學
岸頭村、先鋒村:中心小學
石埕村:石埕小學
大白石村:白石小學
下坑村:蓉山小學
園東村:鴻儒小學
吟兜村:吟兜小學
東坂村:東坂小學
花林村:花林小學
鑒湖村:鑒湖小學
人坪村:人坪小學(師資、學生稀少,2009年與鴻儒小學合並)
完全中學一所,即漳浦第二中學(前身為純美中學)校園面積35165平方米,建築面積17980平方米,設42班,學生1531人,教師135人。初中校2所,一為東坂中學,創辦於1985年,校園面積19140平方米,建築面積3462平方米,設13班,學生806人,教師42人,於2010年與鴻江中學合並。一為鴻江中學(鎮中),址在埭頭,創辦於1994年,校園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設18班,學生1273人,教師64人。創辦於1992年的鑒湖中學,後因缺乏生源,於1999年合並於鴻江中學。? 醫院漳浦縣第二醫院(即華僑醫院)1所,建築面積2千多平方米,有門診、化驗、婦產科4座大樓及3座宿舍,醫療設備比較完全。
1983年拆除瓦木結構的舊市場,就原地重建條石與水泥混合結構的新市場。1992年擇址再建農貿市場,用地28.64畝,建綜合大樓8幢各4層,中心市場A、B2座,面積2200平方米,街道面積5000平方米。
電信1989年1月開通500門自動電話,1992年5月開通100瓦自動尋呼發射台,安裝1千門程式控制電話機台。1993年建郵電大樓,程式控制電話擴容到1萬門。

Ⅳ 海澄鎮的民俗風情

政府高度重視群眾文化生活,採用財政拔一點、以文補文和發動單位、個人集資的方式,建一座十多個項目,活動面積2432平方米,各種活動分布在環境優美的園林亭閣之間,動靜有別,形成一個園林式的群眾文化活動場所。在抓好鎮級宣傳文化中心自身建設的同時,還建立一批起點高、綜合性強的宣傳文化中心示範村、示範學校、示範企業、家庭文化室,已涌現出一批典型示範點,如黎明、山後、上寮、地新、內樓宣傳文化中心示範點,海澄中學、龍海二中、內樓中心小學校園文化示範點,海新集團企業文化示範點。常年舉辦音樂、美術、體育等培訓活動。
海澄錦歌。錦歌,是龍海民間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之一,它是在宋、元時流傳的民歌民謠基礎上,吸收地方戲曲和南詞、南曲的精華發展形成的。因其曲調地方氣息濃郁,內容多取材於本地民間傳說故事,語言通暢,演唱形式簡易,博得群眾喜愛而根植於人民生活中。
錦歌由於唱腔的差異,它又有「亭」、「堂」兩大漢派。三十年代,「亭」派在龍溪縣的浦南、天寶、郭坑、紫泥、石碼及海澄縣的城關,東園、浮宮、白水、東泗一帶先後開了40餘館。此時石碼的南樂「集弦閣」,也在其影響下改為錦歌而傳向海澄一帶。錦歌藝術遂風靡於龍海廣大城鄉,成為民眾文化生活的一大內容。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迎神賽會常演唱通宵達旦。至40年代,由於國民黨抓壯丁,加上連年災荒,農村經濟蕭條,錦歌活動逐漸衰落,至1949年,錦歌館全部垮散。新中國成立後,縣文化部門對錦歌的扶植發展作了大量的工作,1951年,恢復了石碼「集弦閣」,九湖「慶賢堂」和海澄「豐慶堂」的活動。使錦歌藝術獲得恢復發展,有50多位老藝人重煥青春,組織建立了20多個錦歌活動小組。
海澄鎮
如今,錦歌還依然深受海澄群眾喜愛。特別是在夏天,海澄的橋頭、草地、公園里,到處都可聽到動聽的錦歌聲。

閱讀全文

與浮宮中心小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