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小学科学教案热爱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热爱科学

发布时间:2021-03-14 17:34:35

① 小学科学教案怎么写

有趣的化学

——自制洗发香波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洗发香波的制作都需要哪些成分,认识两种化学药品的名称及其性状,掌握洗发香波各成分所起到的作用,培养孩子日常观察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制作洗发香波的应用的成分。

2、了解各种成分在洗发香波中的作用。

3、制作洗发香波。

教学重点:

1、掌握制作洗发香波所用到的化学药品。

2、洗发香波的主要成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1、认识洗发香波中的化学药品的名称,掌握其性状。

2、制作洗发香波。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色素、香精、温水、毛巾(备用)

学生用具:烧杯、搅拌棒1个/人、十二醇硫酸钠1袋/人、氯化铵1袋/人、香波瓶1个/人。

课时安排:

80分钟。

课堂流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师:夏天很热,爱干净的同学每天都要洗头洗澡,你们洗头的时候都会用什么洗呢?

生:洗发水······

师:你们家里用的洗发水都是哪里来的呢?

生:买来的······

师:我们平时所用的洗发水基本上都是我们从超市或者商店买回来的,那么今天老师有一个神奇的配方,可以让大家通过实验自己制作一瓶洗发水,你们想不想做?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做一种属于我们自己品牌的洗发香波,一定要记住它的秘密配方哦!

二、课程讲解:(35分钟)

【教师演示实验一】5分钟

师:首先,我们想一想,洗发水最先要有什么?

生:水······

师:那么,今天我们要制作洗发水就要用到水,所以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要不然我们好不容易制成的洗发水撒了就没了,能做到吗?

生:能······

师:好,有了水了,我们拿什么装水呢?

生:瓶子······

师:今天老师先要向大家介绍我们今天制作洗发香波的容器,就是这个(出示烧杯),大家观察,这个小杯子和我们平时喝水的杯子有什么不同?

生:有一个小嘴儿、有数字······

师:很好,这个杯子呢,是专门用来做化学实验用的,它有一个小口儿,还有数字刻度线,科学上我们称它为——烧杯。

生:······

师:烧杯通常用来配制溶液。有一个小口是为了方便我们倒溶液,有刻度线是可以告诉我们装溶液的量,它叫做?

生:烧杯······

【教师演示实验二】

师:那么我们有水了,就能把头发洗干净了吗?

生:不能······

师:那么,洗发水最主要的用途是?

生:把头发洗干净·····

师:洗发水最主要的用途是洗干净头发,那么,我们生活中用什么可以洗干净?

生:洗衣粉、洗洁精、肥皂······

师:那么,我们能用洗衣粉和洗洁精洗头发吗?

生:不能·····

师:那样会伤害我们的头发的,那么老师要想想办法了,看!老师手里这是什么?

生:······

师:这袋化学药品呢在洗发水中可以把我们头发洗干净的作用,把头发洗干净换一种说法就是去污的作用。我们一起看看他的颜色和形状。

生:白色、粉末,像面粉······

师:这袋白色的,粉末状的药品的名字特别长,看谁能一下子记住——十二醇硫酸钠。它的作用是——去污,可以把我们头发上的脏东西洗掉。

生:······

师:现在,我们有了可以把头发洗干净的十二醇硫酸钠了,那么,想一想洗发水这样就做完了吗?和我们买来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买来的有香味,粘的,有颜色······

师:很好,那么怎么样才能使洗发水变得和买来的一样粘粘的?

生:放入胶水······

师:胶水?不行,胶水把头发都粘上了,所以,接下来我又要变出一种化学药品,看!

师:它呢,就是可以让我们洗发水变得黏黏的稠稠的化学药品——氯化铵

总结:本实验旨在告诉学生两种化学药品的名称及作用。

(温馨提示:药品不要让学生吞食,要讲清安全事项)

【教师演示实验三】5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想一想,还有什么?

生:不香,没有颜色······

师:为了让我们的洗发水香香的我们要加入——香精油······

师:没有颜色,我们可以加入——色素。这样,我们的洗发水就制作完成啦!

师:好,现在,我们马上一起来制作!

三、动手实践:(20分钟)

师:我们一起熟悉下制作洗发水的物品有哪些?首先需要烧杯,十二醇硫酸钠、氯化铵、香精油、色素。并把它们整齐的摆在桌子上。都摆整齐了吗?

生:摆整齐了。

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制作洗发水。

制作流程:

1、每位同学发装有60毫升温水的烧杯,可以让学生说出烧杯中溶液的量。

2、发放十二醇硫酸钠并倒入烧杯中,用搅拌棒慢慢地搅拌,使它完全溶解。让学生观察烧杯中的溶液有什么现象?——有泡沫出现。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香皂泡和洗衣粉的泡泡相似。十二醇硫酸钠作用就是——去污作用它是洗发香波的去污成分。

3、想一想我们自制的洗发水和买来的洗发水有什么不同?粘稠度不同。买来的洗发水比较粘稠,而自制的洗发水比较稀。加入氯化铵搅拌后,看看溶液有什么不同了?氯化铵有增稠的作用。

温馨提示:在倒入氯化铵时应一点点慢慢加入,不能一下全部倒入。否则会过度粘稠。

4、再次比较自制洗发水与普通洗发水的不同之处。学生自由发言:缺少颜色和香味。加入色素和香精,不同的色素,可以使洗发水呈现不同的颜色。香精 ,可以使洗发水有香香的味道哦。

5、把自制的洗发水装到香波瓶里。拧紧盖子。(老师需要讲解一下香波瓶的使用方法)

制作洗发水的过程,可以让孩子想想每添加一种物品的作用,注意老师要教学生搅拌棒的使用方法。

四、科学原理:(5分钟)

师:洗发水做好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都用了哪些化学药品和物品?

生:······

师:(总结学生发言)十二醇硫酸钠、氯化铵、香精油、色素······

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

师:十二醇硫酸钠——去污、氯化铵——增稠、香精油——添香、色素——加色。

五、总结延伸:(10分钟)

1、知识竞赛

师:可以让我们洗发水把头发上的脏东西洗掉的化学药品叫做?

生:十二醇硫酸钠,白色,粉末状(看实际药品)。

师:那么让我们洗发水变得粘粘的稠稠的是?

生:氯化铵。

师:用什么变香的?

生:香精油。

师:颜色呢?

生:色素。

师:这是属于我们自己品牌的洗发水,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洗发香波。赶快给你的洗发香波起个品牌称号吧。

总结:本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洗发水的成分及其作用,告知学生使用方法,不要吞食,建议本节课采取边讲边制作的方法。

温馨提示:1、实验前需要提前打好温水,课前强调纪律与安全。

2、实验器材要逐步发给学生,用到什么器材发放什么器材,不能把所有器材全部一次性发到学生手中。

3、注意烧杯和搅拌棒的正确的使用方法。

4. 氯化铵倒入时不可全倒进,可以先加半袋再一点一点加,直到最合适的稠度。

5.装瓶时,一定要从烧杯的小嘴处将溶液倒出。另外,太过粘稠的洗发水需注意,千万别洒了。

6、提醒学生课堂上不要挤压香波瓶的盖子,容易喷的到处都是。

7、课后,烧杯要清洗干净回收利用。

2、课后探索

学会了制作洗发香波,同学们想想办法能不能不能自己制作洗手液或者香皂?

知识链接:

身体健康和头发的关系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某一个时期,由于精神压力大、身体状况不好,会有更多的头皮屑悄然落于肩头。没错,心情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头皮的健康。

所以,试着让自己从焦虑中走出来吧,你可以运用冥想、瑜伽调节情绪,设法使自己处在稳定而松弛的精神状态中。这样,头屑也会跟着安静下来。另外,均衡的营养、清淡的饮食结构,同样可以让秀发炫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和甜食,多摄取碱性和富含维生素B2、B6的食物,如牛奶、蔬菜、水果、海藻等,避免过多的酸性食物。

② 如何使小学生热爱科学课程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科学课则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越来越多的老师反映科学课太难上了。许多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如何如何的调皮,如何如何地不重视科学课。在许多家长甚至老师的心目中,科学课是可有可无的科目,甚至有的家长根本不知道有科学这门课程。学校在课程编排上基本上安排在下午。而且科学老师的课务重。所以,学生认为这门学科是副课,不加以重视。有上课不带课本也不知道去借的,有布置学生带而经忘带材料的,有上课不专心的,不遵守纪律的„„其实,科学课不能把它看成是副课。中考的分数占150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课比语文、数学课还要重要。
因此,我们上科学课的老师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从而爱上上科学课。
一、正面引导,提高认识
科学课作为新课程下的一门新的学科,是中学科学课的基础。它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因此,它的学科地位不容忽视。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对学好科学课重要性的认识,消除科学课是副课的错误想法,把科学课与语文、数学、英语课放在同等的位置。告诉学生,小学科学课是中学科学课的基础。小学科学课没学好,会直接影响中学科学这门学科的质量。同时,讲一些科学家如何刻苦钻研科学的故事,真正让学生认识到学好科学课的重要。
二、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科学老师要学会做学生的朋友。把微笑带进课堂。大家知道,小学生最怕的是老师绷着脸、虎视眈眈地进入课堂的。他们最喜欢的老师是面带微笑,充满智慧、带着幽默的老师上课。是呀,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我们在教学中,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喜所教的老师。六(2)班有位学生这样说道:“我最喜欢的老师是讲课幽默、经常给我们讲笑话、不会骂我们的老师。”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应该是面带微笑的、带有幽默感的老师。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有多少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呢?为了成绩,有的老师的方法真的是太简单,太粗暴了,这样怎能让这些生真正地喜欢上你教的科目呢?
三、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看到“科学”两个字,不少学生就会觉得科学是那么的神秘,那么的遥不可及,从而对科学课产生一种畏惧感。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事情里,就蕴含着许多的科学道理,例如: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会比晾在室内干得快;天气太热了,巧克力就会容易熔化;毛毛虫长大了,就会变成花蝴蝶„„因此,在平时的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能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创设生活情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景趋向生活化,打消学生对科学课的畏惧感,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打乒乓球是小学生最喜欢进行的一项运动,把乒乓球弄瘪了也是孩子们很常见的事情。在教学《热胀冷缩》这一课时,我拿出一个瘪了的乒乓球问学生:“这个球还能用吗?”学生们都很遗憾地摇着头说:“球都瘪了,肯定不能用啦!”“真的不能用了吗?让老师变个魔术给你们看吧!”我一边说一边把乒乓球放进一盆课前准备好的热水里。“哇!可真神啦!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啦!”看着瘪了的乒乓球慢慢的鼓起来,孩子们都欢呼起来!为什么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够鼓起来呢?看了老师刚才做的实验,学生们的脑海中都浮现出这个疑问。于是,我从学生的疑问引出该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学习《热胀冷缩》这一课去寻找答案。因为是有目的性的去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很轻松地就完成了该课时的学习任务。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缩短科学课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还让学生们意识到科学课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过学习科学,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认识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每一位学生都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只要引导得当,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行为。 在教学《热往哪里传》这一课时,我拿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走进教室,对学生说:“老师现在很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使这杯热开水快点冷却,让老师快一点喝到一杯凉开水啊?”把热开水变凉,是学生们生活中常有的事,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地搅拌能够使热开水快点变凉。”“用一个杯口大一点的杯子来装热开水。”“把这杯热开水放进一盆冷水里面。”„„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动手做实验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又如教学《声音的产生》时,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的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而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很容易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越是学生的东西,越容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

③ 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

在观察大p自然的过程中2我偶然发现,树干d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k为1什6么k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g有哪些好处?为1了a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e更深入a的观察、分1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i,我查阅了t有关资料,了x解到植物的茎有支t持植物体、运输水3分1和其他养分3的作用。树木a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i持作用主要由木p质部木z纤维承担,虽然木h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x定时间范围内6,茎的木z纤维数量是一s定的,也l就是树木k茎的横截面面积一g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h横截面面积一w定,假设树干d横截面长2成不b同形状,设计3试验,探索树干n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3)横截面积和长2度一w定时,三c棱柱状物体纵向支x持力w最大h,横向承受力l最小z;圆柱状物体纵向支d持力s不r如三d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z最大i;(6)等质量不y同形状的树干g,矮个x圆锥体形树干p承受风6力v最大c;(2)风1是一s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m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l生长8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e,重心6低,加上u庞大w根系和大z地连在一k起,重心3降得更低,稳度更大f;(3)树干h横截面呈圆形,可以7减少5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2的袭击。同时,受风6力k的影响,树干t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a管风7力i来自哪个l方8向,树干n承受的阻力v大a小j相似,树干l不w易受到破坏。 以4上k的实验反1映了z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2:(1)横截面呈三j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t纵向支u持力f,其形态可用于o建筑方3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b的横向承受力p,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3,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4析过程中3,逐渐解释、揭示7了t树干f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0了j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5应用,既巩固了v学到的知识,又v提高了u学习s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f科学观察和分7析方6法 r五Ηpr五Ηn洄ぇ』j■ht溃clgЮ

④ 如何能使小学《科学》教学更能体现出它的育人价值

镜头之一:数学成了“缺德”课
一堂内容为低年级“统计”的观摩课,教师预设的教学重点是以一代二.上课伊始,教师安排了一个四人小组的夹弹子比赛.不知是学生过于紧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到了规定时间,每个小组夹的弹子个数还是很少,在已画好格子的学习纸上不能体现出以一代二的优势.可能是这种情况在试教中从未出现,执教教师“灵机一动”:“大家表现很好,老师给每组加上×个……”.全体听课者哗然……
众所周知,统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必须尊重事实,强调用数据说话.如果按自己的意愿任意篡改原始素材,那么统计结果就含有“水分”.在当今社会舆论大喊“打假”声中,教师如此应变,笔者认为已失去了统计教学的价值,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统计观念也非常不利.
镜头之二:德育成了数学教学的花瓶
一堂“解决问题”的公开课,教师用课件投放出生机勃勃的春天,一群小朋友在植树,显示“种柳树24棵”,画外音“是杨树的4倍”,要求学生编题并列式计算.由于情境创设得好,学生学得非常主动,连还未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也分析得头头是道,真正实现了不同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这一目标.小结时教师问:“从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说要选择有用的信息,编的题条件和问题要有联系,解答时要仔细审题,正确计算等,该说的都说完了,教师还在追问,学生面面相觑,听课者也不知教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教师见问不出什么,只好自己说:“我们还要像画中的小朋友一样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为绿化家乡、绿化祖国出一份力.”原来上课前两天刚好是3月12日植树节……
应该说这位教师具有良好的育人意愿,然而把德育当做数学教学的点缀,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把数学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倒了学生的胃口,导致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下降.
小学生的道德是在与人交往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数学课堂作为学生在校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对其进行德育责无旁贷.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呢?
一、利用教材中的显性资源
W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课前让学生查一查有关圆周率的资料,使学生知道了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中国人,比西方国家要早几百年.课堂上教师再补充祖冲之父子刻苦学习的故事,介绍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树立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理想和信念.
中国数学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本中多处出现介绍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涉及数学家、数学名著成就、方法等内容,并以习题、旁注、注释等多种形式出现.教师应结合教材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成果.每一项数学成果都是一部动人的史话,学生在听“故事”中不但能学知识、长思想,还能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二、挖掘教材的隐性资源
尽管数学知识是抽象和概括的,但其中也蕴含了许多德育因素与机会.对于教师来说,关键不是数学教学中缺少德育内容,而是缺少发现、挖掘和把握的能力.只要用心为之,不难找到让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途径.
小学教材里,自然数的认识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二十以内、百以内、万以内及多位数的认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数的范围从小到大,由近及远,但是都跟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的很多数据,本身就来自道德行为,用不着教师过多解释,学生就能感悟到做人的道理.像这样的隐性资源,教师应充分挖掘,使之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认的数较小时,可以让学生调查一星期中父母为自己盛饭几次,自己又为父母盛了几次等.认的数大了,可以收集一些家庭、家乡或者整个国家现在和过去经济建设方面的数据,在对比中体验今天生活的美好.
充分利用教材的隐性资源,定能使数学教学发挥出更大的育人价值.
三、开发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
数学来源于实践,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活教材,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石.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寻找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内容,创设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
由于近期凸显的能源危机,使节约用电成为经常性的话题.然而,不管教师三令五申,教室“长明灯”现象总是不能杜绝.为此,S老师设计了“浪费知多少”的数学综合活动课,要求计算全校每年浪费的电有多少.该教师首先让学生讨论要求出这个结果应知道哪些条件.学生提出:要知道哪些时间亮灯(开吊扇)算浪费,一盏电灯(一个吊扇)亮(开)一小时要用多少电,一个教室有几盏灯(几个吊扇),全校有几个教室等.学生自愿组合,分别调查不同年级的教室每天不该亮灯(开吊扇)的时间是多少,再取平均值,一部分同学去查询怎样计算一盏日光灯(一个吊扇)一小时要用几千瓦电,另一部分收集其他相关的数据.课堂上,当计算结果出来后,学生都大声惊叫.这时,不需教师说什么,学生早已意识到人离灯熄(扇停)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向全校同学倡议,有的学生还指出老师也要做到,因为有时候办公室也有“长明灯”现象……
传统的数学课程不大注意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数学应用的处理总留有人为编造的痕迹.本堂课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且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这一载体,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了节约能源的思想道德教育,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资源
数学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然而,学习中发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总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教师要改变以往对待错误像对待“敌人”一样的态度,应把学生犯错的过程看成尝试和创新的过程,要把错误视为一种生成性的资源,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因“题”制宜地处理好来自学生的错误,并让其折射出德育的光芒.
针对学生解答应用题时计算错误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教师甲采取的措施是:批评—订正—加大练习量—再错误—再批评……不但学生厌烦,教师也筋疲力尽,而且搞得师生关系非常紧张.教师乙认为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虽然急在心里,但没表露出来,而是寻找教学的契机.教师乙编了这样一道题:校卫生室为给每个教室消毒,特意购买了2400克“消毒原液”.按照说明,这种原液必须配置成0.4%的稀释液才能喷洒,否则影响人体健康.经过计算,全校各室喷洒一次需20千克药水,购买的原液能喷洒几次?有些学生在第一步乘法计算时移错了小数点,结果为2400÷(20000×0.4%)=2400÷800=3(次);有的不注意把单位名称转化为相同的,结果为2400÷(20×0.4%)=2400÷0.08=30000(次).结果相差如此遥远,引起了学生的思索,最后找到了错误的原因.但教师并未因此罢手,让学生想象:如果校医按这些同学的计算结果去喷洒,会出现什么后果?学生纷纷回答要么把人毒死,要么毫无消毒效果.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明白了:认真细致的工作,不但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的表现,粗心马虎会无意中造成对别人的伤害,是很不道德的行为.
对待犯错的学生要宽容,但对待错误本身决不能放过.不合格的作业,哪怕只是一个错字、一个小数点也要强调订正,因为实际工作中点滴差错都有可能给国家、人民造成很大损失.从而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敢于正视错误、勇于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
五、利用教师自身的独特资源
教师作为最易被学生模仿的对象,言谈行为所表露的道德性格和价值观对学生影响是深远的.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如进行概念教学时,运用数学语言要完整、精练、确切;板演要有条有理,书写规范,如避免“圆”和“园”等的混用.教师以自己的言行时时事事给学生做出严谨求实的表率,让学生体验严谨务实的作风和深钻细研的科学态度.
好的数学教师,一定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因为他们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教会了学生做人.教师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⑤ 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让孩子热爱科学

每一个孩子都承载着父母最殷切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够学习最全面的知识,练就最健康的身体,掌握最前沿的技能……因此,父母会选择各种途径为孩子的成长打下基础: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参差不齐的科普读物,各种力量都以高尚的名义无情地掠夺着孩子们的童年。然而,如何能行之有效地让孩子接受科学教育,却又保留着孩子完整的成长轨迹?作为家长,需要有目的、有技巧性地诱导,助孩子的成长一臂之力。
1. 科学教育一定要分年龄,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目标。
同样的课程孩子在小学和幼儿园都上过,但是一样的概念却有不同的上法。幼儿园突出观察,注重感受,引导表达,要他们喜爱科学,觉得有趣就可以了,概念只是一句科学的定义,讲出来他们听过就可以了,不要求理解。
小学生对他们提出问题,使用假设、测量、实验、数据分析的方法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产生这种现象?(当然不是这样突兀的问,而是一步步引导)他们自己通过使用工具(他们自己列出的清单)来完成了他们的假设验证。有的孩子使用简单的手动旋转数圈数,有的使用电脑软件等等这种各样的方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且有数据支持。这才是家长和老师都想要的结果。无论学什么,知识、工具都是他们要利用的载体,而核心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几乎每个时代都有被重置的概念。因此父母要在孩子的不同年龄,给孩子设定不同的目标,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去接收与其年龄相符的科学知识。对于低幼年龄的孩子浅尝辄止已足够,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而学龄儿童则需要进一步延展他们的兴趣,让兴趣成为进一步探究的动力。
2、引导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权威的科普读物会开拓孩子的视野,清新的文学小说会陶冶孩子的情操,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情商。在3至6岁阶段,孩子对大千世界的探索欲不断地膨胀,会就身边的各种问题向爸爸妈妈发问。而父母往往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知该如何回答,或者只知皮毛无法满足孩子的求知欲。《神奇的科学》系列是给孩子看过的很有效的一套科普绘本,动感十足的画风,奇妙好玩的科学现象,紧紧抓住孩子的小眼球。12本科普绘本,主题贴近生活,知识点细致入微,讲解方式生动有趣,解决了父母在无法回答孩子问题时的尴尬。让孩子在阅读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孩子最喜欢的是每本书后都会有一个好玩的实践活动,“制造雾气”、“磁力实验”、“为岩石称重”……全方位地锻炼孩子的动脑动手能力,轻轻松松将书中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带领孩子走出家门,探索科学知识
除了阅读之外,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带孩子多参观各种科技展,引导孩子接触自然,让孩子走出家门,开拓视野。好奇创造奇迹,这已是科技发展的共识。让科学带给孩子们、老师和公众惊喜,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爱科学一辈子,是美国科学节的宗旨。在中国,科技展、科学节等活动也层出不穷,而这是一个很好的让孩子自主地去发现、探索的契机。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去参观各种科技含量高的展品和小发明,或是让孩子从小就怀揣飞向宇宙深处的梦想,或是让孩子从小就爱上发明争当小小爱迪生,通过眼睛去观察发现才能有切身的感受。除了人文科技,自然科学对孩子的成长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孩子天生就对大自然充满着亲切感和好奇心,家长可以带孩子到郊外去观察昆虫、小动物和植物,让孩子全身心浸入大自然的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小手去揭秘,让孩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日子,父母需要做的很多。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锻炼孩子发现问题、探究世界的能力是一项让孩子受益终生的事情。依据孩子的年龄给孩子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平日与孩子一同看几本类似于《神奇的科学》之类的权威的科普读物,多陪孩子去科技馆、大自然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是培养孩子爱上科学的良好的方式。正如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幸福一样,教育的不同阶段同样有不同的主题,希望科学的灿烂千阳普照每个孩子的童年,希望每一对父母都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让孩子爱上科学,幸福快乐地成长!

⑥ 和科学有关的小学生主题活动

老师您好,为了促进我国的素质教育的普及,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您的想法很好。对于“我与科学”方面,我个人的建议是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教育他们去热爱科学、体验科学的乐趣与魅力。具体活动如下:
一、开一个科学主题的小班会。如您可以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设置悬念孩子们想办法。或者让孩子们提出问题,您来回答;或者您准备一些新奇的科学小实验器材,进行现场演示。
二、带领孩子们去学校附近的地方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去接触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其解决方案。
三、有条件的话去一些科普场所,如地区科普馆。
四、您可以准备一些简易的科学纪录片。组织孩子们去观看。
五、让孩子们写相关主题的作文。写他们心中的科学与将来的理想。

⑦ 小学生科技活动的内容有哪些

1、科技手抄报比赛
(1)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评比规则
内容以科学知识为主,健康向上;
报面设计美观大方,布局合理。
2、科技小制作比赛
(1)活动目的
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挖掘学生潜能,从小树立自己动手的思想和进取精神;
教育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开拓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2)评比规则
讲究实用性和艺术性,按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打分,充分体现废物利用的原则;
要求作品有创新意识,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3、科技小论文比赛
(1)活动目的
是科技活动的总结,培养学生在科技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类比想象、抽象概括,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新规律、新理论、新假设等结论。
(2)评比规则
论文采用的资料与数据要详实可靠,原理与慨念要清晰准确,论证要文字简明、通俗易懂;
参赛论文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科学课、综合实践课、校园动、植物、生物欣赏、课外科普阅读中的发现等为依据;
论文字数为600字以上,但最多不超过2000字。论文应包括论文题目、正文、作者班级、姓名、辅导教师等。
(7)小学科学教案热爱科学扩展阅读:
科技活动是指在所有科学技术领域内,即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中,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全部的、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所谓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指在一个机构的范围之内,并列入这一机构的工作计划,由这一机构的人员有计划地进行的科技活动。
目前,我们统计的科技活动,指调查范围内有组织有系统开展的科技活动。包括研究与发展活动;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活动及科技服务活动。

⑧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内容:测量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课《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执教教师:雷宜武 执教时间:2011-4-17
单位:四川省开江长岭中心校
课题:跳动起来会怎样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到运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实验重点:知道运动会使人的呼吸和心跳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心跳又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实验难点: 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实验器材:自创的带秒表的多路演示汇诊听诊器 、自创的呼吸计数器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测量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 1.教师演示带秒表的多路演示汇诊听诊器,测量心跳,重点示范确定心脏的位置很重要(心脏位于人的胸腔的偏左)。
2.指导秒表的正确使用。计时要准.
3.学生分组用带秒表的多路演示汇诊听诊器测量安静状态下自己1分钟的心跳,同学之间相互测定较好。一次可以三,五个学生同时听.
4.提醒测量呼吸次数的注意点:吸一口气呼一口气算一次呼吸。人在呼吸时鼻腔、胸腔、腹腔等器官都参与了活动,身体上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学生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用自创的呼吸计数器演示测量呼吸次数. (不要紧张,要保持均匀、平稳的呼吸,不要故意深呼吸等)
5.学生分组测量安静状态下自己1分钟的呼吸。二人一组
6.边测量边在记录表中记录数据。
测量运动结束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 1. 运动2分钟即可。
2.2分钟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1分钟心跳和呼吸。可以同时测量呼吸和心跳。
3.学生分组测量,边测量边在记录表中记录数据。
4,测量休息一会后每分钟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

实验总结 汇总实验数据,发现静止状态与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不同。人在运动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比原来要多很多,所以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都会比原来增加。每个人的呼吸、心跳次数都不一样,但一般呼吸多在20次左右,心跳在80次左右。
4.整理器材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
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学生每分钟的呼吸多在20次左右,心跳在80次左右;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心跳又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实验后的反思: 实验前 学生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比我想象中的更少,当教学中让学生预测自己一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时,数字的大小差异到了令人不信的地步。预测不是没有根据地瞎说一气,必须建立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虽然学生们从三年级已经开始专门训练了测量的技能,但长期以来,跟实际生活脱离的学习还是使学生对数字的感受很生疏。
"我一分钟大概要呼吸60次。""1分钟我心跳动的次数大概有十几次吧!""100次!""30次!"……面对这些数字,我真的感觉到了孩子们的认识是千差万别的,也让我意识到了对学生进行量化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实验后: 我又低估了学生的智慧”天气冷了,我们穿的衣服厚,摸心脏测量比较麻烦,有时可能感觉不到。采用摸手腕的脉搏来测量,只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我还发现:不只是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会增加;在哭的时候,生气的时候,考试的时候很紧张,走夜路的时候受到委屈的时候,受到惊吓的时候,做错事的时候,被人吓倒的时候,,,,,,等都可以使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会增加.

一分钟呼吸心跳次数记录表
平静状态 运动二分钟后 运动后较长时间
一分钟呼
吸的次数

一分钟心跳的次数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开江长岭中心校 年(班)级 四 年级1 班 实验者
时间 2011-4-17 实验名称 测量呼吸和心跳
实验器材:带秒表的多路演示汇诊听诊器 、呼吸计数器
我的猜测:运动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我是这样做的:1.用带秒表的多路演示会诊听诊器测量心跳,在老师的指点下确定心脏的位置(位于人的胸腔的偏左)。
2.学秒表的正确使用,计时准确.
3.用带秒表的多路演示会诊听诊器测量安静状态下自己1分钟的心跳,同学之间相互测定。一次三,五个学生同时听.
4.用呼吸计数器测量1分钟的呼吸次数.
观察到的现象: 平静状态 运动二分钟后 运动后较长时间
一分钟呼吸的次数 20 32 25
一分钟心跳的次数 85 108 90
我认为:一般情况下,每分钟的呼吸多在25次,心跳在80次;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心跳又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疑问: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
指导教师:雷宜武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测量呼吸和心跳》探究活动的设计
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课《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执教教师:雷宜武 执教时间:2011-4-17
单位:四川省开江长岭中心校
本课的教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谈自己运动后的感受,激发学生关注运动对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影响,了解学生对运动对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影响的原始认识。
第二,组织学生搜集三种状态(静止、运动后、休息3分钟后)下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测量前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指导玩吗在测量数据的时候,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因此,要在测量前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使我们测量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更准确?”对测量的方法和测量时的注意事项进行细致的讨论。
第三,组织学生对搜集的三组数据利用统计图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以及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了解自己在正常情况下和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2、认识到运动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3、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5、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过程与方法: 科学探究:
1、能够准确地测量自己在平静时、运动后、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内呼吸、心跳和脉搏的次数;
2、能运用学习过的数学方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3、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动。
3、认识到搜集科学数据的准确性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
重点: 知道运动会使人的呼吸和心跳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心跳又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难点: 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五、教学准备:自创的带秒表的多路演示会诊听诊器 、吸管、自创的呼吸计数器
六、教学活动过程设计:1
一、导入
1、交流谈话:同学们喜欢体育运动吗?说一说你平时经常做哪些体育运动。那么我们运动后和运动前相比,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当学生提到呼吸加快、心跳加快的时候,追问学生:你知道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谈论自己运动后感受,引出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在运动前后是有变化的,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对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追问了解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初始认识,为本单元其它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2、看来人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在运动前后的变化是最明显的。那你有没有亲自测量过你在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测量我们运动前后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找出它们和运动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测量三种状态下每分钟呼吸和心跳次数
1、交流谈话:既然说到测量,那么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才能准确的测量出我们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3分钟的时间一起来研究研究。用我自创的呼吸计数器来测量.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2、有结果了吗?每组先选一点最想告诉大家的来汇报,其他组听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汇报,要求边讲解、边示范。强调:一呼一吸是一次呼吸——最后统一测量心跳的方法:用手摸心跳或脉搏)
(设计意图:在进行实际测量前,对测量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讨论、汇报的形式选择出一种合适的测量方法,并提出测量的要求,将名测量时的注意事项。如:怎样才算一次呼吸?明确什么是一次心跳,如何正确测量等。目的就是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这是科学课的根本特征)
3、有了测量的方法和标准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实际测量了。首先我们来测心跳,你们可以采用你们感觉最清楚的那种方法。你先估计一下我们一分钟的心跳会是多少下?(随机问一下即可)这样,为了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用我自创的带秒表的多路演示会诊听诊器来测量.你自己数心跳的次数,听到停后,将你的心跳次数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上。(1分钟实测)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预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更加关注实验数据)
4、用同样的方法测呼吸。(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刻意改变呼吸的频率)
5、交流谈话:记录好了吗?和你开始预测的心跳、呼吸次数的数据一样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测量的心跳、呼吸的次数与别人比一比,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在测量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小组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使他们意识到异中有同,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小结:每个人的呼吸、心跳次数都不一样,但一般呼吸多在20次左右,心跳在80次左右。
6、刚才我们测量的是在安静状态下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那么在参加运动后,我们每分钟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样,让我们先来做做运动,然后再实际测量一下吧,要求:运动之后先测量心跳的次数。(做1分钟运动,记录心跳的次数)
7、刚才大家在做运动的时候都很卖力气,测量时也很认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优美的录像休息一下吧,不过可是有条件的:在看完录像之后,我们还要继续测量一次心跳的次数。(学生看录像——继续测量心跳的次数,并记录)
8、刚才我们测量了运动后及休息一会后每分钟的心跳的次数,那么我们的呼吸的次数在运动后及休息一会后会有变化吗?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再来测量测量吧!(与1、2的方法相同,测量并记录)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测量运动后及休息3分钟后的呼吸、心跳次数。在活动中注意及时收集运动后呼吸、心跳的次数,并及时记录。休息的过程中,播放录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体,继续收集第三组数据,从而为后面的整理、分析数据做准备。)
三、整理、分析数据,形成解释
1、刚才我们通过测量收集到了“安静状态下”“运动结束时”和“休息一会儿后”的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的数据。对于科学家来说,仅仅观察统计表中收集数据是不够的,更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这就需要借助我们数学课上学过的更加直观的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的帮助了(出示统计图,初步讲一下统计图的构成),你能像科学家们那样选择用其中一种统计图的形式,将你测量到的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三组不同情况下的数据制成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统计图的介入,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可以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知道制作统计图也是整理数据的一种好方法。)
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在做好统计图后,根据统计图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制图,讨论,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在整理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收集到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看到的现象做出解释,即引导他们发现呼吸与心跳的次数与运动是有关系的。这是科学探究的根本目的)
2、学生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发现从对客观事实的关注向规律性解释发展。
四、延伸
通过本课的研究,我们发现运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和心跳,研究到这里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吗?
《测量呼吸和心跳》,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难点是如何采集比较准确的数据。
1.小资料: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平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数
呼吸频率 心跳频率
年龄 每分钟呼吸次数 年龄 每分钟心跳次数
新生儿 40-50次 新生儿 140
5岁儿童 20-30次 3岁儿童 110
10岁少年 25次以下 4岁儿童 100
15岁青少年 20次以下 10岁少年 90
成年人 16-18次 成年男子 70-72
成年女子 76
2、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和呼吸加快的原因
谈话: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想一想,运动时为什么呼吸会加快?
解释剧烈运动后呼吸、心跳会同时加快的原因。(人体在运动时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和能量,这就需要肺部吸进更多的氧气和心脏泵送更多的血液量,这就产生了的呼吸和心跳同时加快的现象。人的身体在运动时要比静止时需要更多的氧气,这就需要通过加快心跳使血液循环加快,加快呼吸补充运动时需要的大量氧气,这样才能保证人体进行剧烈的运动。)
3、认识增强心肺功能需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道理
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讨论:这种差别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会怎样?
②不锻炼或少锻炼的人又会怎样?
解释这种现象差别的主要原因: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心脏跳动比不经常锻炼的人更有力,肺的呼吸本领也强,因此,经常锻炼的人在运动时,心、肺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也就不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他的心脏不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那么有力,心肺的供氧的本领不强,不能满足从事剧烈运动或繁重工作时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要靠额外加快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来弥补,也就特别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⑨ 急求小学科学课优质教案

你可以去小学科学辅导网

阅读全文

与小学科学教案热爱科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