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

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

发布时间:2020-11-23 20:44:25

『壹』 如果你将来就业被招聘到农村村级小学去任教,请设想你的教学环境和任务,并设计

如果我将来被分配到农村的村级小学去任教,我相信我一定会把学校呢,当成自己的家那样去爱护,而且对待孩子也将要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保护,然后教他们怎样做人。并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传授给他们。

『贰』 如何让农村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一、用适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且兴趣具有多样性和阵发性,有意注意能力较差。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必须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来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1.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激活课堂
游戏过程中,教师千万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使游戏始终处于可以控制的状态。通过游戏,小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语言,并得到了实践机会,也使他们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要使学生感到快乐,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要使课堂形式多样化,除了在课堂内进行游戏、唱歌竞赛之类的活动外,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多媒体能充分发挥声、光、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这一特性使英语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把抽象、枯燥的单词、短语、句子转化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图象、视频,使动画与视听相结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创造情境成了一件容易事。围绕教材内容,可以创设相关的虚拟语境,以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
3.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尽情地“玩”,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玩有所学,乐有所用”。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儿歌比赛,英语小品等都是非常有益的活动,是课外培养小学生兴趣的重要补充。如笔者所在的班级每周活动课为英语角活动,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交谈,特别“照顾”那些“金口难开”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基础比较差,想讲又讲不出来,或者胆子比较小,想讲又不敢讲。我频频使出“亲善之举”,问候他们时,做一些夸张的动作,如拥抱他们,握握手之类的,鼓励他们不要怕犯错误,大胆地讲,并奖励那些进步比较大的学生。同时,请口语比较好的学生帮助、带动那些“金口难开”的学生。采取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一次两次,“金口难开”的学生变成了“出口成章”的学生,进而调动了整个班级的气氛。孩子们在真正轻松、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尽情地展现自我,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也较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讲授小学生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一般来讲,教师是按照教材内容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但是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统一编写的,它有时不能满足课堂的实际需要。因为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知识面比较广,他们也反对教师只是一味地忠实于课本,希望能了解到课本外的知识,要求增加课外的内容,补充文化教育。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灵活地运用教材,讲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
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非常有利于小学生以轻松愉悦的情绪,满怀信心地学习英语,那么,我们如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呢?
1.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良好的心境、愉悦的情绪有利于学生产生超强的记忆力和最佳的思维力,而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则会降低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生动、幽默、形象的教师体态语能有效地调节、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产生愉快学习的心理环境,促进学习积极、自主学习。
2.创造逼真的英语文化环境
学习英语就需要学习与之相关的英语文化,要让孩子们时时刻刻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就需要创造逼真的英语文化环境。为此,可以从教室、校园的布置入手。例如,在教室内的所有物品上都贴上英文标签;教室内的墙报和评比栏的标题以及贴在墙上的课程表和课程内容都用大号的英文书写,而中文则在后面用小字号标出。教室的门、窗、墙壁、走廊上等都可以贴上一些孩子喜欢的有关英语的装饰物和名言名句,让孩子们处处感受到英语的存在,进而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叁』 求问浅谈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生态德育

王学凤 辽宁省朝阳县台子乡馒头营子小学 122600
摘要 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生态德育
所谓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体现一种新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地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从目前关于环境教育的现状研究区域看,对城市环境教育研究得多,而对农村的环境教育研究得比较少,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小学生态道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义务和责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刻领会生态德育精神,并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以更好地开展农村小学的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工作。
一、 要提高农村小学老师的生态道德素养,增强实施生态德育的自觉性。
学校要提供老师接受生态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机会,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老师接受学习和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树立生态道德理念,明确生态道德的深远意义,并且能把所学的生态道德知识恰当地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老师要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自觉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创建绿色校园、绿色社会,让学生每天置身于优美的生态环境之中,体验生态美。老师要在生态道德的各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充分发挥榜样的巨大作用 ,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老师示范带头为学生做出表率,实质上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强有力的号召。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例如,老师不在公共场所抽烟,不乱丢杂物、不乱吐口香糖等。在整个校园形成一种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善待自然的氛围。
二、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学科教学中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
学校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环境保护知识,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发动老师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环保教育因素,备课不忘环保教育渗透,讲课强调学生环保意识形成。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是含有典型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它囊括了许多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老师要把这部分知识讲透讲深,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都包含着一定比例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与生态道德教育有关的内容做必要的引申和扩充。
三、学校应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生态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各项活动的开展,是道德养成、深化生态德育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将学科的环境知识自觉地与本地实际联系起来分析思考,尽可能将课内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科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农村小学应以少先大队牵头开展一系列生态教育活动,在校内通过办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专题讲座等来宣传环保知识,进行环保教育,召开有关环保的主题班队会,建立绿色责任区,并以演讲、文艺演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环保理念。不但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还要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环境宣传,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由学生之口说出来,意义深远。在校外开展红领巾护路护树活动,珍爱生灵、爱绿护绿、节约水电、抵制污染等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人人关心重视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四、 要充分利用农村小学生态道德教育的资源。
师生携手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将学校的花草树木、长廊绿地等环境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活生生的教材,将学校挂放的名人名言、宣传画报,教室宿舍的文化建设一起纳入到生态道德教育的范畴。除此之外,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是可以成为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资源的,因为在农村小学生生活环境中既有优美的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同样也有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的情境,学生通过对这些情境的体验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水平。
学校生态德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开展学校生态德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做到合理有序、坚持不懈,不仅能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肆』 如何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素养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出台一系列有助于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政策,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环境、信息交流、经济收入等方面相对于过去已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也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专业化的实质和核心就是教师的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笔者在一年多来对农村中学教师的走访、跟踪的基础上,就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对策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提高农村教师教育科学素养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所在
(一)教育科学素养的内涵
教师的教育科学素养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育科学素养需要以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背景为基础,以其教育教学能力为依托。表现为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心理;自觉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始终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以身作则,甘于奉献。教育科学素养主要是教育工作者在后天的生活和实践中通过主体积极的自我建构养成的,与人的思想素养、道德素养有密切的关系,但教育科学素养的侧重点在于教育工作者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和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观。
(二)农村教师教育科学素养的高低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能否健康、稳步发展
农村中学多为地理位置偏僻,校园周边文化氛围不浓,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办学条件较为艰苦,教师收入偏低,由于所在地域的特殊性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得较多老师产生消极、沮丧的负面情绪,产生心理失衡状态,因此,培养教师热爱教育、敬业爱岗、扎根山区、以苦为乐、以校为家的奉献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1]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素质是人的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素质对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导向作用。人的素质越好,形成能力的基础越雄厚,起点越高,发展能力的前景越广阔。反之,素质水平越低,形成和发展相应的能力就越困难。农村教师的教育科学素养是其在教育岗位上得以保持持续旺盛工作热情的精神动力,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和发挥,包括专业知识水平的习得、学科教学技能技巧的形成,关系到农村整体基础教育功能的实现。农村教师的精神风貌、师德状况也给一代代农村孩子的成长带来直接的影响,影响其今后为人与为学。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素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育观念陈旧
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为封闭,工作内容较为单一,几乎很少与教育部门之外的其它组织或个人保持长期密切的交往,对学校之外的社会百态关注得较少。因此,较多老师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在教师角色转换、学生评价、教学管理等观念上比较保守、陈旧。2008年10月,笔者与江西省赣州市15位农村教师进行了一次座谈,其中有12位表示“目前中国教育理论界一些学者的观点根本不符合基础教育的实际,说穿了就是纸上谈兵。”对于新课程改革,有位教师说,“现在的教材确实是越来越简单,但是考试题目却越来越难,谁敢冒险去降低难度教学?”当笔者提到要转变人才观,未必只有培养出考上大学的学生才算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时,教师们则反问笔者“一所学校升学率上不去,还有什么教育质量可谈吗?家长还相信你们的学校吗?没有分数,‘素质’从何而来?”还有的表示,“在目前高考制度、人事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不改革的前提下,教师就只能像绑在高考战车上的一个零件一样,不可能有任何的自主权。”笔者还了解到,不少学校会准备两套课程表,当上级教育部门来检查时执行课改以后的新课表,而平常则是驾轻就熟地走老路。
(二)职业满意度低
笔者曾做过一次对100名江西农村教师的职业满意度问卷调查,发现有64%的农村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感到“低度满意”。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烦的有39%(多为年轻教师);如果有机会换个职业会立即换的有73%;认为自己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工作枯燥乏味、乡村教师只是“传声筒”的占41%。
(三)心理适应不良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农村中小学教师相比城镇中小学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良症状主要表现在心理适应不良。一是对环境的不适应。有一位家在县城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农村中学任教,该教师后来回忆说他第一天到学校报到后整整一夜未睡。这里的“环境”既有生活环境,也有教学工作环境、人际环境等。二是因工作负担过重导致的身体不适应。农村中学多为寄宿制学校,教师要负责学生一天在校所有生活细节的管理,脑力和体力的双重透支,使得不少教师处于身体亚健康状态。三是因生活压力造成的过度焦虑症状。不少教师因生活压力所迫,背井离乡到外地私立学校任职或弃教从商。
(四)教育理想缺失
对于教育理想,不少农村教师认为自己“没有社会地位,很难有所成就,谈不上实现什么理想”,有的教师认为“家长不配合自己的工作,领导不欣赏自己的工作,同事不理解自己的工作,社会不关注自己的工作。”一些教师认为,农村的孩子考入大学后即设法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城市求职,能够经常与自己保持联系的不多,而留在农村的多数也是日子不太宽裕,因此对自己职业是否真正受农民朋友尊重“感到怀疑”。在“你认为农村教师最引以为豪、最值得庆幸的事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多数教师认为是“升任领导职位”或“调离农村学校”,而不是教育教学上取得的成就。为了调离农村学校,有一些教师甚至明确表示愿意放弃领导岗位到城镇学校寻求普通教师一职。
三、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科学素养的思路与建议
(一)外在力量是“催化剂 ”
1、改革人事制度,完善相关激励政策
党和政府近年来非常重视发展农村基础教育。2006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法》里总共有八条直接提到农村教育的学校设置、师资培养、经费保障等问题。新《义务教育法》比较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有些政策还是向农村教育倾斜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三支一扶”政策、农村教育硕士生培养制度等政策都是着重为提高农村学校师资质量而制定的。但是,如何用好这些人、留住这些人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教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学历、实施支教政策和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锻炼制度,这些可以说都只是农村学校的“硬资源”,我们要提高农村学校的“软实力”,关键还是要留住一批不仅师德高尚而且业务精湛的教师,能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的教师。目前,由于我国城镇与农村的整体社会环境存在差异,城镇对农村的地方保护主义、歧视对立观念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的物质待遇、生活质量(诸如子女接受教育的教育资源、医疗水平等)之间的差异也就必然存在。但是人事和社会保障部门完全可以做到的是,在职称评定、党政干部选拔、工资结构改革、人事调动等方面的指标和政策应该有适当倾斜,而不是为他们增加人为的障碍。如果在上述方面城镇与农村的差距越大,农村教师就越想往外走,越往外走人事部门就越限制,这样只能导致教师“心在曹营身在汉”,走向恶性循环。
2、教育行政部门转变教师培训方式,重在“培”而非“训”,同时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一般主要由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或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安排。过去,一些市属教育学院和省教育学院承担了教师继续教育的职能,但是目前愈来愈多的教育学院面临着我国总体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慢慢地由成人高等学校转至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应届高考生,发放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致使其继续教育功能淡化或减弱。其实,不管是教育局主办的短期培训也好,还是教育学院招收在职教师进行2~4年的脱产进修也好,均有其优点与不足。单调的讲座式培训、内容脱离教学实际、培训目的的功利性是目前教师培训的主要症状。曾有一位教师在讲课现场对笔者说:“要不是评职称需要这两门培训课的成绩,我才不愿意来听课。”笔者认为,政府应设置农村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对农村教师的培训,除了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教学技能技巧的交流外,很重要的一部分要关注教师教育职业理想与信念的培育,要为他们制订较为长期和全面的职业培训规划;要加强跟踪;加强在平常工作期间对他们的思想引导与问题解决。素质的提高不是一两次培训课就能解决的,教师必须在教育工作中有了深刻的对教育的体验、理解和领悟,真正感受到教育之魅力、教育之伟大、教育之高尚,而这些内心体验,是忧愁、苦闷也好,是欢欣、振奋也好,需要有人与他们一起面对,一起分享。教育行政干部、高校教师、省市名师成为他们的引路人、贴心人,长期与他们保持联系、交流,也许不失为最好的一种培训方式。对农村学校教师的评价制度,应该加强探索,深化改革,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德”往往说起来重要,实施起来却不重要,因为“勤”和“绩”比较易于量化,因此往往是和奖励直接挂钩。
3、切实发挥高校对农村中学的教育指导作用
我国基本上每一省(直辖市)都有一所师范大学,有的省份还有不少综合性大学创办了教育学院,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任务并开展基础教育相关研究。如何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或社会团体的力量,发挥好、使用好这些高校资源,切实起到对农村学校的师资建设既加强理论指导又关注实际办学问题的解决也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笔者建议,可以尝试在农村学校建立科研基地、实习基地、教学基地,为农村学校教师提供硕士层次的学位教育,经常性地邀请农村教师参加开展学术研讨会、与农村教师一起开展教学实验、合作著书等等。
4、社会各界应给农村教师多一些理解、尊重和关爱
对于农村学校的中小学教师岗位,社会各界目前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农村学校的教师是“地位低、待遇差、工作累、前途黯淡”的职业。农村中小学教师相比于其它政府部门组织或工商企业组织的工作人员,可以说真是“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因此,在他们自身遇到生活上、政治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上级党组织、工会妇联等部门应尽可能给予真挚的关怀。有一位教师曾对笔者说,“我的不少同学几年前下海经商或跳槽的,现在个个在城里买了房,还买了私家车,真是风光满面,都劝我早点离开这个行业。”由此可见,对农村教师持有一种偏见的社会人士还是有不少,包括不少在近几年随着党的富农政策富裕起来的农民朋友、长年在城市务工的农村青壮年。目前有不少网络、电视媒体大力宣传农村教师的光荣事迹,但媒体只能是制造一种舆论导向,唤起社会各界及政府部门对农村教师的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流失的问题,关键是惠农政策的落实,不断缩小城乡差异,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主观力量是“内燃剂”
1、转变观念,改进作风
作为初到农村中小学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大部分尚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观,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和暗示,从而产生对职业的新奇感或厌倦感。不少毕业生都把农村教师工作经历当做一个过渡时期,以后是迟早要离开的;也有不少毕业生认为自己是迫于求职不顺的无奈才来到农村学校,对于自己今后何去何从没有明确想法,先找个地方落个脚;仅有少部分毕业生已参加工作能迅速摆脱心理压力,消除自卑感,以饱暖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假定决定信念,信念决定行为,如果一名农村教师的假定当中是当农村教师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而他又是不幸的、社会对他是不公平的,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一开始就陷于消沉,也不会在乎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评价,独来独往、怨天尤人、冷漠自私等心理特征就很有可能出现。因此,作为农村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不管在任何教师岗位上,都是光荣的、一样需要付出心血而且是有意义的。古今中外不少教育名家,不少是从最基层的教育工作做起,有的在幼儿园、小学工作数十年,最后终于硕果累累。因此,农村教师应该树立职业新观念,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在大山里迅速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亮丽风景。
2、增强感悟,学会欣赏
农村教师应该看到,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师群体中,农村教师还是占了大多数,多少优秀教师在一线的教学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们也体会到了“三尺讲台”到“人生舞台”的快乐。农村学校也有不少城市学校比不上的地方。比如:田园山水式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风、比城市学校更为简单、和谐的教师群体人际关系、更为透明的学校管理决策机制等等。这些,教师都可以慢慢地学会感悟,学习欣赏。
3、自我调节,完善人格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在自己的人生经历过程中经历一段心理上的挫折期、事业上的初创期。这段时期既是挑战也是财富。目前有不少毕业生由于受社会的一些不良观念的影响,情绪往往比较急躁,做事比较浮躁,总希望能一夜成名,一步登天,也经常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认为没有得到的是最好的,而不是脚踏实地,做一行爱一行。这就需要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尽早走出不良心境。教师课余时间不应该是一门心思经商搞创收,或闭门苦读考研考公务员,或打牌娱乐消磨时间,教师可以在学校的组织下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或者开展教学实验研究、学习教育经典名著活动;教师也可以培养自己某方面的兴趣,如音乐、书法等,使自己感到既充实又快乐。
4、陶冶修炼,升华境界

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认为,教师的自身修炼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内生源泉。[2] 农村教师教育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不只是靠提高待遇、增加月津贴就能解决的事情,也不是靠学习一两本教育理论书就能解决的事情,这是一种素质提高的过程,需要行动主体的积极主动的认知构建、情感体悟和意志磨练。如果一位教师存在人格缺陷或人性扭曲,那么在任何情况下他也不可能成为一位好教师,他就永远也不会理解什么是教育。作为农村教师,在我国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在农村这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中,需要一种淡雅、平和、执着的心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多少暗含一些消极遁世的心理,但是句中所体现的豁达、坚定与从容,却是值得每一位农村教师学习的。

『伍』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求解

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学生、学校、教师的共同支持和配合,由于农村小学底子薄,基础差,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备条件有限,又缺乏较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特别是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单一,农村孩子与城里小孩相比会有一定的差别。因而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刚刚开设这一门课程,无论对于家长还是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话题,孩子还小,他们也往往习惯于母语学习的环境中,因此,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还存在很多问题。
1.农村孩子初学英语比较胆小,害怕且羞于说英语。农村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未说过英语,胆小腼腆,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束缚,易落于机械的条文背诵的俗套,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因而羞于说英语也不太敢说英语。
2.农村小学教学方法、手段相对比较落后。农村小学基础差,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在农村小学中还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致于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
3.家庭教育与环境的负面影响。农村部分家长们或许都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有的家长则是认识到从小学开始学英语并不重要,学好语文数学就可以了,而且加上自己本身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英语也是一窍不通,也无法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父母们缺少对孩子的鼓励,没有从正面积极地进行引导教育。更有父母认为,学英语是到中学才开始的,小学学英语根本用不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孩子们学英语的积极性。
4.缺乏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氛围。农村小学生往往会因为缺少较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而减少了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学生能听到英语教师较流利的口语,但学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触二到三次,每次仅四十分钟。而且在农村,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很少,甚至可说是没有。因此,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很少,他们缺少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由于社会各种条件的制约和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整个社会的英语学习氛围不是很浓。农村更是如此,而且各个学校对英语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对英语的投入不同;另外,教学设备条件有限,教师教学观念得不到更新,教学方法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英语的教学质量提高的速度不快,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多数学生在经过的数年寒窗的英语学习以后,他们学到的英语仍只能算是“聋哑”英语,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不是太高。

『陆』 《网络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这样的毕业论文题目好还是不好,说出好或不好的理由

《网络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这样的毕业论文题目好还是不好,说出好或不好的理由?

『柒』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农村资源优势

农村学校特别是落后地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条件与城市相比,相对处于劣势,比如基础教育投资比例偏小,校园硬件建设资金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城市学校各方面条件确实比较优越,但是农村教学环境也蕴藏着"金库",只要去挖掘总会发现它特有的优势。尤其是小学科学教学更是如此。
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探究科学规律,认识世界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使命。新课程改革对科学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开发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那么在目前农村小学多媒体课件资源尚未配备或配全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大胆地将开放的科学学习资源加以应用。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利用农村优良的自然环境,为小学科学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农村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比如在上“观察动物”“观察植物”这些课时,我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随时而且很快地找到一些动植物供学生观察和学习。另外,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课下布置学生养殖动物和种植植物,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晴朗,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多数农村没有工厂企业的污染,空气比较清新,一年四季天空都比较晴朗。在多云的天气中带领学生到野外,能清晰观察到天空中各种各样的云彩,可以认识和学习有关气象的知识。在晴朗的夜晚,可以指导学生很好地去观察月相、星座,认识恒星和行星等。
农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能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认识土壤的成分、地貌和水资源的时候,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准备一些土壤材料;可以随时带领学生到周围去亲自观察各种地貌;可以和学生一道去调查周围的水资源情况。
农村的这些学习资源优势都是城里教学条件所无法比拟的,如果农村科学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优势,那么农村学生的科学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二、农村学校班级学生数一般较少,小班教学能更好地实施探究学习
农村地广人稀,尤其是实施计划生育以来,农村的学生数在逐年下降。安徽一个农村小学一般只有一百多人,每个班级学生数一般在二十人左右。在小班的环境下非常有利于探究学习,教师可以亲自参与到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中,能够非常方便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追踪观察和实施指导。如果是四十人以上的大班,教师很难兼顾这么多学生的自主探究,探究学习很难开展。在这一方面,农村学校的探究教学确有很大的优势。
三、“土”“洋”结合,丰富科学课教学资源
虽然在创建教育资源中农村小学也创建了很多实验教学器具,但科学课教学仪器的短缺现象,仍然时时制约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如何立足于现实,在进一步加大力度装配、建设实验室和仪器室的同时,走自我创新之路,探索出一条既适合于现代实验教学的需求,又富有个性特色的地方实验教学的新路子呢?我们在用足用活现有教学仪器、设施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方的物产资源,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教师自制教具,发动学生制作学具活动。这样不但解决科学课教学资源的短缺问题,而且为学校充实了大量的教具、学具,也推动了科学课教学器具的更新换代,极大地提升实验教学的开设率。比如《岩石的组成》、《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等;让学生到沙堆中捡鹅卵石、到石场中去捡表象于植物及小动物化石的石片和其它的岩石,也是学生津津乐道的趣事。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更是同学们的拿手好戏;这些带“土”气的教、学具和现代科学课教学具相结合,确保了科学课教学规范化、现代化、一体化的优化运行。同时,注意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就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潜能的气氛,启发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讲出来,即使是猜想、或者是不合理的说法,甚至是笑话也要鼓励,积极引导,使学生勇于思考,如在上《雾和云》一课时:揭开蒸锅的盖时眼前出现一片“白气”,就让学生猜想这些“白气”是水蒸气吗?它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纷纷作出回答:有说是水蒸气,有说是热气等等。老师再让学生回忆水蒸气的性质,加以引导后,说明它是不是水蒸气。再通过冰块冒“白气”的实验,说明它是不是热气,最后推想出“白气”是水蒸气受冷形成的许许多多小水点。这样的教学,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来感知事物,参与教学,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获取的知识也比较生动、形象、深刻。这样施教,不但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实践告诉我们:善于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结合广泛的农村教育资源,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地域优势,挖掘农村的地方资源,创造性地为科学课教学服务,为农村小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探寻出一条新途径。

『捌』 农村小学教学点怎样去做好德育教育方方面面的工作

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影响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品行。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学生的小学学习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于孩子成长的全过程。笔者认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和品行最终形成,必须通过教育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使受教育者在“德” 的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来完成,具体有如下几种有效途径:
一、优化校园德育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具有无形的教育亲和力。学校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对学生时刻地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紧紧抓住宣传阵地,保持德育宣传力度,同时也要对教师的言行举止作出明确规定,为校园德育创造良好条件。例如在校园橱窗开辟固定的“德育之窗” 栏目,定期更换内容:在教室前和教室里的墙壁上,选择性张贴对人生有启迪意义的名人名言;食堂里张贴珍惜粮食和文明就餐的标语;在草坪、楼梯墙壁等处都有友善的提醒。
二、开展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以节日为载体实施教育活动,寓德育于节日之中,让节日焕发德育魅力。
利用民间传统节日,实施亲情教育。如放春节时,号召学生们自觉行动起来,以反哺之心孝敬父母,通过“特殊作业”
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学生们过有意义的“亲情” 年。
利用世界文化节日,养育人文气质。如世界地球日时.开展以“善待地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手抄报、宣传画、植树、捡垃圾等实践活动,使学生预感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可怕,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利用革命传统节日,弘扬民族精神。在“七·一” “八·一” “十·一”等重要节日 “七·七”事变、“九·一八” 事变、 “红军长征” “解放战争”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纪念El,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陵墓,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感受先烈们可歌可泣的壮丽人生,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深化对先烈精神和革命情操的理解,抒发学生的豪情壮志,培养朴素的爱国热情。
三、重视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去观察、分辨、思考,自觉主动地认同、接纳社会道德价值体系,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l:k~n可以利用班队或学校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打扫卫生等,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尊敬老人的情感。
又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 走进档案馆、图书馆,了解家乡的历史,领略名人的风采,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今天的生活,长大后为家乡、为祖国多作贡献。
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解读生活,就产生许多情感体验。学生走进社会,用自己的行为去解读道德,就确立了真正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情感的体验、实践的游历是学生发展和成长必不可少的。
四、德育要“寓教于乐”
喜爱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活动既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又能使他们长知识、增才干,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活动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内容,而寓教于乐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教育方法。所以。应围绕规范开展好活动,让小学生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在游戏中知道自己该怎样做,在比赛中找到不足,逐步改正。例如: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 系列活动;针对不尊敬长辈。不团结同学的现象,开展“这是你吗”的讲座活动;根据同学中乱扔纸屑、吃小食品等现象,开班队会,谈自己的体会。
五、德育要“家校一体化”
家庭是品德的学校,父母是品德的老师。家庭对孩子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规守矩,家长首先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学校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月报》,向家长宣传家庭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具体要求,介绍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子女。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倾听家长对抓好德育的意见和建议,密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使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真正实现德育“家校一体化”。
六、构建德育教育的社会网络
学校在做好德育教育的同时 要把工作向前延伸 与当地的综治办、公安部门、文化部门、团委、少工委、关工委、社区等组成共建单位,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与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单位联合办学。为中小学生提供德育教育的活动场所,全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玖』 浅谈怎样搞好农村小学教学管理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是一个热门话题,对农村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农村小学校长面临很大的挑战,要尽一切办法提高自身对学校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对小学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怎样管理?下面就这一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交流。
一、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师的管理
我所在的农村小学只有八名教师,学生八十几名。可能有人认为教师和学生人数少就很容易管理,其实不然。农村小学住宿和办公条件比城镇都要差,路又不好走,优秀的年轻教师都不愿意,现有的老师还怕调走,因此对教师的管理至关重要。因为在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为留住教师,校长想尽一切办法创造好的住宿条件和生活环境,使他们为农村孩子奉献自己的青春。但又不能疏忽对他们的管理,因为不管教师的话,容易使年轻教师变得懒惰,没有进取心。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评价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使他们心安,踏踏实实地在农村教学。我所在的小学每天早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跑操,加强体育锻炼,使一天充满活力。没有课的时候在集体办公室一起办公,阅作业,写教案,讨论学生学习情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严格管理下造就好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还有利于年轻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提倡活到老、学到老,教师传授知识的时候,要给予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加强教师管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很重要。
在农村小学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些人往往认为这只是校长的事,与其他教学人员毫无关系。其实,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授者,而且是管理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管理学生、教学设备等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师在讲课、检查学生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中要真正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教授者,而且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对提高教学管理有效性和教学质量非常必要。
二、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的管理
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家里条件好点的都想办法转出去到乡镇和县城上学,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于留下来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在父母亲教育这一块上基本是空白的,父母与孩子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因此,教育孩子这一重大使命就是学校教育。“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目标,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从以下方面管理。
首先,认真落实《学校日常常规要求》,加强对学生课堂、课间、收听广播、路队及放学后卫生整理等方面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利用好早自习及辅导等时间,并抓好课堂教学,找课堂要质量,注意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及时完成作业,不抄袭,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等行为习惯,再次注重安全教育。利用网络化工具,下载一些安全方面的视频,让学习观看,让学生下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确实存在许多危险的地方。比如:回家路上遇到下暴雨,容易发生洪水,应该往两边高处跑,不要往低处走等。最后还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学校教学环境的管理
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通过自己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教学环境。一方面加强对学校环境卫生的检查,督促每个班级打扫好本班卫生,提倡“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做法,使学生和教师养成良好的打扫卫生的习惯,把学校看做自己的家,使校园变得干净整齐。另一方面加强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师的教学环境,除了国家补助外,还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力量,争取资金,逐步改善。好的教学环境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在教师方面,积极倡导每位教师帮助几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时跟踪,使他们摆脱学习困境,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每一位教师还要相互学习,通过听课和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使教学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在学生中采用一优带一差的做法,使他们共同学习和提高。这些都需要加强和改善,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道德素质,必须加强对学校教学环境的管理。
农村小学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角度思考管理方法。我们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追求“工作创新有效,和谐共处”的境界,以为我们工作的环境空间营造舒缓、宽松、和谐的氛围。管理中,我们要积极创造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要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关心教师的生活,尽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给予教师充分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教师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管理境界。

『拾』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 现行小学英语教学的形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作为统考科目,英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乡镇小学普遍开设了英语课,但是城乡学习英语的环境差异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状况令人堪忧。许多学校英语教师配备不足,英语课时安排不足,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只是教教单词、练练句型,学生在课堂上缺少互动,几乎没有交流的机会,一节课跟读下来,学生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也有许多学校是比较重视英语教学的,每周安排三节英语课,有专职的英语教师,但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英语仍然处在“副科”的位置,目前也缺乏检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教师平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也只求让学生能跟、能读。“授之以渔”是课堂教学的智慧所在,真谛所在。所以,我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它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二、对有效教学的界定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思想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目前,许多小学英语教师总埋怨教学内容多、课时数少,希望通过增加课时数和利用课外时间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因此唯有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实施起来还比较困难。其课时紧,容量大,给我们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促使我们对怎样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有了更多的思考,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会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学得主动,提高效率。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还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一名21世纪的英语教师,要懂得尊重和热爱自己的学生,同他们建立起一种新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老师在学生眼中不仅是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用爱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创设英语教学环境,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再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单靠视觉回忆能再现原内容的70%,而视觉并用能再现原内容的86.5%,所以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处于英语环境中,并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接受信息。多种感官的运用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的加深。它能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让学生动嘴说、用眼看、用耳听、用笔画、手脑并用,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
(三)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此获趣
教学不仅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感到有趣、新奇,这就要求教师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模型、图片、幻灯、录像、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使学生学得轻松、练得扎实。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方法。如“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
1.当“小老师”、“模仿秀”
比如“talk about it”这一模块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者使用课堂用语。
2.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
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语调朗读,学生特别喜欢。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3.表演法
例如我常用的表演法是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
另外,我还常常让学生“唱英语歌曲”、“说绕口令”、“做游戏”等。由于教学方法的多彩多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4.运用边画边说的方法
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图文并茂,无论student book还是activity book到处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绘画是一项眼、手、脑等并用的活动,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它一则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二则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你方法也尤为重要。新型的学习方法不仅利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更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活动能力能较长时间地处于高涨、积极的状态之中。同时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主动灵活地学习,在好帮差中共同进步,而且很大程度上,基础差的学生会有更多、更大胆的练习机会。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学生的英语成绩大大提高了。
(四)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举行英美风景知识讲座等;还可以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也可以成立英语课外小组,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组织英语竞赛,如:英语书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阅读全文

与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