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农村小学生活化教学的背景

农村小学生活化教学的背景

发布时间:2020-12-29 23:53:46

1. 生活化教学是由谁提出的

生活化教学是由教育家陶行知最早提出来的,他倡导生活即教育思想,并且践行和发展了这个理论.

2.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内涵是什么

数学活动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即是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

3. 什么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所谓数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存在着数学思想。让学生处于一定的生活背景下学习数学,所得到的知识才是牢固的、灵活的,才使学生更加地喜欢数学,学好教学,数学能力、数学意识得到更大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我们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设计所遵循的四条教学原则是“创设情境,活化教材,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4.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作为学生教育的引导者的我们,要经常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历,大胆动手改变教材的编排体系,精心裁剪教材的例题,重组农村小学数学的,运用各种切合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下面谈谈我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使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做法: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生活化
在教学方法上我坚持运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尽最大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善于提出农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始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为最终目的,我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农村学生有城里学生所不具有的优势",要求他们敢于质疑,积极地进行思维的求异性的训练。我在数学教学时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归纳,从而促进自我发展。我在教学手段上,特别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相信这样一条"动起来,更精彩"的原则,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他们初步养成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先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圆后;讲圆的画法时,让学生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用什么工具来画过不要求大小的圆的?孩子们的思维的火花被激发开来:有的孩子说我用铲锹的两个尖角在泥地上画过圆的,有的说我用钉子和稻草来在地上画过圆的,还有的说我利用脸盆的边缘在废报纸上来画过圆的……再让学生借助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后,利用剪刀等工具动手画圆,剪圆,再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议一议,同桌讨论交流,从而准确地找到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多种感观参与这堂课的学习当中来,这样学生所获知识印象深刻,掌握的效果好。虽然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不象城里小学那样好,但我在教学还是尽量地使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优秀的课件,将有的数学教学内容化难为简,还增加教育教学的现代气息,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内容应生活化
虽然教材的教学内容是已经呈现在书上了的,但我在数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我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因地制宜地转化旧观念,做到"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大胆而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尤其是考虑到农村小学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自我的聪明才智的体现。如在数学"按比例分配时"我将例题改为农村孩子常见的配制农药的问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小明家要为禾苗喷农药,买药液20克,药和水之比是1:100,问可配多少药水?需要多少水?"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农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信手拈来,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高涨,纷纷动手操作,这样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好,也可以为将来培养的新式农民,懂科学种地的农民。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时,我们老师要从多方面寻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应用数学,真切感受"生活到处有数学"。这样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的能动性将大大提高。
三、数学应用应生活化
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在教完"圆的周长和面积"后,让学生到操场测一测学校操场的周长和面积,体会一下跑道的周长和运动场的面积的面积分别是指什么,该怎样来求,联系学生的实际,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跑一跑,看一看,测量一下,体验周长和面积具体指的是哪些。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一种快乐享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数学作业设计应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就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精心设计作业,考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使作业与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应体现农村生活的特色,抓住农村孩子的生活细节,真正体现农村学生的需要,我们教给他们生活中的数学,才是孩子们自己的数学,也才是孩子们需要的数学。小学数学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又必须回归于他们的生活,这样的数学才富有活力。我们每一个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时,应该根据农村的实际,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着眼孩子们的未来出发,教师应多设计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真正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性,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5. 浅谈小学科学中生活化教学如何开展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它要面对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低效的、无效的?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的唯一指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播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科学课堂因此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我们原来的教学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科学课教学的新路子,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思考并付诸行动的重要事情。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做法。一.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活动有效的前提科学课堂中,特别是观察、实验课,面对众多新鲜的器材、实验材料,学生都有一种好奇与冲动。表现在:有的学生争抢仪器、争做操作,随意摆弄器材,只顾玩,忽视了要研究的问题。有的学生总是争着动手,不愿做记录、观察。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爱玩的天性。良好的纪律是教学活动有效的前提,课堂中我们发现学生有“偏离”现象,我们应该及时给以提醒,维持好课堂纪律。在平时教学中逐步与学生建成约定俗成的习惯,贯穿于活动的始终。我们也可以从小组人员搭配和评价上去改善。小组人员合理搭配。把不同能力、不同特长的学生分在一组。如动手能力强的、观察细致的、好记录的分在一组,让其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同时可以把小组分的小一些,如两人组可以满足学生爱动手的心理。注重实验活动全过程的评价。把从明确步骤到交流所得都纳入成绩的范围。让学生重视每一个环节。这样就可以杜绝争抢仪器,影响活动氛围,冲淡思维集中度,浪费时间的情景发生,提高科学实验的效果。二.让课堂生活化《科学》作为课改中的一门新课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来研究,显得更具有生活性、实践性和知识性,这样能调动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关注生活、增强生产生活中科学的意识。从而让他们从生活中学到科学知识,初步懂得一些科学原理,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自然科学课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自然科学知识应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科学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我们科学课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科学源于生活并且无处不在,使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们懂得学习自然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例如在教天气这一单元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水,大家都知道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和常用的资源,学生对水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但水有哪些基本的物理性质呢?比如水的颜色、气味等等学生没有充分的理性认识;在生活中水的各种形态(比如冰、雪、雨、云雾……)学生在生活中都亲自感受过,但它们是不是水?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蒸气能直接变成冰吗?这些问题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成为科学课课堂自主探究的主要内容。再如:声音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在教学声音这一单元时,我这样设计教学:利用橡皮筋和木版制作的能发生的木版,通过游戏激发兴趣,然后通过实验找出声音的存在并适时提问: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都听到了声音?这时将课堂实验与生活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声音是无处不在的。从而达到在生活中学习,通过学习更好的认识自然、认识生活的目的 三.科学课课堂是开放的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即科学课不受课时的束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外去探究、去发现;科学不受课堂的束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向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科学课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强调丰富性、多样性;科学课的结论可能不是唯一的。例如:在教授有生命的物体一单元时,我安排了这样的前奏:让学生在家长带领下课前通过调查“动植物生活的环境?”“动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动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影响动植物生长的原因?”等等,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再把对大自然的认识带到课堂中来。通过各方面的课前调查和课堂上的汇报、讨论与思考,孩子们对大自然有了比较丰富的、系统的认识。再如:教授溶解一单元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让他们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溶解吗?”引发了学生们热烈的讨论,同时激发起学生的思维,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溶解

阅读全文

与农村小学生活化教学的背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