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戏剧学院一年的学费是多少
没有一个叫“北京戏剧学院”的大学。
类似的大学有:
1、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总部、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总部和世界戏剧院校联盟秘书处所在地,是世界戏剧院校联盟国际大学生戏剧节活动基地。中央戏剧学院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戏剧教育席位,是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中央戏剧学院的历史可以溯源至1938年4月10日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49年12月,中央戏剧学院正式开办;1950年4月2日,召开了中央戏剧学院成立大会,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
2、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类高等职业学院。北戏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市私立艺培戏曲学校。2002年12月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成立,正式举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2006年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并入学院,充实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力量。现有职工357人,专任教师233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专家67人。有北京市名师5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7人,北京市专业带头人1人。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开设京剧、地方戏曲、音乐、舞蹈、艺术设计和影视表演等多个专业方向,已从单一的戏曲学校发展成为综合艺术院校,培养了孙毓敏、张学津、赵葆秀、谷文月等近7000名艺术人才。 2012年2月学院成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3、中国戏曲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成立于1950年1月28日,原隶属文化部,最初称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1955年1月正式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1973年11月并入文化部“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后更名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戏曲学校”。1977年2月正式恢复中国戏曲学校建制。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从此揭开了中国戏曲艺术教育的新篇章。2000年划转北京市,国家对学院实行文化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体制。学院首任校长是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的田汉先生,王瑶卿、晏甬、萧长华、史若虚、王荣增、俞琳、朱文相、周育德、杜长胜等先后任校(院)长。学院的校训是“德艺双馨,继往开来”。学院目前设有京剧系、表演系、导演系、音乐系、戏曲文学系、舞台美术系、新媒体艺术系、国际文化交流系、基础部、附中等10个教学单位,有“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艺术学理论”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15个本科专业和27个专业方向。戏剧戏曲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并列入北京市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京剧表演专业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也是国家和北京市两级特色专业。
4、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是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原址--西四石老娘胡同,成立于1950年。北京电影学院从它的前身--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的创立(1950),到现在已走过五十八年的历程。五十八年来,电影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学科到多种学科;从单一学制到多层次学制;从十余人的师资到今天五百余人的教职工队伍。在历史的进程中,电影学院与电影事业的发展及变革风雨同舟,电影教学和电影创作实践相辅相成;做到既培养了大量人才,又有电影艺术理论、创作的成果,为中国电影事业培养了万余名电影各专业的毕业生,在发展中国电影事业方面,做出了它应有的贡献,影响遍及国内外。
5、北京演艺专修学院:
北京演艺专修学院是一所网络院校,北京演艺专修网隶属于北京九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于2006年批准成立,学院座落在北京中关村昌平园,毗邻长城、明十三陵和十三陵水库,学院内风景秀丽、空气清新,被誉为"园林式学校",北京大学新校区、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著名高校环布周围,文化气息浓郁。办学十年来,北京演艺专修学院秉承“宽进、严教、严管、严出”的育人思路,突出“质量为魂、学生为本、特色发展、重在应用”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高等艺术教育改革思路,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势。学院从办学伊始,始终坚持专家治校、名师执教。开设有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编导与制作、影视摄影与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流行声乐、器乐与音乐制作、中国舞、流行舞、国标舞、模特表演、文化产业管理、艺术设计等专业,组建了三个专业群艺术委员会。它们分别是戏剧影视艺术委员会、音乐(流行音乐)艺术委员会、舞蹈艺术委员会。
㈡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大学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是公内办大专院校。你上容国家教育部网站,在右上角“文献”那里下载一份《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或直接网络: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你就可以见到国家教育部是明确地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定性为“公办大专院校”的。
㈢ 北京有哪些艺术院校
北京艺术院校很多:
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戏曲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以上是公立国家级或北京的艺术院校,还有一些民办,私立艺术院校很多很多。
㈣ 上海戏剧学院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
无疑问,民办、、
㈤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办学历史
解放 初期,在宣武区陶然亭有一所私立戏曲学校,即“艺培戏曲学校”,它的建成是与当时身为“梨园公会”会长的沈玉斌分不开的。一次在中南海为首长演出中,周恩来总理见到沈玉斌时道:“你姓沈,是戏曲界的负责人对吗?你们辛苦了!”短短一语体现了党的关怀,促成了沈氏办戏校的决心,设想不要国家出资属民办性质,但又不同于过去的旧科班。
筹建工作开始了,校址利用“松柏庵”破庙。沈玉斌为办艺培戏校,忍痛卖掉前府胡同13号的私宅房产。后来还典卖了家中的电话、首饰和裘皮大衣等贵重物品,但这远远不能解决支出所需。
1951年7月26日,在梁小鸾等人的奔走倡导下,戏曲界在京女演员五十余位联合义演为艺培筹集资金。演出《玉堂春》和《大八蜡庙》。刘喜奎、碧云霞亲任舞台监督,这次坤伶大会文武双出,在京剧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排戏时沈玉斌见特请的赵桐珊(芙蓉草)最为忙累,不知如何感谢才好,王瑶卿安慰他说:“桐珊是个热心人,为了培养下一代,排排戏有什么?道道辛苦就行了。”虽说如此,沈氏心里甚是过意不去。紧张的排戏,大家都是热汗淋淋,但却都乐呵呵毫无怨言,沈玉斌深受感动,赶忙抱来十多个大西瓜,请诸位消暑解渴。
地处天桥的鸣华京剧团,亦闻风而动,梁益鸣、张宝华率团演出拿手剧目《打窦瑶》等。梁益鸣把全部收入亲自送到梨园公会,对沈玉斌会长说:“我们剧团能力有限,只能表表心意吧。”李桂云又组织河北梆子剧团义演了一场。荀慧生、于连泉(筱翠花)两位名家披挂上阵,义演了《樊江关》。刚从武汉返京的梅兰芳,听说学校正在筹款,不久即在长安戏院演了《金山寺·断桥》和《凤还巢》。
刚从香港归来不久的马连良和张君秋,正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得知艺培正在筹款,义不容辞地义演了《四进士》,并特意打来长途电话,请沈会长派人前去取款,沈玉斌亲自赶赴津门,待接到款后,方知是该场演出的全部收入。按惯例应是收入低微的班底演员不在义演之内,沈忙说:“怎么好要大家的戏份呢?”郭少安说:“这不是您沈先生私人组班,办戏校是为了下一代,我们也应尽一点责任。”沈只得眼含热泪连声道谢地把钱收下。
告别舞台多年的名净郝寿臣,亲率弟子于长安戏院义演花脸大会,戏码为王玉让的《闹江州》;王永昌的《草桥关》;袁世海的《盗御马》,大轴为郝老的《李七长亭》,73岁的萧长华演解差。接二连三的筹款义演,充分体现了戏曲界对培养下一代的一片赤诚之心。 1951年11月下旬,在松柏庵的后院里,出现了十几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天天在那里练功,他们算是艺培戏校的第一批学员。可在当时这里既不像学校,又不像科班,只能称它为“梨园子弟学艺班”。为了给学生“抄功”,聘请了王仲元、刘佩永、张喜鸿,沈玉斌只能付给他们微薄的车马费。后又请来了尚小云在正乐科班的师兄弟李三星,他是名净李顺德之子。为早晚能帮助照料,就住在庙内。
校址地方不够用,沈玉斌见那么多的殿堂常年供奉尊神,反复考虑,萌生了请诸神退位的念头,但此举非同小可。他先得到了王瑶卿、萧长华的支持,又经梨园公会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恭请大殿内的佛像起驾,在殿西小跨院“深葬”。届时摆香案焚香烧纸,沈玉斌当众虔诚祷告念念有词,仪毕后大家小心翼翼地把诸神一尊尊直立安放坑内,然后填平整好,此举总算圆满成功。
20多间大小佛殿,经过更换门窗和修葺粉刷,变成课堂。供桌和匾额改制成桌椅。办公设备是向梨园公会借来的,创业时的教学用具,一些是三义永捐赠的,一些是部分教师贡献的。在各方的支持下,学校总算有了初步模样。后经多方磋商,组成了由王瑶卿、萧长华、郝寿臣、沈玉斌、贯大元、谭富英、李少春、叶盛章、梁小鸾、史若虚、王颉竹等人组成的招生委员会。1951年12月4日于新民报刊登“艺培戏曲学校招生简章”。不几日,即有500多名学生前来报名。经过初试和复试,到次年的1月3日注册报到,前后仅用一月时光,即完成了一切招生工作。全体工作人员都是白尽义务,不取任何报酬。 协助沈玉斌的,有荀令文负责教务工作,负责事务的是吴仁本,经过多方奔走,相继请来各行教师到校任教。这已属不易,因当时已有一所国家办的戏曲学校,校长为王瑶卿,有威望的师资几乎均被请去,而且是固定工资,一切开销均由国家支付。而艺培戏校属于私立,所需资金全靠沈玉斌个人支撑。
诸连顺是众所公认的好教师,自从富连成科班报散后,就没有了工作,加之他本人有不良嗜好,生活无有保障。沈玉斌请他出山任教,他非常感激。萧长华得知后,逢人便说:“玉斌这个办法真好,既解决了小的学戏问题,又解决了老的吃饭问题,真是积德修好哇!”
为了开辟宽绰的练功场地,梨园公会研究决定,将义地的坟墓迁走,并成立了以沈玉斌、于永利为首的“迁坟委员会”。通知亡者家属前来认领陪葬物品。遗骨装入瓷坛或棺中,这其中就有杨小楼、陈德霖、金少山、高四保、高庆奎、王长林、文亮臣、宋永珍、李世芳等诸多名家,以及尚小云之母、姚玉芙之父,于连泉双亲及夫人、谭富英夫人等,他们大部迁往南苑集贤村重新安葬。此工作从1951年底至1952年初,用了一个多月。
1952年初春,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正式建成了,经市文教局批准,成立了戏校董事会,梅兰芳任董事长,郝寿臣、沈玉斌任副董事长,王瑶卿、萧长华为咨询董事,在董事会上推选郝寿臣出任校长,并制订了学校章程和教学方针。
教师也随之有所增加,武旦教师暂请李金鸿代课,武戏教师王德森、王恩垣,随之郭静安等也来校任教。不久又相继请来了武丑教师王福山,丑行教师赵德普,小生教师衡和华。苏连汉因有时搭班赴外地演出,沈玉斌便亲自登门,请侯喜瑞出山临时代课。
建校时无校舍,学生只能走读,中午在校用餐,其经费全靠沈玉斌设法解决,由于经费所限,伙食只能从简,主食馒头或窝头,副食白菜和萝卜。当时也曾因经费接不上,出现过断炊的局面,学校只得让学生回家用餐,无奈沈玉斌只好含着眼泪道歉致意。同样因经费关系,当时也无力添置练功地毯,只能让学生暂时自备棉垫。由此可以想象当年“艺培”创业是多么的艰辛。
北京市市长彭真闻知艺培处境艰难,于5月27日亲临学校视察,了解情况后不久,学校便接到市政府批示:除每月补助经费2000元外,另拨万元修建宿舍;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戏曲事业的关怀。 经济有缓,部分教师能按月开支,又添置了一些教具和其它设备。但不久又出现了紧张局面。董事长梅兰芳,为给艺培筹募基金,与中国戏曲实验学校原四维戏校的学生,1952年6月24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了一场义演。戏码为侯正仁《四杰村》,刘秀荣、张春孝、钮骠《豆汁记》,大轴是梅兰芳《霸王别姬》,剧中除刘连荣的项羽、姜妙香的虞姬、王少亭的韩信、萧长华的更夫等为梅先生的老搭档外,为加强演员阵容,由戏校的钱浩梁、朱秉谦、杨启顺、袁国林、贺春泰、傅殿华、柏之毅、史燕生分别扮演韩信帐下的樊哙、周勃、王陵、彭越、陈贺、孔熙、英布、曹参八员汉将,使该戏增色,剧场之内盛况空前,演出的收入给艺培解决了燃眉之急。后来马连良得知后,便主动发起以富社师兄弟为主的一场义务戏,为艺培筹集基金。1952年8月5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群英会·借东风》,由侯喜瑞饰黄盖、马连良前鲁肃后孔明、曹连孝前孔明后鲁肃、叶盛兰饰周瑜、黄元庆饰赵云。萧长华、郝寿臣两位亦粉墨登场,分饰蒋干和曹操。由首都实验京剧团助演,开场为吴鸣申的《嘉兴府》。这之后,马连良、张君秋又义演《四进士》,票款全部经梨园公会转交艺培戏校。
随着戏校的发展,人员也在不断增加,教师已有20多人,由于学校创业维艰,请来的教师只发给以小米为计算单位的低工分。临时代课的只给予菲薄的车马费酬劳,有的教师主动义务教学,不取一文钱。荀令文就曾对沈说:“三叔,如果开支紧张,我也和您一样,暂不要报酬。”他在学校的一年多中,从未领过任何报酬,后因工作需要,他调到梨园公会。
学生开始上课学艺,沈玉斌一度想给学生们重新起个艺名,甚至连排什么字都想好了。萧长华闻听摇了摇头说:“不妥!那不变成旧科班了吗?玉斌,你看是不是这么个理儿?请你慎重考虑!”沈听罢之后,连连点头道:“您老说得对,多亏您提醒!”此事作罢。
戏曲学校分生、旦、净、丑诸多行当,分行关系着一个学生的命运与前途。初选的行当对某些学生往往不一定合适,要通过观察了解和培训实践加以纠正。为此学校有明文规定,若是学生一旦不适所学行当可以变更。所以这批学生中就有不少人毕业时的专业与初学的行当有了较大的变更,当时学生们称它为“大改行”。
有的学生确实不适应学戏,只得劝其退学另谋出路。巴金陵原也有人主张让其转学,沈玉斌却坚持己见,认为他是棵好苗子,须正确引导,于是亲自给他说了一出昆曲《春香闹学》,果然不凡,毕业后他一直在校任教,现已是桃李满门的优秀教师了。
1953年2月9日下午,梅兰芳主持了“艺培”的最后一次董事会,总结了戏校1953年一年的工作之后宣布,因经费和师资的困难,经市政府批准,学校由政府接办。市文化局副处长王松声宣布,改名为“北京市戏曲学校”。北京市私立艺培戏曲学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郝寿臣校长曾对学生们说:“戏校能有今天,多亏了沈校长啊!”1992年,北京市戏曲学校建校40周年之际,邓友梅曾撰文《校庆之时不要忘记沈玉斌》。
1993年北京市戏曲学校被评为北京市重点中专;1994年又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1994年、2000年两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并连续五次荣获“北京市、省部级精神文明标兵单位”的光荣称号。同年,学校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又增挂了“北京市艺术学校”的校牌,增设了中国民族舞、芭蕾舞、国标舞、音乐电脑制作、舞美灯光音响班、基功师资班、木偶等多种学科,接纳了广西、安徽、云南、湖北、唐山等地的京剧委培生,又有一批优秀的艺苗展现在观众之中。
2000年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开设了戏曲系、舞蹈系。学校曾组团出访了俄罗斯、韩国、比利时、法国、德国、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并与台湾复兴剧校建立了长期的文化交流关系,自1994年9月以来,已先后派遣和办理8批专业教师,共百余人次赴台教学传艺,深获好评。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领导的关怀下,于2002年升格成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多种专业、多项学科的名牌学校和综合艺术的教育基地。
2003年开设的北京市尖子人才后备班,一年多来成绩突出。学生魏春荣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杨菲获侯宝林金奖,以及其他各项奖项。我院业已成为北京市艺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2008年1月,学院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2011年12月,学院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㈥ 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戏曲学院一样吗有什么差别
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戏曲学院一样,没有差别,中国戏曲学院就是北京戏曲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北京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市哲社管理二级单位。
学院成立于1950年1月28日,原隶属文化部,最初称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1955年1月,更名为中国戏曲学校。
1973年11月并入文化部“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后更名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戏曲学校”;1977年2月正式恢复中国戏曲学校建制;1978年10月,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2000年,划转北京市。
(6)私立戏曲学校扩展阅读:
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院校,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在国内戏曲教育领域中,专业最完备、培养体系最健全、优质师资最集中、输送高端专业人才最多、业内影响最大,在全国戏曲教育领域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是全国“戏曲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高水平特色大学,被誉为“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院成立于1950年1月,是新中国由国家举办的第一所戏曲教育机构,首任校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田汉先生。
校训是“德艺双馨,继往开来”。学院原隶属文化部,最初称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1955年1月正式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0年学院划转北京市,2014年,文化和旅游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中国戏曲学院。
㈦ 全国有哪些艺术院校
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公立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 解放军艺术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新疆艺术学院
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民办大学):
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美术学院 大连艺术学院 辽宁传媒学院 吉林动画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江西服装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四川传媒学院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资料扩展:
艺术院校是指专门开设艺术及含有艺术性质各专业的院校,普通类高校也设有艺术学院或艺术系。以及具有院校性质从事艺术教育教学机构。教育部对于艺术院校学历分为: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艺术院校和非学历的艺术院校。
艺术类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教育部对于艺术院校学历分为: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艺术院校和非学历的艺术院校。
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共96所,其中本科45所,专科51所。(备注:不包括含有艺术类专业及含有艺术性质且归类为其他类型的院校、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院校以及港澳台艺术院校)
公立本科院校31所,民办本科院校10所,民办本科独立院校4所。
音乐类:声乐、钢琴、民乐、调律、录音、作曲、音乐学、管弦乐、音乐教育等。
戏剧类:表演、导演、戏剧文学、摄影、录音、舞台艺术、电影电视等。
美术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学、设计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动画、环艺设计、建筑设计、数字设计等。
舞蹈类:古典舞、爵士舞、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国际舞、拉丁舞、街舞、舞蹈编导等。
传媒类: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采编、广播电视编导、照明艺术等。
资料链接:艺术院校 网络
㈧ 北京的艺术类民办学校有哪些!
民办学校里面都带有艺术类的,为的就是招学生.但还是要参加自考什么.建议还是直接去公办的自考吧.
㈨ 志愿填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专科
㈩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公办
在太原乃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