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公立私立 > 私立育才简介

私立育才简介

发布时间:2020-12-06 22:11:03

⑴ 育才的介绍

《诗·小雅·菁菁来者莪序自》:“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 宋 曾巩《正字制》:“是正文字之官,实为儒学之选,宜体育材之意,勉思畜德之勤。” 明 方孝孺《送李生序》:“古之育才者不求其多才,而惟养其气,培之以道德,而使之纯。”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而乃塞畦绝径,令窈窕含光不克登其徽音,秀媛蕴才不克扬其文采,固失育才美俗之道,亦非文明开化之宜。”

⑵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介绍.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依托成都七中办学,校长由成都七中副校长担任。在七中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七中育才学校既具有公办学校办学经验丰富、教师队伍稳定、教育质量高的优势,又具有改制学校体制新、机制活、起点高、生源好,家长主动参与意识强、学校管理现代化等特点。自97年改制以来,七中育才学校受到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多次到校视察指导工作。七中育才学校校风好、学风浓、师德高、管理严,已被命名为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模范职工之家。
七中育才学校占地约十亩。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836人。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1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学科带头人3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9人,成都市学会理事3名,成都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各1名,市优秀党员2名,锦江区优秀青年教师2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各1名。
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成都七中“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三体(主体、个体、整体)”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围绕教学、德育两个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主线,为实现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优化三个方面的突破而努力(简称:以“三体”为指导,实现三个突破)。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把学校办成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办学有特色的,在成都和四川省有重要影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校;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办学体制改革的实验校;辐射改革成果的示范校。
德育指导思想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系列德育活动为特色,实行系列活动与常规管理相结合,做人教育和成才教育相结合,思想工作和心理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模式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全面打好学生的素质基础,尤其要“重德育才,要成才先成人”主要为成都七中等重点高中输送具有个性特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初中毕业生,为他们进入高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2006年7月,七中育才学校由市管转为锦江区管理。七中育才学校在锦江区“魅力锦江,品质教育”大格局中,开始了新的发展篇章。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校现场办公,多年来困绕学校发展的场地狭小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我们深信七中育才学校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教育部已有规定,最迟2008年,所有公办民助学校要么退回公办,要么变成民办。成都市教育局也多次表示,四七九三所小联中将回归公办。“不管学校性质怎么变,教学质量是肯定不变的。”张军说,学校已开始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学校旁一块13亩大小的土地已被圈定,用于修建综合教学大楼,学校现有的体育场也将扩建。
校园变大,是否会相应增加招生计划?张军表示,目前还没有扩招的消息。“从学校角度来讲,我们不希望扩招。现在的校园很小,一直是在满负荷运转。我们希望新大楼将会改变这种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场地。”

⑶ 育才小学的介绍

育才学校的前身是基督教培贤女子神学院,始建于1920年。解放后,由市人民内政府接管办起工农速容成中学。1953年8月,改为广州市育才小学。1956年,育才小学与市立东区二小、东区八小、私立道青小学合并为保安街二小,后称寺贝通津小学。1960年9月,由市教育局指定进行十年一贯制试验,与市七中合为广州师院附属实验学校。1964年,复名寺贝通津小学。1986年9月开始在三至五年级开设体育班。1988年——1989年度先后招收小学和初中一年级体育生,并于1988年5月定名为“东山区育才体育运动实验学校”,后又定名为“东山区育才学校”。2001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3年2月,育才学校与育鹰小学、水均岗小学三所学校合并,搬迁到东风东路782号,保留了“东山区育才学校”的校名。

⑷ 舒城育才中学简介,要详细内容

3月11日下午,县教育局党组成员、督导办主任杨光耀一行到舒城育才学校督查新学期开回学工作。 督查答组听取了育才学校校长王友红的专项汇报,并查看相关资料,对育才学校开学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对育才学校“让孩子因为我们而幸福”的办学理念,“样样落实,天天坚持”的校训,给予了高度评价。
督查组认为育才学校正在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育才文化,同时对民办学校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陶海燕)

⑸ 简介下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抄前身是1957年开办的一所市属普通中学,初名成都市第三十五中学。1997年9月1日,为使学校适应成都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经成都市教育局批准,正式依托成都五大王牌中学(成都七中、成都石室中学、成都树德中学、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之一——成都七中办学,停止高中办学,改制成为成都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初级中学。2006年9月1日,移交锦江区教育局管理。截止2011年6月30日,共有教学班级50个,学生3200人,在岗职工186人(四川省特级教师2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4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12人,高级教师56人)。

⑹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的风光简介

东北育才学校简介东北育才学校是1949年5月1日,由张闻天、徐特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是沈阳市教育局直属的省重点中学,是辽宁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改革、坚持发展、坚持创新,树立了“现代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允许选择,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人尽其才的教育”的教育观念。创建了为高层次创新型杰出人才培养打基础的中学素质教育模式,即优才教育模式,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果,使东北育才学校成为辽宁最好、东北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校。学校被省政府评为省先进集体、省模范学校、全国计算机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突出成果奖、省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创新培养项目实验学校。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38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北校区是初中部,浑南校区是高中部、小学部、理科部,国际部和幼儿园,外国语学校是中日合作办学的初、高中,三个校区共有130多个教学班,学生近7000人,发挥了名校办学规模效益。东北育才学校浑南校区已成为沈阳市基础教育对外开放最漂亮的窗口,为沈阳市增添了光彩。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全面发展,初露才华”。学校的校风是“勤奋进取,严谨求实,文明和谐,创新高效”。学校的办学目标是“面向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社会国际化、学习化、高科技化,创建融合中西方教育优势的现代化、高效能、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杰出人才打基础的中学素质教育模式,把东北育才学校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实验性、示范性、国际化世界名校。”1990年起我校开始全面实施东北育才学校《现代中学德育系统工程》,创建了知识性德育、养成性德育、情感性德育相统一的德育新模式。德育工作已成为硬性实体,形成立体网络,达到整体优化。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成为具有高尚人格、有进取精神、有国际视野、重事业成就的领袖式人才。学校建立了现代教学模式,在教学领域实现了八化:“课程设置多元化、学制弹性化、教材选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活动教育化、教学方法最优化、学习方法科学化、教师队伍社会化。”在研究性学习、双语教学、分层次教学、考试与评价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高中学分制、导师制、建立科学研究实验室等方面走在全国前沿。学校在校园内创建了东北育才学校材料科学研究实验室、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和机器人研究实验室和软件科学研究实验室,把科学家请进中学校园,把尖端科学领域研究实验引进中学校园,建立了学生创新指导中心。我校在职教师总人数近600人,他们来自于北师大、吉林大学、东北师大、沈阳师大等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99.4%具有本科以上学历,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80%。学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有120多人研究生班结业或在读,有近30人去美国、英国、日本等进行为期一个月以上的进修。学校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社会化,聘请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家、教授做兼职教师,学校任期一年以上的兼职教师已有15位,其中教授、研究员7位,博士生4位。学校还聘请了16名外籍教师。近几年高考文科、理科人均总分连续七年全省最高,;文、理科学生100%进入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向全国名牌大学保送学生全省最多。多年来,在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中共获得119枚奖牌,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8块金牌,2块银牌,1块铜牌,这个成绩在东北地区最好,在全国名列前茅。英语班的学生高二年级考“托福”,都能过550分,70%在600分以上,有的同学得满分;日语班学生在高二年级都能通过日本语国际水平一级考试。日语班学生绝大部分到日本考大学,40%进入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2003年春,日本东京大学仅招15名外国非公派本科留学生,育才学生就占9名。今年秋季,外国语学校270多名毕业生去国外考大学。1998年,沈阳市全民外语大赛共有32名学生获奖,育才学生占30名。还有一些学生考入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威廉斯大学、杜克大学、劳伦斯大学等国际名牌大学。学校与美国阿拉巴契亚州立大学、美国芝加哥奥利兹.德.多明奇兹小学、弗朗西斯科.摩德罗中学、北部大学预备学校、德国圣.贝尔哈德中学、日本富山县中部高中、加拿大哥伦比亚国际学院、韩国京畿科学高等学校,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华侨中学、南洋小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内几十所中学建立了协作关系。学校成立了国际部,已开始吸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现有50多名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和台湾的留学生在校学习。东北育才学校正在为实现“创建融合中西方教育优势的现代化、高效能、国际化的世界名校”而奋斗。学校的网址是: http://www.neyc.cn。

⑺ 育才一小的简介

学校现占地来面积13999平方米,建源筑面积11380平方米,教学班39个,学生1783名,教职员工115人。绿化率达75%以上。专任教师56%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学历,37%以上具有大专学历;占68%的教师具有小学高级职称。

⑻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学校简介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在成都七中的高位引领下,在锦江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办学效益获得显著提升,各项成绩斐然,无论是学生的学科竞赛、艺体成绩、科创活动、中考都遥遥领先成都市各初中学校,将成都市第一的金字品牌定格。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创办的校刊杂志有《晨曦》、《YUCAI impressions》、《亲子阅读》、《心晴》和《心翎》。同时,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教师灵动发展,教师获得赛献课全国一等奖的就有19人次,外出讲座若干,优秀教师团队的发展水平与规模具有高原之势,全校师生发展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充分体现出“为全省构筑起了初中教育价值新高度”的态势,学校办学呈现出“管理精细、事业精进、生命精彩”的特色和样态。2008年《人民教育》第五期以“让学校成为收获幸福的地方”为题对学校进行了办学特色纪实的专题报道。2005年,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通过多媒体教学示范班,将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优质教育辐射到薄弱的边远地区,近万名学生与该校学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2008年5月6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与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三圣分校、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结成教育联盟,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教育链成功建成,通过精神共同体、学习共同体、课改共同体的建设,共同提升着三个学校的教育质量,2009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对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链动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入报道。

⑼ 广州市育才中学的学校简介

1954年迁址至福今路。1959年学校更名为“梅花村中学”,试行小学、初中九年一版贯制。1961年易名为“华南师范学院权实验学校”,实行十年一贯制。1968年秋,因文革之故,学校更名为“广州市第六十二中学”。1978年,小学部与中学部分离,小学部校名为“梅花村小学”。1995年,学校更名为“广州市育才中学”。2001年,在二沙岛办起了国有民营性质的“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2002年与广州市第48中学合并,统一冠名为“广州市育才中学”,分东、西两个校区,率先开创了广州市史无前例的“强强联合”的办学模式。

⑽ 育才中学的学校简介

学校位于芦陵抄大道西侧,省级开袭发区中心。学校占地面积13334平方米。有造型别致的综合楼,气势不凡的教学楼,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宽敞明亮的会议大厅。校园内建筑布局合理,环境幽美怡人,春桃夏榴,秋菊冬梅,繁花似锦,四季芬芳,是一所花园式单位,理想的“育才”场所。学校自1988年创办以来,历经了艰难起步,奋力拼搏、崭露头角、良性发展的全过程。在上级领导的殷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历届领导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近几届领导精诚团结,勇于开拓,强化管理,狠抓质量,学校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教学班16个,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60余人的较为规范、初具规模的初级中学,并以校风好、教风严、学风浓、教学质量高而蜚声全县。

阅读全文

与私立育才简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