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地户口在上海上小学需要什么手续
2017异地户口上学政策:
一、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入学条件:
1、父母至少一方与本地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务工一年以上;
2、父母至少一方持有本地公安部门核发的""居住证"",另一方为非本地户籍的;
3、在本地有稳定的住所。
4、符合本地规定的入学年龄。
二、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入学所需提交证件材料:
(1)儿童及其父母在原籍户口簿;
(2)适龄儿童父母身份证;
(3)适龄儿童父母市南区居住证;
(4)购房户:房产证;尚未办理房产证的,出具《购房合同》及已缴款收据;租房户:青岛市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
(5)合法就业的提供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劳动合同正规文本、青岛市就业登记表及社保卡;合法经营的提供市南工商营业执照;
(6)出生证;
(7)预防接种证;
(8)健康证明;
(9)幼儿发展评估手册等。
B. 外地户口在上海上小学的条件有哪些求专业人士解答
这个问题网上很容易查到,关键问题是办理居住证和积分
义务教育阶段:6-14周岁
1)居住证积分达到120分:可安排随迁子女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优质)学校就读。并且拥有择校权。
2)持居住证积分未达到120分但符合年限要求:可安排随迁子女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极少数)、民办(少部分资源相对较弱)学校就读。
3)居住证积分未达到120分且不符合年限要求:可安排随迁子女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极少数)、民办(极少部分资源相对较弱)学校就读。
4)无居住证,无法正常入学、或无法取得学籍。
C. 上海国际小学的招生要求是什么
1、有关学生学籍、户籍问题
目前,上海地区的国际学校大致有三种,分别为:外籍子女学校,知识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私立国际学校,中籍和外籍学生都有招收;公立学校国际部,主要招收中籍学生。对于前两种学校来说,对于学生户籍一般要求不大,但是国际部会对学生的户籍有一定要求。
2、入学测试和中考成绩
国际学校的入学测试各位应该很熟悉了,一般伤害地区公立学校国际部和部分的私立国际学校在招生时会对学生的中考成绩做一定要求,同时每个学校还会组织入学测试,通过之后才予以录取,看是一般会分为笔试与面试两部分,待学校审核通过后才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学校参与学习。
D. 2017年非上海户籍的外地人子女入学条件是什么
2017年非上海户籍外地子女学前教育阶段入学条件:
1、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内住证》及容居住证内达标准积分的有效证明(居住证积分通知书)
2、适龄儿童有效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
3、有效居住证明(购房产权证或者经区房屋管理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
2017年幼儿园招生入学对象: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出生,身体健康、智力正常、可正常参加集体活动的幼儿。
家长在为孩子办理报名入学时的注意事项:
(1)所有适龄儿童入园都必须先在网上进行信息采集,再根据相关要求到指定点进行现场信息审核确认,现场报名时必须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和幼儿本人。
(2)民办幼儿园5月24日前发放入园通知书;公办幼儿园6月22-23日发放入园通知书。
(3)一位幼儿只能被一所幼儿园录取,一经录取不能变更。
E. 小孩在上海上公立小学有什么条件
首先,你的房子是对口那所公办小学的; 其次,你和你小孩的户口本和预防接种证明; 再次,你和你小孩的居住证
F.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上海入学需要什么条件
不同的教育阶段,需要的条件不同,具体如下:
一、幼儿园阶段:
区教育部门可依据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持《上海市居住证》且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期限,或持《上海市居住证》且办理灵活就业情况等条件,在妥善安排本市户籍适龄幼儿入园的基础上,统筹安排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
二、义务教育阶段:
持《上海市居住证》且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不含补缴,下同)。
对于连续3年办妥灵活就业登记的来沪人员,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即持《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三、高中教育阶段:
父母一方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
父母一方持《上海市居住证》且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或持《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其随迁子女在本市接受3年初中教育。
四、高等教育阶段:
父母一方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其随迁子女在本市参加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或父母一方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连续持有《上海市居住证》3年,其随迁子女为本市高中阶段毕业生。
五、参加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考试、“三校生”高考(专科层次)、本市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
父母一方持《上海市居住证》且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或持《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其随迁子女参加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考试并具有本市中等职业教育完整学习经历:
可选择在本市参加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考试和“三校生”高考(专科层次);
其随迁子女参加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考试或“三校生”高考(专科层次),并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完整学习经历的,可参加本市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
G.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上海入学需要什么条件
不同的教育阶段,需要的条件不同,具体如下:
一、幼儿园阶段:
区教育部门可依据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持《上海市居住证》且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期限,或持《上海市居住证》且办理灵活就业情况等条件,在妥善安排本市户籍适龄幼儿入园的基础上,统筹安排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
二、义务教育阶段:
持《上海市居住证》且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不含补缴,下同)。对于连续3年办妥灵活就业登记的来沪人员,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即持《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三、高中教育阶段:
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参加本市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的持证条件与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作同步调整,即父母一方持《上海市居住证》且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或持《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其随迁子女在本市接受3年高中教育。
(7)上海公立小学招生条件扩展阅读: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实施保障
(一)市教育部门根据本实施意见,制定年度随迁子女入学工作细则,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权益。各区教育部门在区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市教育行政部门年度招生政策,结合区域实际,科学合理制定本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招生操作办法,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二)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上海市居住证》证件、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和积分等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本市灵活就业登记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来沪人员及时办证、参加社保、办理积分和登记。
(三)各区政府在加强人口综合管理和服务的同时,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明确责任,健全机制,形成合力,确保工作平稳有序。
H. 外地户口在上海上学的条件
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分层按序统筹安排入学,保障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儿童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以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入学权益、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为原则,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以下简称“公办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与统筹安排相结合原则。本区户籍人户一致(特殊政策规定除外)的适龄儿童划块对口入学,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分层按序统筹安排入学,保障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儿童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8)上海公立小学招生条件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信息化与规范化相结合原则。继续应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规范管理,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计划之外自行招收学生,严禁擅自跨区域招生。
5.坚持公办中小学班额基本标准与常住人口变化相结合原则。根据“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提供的本区域入学适龄儿童数据,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合理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规模,安排适龄儿童入学。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I. 外地小孩在上海上公办小学需要什么证件
6、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3〕73 号)要求,2015 年,进城务工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父母一方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者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满3 年(从首次发证日起至2015 年7 月30 日),且连续2 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15 年7 月30 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2015 年,受理随迁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为7 月30 日,2016 年起,所有新生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统一为6 月30 日。经网上登记申请后,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统筹安排入学。初中学校应告知学生及家长完成义务教育后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等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J. 外地小孩在上海上私立小学需要哪些条件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7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需:
1、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父母一方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
2、或者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满3年(从首次发证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且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3、携带户口簿、《入学信息登记表》、预防接种证。
4、符合入学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所持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应与父母所持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相一致。
5、随迁子女入学,小学阶段以进入公办学校为主,部分地区公办教育资源紧缺的,可统筹安排进入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就读。
6、根据市教委意见,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结合本区县实际,依据进城务工人员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积分分值、持有灵活就业登记证明的先后顺序等因素,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适龄随迁子女入学。
(10)上海公立小学招生条件扩展阅读:
上海民办学校招生流程
1、公布招生简章。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指导与管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核准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并将各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招收寄宿生人数报市教委备案,相关信息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以及区县教育网站上公布。
2、实施网上报名。本市民办学校实行网上报名和招生录取工作。4月24日—26日,报名就读民办小学的学生须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填报志愿,每个适龄儿童限填报2所民办小学。
4月27日—29日,报名就读民办初中的学生(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毕业生)须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填报志愿,每个学生限填报3所民办初中。
3、规范面谈程序。民办学校要规范面谈程序和方法,面谈应结合本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点,通过活动考察、面谈交流等方式,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团队合作、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等方面,选择符合条件的学生。
严禁学校利用面谈进行任何形式的学科知识考试或测试。民办学校的面谈过程向市和区县两级教育行政、督导、监察部门以及学校家委会代表等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4、分批招生录取。民办学校招生实施按志愿分批次录取办法。5月8日—9日进行第一志愿录取,5月11日—12日进行第二志愿录取,5月14日—15日进行第三志愿录取。
学生家长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短信或“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完成确认工作。民办学校招生工作于5月16日完成,学校将录取名单上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