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东营去英才小学上学需要准备什么材料麻烦详细些。谢谢大家
校新建议要妹妹想面专业呢
B. 东营市目前一共有多少小学
我们可以问问胜利教育中心
C. 东营那个学校好
东营职业学院
东营职业学院是2001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全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优秀单位”“全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德育工作优秀高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高校”“培育工匠精神优秀院校”,全省高校“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校园占地1902亩,建筑面积43.0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1亿元,教职工855人,建成850人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全日制在校生17440人, 成人学历在籍学生4800余人。
一、办学环境优越
(一)区位优势明显。东营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前沿城市,环渤海地区重要节点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处于连接中原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与胶东半岛经济区的枢纽位置。东营市确定“十三五”期间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区、区域中心城市。
(二)产业背景深厚。东营是“中国石油装备城市”,是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和国家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石油化工及盐化工、橡胶轮胎及汽车配件、有色金属、石油装备四大产业集群优势突出,信息技术、现代服务、文化教育等产业发展迅速。石油炼化能力6900万吨,地炼产能全国第一,中国地炼企业前十强中东营占6家。石油装备企业500余家,石油装备制造总产值占到全国1/3。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和出口基地,产品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营市确定“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领先、世界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服务中心。
(三)政府支持有力。《东营市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确定,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院校。《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创建优质高职院校。
二、办学实力雄厚
(一)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明确了建设黄河三角洲地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高技能与新技术培训基地、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继续教育与文化传播中心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全面提高“产教融合的契合度、人才培养的满意度、经济社会的贡献度”的办学思路。凝炼形成了“德厚、识博、技精熟”的教师发展目标,“德厚技高、乐业好用”的学生培养目标,“尊道贵德、敬业立人”的校训和“教育让每一个人拥有自信”的教育理念。
(二)师资水平显著提升。建立旨在服务教师成长、促进教学改革的“教师发展中心”和企业实践锻炼基地,校企共同开展教师培训。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占74.6%,双师素质教师占86.1%。建成85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席技师2人,省职教青年技能名师2人,“2016齐鲁最美教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
(三)实习实训条件完备。校内实训场地总面积114148平方米,实训基地16个、实训室16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60个、“厂中校”6个。建设了“东营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现代制造加工、石油工程技术等8个实训中心。石油化工实训基地成为“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学校成为“山东省物联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承担“国培”“省培”项目17项。
(四)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校企共建骨干专业6个。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成为山东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44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特等奖1项。获全国全省技能大赛奖项89个,其中4名学生获工业分析检验国赛一等奖,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录用,实现高端就业。15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东营市技术能手”称号。
(五)对外合作交流拓展深化。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22 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积极开展项目合作。近五年来,先后有122名骨干教师到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进行了专业培训和公派研修。学校具有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聘请外国专家6 人。成功申报11 项科技部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其中9 项已顺利结题并通过科技部验收。探索学分互认方式,利用校长奖学金派出41 名学生赴台湾黎明技术学院、龙华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专业交流学习,派出45 名学生到韩国进行文化参访,形成了常态化交流机制。取得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招收留学生16 名,承接韩国30 名汉语言专业学生到学校实习。连续三年承办“两岸青少年情牵黄河口”活动,接待台湾60 余名学生来学校参观交流,此活动被评为“山东省2016 年度优秀对台交流项目”。
(六)思政工作成绩突出。学校是“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十佳集体),是受到表彰的唯一高职院校。出版思政工作专著6部,其中获省级一等奖4部。获全省职业院校“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优秀组织单位”。“山东高校十佳辅导员”1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1名,入选由中央文明办组织的“中国好人榜”1人。1名学生获得伦敦残奥会亚军、亚洲残运会冠军,1名学生获全国登山活动冠军、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三、办学特色鲜明
(一)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了“四方合力、三级推进、‘双主体’育人”办学体制机制。“政行企校”搭建东营市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三级平台;发起成立东营职业教育院校联盟、东营市图书馆联盟、山东省国家骨干校联盟;探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成立万达学院、中锐汽车学院等合作学院;与区域内578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设企业“冠名班”“订单班”47个,吸纳合作企业投入资金和设备2966.8万元。
(二)人才培养通道连续贯通。贯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契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以专业建设为纽带,联合胜利职业学院、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东营市技师学院以及东营各县区中职学校,牵头组建东营职业教育院校联盟,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与省内6所中职学校实施“三二连读”连续培养,8个专业联合招生。与烟台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临沂大学等本科院校开展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
(三)石油石化专业特色鲜明。紧贴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优化专业布局,将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专业打造成了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学校是全省化工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持单位,牵头开发了山东省石油化工和石油工程2个专业高职教学指导方案,开展了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拥有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建成了“山东省品牌专业群”,为区域石油石化和装备技术产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作了报道。
(四)服务区域能力大幅增强。在校生中东营籍生源占20%,毕业生每年留在东营就业的超过70%,高出全国平均值15个百分点。与企业联合承担“海上三维多分量VSP处理解释技术研究”“精细时深标定三项技术方法研究”等国家“863”项目;受科技部委托与捷克、马其顿等国家开展科技合作项目11项。依托石油石化、生态农业等优势产业,建立石油化工应用研究所、东营市生态农业研究院等9个研究所,近年来开展横向课题研究72项,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99个,获国家专利266项、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31项。组织各类社会培训15万人次。成人学历教育招生培养11200余人。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教育,培养3600余人,成为助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一大亮点,得到省委组织部、东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五)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品牌。建设了创新创业教育“三大平台”:基础教学平台–创业学院,实训指导平台–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行动支持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获得全国大学生“学创杯”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彩虹人生”山东省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一等奖。培育“山东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2名、大学生创业团队300余个。“李肖肖创业案例”入选《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成立全省首家挂靠高校的地方创业大学“东营创新创业大学”。参与发起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并成为常务理事单位,入选“2016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首批青年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文化产业‘金种子’计划试点孵化器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高职高专网等多家媒体对学校创新创业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
D. 山东东营叛逆学校
孩子青春期抄各种问袭题建议前往神康青少年心理成长中心, 态度都不错,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品行障碍、情感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各种心理、 行为问题的专业机构,主要面向对象为有“网络成瘾、 厌学逃学、早恋、叛逆、内向孤僻、自卑自闭、打架斗殴、暴力倾向、抽烟喝酒、 奢侈消费、亲情淡漠、焦虑抑郁情绪”等问题的青少年。
E. 东营区东城学校有哪些
在东城先说黄河路以南吧,在海河北区里面有海河小学和海河幼儿园。在海河南版区东临市地税局西邻是实验权中学。这是辽河路两侧的学校,在东三路与府前街的转盘的东南角是市教育局教育局的南边是东营市一中,一中的南门对着体校的游泳馆,也就是说一中路南是市体育学校,门向东开,还是沿着东三路向南两个路口到沂河路,西南角是育才学校,育才学校的西南角在小区里面是明月双语幼儿园,还说说一中南面的路 运河路,从运河路向过天桥到了实验小学的大门了,北校区的南大门和南校区的北大门,南校区本来是师范。实验小学在胶州路路西,路东的社区叫三村,三村的东侧是实验幼儿园,准确说在市政府广场西南角。在胶州路向南,还是到沂河路交叉口,这次在东南角是党校,不知算不算学校,反正里面有个学习英语的培训学校,反正培训学校在东城不少。就像每个小区附近都有就近的受到大家喜欢的幼儿园。党校马路对面是农校的校区。
黄河路以北是安居房范围。知道有个春晖小学,晨阳学校,金苹果幼儿园,再就是靠近青岛路附近的三中四中了分别在路北路南
F. 东营的民办高中学校有哪些
东营的民办高中学校只有一所英华园。
G. 东营英华园学校怎么样
东营英华来园学校创办于1999年,自是东营市第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高中、出国留学于一体的市教育局直属的省级规范化寄宿式民办学校。学校位于东营市黄河路159号,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与东营职业学院隔路相望。学校占地210亩,总投资1.5亿元。目前该校教师队伍中有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奥林匹克培训辅导教师,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教育装备和设施不仅能满足素质教育需求,而且处于同类学校先进水平,是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规模最大的民办学校。
民办学校。
H. 东营大概有多少座小学
东营大概小学的话,前前后后有五有将近30个吧左右吧哈3030个左右。
I. 哪些小区可以在东营春晖小学或东营晨阳小学就读
这范围大了,有些还可以选上,登陆
J. 东营市有多少座小学学校
二○一○年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一、基础教育
2010年,全市有小学172所,招生23803人,毕业25565人,在校生138539人,男女生比为52:48;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为100%;教职工9247人,其中:专任教师8574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92%;师生比为1:16.16。
2010年,全市有普通初中78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38所;招生26308人,毕业19834人,在校生81849人,教职工8693人,其中:专任教师763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为98.98 %;师生比为1:10.72。
2010年,全市有普通高中21所,其中完中11所;招生14494人,毕业13689人;在校生41477人,教职工3884人,专任教师322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为99.78 %, 师生比为1:12.88。
幼儿教育:2010年,全市有幼儿园480所,在园幼儿61909人,男女生比52:48;教职工5874人,专任教师3781人。
特殊教育:2010年,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招生数为45人,毕业56人,在校生283人;教职工107人,专任教师87人。
二、中等职业教育
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8963人(含技校);在校生数22100人,毕业生数7136人。
2010年,全市普通中专学校1所,其他学院(校)附设中专部3处,招生2778人,毕业491人,在校生4329人,教职工203 人。
全市有职业高中学校11所,其他学校附设1所,招生4868人,毕业5840人,在校生13681人,教职工1326 人。
2010年,全市有技术学院1所,招生1317人,在校生人4090人;教职工254人,其中专任教师131人。
三、高等教育
2010年,全市有高等院校5所,招收研究生1642人,毕业1087人,在校研究生4536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13403人,毕业11993人,在校生48260人。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本、专科招生24310人;毕业生22616人,在校生58658人;高等院校教职工4817人,其中专任教师2943人。
四、普通高考
2010年,全市有14095人参加普通高考,有1269人参加高职对口招生考试,共录取新生12842人,总录取率83.6%;按科类分,文科3612人,理科6464人,体育114人,艺术文1350人,艺术理206人,对口高职1096人(本科181人,专科915人);按层次分,本科6518人,专科63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