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孩子是否能在广东惠州上公立学校问题
户口落地就是本地人,可上就近公立学校。
没户口,需要居住证,劳动合同,交纳社保。
2. :关于惠州公立学位如何申请的问题
想要学位有几个途径的! 1.在惠州有房子 2.在惠州有户口 3.在惠州有关系(关于学位版的) 4.有钱权你上面不是说到你户口下半年就转到陈江吗?那就不用担心啦!因为有户口在惠州的话就一定有学位的啊!义务教育,只要你的户口的确在陈江,他不可能不给你学位的,这个你就放心吧。但是如果想去一些比较好点的学校可能就要花钱咯~
3. 请问在惠州是否一定要迁户口才能读公立学校
好像不行;国家规定的小孩划学区上学,必须是户口、房产都在本地,缺一不可。
4. 惠州有那些医院是公立的急
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建于1950年,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含院本部、第一分院两个院区,设有46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
2、惠州市中医医院
惠州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65年,是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地址在广东省惠州市下角菱湖三路一号。
3、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江北三新南路20号,占地面积约6.8万平方米,始建于200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是广东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4、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原惠州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54年,坐落于惠城区桥东学背街,处于东平半岛中心位置,紧邻东江沙和广汕国道。医院是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
5、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惠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20号小区,始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5. 惠州市有哪些是公立重点学校(中学)
单单惠州市直就这五家重点:
第一中学
黄冈中学
实验中学
华罗庚中学
惠阳高级中学
其余县回区有答名的:
博罗:博罗中学
博罗高级中学
华侨中学
石湾中学
惠东:惠东中学
惠东高级中学
平山中学
惠阳:崇雅中学
惠阳一中
惠阳中山中学
仲恺:仲恺中学
龙门:龙门中学
大亚湾:大亚湾一中
6. 惠州市有哪些是公立重点学校(中学)
单单惠州市直就这五家重点:
第一中学 黄冈中学 实验中学 华罗庚中学 惠阳高级中学
其余县区有名的:
博罗:博罗中学 博罗高级中学 华侨中学 石湾中学
惠东:惠东中学 惠东高级中学 平山中学
惠阳:崇雅中学 惠阳一中 惠阳中山中学
仲恺:仲恺中学
龙门:龙门中学
大亚湾:大亚湾一中
7. 惠州有几所公办学校分别叫什么
惠州市属高中3所:惠州一中、华罗庚中学(惠州八中的高中部)、惠州实验中学。
惠城区内区属高中8所:市二容中、三中、四中、七中、九中、田家炳中学、小金口中学、仲恺中学。
惠阳区区属高中4所:惠阳中山中学、惠阳一中(民办公助)、惠阳高级中学(公办民助)、崇雅中学(公办民助)。
博罗县县属高中3所:博罗中学、博罗高级中学、博罗华侨中学。
惠东县县属高中3所:惠东高级中学、惠东中学、惠东平山中学。
大亚湾区区属高中1所:澳头中学。
龙门县县属高中1所(就我所知):龙门中学。
8. 惠州摇号入学摇到不想去上可以换公立学校吗
如果你不想去上可以申请积分入学,正常情况下如果你条件达到都可申请的。
9. 惠州读小学的条件
惠州市第一小学的前身是惠州府学堂,是清朝末期惠州知府沈传仪1903年4月创建的已经有102年的学历程。原校址在惠州府署右侧,即现在的惠州市第四中学校址。1950年12改名为惠州市第一小学,1972年8月校址迁到府前街华光庙,1999年3月迁址惠州市江北江畔花园。新校址旁边是一条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东江大河,河岸是正在开发的滨江公园,近邻是惠州市首脑机关行政中心,还有广阔的体育广场与正在兴建的一流体育馆和校友杨钊先生兴建的国家示范“城市花园”。环境独特,风景优雅,是块教书育人的风水宝地。惠州市第一小学是东江流域唯一有一百年悠久历史的学校,这是她的“殊荣”。她是一所历经沧桑和时代洗礼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百年新校。她经历了辛亥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时期,曾经为祖国乃至世界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学子,原中山大学校长黄焕秋,国民党爱国将领黄植南,惠州市政协副主席吴石牛,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杨勋,TCL集团总裁李东生等都毕业于令人向往的这所名校。但是,这所百年名校因历史原因,也曾经历过许多坎坷“三迁校址,四易校名”。98年前旧校址在府前横街华光庙,占地面积只有300平方米,校舍十分简陋,是惠州市区唯一一所薄弱学校。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关怀下,99年3月惠州市第一小学迁址到江北江畔花园。从此,惠州市第一小学才有了生机,焕发了青春。新校开六年来,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确定了“自主求知,灵活善学”的校训,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师为本,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发展为本,提升一小的学水平,建设和谐校园的学理念。实施“科研立校,管理强校,质量兴校”的战略。加强内部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出特色,重塑品牌。经过全校师生六年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加快了一小的发展,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