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都市鹿野苑私立石刻艺术博物馆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郫县,由刘家琨设计,是私立的小型主体性博物馆,收藏西南丝绸之路范围内的佛教石刻艺术品。博物馆占地五十亩,上游有石桥,下游为河湾,野生乔木、河滩卵石与现代性的建筑和传奇性的收藏相映成趣。博物馆目前收藏有自远古到明清时期的石刻艺术品1000多件,而主要展示的则是汉代到唐宋时期的佛教石刻艺术,其中,汉代石刻艺术品除了为一般人所熟悉的画像石外,还有技法已见熟稔的单体石雕,展示了在外来佛教造像艺术传入前,我国雕塑原汁原味的形态。该馆所收藏的东汉末年的佛教单体石刻造像更显珍稀,是研究早期雕塑不可多得的凭据。其中,十方殿主要以展示西南丝绸之路范围内的佛教石刻造像艺术为主。现展出石刻艺术藏品两百件,时间自汉开始,则贯穿两晋南北朝和隋唐,乃至五代宋朝各个时期,风格样式丰富而多样化,基本上能给予佛教造像风格演变一条比较明晰的线路。三世殿系博物馆之第二展场,三世为佛家用语,指前世今世和来世。此地空间高旷,佳境别于它处。所展示藏品仍以佛教石刻艺术(尤以中型及大型石刻为特色)为主,兼及其它石刻艺术,系对十方殿之进一步丰富和补充。郫县作为古蜀文明起源的中心,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鹿野苑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土壤,博物馆集石刻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展览为一体,主要从事石刻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发展。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鹿野苑私立石刻艺术博物馆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㈡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建筑信息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四川成都郫县新民镇云桥村,属私立的小型主题性博物馆,旨在收藏西南丝绸之路范围内佛教石刻艺术品。主体建筑面积990㎡。博物馆主体设置于基地中最大的一块林间平地上,其余两块空地,一个作为前区和停车场,一个作为后勤附属用房基地。竹林成为其间的自然分隔。路径串连起各区域,沿途逐渐架起,临空穿越慈竹林并引向莲池上的入口。博物馆采用展厅环绕中庭的布局,使参观者在迂回的行进路线中仍然保持中心性的定位。中庭二层高,采光利用各个建筑独立个体之间的间隙,而且朝向中庭的墙面都是按外墙处理的。利用建筑体块之间的间隙可以间断地看见河流,与风景之间是一种经过限制和组织的关系。每个展区都有不同的采光方式,如缝隙光、天光或壁面反射光,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非日常化。博物馆藏品以石刻为主题,在建筑设计中,也希望表现一部“人造石”的建筑故事。针对当地低下的施工技术以及事后改动随意性极大的情况,采用 “框架结构、清水混凝土与页岩砖组合墙”这一特殊的混成工艺,利用组合墙内层的砖作为内模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垂直度,同时成为“软衬”以应付事后的开槽改动等。整个主体部分清水混凝土外壁采用凸凹窄条模板,一是为了形成明确的肌理,增加外墙的质感和可读性,同时,粗犷而较细小的分格可以掩饰由于浇筑工艺生疏而可能带来的瑕疵。主体之外的局部围护附着部分采用露卵石骨料的作法,场地景观部分堤坝意味的矮墙采用卵石码砌,局部下挖的坑洼部分露出薄土下的卵石沉积。由上而下,从直接到间接,表现场地地质与建造材料之间的关系。
建筑设计获得欧洲建筑权威(AEDES)的好评,并获得美国建筑实录奖--中国建筑奖
㈢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的社会评价
郫县作为古蜀文明起源的中心,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鹿野苑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回土壤,博物馆集石刻艺术品答的收藏、研究、展览为一体,主要从事石刻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博物馆正逐步建成会议培训型酒店,集文化传播、餐饮、娱乐、会议培训、休闲度假、住宿、商务于一体,吸引了各地各届高层次的文化人士前来参观考察,为进一步挖掘古蜀文化内涵,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㈣ 钟鸣的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博物馆时期
有时在夜里猛然睡醒,钟鸣依然觉得做私人博物馆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这件事上,已经耗费了经年的
苦心与热情。在他人生路上,如此浩大之“别业”、工程,也是第一次。
钟鸣所创建的私人博物馆———“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距离成都40公里,与巴蜀祖先望帝和丛帝的陵庙相邻。2000年初,这是西南地区第一家私立博物馆。
站在博物馆前,诗人钟鸣豪迈地说,“这是我的博物馆帝国。”他旨在以中国“南丝绸之路”为依托,收集汉代到唐宋的佛像雕刻。而博物馆是他写作时间最长的诗,耗费5年时间。
虽然报道已经零星出现在传媒,私立博物馆在中国还算是新鲜事物。最初,也只是个人行为,有人投钱,有人操作——到乡下收东西,在那些崎岖泥泞的山路上,开坏了三辆越野车。
收多了作什么用?不能老是放在家里面。2000年,国家新的文物法还在酝酿之中,他们嗅到,收藏市场化、公开化将是必然趋势。也有人没了信心,就退出了。坚持的那一个验证了奇迹。
2002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颁布,在之后出台的《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中,才首次将我国民间收藏纳入了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事业之中,确立了民间收藏的合法地位。
确定了私人资本可以介入博物馆,他们立即注册了西南第一家私立博物馆。钟鸣称之为“文化创意产业”,认为是经济发展之后,后现代文明消费社会的标志之一,并举日本、英国、美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为“旁证”。他认为,民间收藏规模会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专业化,以后可能会主流化,而“国家博物馆已经落后,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国家博物馆是正史,民间博物馆是野史,自古以来,在史学上,都是野史补足正史。这是一个互补的关系。”
㈤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钟鸣和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
有时在夜里猛然睡醒
钟鸣依然觉得做私人博物馆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这件事上,已经耗费了经年的苦心与热情。在他人生路上,如此浩大之“别业”、工程,也是第一次。 钟鸣所创建的私人博物馆———“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距离成都40公里,与巴蜀祖先望帝和丛帝的陵庙相邻。2000年初,这是西南地区第一家私立博物馆。
站在博物馆前,诗人钟鸣豪迈地说,“这是我的博物馆帝国。”他旨在以中国“南丝绸之路”为依托,收集汉代到唐宋的佛像雕刻。而博物馆是他写作时间最长的诗,耗费5年时间。
虽然报道已经零星出现在传媒,私立博物馆在中国还算是新鲜事物。最初,也只是个人行为,有人投钱,有人操作——到乡下收东西,在那些崎岖泥泞的山路上,开坏了三辆越野车。
收多了作什么用?不能老是放在家里面。2000年,国家新的文物法还在酝酿之中,他们嗅到,收藏市场化、公开化将是必然趋势。也有人没了信心,就退出了。坚持的那一个验证了奇迹。
2002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颁布,在之后出台的《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中,才首次将我国民间收藏纳入了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事业之中,确立了民间收藏的合法地位。
确定了私人资本可以介入博物馆,他们立即注册了西南第一家私立博物馆。钟鸣称之为“文化创意产业”,认为是经济发展之后,后现代文明消费社会的标志之一,并举日本、英国、美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为“旁证”。他认为,民间收藏规模会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专业化,以后可能会主流化,而“国家博物馆已经落后,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国家博物馆是正史,民间博物馆是野史,自古以来,在史学上,都是野史补足正史。这是一个互补的关系。”
㈥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地理环境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古蜀文化发源地—郫县境内,距成都市区20公里。
该馆由内家琨建筑设计事务容所主持设计,于2000年落户新民场镇徐堰河畔的云桥村和净菊村,占地面积100余亩,总投资4000万元。属私立的小型主题性博物馆,旨在收藏西南丝绸之路范围内佛教石刻艺术品。馆内石展艺术品已达2000多件,内容丰富,极具文化底蕴。园内绿化较好地保留了川西民居农家竹林的自然风貌,林木茂盛,绿树如荫,落成后获得多项国内外建筑界大奖。
㈦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介绍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古蜀文化发源地郫县徐堰河(府河)畔,距成都市区20公里内。该馆于2000年落户新民场镇容徐堰河畔的云桥村和净菊村,占地面积100余亩,总投资4000万元。属私立的小型主题性博物馆,收藏有自远古到明清时期的石刻艺术品1000多件,以汉代到唐宋时期的佛教石刻艺术为主。其中汉代石刻艺术品除一般人熟悉的画像石外,还有技法已见熟稔的单体石雕,展示了在外来佛教造像艺术传入前,我国雕塑原汁原味的形态,是研究早期雕塑不可多得的凭据。该馆所收藏的东汉末年的佛教单体石刻造像更显珍稀,其他100余件佛教造像,则贯穿两晋南北朝、隋唐乃至五代宋朝各时期。园内绿化较好地保留了川西民居农家竹林的自然风貌,林木茂盛,绿树如荫。
㈧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建筑设计
鹿野苑石复刻艺术博物馆由制著名设计师刘家琨设计完成。
刘家琨,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主持设计的作品被选送参加德中文化年、法中文化年、荷兰NAI中国当代建筑展、俄中文化年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多个国际展览及国内展览。曾获得亚洲建协荣誉奖、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建筑实录中国奖、远东建筑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作品被《A+U》《AV》《Area》《MADE IN CHINA》《AR》等出版,并应邀在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巴黎夏佑宫及中国多所大学开办讲座。
㈨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特色
郫县作为古蜀文明起源的中心,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鹿野苑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土专壤,博物馆集石刻艺术品的属收藏、研究、展览为一体,主要从事石刻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发展。目前,博物馆正逐步建成会议培训型酒店,集文化传播、餐饮、娱乐、会议培训、休闲度假、住宿、商务于一体,吸引了各地各届高层次的文化人士前来参观考察,为进一步挖掘古蜀文化内涵,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