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公立私立 > 私立學校辦校

私立學校辦校

發布時間:2020-12-21 02:56:54

『壹』 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的區別是什麼

民辦學校和公辦的學校區別有以下幾點:
1.
含義:公辦學校回由政府財政撥款。一答般而言,公立學校的數量和辦學規模都遠遠超過私立學校,而且,學習費用相對較低,教學設施較為完善。不僅如此,有些國家的公立學校提供免學費教育,如德國、瑞典、義大利、法國等國家。 民辦學校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
2.
優點:公辦學校學習費用低;享受的國家的相關政策扶持。;規模大。 民辦學校面向全市招生,公平競爭。 老師比較有責任心。
3.
缺點:公辦學校重點班招生不透明,很難捉摸;需要買學區房,或交高額擇校費。民辦學校學費貴。

『貳』 私立學校能辦學籍嗎

1. 學籍號將是啥模樣? 2. 「G」字頭正式學籍號關鍵信息如何修改? 3.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期如何確定?未足齡學生跨省入學如何處理? 4. 非小學一年級新生該如何建籍? 5. 轉學時沒學籍怎麼辦? 6. 新學籍系統中如何辦理轉學? 7. 在招生過程中,學生本該去A校,但是卻被B校錄取並調檔,造成該學生在A校沒有學籍信息,該如何處理? 8. 學生在外省小學(初中)畢業後,如何回戶籍地就讀初中(高中)? 9. 某學校已接收學生就讀,但又以學生沒有全國學籍或無法轉接學籍要求學生退學符合規定嗎? 10. 「出國留學」等狀態的學生如何辦理轉學?學籍的作用學籍的主要功能是記錄。不得將學籍作為入學和轉學條件。學籍是學生入學的結果,不是前提條件。轉接學籍或新建學籍是招生入學的後置程序,不應將學生之前有無學籍或學籍是否已轉至接收地作為確定入學資格的必要條件。原來已建學籍的,應通過學籍系統為其轉接學籍;原來沒建學籍的,應通過查重程序後為其新建學籍。學籍系統或數據傳輸出現故障等特殊情況時,可根據家長要求先通過線下流程辦理轉學,線下流程完成後,學生即視為在校生,之後再通過學籍系統完成電子學籍檔案轉接,實現「人籍一致」,最終審核以學籍系統的信息為准。

『叄』 辦一個私立學校需要辦哪些手續

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與要求,民辦學校的設立一般經由以下程序:提交籌設申請材料——提交正式申請材料——接受專家組評估考察——審批機關研究審批——民政登記。

舉辦人(單位)向審批機關提交籌設申請材料;審批機關同意籌設後,舉辦人(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正式申請材料。

審批機關在審查舉辦人(單位)提供的申辦材料並認為已符合有關法律法規之規定與要求後,組織專家組對該籌辦中的學校進行考察評估,專家組撰寫考察評估報告並送交審批機關。

審批機關召開會議,研究是否同意設置;獲得審批後,舉辦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持辦學許可證等材料在規定的時間內到登記機關進行登記。

(一)申請籌設民辦學校,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申辦報告,內容應當主要包括:舉辦者、培養目標、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形式、辦學條件、內部管理體制、經費籌措與管理使用等;

2、舉辦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稱、地址;

3、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並載明產權;

4、屬捐贈性質的資產須提交捐贈協議,載明捐贈人的姓名、所捐資產的數額、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關有效證明文件。

(二)、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籌設批准書;

2、籌設情況報告;

3、學校章程、首屆學校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名單;

4、學校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

5、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

(3)私立學校辦校擴展閱讀


民辦學校發展意義如下:


教育的加速發展來源於制度上的創新。各國在人力資本積累過程中,之所以能夠保持人力資本的長期持續增長,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不同的階段先後經歷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加速發展的過程。各級教育的加速發展並不是一個自然過程,而是得益於制度創新:一是國家對教育的制度安排;二是教育開放。

教育向民間開放,帶來私人對教育的大規模投資。這樣一方面解決了政府辦教育的供給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滿足了個人對於教育多樣性的需求。在實施高質量義務教育的同時,向民間部門開放教育是現代國家在解決教育治理問題上重要的公共政策選擇。

由於義務教育制度安排之外的教育是典型的純私人物品,而且在義務教育之後的教育階段(特別是對高等教育而言),受教育者所獲得的自身收益要高於教育的社會收益,家庭或者個人有足夠的投資激勵。因此,教育發展中的制度創新往往帶來教育的跨越式發展,而不是單純的積累性(或線性)增長。

先數量後質量,大力發展私立教育。日本、韓國對私立教育都採取了先放開發展,待規模擴大以後再加強管理、增加資助、提高質量的發展措施,因此才能在短期內實現中等和高等教育普及。

韓國教育從數量增長期(20世紀60年代)-改革推進期(70年代)-質量提高期(80年代)--人性化教育期(90年代),走出了一條從數量增長到質量提高的道路,私立學校的擴容和規范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



『肆』 民辦學校與私立學校有什麼區別

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區別為:撥款對象不同、學習條件不同、學校規模不同、創立機構的不回同、生源的不同。答

一、撥款對象不同

1、私立學校:私立學校是由私人或私立機構投資,由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批准。

2、公立學校:公立學校是由政府財政撥款。

二、學習條件不同

1、私立學校:私立學校的學習費用相對較高,沒有免費義務教育,教學設施較公立學校更好。

2、公立學校:公立學校的學習費用相對較低,有免費義務教育,教學設施較私立學校更差。

三、學校規模不同

1、私立學校:私立學校的數量和辦學規模都遠遠低於公立學校,申請私立學校入校程序較復雜。

2、公立學校:公立學校的數量和辦學規模都遠遠超過私立學校,申請公立學校入校程序不復雜。

四、創立機構的不同

1、私立學校:由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創立的學校,

2、公立學校:指以國家政府或地方政府資助創立的學校。

五、生源的不同

1、私立學校:公立學校生源會按區域就近原則劃分,生源充足且有保證。

2、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學生來自四面八方,有經濟實力的,沒經濟實力的,不同層次,不同背景的家庭組合在一塊。

『伍』 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的區別是什麼呢

1、資金來源的不同:

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都是經過相關部門批准才成立的學校,兩者間最大的區別應該就是資金來源不同了。公辦學校是國家撥款,大部分辦學經費都是來自政府;而民辦學校則是要靠自籌,辦學經費主要是來自企業。

2、招生方式的不同:

公辦學校招生是由各當地教委抽取建檔線以上,直接進入高等院校學習深造,而民辦院校則是在高考生進入高考期後,由本校派人直接到各地招收學員,各個學校由於各自的差異,因此在招生時選拔學生的方法也不同。

3、辦學主體的不同:

民辦學校是由民間資本為主體辦學的,其法人代表為最大股份持有者;公辦學校由國家出資辦學,其法人為代表國家機關來管理學校資產者。

4、管理模式不同;

公辦高校實行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書記實際上成為學校一把手。公辦中小學和幼兒園由區/縣教育局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主要領導權力在當地教育局手中;而民辦學校是由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實際領導權力在大股東的手中。

5、行政體制不同:

公辦學校由於是國家單位的下屬機構,所以其在編工作人員均擁有國家的事業單位編制,並享受國家幹部待遇;民辦學校由於是民間機構辦學,因此沒有編制,像一般企業一樣自負贏虧、享受一般企業職工的待遇。

6、辦學條件不同:

由於我國的公有制體制,所以公辦學校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教學資源,民辦學校相對就比較有限。但在一些基層的中小學和幼兒園,由於規模不大,且辦學者重視,常常會擁有比同類公辦學校更好的條件,當然學費也相對更高。

(5)私立學校辦校擴展閱讀:

我國的民辦高等院校一般都是由院校所在的省、市、自治區的教育廳或是教委主管,而公辦高等院校則是由院校所在的省、市、自治區級政府主管,這也是兩者的區別之一。

『陸』 申辦民辦學校,應具備哪些基本條件符合條件的如何申請

一、申辦民辦學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1、舉辦民辦學校的社會組織,應當具有法人資格。

2、舉辦民辦學校的個人,應當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3、民辦學校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4、設立民辦學校應當符合當地教育發展的需求,具備教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5、民辦學校的設置標准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的設置標准執行。

二、辦事流程

1、學校名稱預先核准(舉辦盈利性學校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申請,舉辦非盈利性學校向縣民政局提出申請)。

2、向縣教育局提出籌設申請(需所在地中心小學和鄉鎮人民政府簽字蓋章),經審核同意後,下達同意籌設批復文件。籌設期不超過三年。

3、向縣教育局提出正式設立申請,縣教育局組織評估組進行評估,評估合格後辦理辦學許可證。

4、注冊登記(舉辦盈利性學校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登記,舉辦非盈利性學校向縣民政局提出核准登記)。

(6)私立學校辦校擴展閱讀:

1、申請籌設民辦學校,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申辦報告,內容應當主要包括:舉辦者、培養目標、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形式、辦學條件、內部管理體制、經費籌措與管理使用等;

(2)舉辦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稱、地址;

(3)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並載明產權;

(4)屬捐贈性質的校產須提交捐贈協議,載明捐贈人的姓名、所捐資產的數額、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關有效證明文件。

2、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籌設批准書;

(2)籌設情況報告;

(3)學校章程、首屆學校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名單;

(4)學校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

(5)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

具備辦學條件,達到設置標準的,可以直接申請正式設立,並應當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十三條和第十五條(三)、(四)、(五)項規定的材料。

『柒』 民辦學校需要什麼證件

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與要求,民辦學校的設立一般經由以下程序:提交籌設申請材料——提交正式申請材料——接受專家組評估考察——審批機關研究審批——民政登記。

舉辦人(單位)向審批機關提交籌設申請材料;審批機關同意籌設後,舉辦人(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正式申請材料。

審批機關在審查舉辦人(單位)提供的申辦材料並認為已符合有關法律法規之規定與要求後,組織專家組對該籌辦中的學校進行考察評估,專家組撰寫考察評估報告並送交審批機關。

審批機關召開會議,研究是否同意設置;獲得審批後,舉辦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持辦學許可證等材料在規定的時間內到登記機關進行登記。

(一)申請籌設民辦學校,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申辦報告,內容應當主要包括:舉辦者、培養目標、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形式、辦學條件、內部管理體制、經費籌措與管理使用等;

2、舉辦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稱、地址;

3、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並載明產權;

4、屬捐贈性質的資產須提交捐贈協議,載明捐贈人的姓名、所捐資產的數額、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關有效證明文件。

(二)、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籌設批准書;

2、籌設情況報告;

3、學校章程、首屆學校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名單;

4、學校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

5、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

(7)私立學校辦校擴展閱讀

民辦學校的章程主要事項:

(1)學校的名稱、地址;

(2) 辦學宗旨、規模、層次、形式等;

(3)學校資產的數額、來源、性質等;

(4)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形式決策機構的產生方法、人員構成、任期、議事規則和職權等;

(5)學校的法定代表人(由理事長、董事長或者校長擔任);

(6)出資人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報;

(7)學校自行終止的事由;

(8)章程修改程序。

(9)學校校長的職權;

(10)教師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

(11)學校財務管理制度。

民辦學校修改章程應當報審批機關備案,由審批機關向社會公告。

民辦學校應當設立學校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形式的決策機構,並制定章程。其章程應該規定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形式決策機構的產生方法、人員構成、任期、議事規則和職權等。

學校理事會或者董事會由舉辦者或者其代表、校長、教職工代表等人員組成,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或者董事應當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學經驗;學校理事會或者董事會由五人以上組成,設理事長或者董事長一人;理事長、理事或者董事長、董事名單和其有關證明材料應當報審批機關備案。



『捌』 公辦學校與私辦學校有什麼區別

公立學校是由政府財政撥款。一般而言,公立學校的數量和辦學規模都遠遠超過私立學校,而且,學習費用相對較低,教學設施較為完善。

不僅如此,有些國家的公立學校提供免學費教育,如德國、瑞典、義大利、法國等國家。但公立大學入學門檻較高,申請競爭較為激烈,只有那些學習成績特別優秀的申請人,才能獲得費用低廉、高質量的教育機會。

而民辦學校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

民辦學校和非民辦學校則是從辦學主體上來區分的。民辦學校有三個明顯特徵:舉辦人不是國家機構;資金來源於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學校,也就是面向社會招收學生和學員,服務於不特定的群體和公民個人,而不是只招收某個團體、企業、行業、系統和特定群體的人為學生或學員。

公辦學校與私辦學校的區別:

1、含義:公辦學校由政府財政撥款。一般而言,公立學校的數量和辦學規模都遠遠超過私立學校,而且,學習費用相對較低,教學設施較為完善。不僅如此,有些國家的公立學校提供免學費教育,如德國、瑞典、義大利、法國等國家。民辦學校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

2、優點:公辦學校學習費用低;享受的國家的相關政策扶持。;規模大。民辦學校面向全市招生,公平競爭。老師比較有責任心。

3、缺點:公辦學校重點班招生不透明,很難捉摸;需要買學區房,或交高額擇校費。民辦學校學費貴。

(8)私立學校辦校擴展閱讀

各個公立學校有不同的特點。如果申請人對教育局下屬的學校毫不了解,任由教育局指定學校的話,也許不能進入最適合自己的名校,所以最好由已在加拿大的朋友、親戚幫助了解或者從專業的留學機構那裡了解後再做決定。

另外申請人在中國,在加拿大尋找可靠的監護人和合適的寄宿家庭也非易事。加拿大簽證規定,18歲以下的留學生在加拿大讀書需要監護人。監護人必須是加拿大公民,家住學校附近。學生家長必須提供公證過的監護人委託書。監護人也必須公證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私立學校(Private School)是指由私人或私立機構投資,由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批准,教育和政府的結合,解決更多側重於教育公平問題的學校。

私立學校是教育和市場的結合,更多解決的是教育的效率問題。為了適應區域人才來源短缺的問題、區域經濟發展,人才總是趨於短缺狀態,需要教育和培訓,私立學校應運而生。

閱讀全文

與私立學校辦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