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讀公辦初中比讀民辦初中差多少
覺得各有利弊,要看個人情況。我就粗略的說一下。
本人是民辦初中,是全市聞名的那種,升學率很高。在日常學習,老師抓得很緊,講得也很細,當然師資也不錯。假期遇見小學同學交流時發現他們學習成績普遍不如我們,而且我們初中經常考試,學生對考試不陌生,考著考著也就不緊張了,發揮的也更好。 但很不好的一點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不會自學,而且思維定勢嚴重,創新能力較差。不知道別的民辦都怎麼樣,我們學校學費很貴,而且教學設施非常簡陋,上學的時候都未做過幾次實驗,伙食也不好,還有就是我們學校作業非常多,到初三公立學校九十點寫完作業,我們至少十二點,每天都很累,上學早放學晚,我從初一開始就有黑眼圈了。
來說公立,學費就不說了,學習生活很輕松,就算初三也不會抓很緊,作業挺少的,考試也不勤,教學設施齊全,師資也挺好,就是老師不大管,要想學的好就要看自覺(我覺得這一點非常好,因為上高中都是靠自學,在私立學校待久了,上高中很不適應,而且學習成績跟初中比不了),要是自己不好好學成績就會有表現。伙食雖然也不好吃但總比私立的好(我們學校的飯是出名的難吃)。
本人覺得小學的基礎不太重要,因為初中會再講,具體選擇還要結合個人情況和志向,就說這么多。
② 同一個鎮的兩個初級中學,都是公立的,為什麼收費差了一半多
初中還收費?義務教育免費啊。
③ 公辦初中好還是民辦初中好
公辦民辦的區別:
1、教學質量:民辦和公辦最大區別不在教學質量上,實際上,很多優秀的教師都在公辦,只是公辦氛圍輕松,壓力相對較少,而民辦由於有中考壓力所以對孩子逼得更緊容易,主要是學習氛圍的和管理制度的不同。一般來說,民辦的學生作業較公辦學生作業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不多,教師管的更加嚴格,很多都是題海戰術,這樣環境下出來的孩子通常成績比較好,但是相對公辦孩子而言思維較死板,填鴨式教育的弊病就在於此,禁錮了孩子發散的思維,會多多少少導致孩子後勁不足。公辦學校相對來說孩子的思維要活躍很多。
2、費用問題:相對公辦學校幾乎不繳費的情況,民辦初中的繳費則是比較貴的,但既然孩子家長做出了選擇,那一定對這個有所准備,上民辦包括學、雜費,自己上補習班,請家教費用要保證4年6萬(6萬足夠),如果住校的可能還更多。當然這還只是在孩子成績正常入學的情況下,否則擇校費更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啊!!據說文瀾至少20萬的。
3、孩子往往無法准確判斷是該上民辦還是公辦,需要家長把握。一般來說自律性較強的孩子可以考慮上公辦,自律性差的孩子適合民辦。
4、孩子基礎非常關鍵,普通小學年級前10、優質小學班級前5上民辦有競爭力!當然並不排除有些孩子在初中階段不斷進步的可能。而公辦則不同,因為給了孩子很多自有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
5、個人認為孩子的習慣,包括學習習慣比基礎更重要,是否能獨立完成作業,自主學習能力是否強,這些都是孩子在民辦初中不斷進步,名次穩步上升的基礎。
6、無論公辦還是民辦,就近選擇也是一大重要因素,如果是希望孩子走校路途遠就需要在學校附近租房,這就非常麻煩了。如果是希望孩子住校,目前杭州也只有少數民辦學校有這個條件。比如文瀾,比如育才的下沙校區,聽說建蘭新校區修好後也可以提供住宿,這方面的信息也是要家長多加留心的。
7、校風校紀民辦好!這點無庸質疑!公辦管理鬆懈,孩子學習主要看自己,在缺少管理的情況下,學習紀律和氛圍肯定不如管理嚴格的民辦學校。
8、無論家長素質如何,民辦學習成績好與壞,學生自己佔40%,學校老師30%,家長30%。家長不懂,只能請家教,這個沒辦法的!
民辦學校的三大特徵
民辦學校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
學校是培養人才,傳授知識的地方。從培養人才的層次上,可分為小學、中學、高等學校;從是否直接培養職業技能來看,可分為普通學校和職業學校;從組織形式來看,可以分為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如培訓中心、培訓部等。民辦學校和非民辦學校則是從辦學主體上來區分的。民辦學校有三個明顯特徵:
1.舉辦人不是國家機構;
2.資金來源於非國家財政性經費;
3.面向社會舉辦學校,也就是面向社會招收學生和學員,服務於不特定的群體和公民個人,而不是只招收某個團體、企業、行業、系統和特定群體的人為學生或學員。
凡是符合上述三個標準的,屬於民辦學校。
從現實情況來看,民辦學校的舉辦者主要有:公民個人、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集體經濟組織、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從資金來源渠道來看,有個人自籌資金、個人智力投入(無資金投入)、個人和企業的投資、集資或入股以及捐資等。對於一個特定的民辦學校來說,資金來源並不完全是單一的,可以是個人、集體、企業資金的混合。同時,非財政性經費並不排除國有資產的注入。
④ 公辦初中和民辦初中差別有哪些
根本區別就是「學費」啦。
學費差不多的,民辦的師資力量很硬體設施差公辦的很多。
條件差不多的那學費又高很多。
⑤ 民辦初中和公辦初中的區別
民辦的學費高一些,但為了生存,往往更重視辦學聲譽、教學、管理及學生的安全,相對於國辦院校來就顯得比較嚴。教學質量上差不多,那要看學校的好壞了。民辦的老師相對來說比較負責,畢竟拿的不是鐵飯碗。不過民辦的學費是要出的,公辦是教育局撥款的。所以民辦的作業什麼的可能跟公辦不一樣。
⑥ 孩子上初中是上公立還是私立好
各有各的好處。上公立,免費義務教育,不用交昂貴的學費;教師隊伍穩定,富有多年教學經驗;中考享受國家高中招生相關政策。學生家庭以工薪階層為主,孩子的攀比心沒有私立學校強,對孩子在成長階段的教育有積極的作用。
面向全市招生,基本擇優錄取,學生競爭力強,有壓力感。教師成績與工資獎金掛鉤,責任心較強。封閉式管理,學生在校時間長,始終處於學校狀態;學生自理能力得到鍛煉,對今後發展有益。
(6)公立初中差擴展閱讀
選擇公立還是私立的注意事項:
如果孩子依賴性比較強,生活自立能力差,還是選擇私立學校較好。上私立學校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獨立自主的能力,再者在學習上老師扣得比較嚴,成績會好些。
無論是選公立還是私立學校,作為家長都應該想清楚孩子之後的生活是什麼樣的,能夠接受這樣的生活。如果是選擇私立學校,那麼孩子在初中階段的這段日子中精力將全在學習上,基本上是不可能有什麼玩耍的機會。
如果是在公立學校,那麼孩子的精力基本上都是在課外的各種輔導班上了,並都是為了考高校嘛,在公立學校的壓力並沒有那麼的大,老師的教育雖然沒問題,但可能在管教上沒有那麼的嚴格導致了孩子自己也會放鬆,導致學習不集中成績上不去。
⑦ 為什麼大多數公辦初中比不過民辦初中
一句話解答。公立初中的弱勢決定了私立初中的優勢。私立初中擁有挑選好學生的權利。而公立初中沒有。也就是初中就近劃片入學的,私立初中一定會比公立初中普遍優秀。
對於初中而言,大部分初中劃片,而高中需要選拔性考試考入。那麼劃片的初中,必然導致無法挑選學生。而好的生源具有抱團效應,他(她)們有強烈的動機去和同樣好的生源在一起,而非和一群劃片上來的學弱在一起。
私立初中不需要劃片,他們可以光明正大地遴選學生。(部分地區的教育部門英明地發文不允許私立學校通過考試選拔學生,然並卵。私立學校通過夏令營,第三方培訓機構測試。各種方式總能挖到尖子生)讓優秀的學生聚集起來。發展前期通過金錢,邀約尖子生。後期慢慢就會形成滾雪球效應,成績越好,尖子生越多,尖子生越多,成績越好。公立初中由於劃片的原因,無法遴選學生,最終對此毫無還手之力。
所以要解決這種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差異。就需要讓公立學校也具備挑選,選拔學生的權利——這就是公立高中。高中教育並非劃片,以往不屬於九年義務教育。而是採用錄取分數線的選拔性考試。所以也能造就優秀學生的聚集。私立高中基本上沒有太大趕超的可能。
而小學教育則相對特殊。這是由於小學生的身體發育規律決定的。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初中和小學要劃片,就近上學?很難想像一個8歲的孩子每天要在清晨6點跨越半個城市去上一所私立小學。這對於大部分家長和孩子而言都是難以接受的,也並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因此私立小學教育很難實現在整體上對公立教育的碾壓。小學就學還是以就近為主。
不過,這個問題實際上在高年級也就慢慢不存在了。因此變相的「私立小學」教育——也就是以某思為代表的補課,培訓在城市大行其道。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所以從長遠來看。
私立小學教育除非私立學校足夠多——這是不可能的——否則無法碾壓公立小學教育
私立初中教育會以滾雪球的姿態最終完全碾壓公立學校,除非允許公立學校按分數線招生——這是不可能的。
私立高中教育有可能會盛行——目前有個教改方向是十二年義務教育。如果高中也是義務教育,高中也有可能劃片上學。這樣私立高中也會擁有「能挑選學生」的紅利。
⑧ 好初中和上稍微好一點的公辦初中真的有很大區別么
只要孩子努力學習,普通學校也可以取得好成績。所以關鍵是孩子是不是能夠努力學習。
⑨ 請問民辦初中和公辦初中比較哪個好呢都有些什麼優勢呢
公辦學校由政府財政撥款。一般而言,公立學校的數量和辦學規模都遠遠超過私立學校,而且,學習費用相對較低,教學設施較為完善。不僅如此,有些國家的公立學校提供免學費教育,如德國、瑞典、義大利、法國等國家。但公立大學入學門檻較高,申請競爭較為激烈,只有那些學習成績特別優秀的申請人,才能獲得費用低廉、高質量的教育機會。
民辦學校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
公辦校和民辦校可謂各有利弊。對於公辦校而言,初中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學費全免,可以為整個家庭省下一筆開支;優質民辦校由於有選拔入學的機制,學生整體素質比較好,校風更嚴謹,成長環境更優良,但民辦校需要額外支付一筆學費。公辦學校由於學生太多,公立名校的班額都比較大,容易造成老師對每個學生的關注度不高。其次,由於招生方式的限制,一個班的學生水平相差還很大,給老師的教學帶來了困難。第三個問題是,公立學校大多為走讀學校,如果住得遠孩子上學放學是一件大麻煩事,對家長學生都是沉重的負擔。如果時間精力耗費過多,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總之,公立私立學校各有利弊,要根據學生和家庭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切莫因為擇校降低家庭的生活質量,這樣將給孩子帶來雙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