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非營利性民營醫院用什麼會計科目和核算方法都用交哪幾種稅
非盈利性的,有很多地區的民營醫院,都是用的公立醫院的賬務處理方法,是沒有設置折舊的。一般來說,民營醫院應按企業來設置會計科目。
另外,衛生這一塊其實包括了醫療,衛生,行政,醫院是按醫療單位來設置科目。疾控,婦幼是按衛生單位來專門設置。在《醫院會計制度》中沒有明確提出「折舊」的概念,但是規定按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購基金,通過「專用基金、一般修購基金」進行核算。
現行制度會計處理為:在提取一般修購基金時,借:醫療支出、一般修購費;貸:專用基金、 一般修購基金。在固定資產的核算上面,現行的制度存在很多問題,據說馬上要改革了。
② 請問私立營利性醫院需要用到的會計科目有那些
和公立醫院其實差不多。一般來說,民營醫院應按企業來設置會計科目。另外,衛生這一塊其實包括了醫療,衛生,行政,醫院是按醫療單位來設置科目。疾控,婦幼是按衛生單位來專門設置。
③ 醫院會計科目的介紹
④ 我國醫院會計中收入類與支出類的會計科目包括哪些 急
我國大部分都是公立醫院,所以這個假設前提下,依據新醫院會計制度
收入為,醫療收入,財政補助收入,其他收入
支出類:管理費用,醫療業務成本,其他支出,財政項目補助支出
⑤ 私立醫院會計核算、科目以及盈利性質
一、私立醫院的會計核算
新《醫院會計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制度》沒有明確規定。在會計界,有人認為應執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制度》,有人認為應執行《小企業會計准則》。
二、私立醫院的會計科目設置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制度》規定,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在不影響會計處理和編報會計報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設置本制度規定之外的明細科目,不需要的科目可以不設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將會計科目編號隨意打亂重編。
《小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小企業在不違反會計准則中確認、計量和報告規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自行增設、分拆、合並會計科目。小企業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項,可不設置相關會計科目。對於明細科目,小企業可以比照附錄中的規定自行設置。會計科目編號供企業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查閱會計賬目、採用會計軟體系統參考,企業可以結合實際自行確定其他會計科目編號。
根據上述規定,結合私立醫院的實際情況,設置適用的會計科目和明細科目。私立醫院設置的會計科目,大體可分為五大類,即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收入類及支出類。
三、私立醫院的性質
根據私立醫院的單位性質和業務范圍,其實質屬於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經濟組織形式,其會計核算應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制度》為基礎,參照《小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
⑥ 醫院會計做賬大概都有哪些業務
醫院會計屬於事業會計,也稱非營利組織會計。
醫院會計有專門的《醫院會計制度》,可以找相關的醫院會計教材參考。
做醫院會計,首先要掌握《基礎會計》,及初級會計知識,然後掌握《醫院會計》就可以了。至於中級財務會計往往是針對企業的,屬於企業(營利)會計。
如果如面試,涉及專業知識,看下面幾個:
(1)基礎會計
(2)醫院會計
(3)事業會計(醫院會計屬於事業會計之一,只不過行業特徵更突出一些)
一般來說,醫院會計核算的主要特點:
1、凈資產的構成為:事業基金、固定基金、專用基金和待分配結余。事業基金中分為一般基金等;固定基金按固定資金的類別分為房屋建築物、專用設備、一般設備、圖書;專用基金分為修購基金、福利基金、防保基金和群欠基金等。以上基金中一般基金和福利基金均由年終結余分配;
2、庫存葯品的核算採用售價核算,要設置進銷差價科目;
3、固定資產核算時採用分類核算,但不提取折舊。每年提取修購基金。修購基金的提取比例是按醫院的類別來提的,提取後計入專用基金--修購基金。固定資產購入時,增加固定資產的同時,還要增加固定基金。
4、收入支出總表,就是醫院的利潤表。項目分為:一、收入總計:財政補助收入、醫療收入、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二、支出總計:醫療支出、葯品支出、財政專項支出、其他支出。三、收支差額及結余分配。期末的結余要分轉入事業基金和專用基金。
5、低值晚耗品一次性記入支出;
6、平時核算時也要設置管理費用科目,但每月末均要分配到支出的各明細項目中(也就是收支總表的支出項目中);
7、其他核算,如往來、銀行、現金等與一般企業一致。
⑦ 盈利性的醫院會計科目有哪些
「累計折舊」科目、「應交稅金」總分類賬科目、「投入資本」科目、「事業公積回」科目、「應付答營利」科目、「稅金」明細科目。
⑧ 醫院會計科目有哪些,要最新的科目
資產類反映醫院全部資產狀況的總賬科目,按資金的流動性強弱,分為「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應收票據」、「應收在院病人醫葯費」、「醫療應收款」、「其他應收款」、「壞賬准備」、「庫存物資」、「在加工材料」、「待攤費用」、「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清理」、「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待處理財產損益」等科目。負債類反映醫院全部負債狀況的總賬科目,按不同的債權人和債務類型,分為「醫療預收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付社會保障金」、「應交葯品收入」、「預提費用」、「長期應付款」等科目。基金類反映醫院全部基金狀況的總賬科目,按基金的用途,分為「事業基金」、「專項基金」、「待沖基金」、「收付結余」、「結余分配」等科目。收支類反映醫院全部收入和費用支出狀況的總賬科目,按收入的來源和支出和去向,分為「醫療收入」、「醫療業務成本」、「其他收入」、「其他支出」、「財政補助收入」、「財政補助支出」、「科教項目收入」、「科教項目支出」、「管理費用」、「投資收益」等科目。編輯本段序號編號會計科目名稱資產類01101現金02102銀行存款03109其他貨幣資金04111應收在院病人醫葯費05113應收醫療款06114壞賬准備07119其他應收款08121葯品09122葯品進銷差價10123庫存物資11125在加工材料12131待攤費用13141對外投資14151固定資產15153在建工程16161無形資產17171開辦費18181待處理財產損溢負債類19201短期借款20202應付賬款21204預收醫療款22205應付工資23207應付社會保障金24209其他應付款25211應繳超收款26221預提費用27231長期借款28241長期應付款凈資產類29301事業基金30302固定基金31303專用基金32305收支結餘33306結余分配收支類34401財政補助收入35402上級補助收入36403醫療收入37404葯品收入38409其他收入39411醫療支出40412葯品支出41415管理費用42416財政專項支出43419其他支出編輯本段具體規定《醫院會計制度》對收支的一、二級明細科目作了具體規定。醫療收入設置的一級明細科目為:門診收入提供門、急診服務取得的各項收入。包括掛號收入、診察收入、檢查收入、治療收入、其他收入等二級明細科目。住院收入為住院病人提供診察服務取得的收入。包括床位收入、診察收入、檢查收入、治療收入,為門診、急診、住院病人的醫療服務中銷售葯品的收入,分別設置西葯收入、中成葯收入、中草葯收入等二級明細科目。其他科目會計科目的內容、記賬方法、核算方法等,《醫院會計制度》內均作了明確規定。
⑨ 盈利性的醫院會計科目有哪些越詳細越好
「累計折舊」科目來、「應交源稅金」總分類賬科目、「投入資本」科目、「事業公積」科目、「應付營利」科目、「稅金」明細科目。
⑩ 公立醫院整體搬遷,置地費應入什麼會計科目
根據《財政部關於企業收到政府撥給的搬遷補償款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財-企[2005]123號)文件的規定,企業收到政府撥給的搬遷補償款,作為專項應付款核算;搬遷補償款的存款利息,一並轉增專項應付款。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損失或費用,區分以下四種情況進行會計處理。一是因搬遷出售、報廢或毀損的固定資產,作為固定資產清理業務核算,其凈損失核銷專項應付款;二是機器設備因拆卸、運輸、重新安裝、調試等原因發生的費用,直接核銷專項應付款;三是企業因搬遷而滅失的、原已作為資產單獨人賬的土地使用權,直接核銷專項應付款;四是用於安置職工的費用支出,直接核銷專項應付款。文件同時規定,企業搬遷結束後,專項應付款如有餘額,需調增資本公積金並由全體股東共享;專項應付款如有不足,則計人當期損益。
需要注意的是,該文件的上述規定僅僅明確了企業從政府取得搬遷補償款的會計處理,而未明確企業從政府出讓.地使用權的一方取得補償費,以及因轉讓土地使用權而取得補償費應如何進行會計處理。筆者認為,企業從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企業取得的補償費也應屬於從政府取得的補償款,同樣應按照上述規定進行處理;對於因轉讓土地使用權而取得的補償費,應按照轉讓無形資產的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按新會計准則規定處理:
《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3號》規定,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其中,屬於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有結余的,作為資本公積處理。企業收到除上述規定之夕的搬遷補償款,應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等會計准則進行處理。
按照上述規定,企業只有取得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才需要先通過「專項應付款」核算,再由「專巧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和「資本公積」企業從其他來源取得的搬遷補償費不通過「專項應付款」核算,而應按照轉讓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來處理。同理,企業因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而從獲得土地使用權一方取得的補償費,應視同從政府取得的財政資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