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都華西醫院是幾級醫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是公立三級甲等醫院,國家衛計委直屬醫院!
㈡ 非公立醫院院長可以到村鎮社區醫院多點執業嗎 如果未經過衛計局備案就多點執業,會受到處罰嗎
可以,需要先備案。不備案就多點執業肯定會有懲罰,具體可咨詢當地衛生局。
㈢ 衛計委審批的醫院一定是公立醫院嗎
不一定是公立醫院。
所有醫院的設立不管公立私立都需要衛計委審批。
㈣ 醫院歸哪個部門監督管理
醫院的監督管理部門是地方各級衛生局
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下設辦公室、醫政科、健教所、愛衛會等職能部門,分管食品衛生,執業醫師法的實施,醫療事故的處理等等工作。
(4)衛計委公立醫院改革擴展閱讀
國家衛生部主要職責:
(一)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擬訂衛生改革與發展戰略目標、規劃和方針政策,起草衛生、食品安全、葯品、醫療器械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衛生、食品安全、葯品、醫療器械規章,依法制定有關標准和技術規范。
(二)負責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並組織實施,組織制定葯品法典和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組織制定國家葯物政策。擬訂國家基本葯物采購、配送、使用的政策措施,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內葯品生產的鼓勵扶持政策,提出國家基本葯物價格政策的建議。
(三)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責任,組織制定食品安全標准,負責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風險評估、預警工作,制定食品安全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的條件和檢驗規范,統一發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
(四)統籌規劃與協調全國衛生資源配置,指導區域衛生規劃的編制和實施。
(五)組織制定並實施農村衛生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負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綜合管理。
(六)制定社區衛生、婦幼衛生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規劃並指導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負責婦幼保健的綜合管理和監督。
(七)負責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制定實施重大疾病防治規劃與策略,制定國家免疫規劃及政策措施,協調有關部門對重大疾病實施防控與干預,發布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信息。
(八)負責衛生應急工作,制定衛生應急預案和政策措施,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指導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與應急處置,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信息。
(九)起草促進中醫葯事業發展的法律法規草案,制定有關規章和政策,指導制定中醫葯中長期發展規劃,並納入衛生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和戰略目標。
(十)指導規范衛生行政執法工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和學校衛生的監督管理,負責公共場所和飲用水的衛生安全監督管理,負責傳染病防治監督。
(十一)負責醫療機構(含中醫院、民族醫院等)醫療服務的全行業監督管理,制定醫療機構醫療服務、技術、醫療質量和采供血機構管理的政策、規范、標准,組織制定醫療衛生職業道德規范,建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評價和監督體系。
(十二)組織制定醫葯衛生科技發展規劃,組織實施國家重點醫葯衛生科研攻關項目,參與制定醫學教育發展規劃,組織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和畢業後醫學教育工作。
(十三)指導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組織擬訂國家衛生人才發展規劃,會同有關部門制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資格標准並組織實施。
(十四)組織指導衛生方面的國際交流合作與衛生援外有關工作,開展與港澳台的衛生合作工作。
(十五)負責中央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工作,負責中央部門有關幹部醫療管理工作,負責國家重要會議與重大活動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
(十六)承擔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和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十七)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㈤ 國家衛計委32號文件
今年6月初,國家衛計委發布《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的緊急通知》版的32號文,嚴權控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文件指出,近年來,我國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部分醫院單位規模過大,存在追求床位規模、競相購置大型設備、忽視醫院內部管理和機制建設等粗放式發展的問題,提高了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擠壓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非公立醫院的發展空間,也不利於醫院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文件要求,為進一步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禁止公立醫院舉債新建醫院或舉債新購置大型醫用設備。
衛計委相關人士解釋,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對承租人所選定的租賃物件,進行以融資為目的的購買,以收取租金為條件,將租賃物件中長期出租給承租人使用。商務部、銀監會、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對開展融資租賃業務的機構有相關資質要求。融資租賃出租方靠收取固定利息獲利。醫療機構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其本質是一種貸款融資行為。國家相關政策文件均明確要求公立醫療機構不得貸款購置醫療設備。
㈥ 中國人均壽命從35到77,壽命變長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中國的人均壽命從35歲到77歲,這在中國人均壽命上有著質的變化,眾所周知,大家都喜歡活得更長久一點,而從35歲到77歲,這代表著中國人均壽命增長了將近40多歲,順便變長對我們的生活肯定是有極大影響的,這其中就包括養老保險以及工作年齡的長度,在之前人均壽命35歲的時候,到40來歲,人們就已經算是年齡很大了,而到現在五十歲六十歲而還在工作崗位上的人比比皆是。
因為國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中國的人均壽命開始緩慢增長,相應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人均壽命肯定能夠更高,只有偉大的和平,才能夠給人民帶來幸福,才能夠有效地提高人民的人均壽命
㈦ 請問下公立醫院分幾個系統的醫院啊,都歸什麼部門來管理比如部隊系統的,衛計委系統啥的
大類的話,就分為地方的和軍隊的,如果細分的話,地方上有的醫院是學校的,受到當版地衛權計部門的業務領導,本級政府醫院受到本級衛生部門的領導。軍隊的包括總醫院,陸軍的,海軍的,空軍的,火箭軍的,總部的,武警的。
㈧ 怎麼查一所醫院是公立還是私立的去哪查,要絕對准確。
上衛生部官網,現在也稱衛計委。
㈨ 中國衛計委70號文全文
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落實完善公立醫院
葯品集中采購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國衛葯政發〔2015〕7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公立醫院葯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號,以下簡稱《意見》),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全面構建葯品集中采購新機制
要堅持葯品集中采購方向,實行一個平台、上下聯動、公開透明、分類采購。充分發揮省級葯品集中采購工作領導小組作用,結合地方實際,抓緊制訂具體實施辦法,落實部門責任分工,明確時間進度表和技術路線圖,並及時上報國務院醫改辦,確保2015年內啟動新一輪葯品集中采購工作。
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主動與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商務、食品葯品監管等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努力做好葯品采購中質量安全、價格監測、配送使用、醫保支付等政策措施的有效銜接,增強和擴大葯品集中采購的惠民實效。
二、合理確定葯品采購范圍
醫院要按照不低於上年度葯品實際使用量的80%制定采購計劃,具體到通用名、劑型和規格,每種葯品采購的劑型原則上不超過3種,每種劑型對應的規格原則上不超過2種。葯品采購預算一般不高於醫院業務支出的25%-30%。省級葯品采購機構應及時匯總分析醫院葯品采購計劃和采購預算,合理確定葯品采購范圍,落實帶量采購,優先選擇符合臨床路徑、納入重大疾病保障、重大新葯創制專項、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的葯品,兼顧婦女、老年和兒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葯需要,並與醫保、新農合報銷政策做好銜接。
充分吸收國家基本葯物遴選中規范劑型、規格等有效方法,依據國家基本葯物目錄、醫療保險葯品報銷目錄、基本葯物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等,遵循臨床常用必需、劑型規格適宜、包裝使用方便的原則,推進葯品劑型、規格、包裝標准化,努力提高葯品采購和使用集中度。
三、細化葯品分類采購措施
要以省(區、市)為單位,結合確定的葯品采購范圍,進一步細化各類采購葯品。醫院使用的所有葯品(不含中葯飲片)都應在網上采購。
(一)招標采購葯品。可根據上一年度葯品采購總金額中各類葯品的品規采購金額百分比排序,將佔比排序累計不低於80%、且有3家及以上企業生產的基本葯物和非專利葯品納入招標采購范圍。
(二)談判采購葯品。要堅持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公開透明、試點起步,實行國家和省級談判聯動。2015年,國家將啟動部分專利葯品、獨家生產葯品談判試點,方案另行制訂。對於一時不能納入談判試點的葯品,繼續探索以省(區、市)為單位的量價掛鉤、價格合理的集中采購實現路徑和方式,並實行零差率銷售。鼓勵省際跨區域聯合談判,結合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探索形成適應醫保支付政策的區域采購價格。
(三)直接掛網采購葯品。包括婦兒專科非專利葯品、急(搶)救葯品、基礎輸液、常用低價葯品以及暫不列入招標采購的葯品。各地可參照國家衛生計生委委託行業協會、學術團體公布的婦兒專科非專利葯品、急(搶)救葯品遴選原則和示範葯品,合理確定本地區相關葯品的范圍和具體劑型、規格,滿足防治需求。
(四)國家定點生產葯品。要按照全國統一采購價格直接網上采購,不再議價。
(五)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仍暫時實行最高出廠價格和最高零售價格管理。
四、堅持雙信封招標制度
葯品招標采購必須面向生產企業,由葯品生產企業直接投標,同時提交經濟技術標書和商務標書。要強化葯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意識,合理控制通過經濟技術標書評審的企業數量。對於通過經濟技術標書評審的企業不再排序,按照商務標書報價由低到高選擇中標企業和候選中標企業。
要落實招采合一、帶量采購、量價掛鉤。從有利競爭、滿足需求、確保供應出發,區別葯品不同情況,結合公立醫院用葯特點和質量要求,根據仿製葯質量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科學設定競價分組,每組中標企業數量不超過2家。要通過劑型、規格標准化,將適應症和功能療效類似葯品優化組合和歸並,減少議價品規數量,促進公平競爭。
對中標價格明顯偏低的,要加強綜合評估,全程監測葯品質量和實際供應保障情況。對於只有1家或2家企業投標的品規,可組織專門議價。要公開議價規則,同品種議價品規的價格要參照競價品規中標價格,盡量避免和減少人為因素影響,做到公開透明、公平公正。
為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形成全國統一市場,各地招標采購葯品的開標時間統一集中在每年11月中下旬。實現招標采購政策聯動,方便生產企業理性投標、提前組織安排生產,避免葯品價格因開標不同步產生波動。要優化流程,簡化申報程序,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五、改進醫院葯款結算管理
醫院從葯品交貨驗收合格到付款的時間不得超過30天。加強政策引導,鼓勵醫院公開招標選擇開戶銀行,通過互惠互利、集中開設銀行賬戶,由銀行提供相應葯品周轉金服務,加快醫院付款時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葯品生產流通成本。糾正和防止醫院以承兌匯票等形式變相拖延付款時間的現象和行為。要將葯品支出納入預算管理和年度考核,定期向社會公布。逐步實現葯佔比(不含中葯飲片)總體降到30%以下。
六、完善葯品供應配送管理
公立醫院葯品配送要兼顧基層供應,特別是向廣大農村地區傾斜。鼓勵縣鄉村一體化配送,重點保障偏遠、交通不便地區葯品供應。要落實葯品生產企業是供應配送責任主體的要求,加強考核督導和糾偏整改,建立和完善葯品配送約談、退出、處罰制約機制。對配送率低、拒絕承擔基層葯品配送、屢犯不改的企業取消中標、掛網資格,取消供貨資格。要研究細化醫院被迫使用其他企業替代葯品,超支費用由原中標企業承擔的配套措施。
進一步強化短缺葯品監測和預警,按區域選擇若干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為短缺葯品監測點,及時掌握分析短缺原因,理順供需銜接,探索多種方式,保障患者基層用葯需求。
七、加快推進采購平台規范化建設
葯品集中采購平台要堅持政府主導,維護非營利性的公益性質。要保障平台規范化建設所需的人力、財力、物力,確保2015年底前與國家葯品供應保障綜合管理信息平台對接聯通、數據信息安全傳輸。
省級葯品采購機構要增強服務意識,全面推進信息公開,定期公布醫院葯品采購價格、數量、付款時間及葯品生產經營企業配送到位率、不良記錄等情況,並及時做好網上交易數據匯總和監測分析工作,合理運用差比價規則,測算各類葯品市場平均價格,採集不同階段葯品采購價格以及周邊國家和地區葯品價格等信息,為各類葯品采購提供支持。
要藉助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擴展升級采購平台服務和監管功能,提高平台智能化水平,適應簽訂電子合同、在線支付結算、網上電子交易等新特點、新要求,為推進醫院與葯品生產企業直接結算葯款,生產企業與配送企業結算配送費用創造條件。
八、規范醫院葯品使用管理
各省(區、市)葯政管理部門要落實責任,繼續推動公立醫院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葯物,並達到一定使用比例。建立處方點評和醫師約談制度,重點跟蹤監控輔助用葯、醫院超常使用的葯品,明確醫師處方許可權,處方涉及貴重葯品時,應主動與患者溝通,規范用量,努力減輕急性、長期用葯患者葯品費用負擔。全面提升葯師的總體數量和業務素質,充分發揮葯師的用葯指導作用,鼓勵零售葯店葯師定期到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培訓,積極探索葯師網上葯事服務。
加快推進以基本葯物為重點的臨床用葯(耗材)綜合評價體系建設。以省為單位選擇部分醫療、教學、科研等綜合實力較強的三級、二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葯品(耗材)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依從性、經濟性等進行成本效益評估,為規范葯品采購和配備使用,推進葯品劑型、規格、包裝標准化提供臨床技術支持。
九、加強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葯品采購指導
要堅持三醫聯動,突出綜合改革,結合地方實際研究制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以市為單位自行采購的具體辦法,與綜合改革相配套,互相促進,並將具體辦法及時上報國務院醫改辦備案。試點城市醫院要在省級葯品集中采購平台采購葯品、在線交易。對於打包批量采購的葯品,要合理消化成本,零差率銷售。試點城市成交價格明顯低於省級中標價格的,省級中標價格應按試點城市成交價格進行調整。大力發展現代醫葯物流,探索由社會零售葯店、醫保定點葯店承擔醫院門診葯事服務的實現形式和路徑。要加強葯物政策研究,將葯品集中采購與其他改革政策協同推進,實現葯品采購效益最大化。
十、加強綜合監管
要加強葯品采購全過程的綜合監管。嚴肅查處葯品生產經營企業弄虛作假、圍標串標、哄抬價格等行為,嚴格執行誠信記錄和市場清退制度。禁止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嚴肅查處醫院違反采購合同、違規網下采購等行為。對通過招標、談判、定點生產等方式形成的采購價格,醫院不得另行組織議價;對醫院直接掛網采購葯品的價格,要加強市場監測和跟蹤,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秩序。規范和凈化葯品在醫院內部的流通渠道,定期向社會公布在醫院設立結算戶頭的葯品經營企業名單,接受社會監督。堅決遏制葯品購銷領域腐敗行為、抵制商業賄賂。加強省級葯品采購機構廉政制度建設,增強廉潔自律意識,防範和杜絕各種廉政風險。
十一、加大宣傳培訓
完善公立醫院葯品集中采購工作,必須有利於破除以葯補醫機制,加快公立醫院特別是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有利於降低葯品虛高價格,減輕人民群眾用葯負擔;有利於預防和遏制葯品購銷領域腐敗行為,抵制商業賄賂;有利於推動葯品生產流通企業整合重組、公平競爭,促進醫葯產業健康發展。
要充分運用廣播、報刊、電視等傳統媒介和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方式,讓社會各界了解破除以葯補醫,扭轉公立醫院趨利行為的必要性、艱巨性、復雜性,用「四個有利於」來檢驗公立醫院葯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成效。要廣泛宣傳《意見》的方向、意義、措施和成效,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並發揮醫務人員醫改主力軍作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堅定信心,攻堅破難,構建葯品采購新機制。
完善公立醫院葯品集中采購工作是對現有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專業性和政策性強,社會關注度高。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思想認識統一到《意見》上來,全面領會《意見》精神實質,推進三醫聯動,開創深化醫改新局面。
國家衛生計生委
201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