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晚清民國時期湖南出人才那麼多
因為湖南人大多在軍事,文學方面很有才華,嶽麓書院就有這樣的題詞:「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在晚清民國這樣的亂世,自然就會有很多湖南人才冒出來。
❷ 湖南地理:民國後期稱湖南有三山四海七澤。請問是指什麼除湖南省外,還有哪些省份有簡介
1三山四來海七澤具體指:
三山源: 黃山、廬山 峨眉山
七澤:洞庭湖,鄱陽湖,洪澤湖,巢湖,太湖 ,長江,黃河
四海:東海,南海,黃海,渤海
2省份有:
1)黃山,巢湖在安徽省
2)廬山 在江西省
3)洞庭湖在湖北
4)洪澤湖,太湖在江蘇省
5)峨眉山在四川省
❸ 民國十一年一月一日湖南造憲成立紀念幣那裡可以賣求解
可以到錢幣天堂網站上賣掉
❹ 大家給看看這枚湖南省造民國雙旗錯幣是老的嗎有沒有收藏價值謝謝
湖南省造抄當二十銅元存世量不算太大,但是錢幣沒有太大特點,畢竟只是一枚銅幣,所以品相好的300元左右,你圖片上的屬於偏打,和正常的沒多大意思,而且品相屬於極差,如果50元以內可以入手,高出這個價格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❺ 民國期間擔任湖南省主席的有哪些人
1、周斕
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抗日名將,愛國民主人士,歷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教導師師長、第三十六軍副軍長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第十七軍軍長、第十二軍軍長、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司令部參謀長、湖南省政府總參議、湖南省行署主任等。1952年因病逝世。
2、張治中
民國27年(1938年)張治中作為湖南省軍事最高指揮者發動「焦土政策」,將距離長沙三百里以外的「新牆河」被誤傳為五公里近的「新河」,因此釀成了一場千古奇聞的「11·13長沙大火」。
3、陳明仁
湖南省醴陵市洪源鄉洪源村(今南橋鎮洪源村)陳家嶺[1]人。1924年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在革命生涯中,歷任國民革命軍少將旅長、中將師長、軍長、兵團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職。
4、吳奇偉
民國湖南省主席吳奇偉故居——棣萼樓,位於廣東省大埔縣湖寮鎮密坑村。坐東北向西南,長13.8米,寬11.5米,高二層6.8米,建築面積135.7米。土木結構,十間二廳,建於1943年。
5、魯滌平
湖南寧鄉人,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曾任湖南省主席,因桂系軍閥逼迫退出湖南,任江西省主席,後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副院長。
❻ 民國時期的湖南省包括哪些地方
北洋政府時期全國各省縣等劃分不一。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除廣西劃分五等之外,各專省縣等統屬一劃為三個層級。民國末年,各省縣等劃分又趨於混亂。因此,本帖以穩定時期的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為准。南京國民政府實行省直轄縣的省縣二級制,城市型政區開始普及,有中央直轄市和省轄市。
湖南省有一等縣22個,二等縣21個,三等縣31個,未定等級縣1個,省轄市2個,共計77個縣市。
sysuup 1
2017-3-29
操作
一等縣(22個)
長沙、湘陰、瀏陽、醴陵、湘潭、益陽、湘鄉、安化、邵陽、新化、武岡、常德、岳陽、平江、澧縣、衡陽、衡山、耒陽、零陵、祁陽、沅陵、桃源。
一等縣現狀
地級市(8個):長沙(當時已切塊設市,縣治駐市區)、湘潭、益陽、邵陽、常德、岳陽、衡陽(當時已切塊設市,縣治駐市區)、永州(零陵)。
縣級市(5個):瀏陽、醴陵、湘鄉、武岡、耒陽。
縣(9個):湘陰、安化(縣治由梅城遷東坪)、新化、平江、澧縣、衡山、祁陽、沅陵、桃源。
❼ 我有個好象是民國的錢幣,正面上寫著"湖南省造,當制錢二十文",有市價沒
湖南省造當二十銅元十分常見,市場價一元左右,留作紀念吧
❽ 湖南國民黨!
相對清末和共和國時期,民國期間的湖南籍將領真的不多,但是還是有一些,而且基層的應該不少:第一次國共合作前期,黃埔軍校1—5期共有學員7399人,其中湖南青年2189人,佔1/4強。在國共兩黨長達二十多年的政權爭奪戰中,湖南為雙方輸送了大批出類拔萃的人才。國民黨方面,蔣介石雖重用浙江籍人士,但湘籍將領的比例也不小,著名者有程潛、唐生智、陳明仁、陶峙岳、李默庵、宋希濂、黃傑等。 可能與蔣介石籍貫有關吧,不過,歷史上湖南還是很不錯。 只是如今,差距很大,需要加油!黃傑 (湖南長沙):十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六軍軍長
成剛 (湖南寧鄉):十一集團軍參謀長
陶晉初(湖南寧鄉):十一集團軍副參謀長
龔賢湘(湖南益陽):十一集團軍第六軍新39師代師長
洪 行(湖南寧鄉):十一集團軍第六軍新39師副師長
霍揆彰(湖南酃縣):二十集團軍司令
陳明仁(湖南醴陵):71軍軍長
闕漢騫(湖南寧遠):54軍軍長
舒適存(湖南平江):新六軍副軍長 李鴻 (湖南湘陰):新38師114團團長,新一軍新38師師長,曾獲中美英三國勛章
劉放吾(湖南桂陽):新38師113團團長,率團獲仁安羌大捷,解救英軍7000餘人
唐守治(湖南永州):新38師副師長,新一軍新30師師長
齊學啟(湖南寧鄉):新38師參謀長,壯烈殉國
文小山(湖南沅江):54軍198師副師長,新一軍新30師副師長
龍國鈞(湖南長沙):新一軍副參謀長,新一軍新38師參謀長
李濤 (湖南邵陽):新六軍22師師長
劉建章(湖南邵陽):新六軍22師副師長
潘裕昆(湖南瀏陽):新六軍50師師長
羅錫疇(湖南雙峰):新六軍50師參謀長
龍天武(湖南石門):新六軍14師師長
梁鐵豹(湖南耒陽):新六軍14師參謀長
梁直平(湖南靖縣):新六軍14師副師長
向鳳武(湖南龍山):71軍87師師長,71軍副軍長
汪波 (湖南新化):第八軍榮譽一師師長黃炎 (湖南益陽):71軍87師副師長
陳采夫(湖南臨澧):71軍87師參謀長,司令部美國顧問組少將組長,負責訓練中國遠征軍
胡家驥(湖南湘鄉):71軍88師師長
熊新民(湖南桃源):71軍88師副師長
傅碧人(湖南安化):71軍88師參謀長
尹 俊(1909—1987)
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台灣中台工化公司董事長。
❾ 民國初年是誰統領湖南省
民國初年統領湖南省的是譚延闓。
譚延闓,湖南茶陵人。與陳三專立、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屬;與陳三立、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曾經任兩廣督軍,三次出任湖南督軍、省長兼湘軍總司令。其生平:
1、1911年武昌起義後,任湖南軍政府參議院議長、民政部長。在10月底立憲派殺害正副都督焦達峰、陳作新後,被咨議局推舉為湖南省都督。
2、1912年7月被北京政府正式任命為湖南都督,9月時兼湖南省民政長,加入國民黨任湖南支部支部長。
3、1913年參加二次革命,宣布湖南獨立,並在《長沙日報》發表《討袁檄文》,遂被袁世凱撤去都督之職。去職後,先後避居青島、上海。1915年,袁稱帝,延闓參與護國運動。
4、1916年8月後復職湖南省長兼督軍、湖南參議院院長。在護國戰爭中,為排斥外省軍閥控制湖南,他提出了「湘事還之湘人」口號。袁死後,任湖南省長兼督軍、省長,1920年11月被趙恆惕驅逐而赴上海。
5、1922年投奔孫中山,再次加入中國國民黨,6月任全湘討賊軍總司令。
6、1923年後任廣州陸海軍大元帥府大本營內政部長,建設部長、湖南省省長兼湘軍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