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公立私立 > 古代的書院是公立的還是

古代的書院是公立的還是

發布時間:2020-12-08 06:30:53

㈠ 古代書院和學堂的區別

學堂年齡段一般較低,學齡前兒童,書院一般都年齡大一些了。

㈡ 古時的書院是什麼意思

古時的書院——封建社會後期一種重要的教育機構。 ①、中央官府設立,用於收藏、校勘和整理圖書的機構。 ②、民間設立,供個人讀書治學的地方。從宋朝開始,書院作為一種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古時著名的四大書院為:應天書院、嵩陽書院、嶽麓書院和白鹿洞書院。 北宋時,以講學為主的書院日漸增多。南宋時隨理學的發展,書院逐漸成為學派活動的場所。宋代最著名的有四大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書院大多是自籌經費,建造校舍。教學採取自學、共同講習和教師指導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以自學為主。它的特點就是為了教育、培養人的學問和德性,而不是為了應試獲取功名。 明代書院發展到一千兩百多所,但其中有些是官辦書院。一些私立書院自由講學,抨擊時弊,成為思想輿論和政治活動場所。最著名的有江蘇無錫東林書院。明朝統制階級曾先後4次毀禁書院,然而書院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多次毀而不絕,在嚴酷的政治壓迫下,書院師生寧死不屈。東林書院的對聯寫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清代書院達2000餘所,但官學化也達到了極點,大部分書院與官學無異。到了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詔令各省的書院改為大學堂,各府、廳、直隸州的書院改為中學堂,各州縣的書院改為小學堂。至此書院退出了歷史舞台。

㈢ 古代的書院是大學還是高中

算是初高中,小學是草舍,初高中是書院

㈣ 古代的書院跟現在的大學一樣嗎

同級別的。只是教學模式和現代大學有不同點,不過古代書院的學風都是杠杠滴。並且版書院都是私權立的哦!至於很多人認為的太學和國子監等的其實相當於官方科學院之等機構。古代幼童蒙學有私立義塾,族學。再大點的孩子讀社學(社學教四書五經禮儀,算學和各類技能學科)。成人後就拜入各大書院了。國子監之類需考功名的吧!這樣你說書院算不算大學?

㈤ 有誰知道中國古代的書院是什麼性質的,相當於現在的大學還是中學

讀《抄林海雪原》有感
http://www.cfan.net.cn/info/15465.html
http://blog.sina.com.cn/u/44e5d0e8010005b0

㈥ 古代書院

宋代,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個儒士提供了最多的政治機會和經濟實惠,朝廷的「文治」,把儒士的榮華富貴夢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

宋代與唐代相比,社會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最為顯著的是士族的衰落。一方面,關中、中原的世族大家在連年不斷的戰亂中或南遷,或破落;另一方面,科舉考試使得更多的平民家庭(庶族)興起,動搖了世族大家的政治和社會的主導地位。宋朝的主脈絡。在政治上,經過科舉考試選拔的官僚,而非由世族大家世襲的權貴,成為政治的主導力量。

宋代以後,官員家屬和他們的後代,都叫官戶,官戶享有免役特權和全部或部分免除賦稅的特權。
宋朝的官戶是指品官之家,即一品至九品的官員之家。官僚的子孫以恩蔭入仕,即使是低級小官,也算官戶;而通過出錢或納粟買官入仕者,則自正七品以上,才算官戶。官戶以外的全部人戶,都稱民戶。
官戶約占宋朝總戶數的千分之一二。在法律上,官戶也和民戶中的主戶一樣,依財產多少劃分戶等,並繳納兩稅和各種賦稅,但官戶可以免除大部分差役,有時也可免除無定時﹑無定量﹑無定類的科配。在觸犯刑法時,官戶按不同品級有議﹑請﹑減﹑贖等特權。中高級官員有蔭補權,其子弟﹑親戚﹑門客等不經科舉考試,即可入仕當官。各級官員還享有朝廷頒賜的俸祿,這是許多官戶的一項重要收入,特別是高級官員,各種名目的俸祿收入非常優厚。宋朝對官戶也規定了一些禁約,如禁止地方官在所任州縣擁有田產,禁止經營場務﹑河渡﹑坑冶等等。官戶一般都是官僚地主,很多官戶還兼營商業,集地主﹑官僚和商人三種身份於一體。他們利用特權,兼並土地,隱產逃稅,放高利貸,牟取商業暴利等。顯然,官戶是宋朝的上流社會。當然,由於官戶不能長久世襲,他們之享受特權,是因為他們本人或直系親屬為官所決定的,所以宋代的官戶是經常變動的,是一個流動的群體,享受這種特權的人,也不能稱其為貴族。
宋代的官戶與明代戶籍制中的官籍意義相近,但明代擁有官籍者的數量很少了,多數官員家庭沒有官籍,即多數官員家庭非官戶而為民戶。在宋代,入品官員的家庭均為官戶,而在明代,只有極少數官員的家庭有官籍的特殊社會地位。官戶在宋代為一官員的普遍待遇,而官籍在明代則是某些特殊官員的殊榮,享受這種待遇的家庭少之又少。
與官不同,士所享受的國家待遇是有限的,他們可以豁免差役,但賦稅是同樣要繳納的(可根據皇帝或政府的需要,適當加以減免);他們中,有國立或地方公立學校諸生(最低級的科舉功名)資格者,可以得到政府的經濟補貼,稱「食廩者」。更重要的差別是,他們沒有官員所擁有的現成而有效的政治權力來擴張他們的利益。就宋代以後的情況看,有低級科舉功名的士,是地方的精英力量,小自錢糧、刑名,大到文化教育,地方官均依賴於這支精英力量。同時,他們是民眾與官府、官員間溝通的紐帶和橋梁,充當了政府與民眾矛盾調節人的角色或社會—政治調節器的地位。直到科舉制度被廢除的清末,士階層一直充當著這種特殊的角色,發揮著這種特定的作用,故宋以後,取代士族的一個詞彙,是「士紳」。官是政權的主體(或部分主體)和政治的掌控者,而士則是鄉村社會的實際控制力量。[3]官掌控政治,士掌控社會。無疑,儒在宋代以來,真正地成為主流。

㈦ 中國古代幾大著名書院

書院是中國士人的文化組織,唐宋以來,它為中國的教育、學術、藏書、出版、建築等文化事業的發展,對民俗風情的培植、思維習慣及倫常概念的養成等都作出過重大貢獻。

㈧ 關於古代書院的幾個問題……

書院算中等學校```
1.書院應該是綜合學科`達到國子監即開始分科``回`
2.低級的為私塾`中級答為書院`高級的為太學或國子監```
3.一般書院老師比較少`國子監由於國家開設`所以有很多老師(科舉中部分文人會派到此傳授)```
4.不詳...國子監應該會分班...
5.不詳...會有部分副科`不知有沒有體育```
6.不一定`大多開設於城內```
7.此問題有點bt了吧?!好象沒有聽說某處發現古代書院遺址`所以我也不曉得```
8.書院大致相當於現在中學`學生年齡也應該差不多```
9.家裡有點條件的才會上書院```
10.有一點點```
11.規模稍大的書院應該會有宿舍...
12.有宿舍的書院一般也都有食堂...
13.不詳```

㈨ 古代公辦與私立學校名稱有何區別

古代的公辦學校應該就是像書院這種的,然後古代的私立學院就叫做私塾這樣的,從名稱上就能看出學院包含的范圍更廣,教授的內容也更寬泛。而私塾就顯得略顯狹小,教授的內容也略顯單一,可能教書師傅也只有一位。


其實無論是公辦院校還是私屬,想要學習好,想要在某一門領域,出類拔尖,最關鍵的,還是靠個人的努力學習,不斷練習,有句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老師固然重要,但是起的作用也只是拋磚引玉,至於最後你能不能成為玉,還是要看個人的修煉以及造化。

閱讀全文

與古代的書院是公立的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