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們是在市婦幼保健院做產劫,醫生說要轉到州醫院住院,要電子轉診要證明
衛生廳有規定,患者轉院需先向主治醫生提出來,主治醫生報告科主任,經回科主任確認,患者確需轉上答級醫療機構治療,就出具《轉院證明》,然後由醫院醫務科蓋章。
參保人員需轉外地醫院治療的,須憑醫療機構開具的《轉院證明》到社保機構辦理有關手續。
1.有無轉診證明的報銷比例不一樣:
1)有轉診證明:
縣級醫院報銷:75%;市級三甲醫院報銷:65%;市級二級醫院報銷:70%;
省級醫院:分段報銷政策:
8000元以內的:只報銷50%;
8000以上的部分:報銷60%
市外的,外地的非省級定點醫院:統一報銷55%;
省外治療報銷:55%;
2)無轉診證明:
統一隻報30%。
2.轉診證明的重要性:
參合患者確因病情需要去省級定點醫院住院的,必須由縣級醫療機構開具轉診證明,到當地新農合辦辦理轉診手續。
❷ 州醫保在縣級不能報銷是雜回事
可以報銷,社會醫療保險報銷是在出院或者轉院之後報銷。
住院及特內殊病種門診容治療的結算程序:
1.定點醫療機構於每月10日前,將上月出院患者的費用結算單、住院結算單及有關資料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作為每月預撥及年終決算的依據;
2.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每月預撥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統籌費用;
3.經認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參保人員應到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葯,發生的醫葯費用直接記帳,即時結算。
4.急診結算程序:參保人員因急診搶救到市內非定點的醫療機構及異地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或單位墊付,急診搶救終結後,憑醫院急診病歷、檢查、化驗報告單、發票、詳細的醫療收費清單等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報銷手續。
❸ 新農合在市裡的醫院怎麼報銷報銷比例是多少
新農合具體補償比例為:
省內:
一級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包括分院)起付線50元,補償比例90%;其他公立醫療機構:縣內起付線200元,補償比例70%;縣外按二級縣外相應比例執行。
二級醫療機構:縣內起付線為200元,補償比例85%;縣外市內起付線500元,補償比例65%;市外起付線1000元,補償比例55%。
三級醫療機構:市內起付線800元,補償比例為60%;市外起付線1500元,補償比例55%。
未確定等級的政府辦醫療機構:市內起付線800元,補償比例60%;市外起付線1000元,補償比例55%;
民營醫療機構(不分級別):縣內起付線400元,補償比例為65%;市內起付線800元,補償比例為55%;市外起付線1500元,補償比例45%。
省外:
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起付線3000元,補償比例為50%。
二級以上非公立醫療機構起付線2000元,補償比例為40%。
按照上述規定,在市級醫院補償比例要比縣級醫院低。
❹ 凱里州醫院怎麼報銷醫療鎮遠醫保
1、醫保抄(包括城鄉居民醫保、襲職工醫保)只能在參保地的社保部門享受報銷待遇(具體辦理地址,就是當事zd人參保或者遷移該社保關系時的地址,不明確的,可以咨詢周邊住戶明確);
2、在本地的定點機構就診的前提下,由社會保險經辦版機構與醫療機構(就診點)、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
3、辦理時應交驗:參保人的有效身份證、社保卡、戶口所在地的村(居)會出具的加蓋印章的證明等證件及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權結算。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❺ 黔西南州各縣上的人到州醫院看病能用國家醫保報銷嗎
農村醫保報銷:門診補償:村衛生室、鎮衛生院、二級醫院、三級醫院可按比例報銷。住院補償版含葯費、輔助檢查費。大病補償:鎮風險基金補償和鎮級合作醫療住院等。權城鎮醫保報銷: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葯,符合葯品目錄、診療項目
❻ 地州上的醫保到省城大醫院看病,醫保怎麼報銷麻煩各位大神幫幫忙,急……
雲南的我不知道,不過我們這邊都是地州的醫保都是按地州的比例報銷而不是按省城報銷的
❼ 貧困戶在縣城醫院住院報百分之九十打了轉院證到州醫院報銷還一樣嗎
不同級別的醫院報銷比例是不同的,基層醫院是最高的,貧困戶有沒有另外的補助看當地有沒有什麼政策了
❽ 涼山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州級統籌實施辦法(試行)的第四章 醫療保險待遇
第十六條 一個自然年度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上年度全州職工平均工資的6倍。
第十七條 個人帳戶金
(一)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含靈活就業人員)所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一部分進入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帳戶,單建統籌無門診醫療待遇,只享受住院醫療待遇。個人帳戶金按以下比例劃入:在職人員30歲及以下按2.8%劃入(含個人繳納的2%),31歲至50歲按3.0%劃入(含個人繳納的2%),51歲至退休按3.2%劃入(含個人繳納的2%),退休人員按3.5%劃入。
(二)個人帳戶金用於參保人員門診就醫購葯和住院的自付部分以及符合相關規定的支付,其本金和利息歸個人所有,可以結轉和依法繼承,但不得提取現金或挪作它用。
第十八條 「重症慢性疾病」門診
(一)「重症慢性疾病」病種。
一類病種:糖尿病、高血壓(Ⅱ、Ⅲ級)、甲亢病、腦血管意外後遺症、精神病、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乙、丙、丁型)、帕金森氏病、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度以上)、類風濕性關節炎。
二類病種:腫瘤病人的補充放化療、白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腎功能衰竭、器官移植術後(肝、腎、骨、骨髓、心臟瓣膜)免疫抑制葯物治療、艾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
(二)「重症慢性疾病」門診醫療待遇:在個人帳戶金用完後,當年繼續治療該病種所發生符合基本醫保政策范圍的門診醫療費用,由統籌基金支付50%,用人單位負擔35%。一個自然年度內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一類病種1000元,二類病種8000元。同時患有兩種及以上一類「重症慢性疾病」的,最高支付限額不超過2000元;同時患有一類、二類「重症慢性疾病」的,最高支付限額不超過10000元;同時患有兩種及以上二類「重症慢性疾病」的,最高支付限額不超過16000元。
第十九條 「危、重、急」症門診待遇
參保人員因「危、重、急」症在醫療機構門診搶救,搶救治療病情穩定後轉入定點醫院住院的,搶救費用一並納入住院按規定審核報銷;搶救治療無效死亡的,符合政策范圍內的醫療費用全額審核報銷。
第二十條 住院醫療待遇
(一)起付線標准。
參保人員在定點醫院發生的符合政策范圍內的住院費用,實行單次結算。住院費用統籌基金支付的起付標准為:三級醫院550元;二級醫院400元;一級醫院和未達級醫院350元;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50元。退休人員及精神病、二類「重症慢性疾病」患者,住院起付線在上述標准上依次再降低50元。一個自然年度內多次住院的,從第二次住院起每次按醫院等級逐次降低50元,但起付標准在職人員不得低於200元,退休人員不得低於100元。精神病及二類「重症慢性疾病」患者一個自然年度內只負擔一次起付線。
因公出差、學習考察、探親旅遊和經批准轉州外(異地居住人員因病情需要轉上級醫院)住院治療的不分醫院級別及住院次數,每次起付線標准均按800元執行。轉入上級醫院治療的,應在醫保經辦機構簽字備案後15日內入院。
(二)報銷比例。
起付標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符合政策范圍內的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在職人員三級醫院84%(個人自付16%),二級醫院88%(個人自付12%),一級醫院和未達級別醫院90%(個人自付1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92%(個人自付8%);退休人員、精神病及二類「重症慢性疾病」患者按醫院級別依次提高3%。
住院床位費報銷標准:二級(含二級)以上定點醫院為每床每日20元,二級以下定點醫院為每床每日15元。
(三)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四川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葯品目錄》(2010年版)、《涼山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管理暫行規定》(涼勞發〔2001〕6號)、《涼山州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涼勞社發〔2006〕17號)、《關於將部分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的通知》(川衛辦發〔2010〕560號)、《關於新增部分診療項目納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與支付范圍的通知》(涼人社發〔2011〕3號)、《涼山州醫療服務價格》(涼價費〔2006〕31號)等文件執行。
(四)部分器官移植(肝、腎、骨、骨髓、心臟瓣膜)術後免疫抑制葯物門診治療,超過二類「重症慢性疾病」門診費用最高支付限額的,再按三級醫院住院標准納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
(五)住院期間使用《葯品目錄》中的乙類葯品,個人先自付10%,使用進口葯品,個人先自付50%,使用復合葯按涼醫保函〔2011〕31號文執行;實施支付部分費用的診療項目、輸血等,個人先自付20%,剩餘部分按定點醫院級別審核報銷。體內置入的特殊材料,原則上只能使用國產產品。按規定具備審批手續符合報銷的特殊材料按以下比例支付:5000元以內的個人先自付20%、5001-10000元的個人先自付25%、10001-50000元的個人先自付30%、50001-100000元的個人先自付40%、100001元以上的個人先自付50%。使用進口產品時,個人自付比例提高10%,剩餘部分按定點醫院級別審核報銷。
第二十一條 下列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一)《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的;
(二)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以外的;
(三)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及醫療服務設施項目范圍規定的;
(四)在非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危、重、急」症除外)。
第二十二條 因外傷發生的住院費用,由定點醫院和醫保經辦機構嚴格審查把關,並完善相關手續,符合政策規定的方能納入審核支付;在異地發生的外傷性住院費用參照辦理。
❾ 臨夏州醫保報銷方法
醫保分兩個帳戶,個人帳戶,體現在醫保卡內的錢,可以用來在定點葯店買葯,門診費用的支付和住院費用中個人自付部分的支付;統籌帳戶,由醫保中心管理,參保人員發生符合當地醫保報銷的費用由統籌帳戶支付。
在就醫(住院)的時候,向定點醫院出示醫保卡證明參保身份,在結帳的時候,該個人自付的部分由自己用醫保卡或者現金支付,該醫保報銷的部分由醫保和醫院結算,個人不需要先支付再報銷。而那些在門診看病的醫療費用則是報銷不了的。
社會醫療保險如何報銷
就診醫院不同醫療保險報銷比例不同:假如一個人在醫院用了10000元,如果是在一級醫院就診住院,那麼就先減去500元;如果是在二級醫院就診住院,就先減去1000元;如果是三級醫院就診住院,就先減去2000元;之後再剔除「非醫保用葯費用」及「其它非醫保范圍費用」,剩下在職人員報80%,退休或者失業、無業50%。(註:醫保報銷只保甲類葯品即醫保用葯,乙類為非醫保用不可報銷)
在職員工住院醫療報銷報銷比例醫保住院,總費用除開自費部分、乙類費用先自付10%之後,超過醫院醫保門檻費的部分,享受統籌支付比例醫院級別不同門檻費不同,享受統籌支付的比例也不同。職工醫療保險的比例百分之八十幾(武漢市82%/84%/87%),居民醫療保險的比例70%左右(武漢市80%/65%/50%)。
社會保障卡並沒有調整任何醫療報銷的比例,根據2005年出台的《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70歲以下退休人員的社會補充醫療保險為50%,而在繳費機構進行報銷手續的時候,是需要准備醫療保險手冊的復印件、診療費單據、收據、明細等等東西的,詳情也可咨詢勞動保障電話12333。
❿ 涼山州的醫保卡在異地看病住院那些醫院在內才能夠看病用卡
涼山州的醫保卡在異地看病住院那些醫院在內才能夠看病用卡,
異地醫保報銷版需提供的材料:權
本市醫院出具的轉院證明;
拿醫院出具的轉院證明到本市、區社保處(醫保處)異地就醫審批備案;
異地定點醫院住院發票原件;
機打的費用清單原件;
住院病歷有效復印件(醫院蓋章有效)1份;
身份證復印件1份。
外地就診報銷程序:
帶患者身份證、兩張一寸彩色照片、新農合醫療證到縣合管辦辦理轉診備案手續;
攜帶患者身份證、新農合醫療證和轉診備案手續到轉診醫院就醫,辦理新農合住院手續;
出院後,憑患者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新農合醫療證、病歷復印件、住院結算單(有的是發票形式的)、住院費用清單、轉診備案手續到合管辦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