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公立私立 > 私立育才簡介

私立育才簡介

發布時間:2020-12-06 22:11:03

⑴ 育才的介紹

《詩·小雅·菁菁來者莪序自》:「菁菁者莪,樂育材也。君子能長育人材,則天下喜樂之矣。」 宋 曾鞏《正字制》:「是正文字之官,實為儒學之選,宜體育材之意,勉思畜德之勤。」 明 方孝孺《送李生序》:「古之育才者不求其多才,而惟養其氣,培之以道德,而使之純。」 康有為《大同書》戊部第一章:「而乃塞畦絕徑,令窈窕含光不克登其徽音,秀媛蘊才不克揚其文采,固失育才美俗之道,亦非文明開化之宜。」

⑵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介紹.

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依託成都七中辦學,校長由成都七中副校長擔任。在七中先進教育思想指導下,七中育才學校既具有公辦學校辦學經驗豐富、教師隊伍穩定、教育質量高的優勢,又具有改制學校體制新、機制活、起點高、生源好,家長主動參與意識強、學校管理現代化等特點。自97年改制以來,七中育才學校受到國家、省、市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多次到校視察指導工作。七中育才學校校風好、學風濃、師德高、管理嚴,已被命名為成都市文明單位標兵、成都市校風示範校、成都市模範職工之家。
七中育才學校佔地約十畝。現有4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836人。學校共有在職教職工171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學科帶頭人3人,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9人,成都市學會理事3名,成都市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黨務工作者各1名,市優秀黨員2名,錦江區優秀青年教師2名、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各1名。
學校辦學的指導思想是:以成都七中「以人為本,重在發展」的「三體(主體、個體、整體)」教育教學思想為指導,圍繞教學、德育兩個中心,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主線,為實現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教師隊伍建設和學校管理體制和機制不斷優化三個方面的突破而努力(簡稱:以「三體」為指導,實現三個突破)。
學校的辦學目標是:把學校辦成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辦學有特色的,在成都和四川省有重要影響,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學校;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辦學體制改革的實驗校;輻射改革成果的示範校。
德育指導思想是: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為核心,以立志成才教育為主線,以養成教育為重點,以系列德育活動為特色,實行系列活動與常規管理相結合,做人教育和成才教育相結合,思想工作和心理教育相結合的德育模式
學校的育人目標是:為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全面打好學生的素質基礎,尤其要「重德育才,要成才先成人」主要為成都七中等重點高中輸送具有個性特長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初中畢業生,為他們進入高中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並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
2006年7月,七中育才學校由市管轉為錦江區管理。七中育才學校在錦江區「魅力錦江,品質教育」大格局中,開始了新的發展篇章。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到校現場辦公,多年來困繞學校發展的場地狹小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我們深信七中育才學校一定會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教育部已有規定,最遲2008年,所有公辦民助學校要麼退回公辦,要麼變成民辦。成都市教育局也多次表示,四七九三所小聯中將回歸公辦。「不管學校性質怎麼變,教學質量是肯定不變的。」張軍說,學校已開始下一步的發展規劃。學校旁一塊13畝大小的土地已被圈定,用於修建綜合教學大樓,學校現有的體育場也將擴建。
校園變大,是否會相應增加招生計劃?張軍表示,目前還沒有擴招的消息。「從學校角度來講,我們不希望擴招。現在的校園很小,一直是在滿負荷運轉。我們希望新大樓將會改變這種狀況,為學生提供更寬松的學習環境和場地。」

⑶ 育才小學的介紹

育才學校的前身是基督教培賢女子神學院,始建於1920年。解放後,由市人民內政府接管辦起工農速容成中學。1953年8月,改為廣州市育才小學。1956年,育才小學與市立東區二小、東區八小、私立道青小學合並為保安街二小,後稱寺貝通津小學。1960年9月,由市教育局指定進行十年一貫制試驗,與市七中合為廣州師院附屬實驗學校。1964年,復名寺貝通津小學。1986年9月開始在三至五年級開設體育班。1988年——1989年度先後招收小學和初中一年級體育生,並於1988年5月定名為「東山區育才體育運動實驗學校」,後又定名為「東山區育才學校」。2001年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2003年2月,育才學校與育鷹小學、水均崗小學三所學校合並,搬遷到東風東路782號,保留了「東山區育才學校」的校名。

⑷ 舒城育才中學簡介,要詳細內容

3月11日下午,縣教育局黨組成員、督導辦主任楊光耀一行到舒城育才學校督查新學期開回學工作。 督查答組聽取了育才學校校長王友紅的專項匯報,並查看相關資料,對育才學校開學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給予了充分肯定,特別對育才學校「讓孩子因為我們而幸福」的辦學理念,「樣樣落實,天天堅持」的校訓,給予了高度評價。
督查組認為育才學校正在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育才文化,同時對民辦學校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陶海燕)

⑸ 簡介下成都七中育才學校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的抄前身是1957年開辦的一所市屬普通中學,初名成都市第三十五中學。1997年9月1日,為使學校適應成都現代教育發展需要,經成都市教育局批准,正式依託成都五大王牌中學(成都七中、成都石室中學、成都樹德中學、成都外國語學校、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之一——成都七中辦學,停止高中辦學,改製成為成都市教育局直屬公辦初級中學。2006年9月1日,移交錦江區教育局管理。截止2011年6月30日,共有教學班級50個,學生3200人,在崗職工186人(四川省特級教師2人、成都市學科帶頭人4人、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12人,高級教師56人)。

⑹ 東北育才雙語學校的風光簡介

東北育才學校簡介東北育才學校是1949年5月1日,由張聞天、徐特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的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是沈陽市教育局直屬的省重點中學,是遼寧省首批示範性高中。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堅持改革、堅持發展、堅持創新,樹立了「現代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性、承認差異,允許選擇,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人盡其才的教育」的教育觀念。創建了為高層次創新型傑出人才培養打基礎的中學素質教育模式,即優才教育模式,取得了突出的辦學成果,使東北育才學校成為遼寧最好、東北領先、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學校。學校被省政府評為省先進集體、省模範學校、全國計算機教育先進集體、全國首批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突出成果獎、省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省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創新培養項目實驗學校。學校現有三個校區。佔地面積738畝,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北校區是初中部,渾南校區是高中部、小學部、理科部,國際部和幼兒園,外國語學校是中日合作辦學的初、高中,三個校區共有130多個教學班,學生近7000人,發揮了名校辦學規模效益。東北育才學校渾南校區已成為沈陽市基礎教育對外開放最漂亮的窗口,為沈陽市增添了光彩。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學會關心,學會創造,全面發展,初露才華」。學校的校風是「勤奮進取,嚴謹求實,文明和諧,創新高效」。學校的辦學目標是「面向21世紀經濟全球化、知識化,社會國際化、學習化、高科技化,創建融合中西方教育優勢的現代化、高效能、為培養高層次創新型傑出人才打基礎的中學素質教育模式,把東北育才學校辦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實驗性、示範性、國際化世界名校。」1990年起我校開始全面實施東北育才學校《現代中學德育系統工程》,創建了知識性德育、養成性德育、情感性德育相統一的德育新模式。德育工作已成為硬性實體,形成立體網路,達到整體優化。學生在「自主體驗」中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成為具有高尚人格、有進取精神、有國際視野、重事業成就的領袖式人才。學校建立了現代教學模式,在教學領域實現了八化:「課程設置多元化、學制彈性化、教材選用多樣化、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活動教育化、教學方法最優化、學習方法科學化、教師隊伍社會化。」在研究性學習、雙語教學、分層次教學、考試與評價改革、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高中學分制、導師制、建立科學研究實驗室等方面走在全國前沿。學校在校園內創建了東北育才學校材料科學研究實驗室、生命科學研究實驗室、智能機器人和機器人研究實驗室和軟體科學研究實驗室,把科學家請進中學校園,把尖端科學領域研究實驗引進中學校園,建立了學生創新指導中心。我校在職教師總人數近600人,他們來自於北師大、吉林大學、東北師大、沈陽師大等師范大學和綜合性大學,99.4%具有本科以上學歷,35歲以下青年教師佔80%。學校非常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有120多人研究生班結業或在讀,有近30人去美國、英國、日本等進行為期一個月以上的進修。學校積極推進教師隊伍社會化,聘請高水平、高素質的專家、教授做兼職教師,學校任期一年以上的兼職教師已有15位,其中教授、研究員7位,博士生4位。學校還聘請了16名外籍教師。近幾年高考文科、理科人均總分連續七年全省最高,;文、理科學生100%進入全國重點大學錄取線;向全國名牌大學保送學生全省最多。多年來,在全國中學生學科競賽中共獲得119枚獎牌,在國際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8塊金牌,2塊銀牌,1塊銅牌,這個成績在東北地區最好,在全國名列前茅。英語班的學生高二年級考「托福」,都能過550分,70%在600分以上,有的同學得滿分;日語班學生在高二年級都能通過日本語國際水平一級考試。日語班學生絕大部分到日本考大學,40%進入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2003年春,日本東京大學僅招15名外國非公派本科留學生,育才學生就佔9名。今年秋季,外國語學校270多名畢業生去國外考大學。1998年,沈陽市全民外語大賽共有32名學生獲獎,育才學生佔30名。還有一些學生考入劍橋大學、耶魯大學、威廉斯大學、杜克大學、勞倫斯大學等國際名牌大學。學校與美國阿拉巴契亞州立大學、美國芝加哥奧利茲.德.多明奇茲小學、弗朗西斯科.摩德羅中學、北部大學預備學校、德國聖.貝爾哈德中學、日本富山縣中部高中、加拿大哥倫比亞國際學院、韓國京畿科學高等學校,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學、華僑中學、南洋小學等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與國內幾十所中學建立了協作關系。學校成立了國際部,已開始吸收外國留學生來校學習。現有50多名來自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和台灣的留學生在校學習。東北育才學校正在為實現「創建融合中西方教育優勢的現代化、高效能、國際化的世界名校」而奮斗。學校的網址是: http://www.neyc.cn。

⑺ 育才一小的簡介

學校現佔地來面積13999平方米,建源築面積11380平方米,教學班39個,學生1783名,教職員工115人。綠化率達75%以上。專任教師56%以上具有大學本科學歷,37%以上具有大專學歷;佔68%的教師具有小學高級職稱。

⑻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的學校簡介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在成都七中的高位引領下,在錦江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勵精圖治、奮發有為,辦學效益獲得顯著提升,各項成績斐然,無論是學生的學科競賽、藝體成績、科創活動、中考都遙遙領先成都市各初中學校,將成都市第一的金字品牌定格。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創辦的校刊雜志有《晨曦》、《YUCAI impressions》、《親子閱讀》、《心晴》和《心翎》。同時,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教師靈動發展,教師獲得賽獻課全國一等獎的就有19人次,外出講座若干,優秀教師團隊的發展水平與規模具有高原之勢,全校師生發展呈現出生動活潑的局面,充分體現出「為全省構築起了初中教育價值新高度」的態勢,學校辦學呈現出「管理精細、事業精進、生命精彩」的特色和樣態。2008年《人民教育》第五期以「讓學校成為收獲幸福的地方」為題對學校進行了辦學特色紀實的專題報道。2005年,成都七中育才學校通過多媒體教學示範班,將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的優質教育輻射到薄弱的邊遠地區,近萬名學生與該校學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2008年5月6日,成都七中育才學校與成都七中育才學校三聖分校、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結成教育聯盟,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教育鏈成功建成,通過精神共同體、學習共同體、課改共同體的建設,共同提升著三個學校的教育質量,2009年,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欄目對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的鏈動發展方式進行了深入報道。

⑼ 廣州市育才中學的學校簡介

1954年遷址至福今路。1959年學校更名為「梅花村中學」,試行小學、初中九年一版貫制。1961年易名為「華南師范學院權實驗學校」,實行十年一貫制。1968年秋,因文革之故,學校更名為「廣州市第六十二中學」。1978年,小學部與中學部分離,小學部校名為「梅花村小學」。1995年,學校更名為「廣州市育才中學」。2001年,在二沙島辦起了國有民營性質的「廣州市育才實驗學校」。 2002年與廣州市第48中學合並,統一冠名為「廣州市育才中學」,分東、西兩個校區,率先開創了廣州市史無前例的「強強聯合」的辦學模式。

⑽ 育才中學的學校簡介

學校位於蘆陵抄大道西側,省級開襲發區中心。學校佔地面積13334平方米。有造型別致的綜合樓,氣勢不凡的教學樓,設備齊全的實驗室,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寬敞明亮的會議大廳。校園內建築布局合理,環境幽美怡人,春桃夏榴,秋菊冬梅,繁花似錦,四季芬芳,是一所花園式單位,理想的「育才」場所。學校自1988年創辦以來,歷經了艱難起步,奮力拚搏、嶄露頭角、良性發展的全過程。在上級領導的殷切關懷和正確領導下,經過歷屆領導的共同努力,特別是近幾屆領導精誠團結,勇於開拓,強化管理,狠抓質量,學校現已發展成為擁有教學班16個,學生1300餘人、教職工60餘人的較為規范、初具規模的初級中學,並以校風好、教風嚴、學風濃、教學質量高而蜚聲全縣。

閱讀全文

與私立育才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