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立醫院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實施方案》來明確公立醫院源體制改革試點重點在三個方面:一是改革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包括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推進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強化醫療服務質量管理等;二是推進補償機制改革,落實公立醫院政府補助政策,推進醫葯分開,逐步取消葯品加成,積極探索醫葯分開的多種有效形式;三是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積極穩妥推進部分公立醫院轉制,鼓勵民營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院。通過改革,使公立醫院切實履行公共服務職能,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滿意的醫療服務。
『貳』 中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了嗎
國家衛生計生委消息,截至9月底,全國所有公立醫院已全部開展綜合改革,逐步建立起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緩解群眾看病貴、看病難。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重點是破除「以葯補醫」機制,取消實行了60多年的葯品加成政策,患者就醫負擔持續下降,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從醫改前的40.4%降至2016年的30%以下。
改革打破了醫院靠開葯、做檢查獲取利益的運行機制,由此減少的收入,將通過財政補償、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等渠道解決。
『叄』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是九月底全面推開嗎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工作任務》),專門就醫聯體等14項需要研究制訂的政策列出了具體時間表,同時對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等56項重點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
「在備受公眾關注的醫保方面,醫保在資源配置方面的重要杠桿作用日益受到重視。」王虎峰指出,《工作任務》還對葯品在生產、流通和價格方面作出了相應部署,尤其在葯品生產環節,重點要解決仿製葯質量和療效的一致性評價,以此整頓和提升葯品生產質量,促進良性競爭。針對有些專利葯和獨家葯品,我國還將建立國家葯品價格談判機制,通過增加葯品數量、與醫保等政策相銜接等方式來降低葯價。
『肆』 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漲幅擬不超10%是真的嗎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衛計委、財政部等七部門近日下發關於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部取消葯品加成。通知要求,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平均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下。
通知要求,拓展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進一步總結提煉推廣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範縣(市)經驗,積極推進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建設。到2017年底,全面實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等復合型付費方式,探索符合中醫葯特點的支付方式,鼓勵中醫葯服務提供和使用;縣級公立醫院門診、住院患者人均費用和總收入增幅下降,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葯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占業務收入比重提升,自付醫療費用占總醫療費用比例下降。
通知提到,擴大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範。各省(區)分別確定1個城市作為省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範城市;各直轄市分別確定1個區(縣)開展省級示範工作。除安徽、福建、江蘇、青海4省外,各省(區)及兵團分別推薦1個縣(市、師)作為第二批國家級示範候選縣(市、師)。
『伍』 關於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的補償機制
改革「以葯補醫」機制,鼓勵探索醫葯分開的多種形式。取消葯品加成政策,將試點縣級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醫院由此減少的合理收入,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徑予以補償。提高診療費、手術費、護理費收費標准,體現醫療技術服務合理成本和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醫療技術服務收費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政策范圍,並同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增加的政府投入由中央財政給予一定補助,地方財政要按實際情況調整支出結構,切實加大投入。
(一)發揮醫療保險補償和控費作用。縣級醫院要提供與基本醫療保險保障范圍相適應的適宜技術服務,控制基本醫療保障范圍外的醫葯服務。醫保基金通過購買服務對醫院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予以及時補償。縮小醫保基金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與實際報銷比例的差距。改革醫保支付制度。充分發揮醫保合理控制費用和醫療服務質量的作用。落實醫保基金收支預算管理,建立醫保對統籌區域內醫療費用增長的控制機制,制定醫保基金支出總體控制目標並分解到定點醫療機構,將醫療機構次均(病種)醫療費用增長控制和個人負擔定額控制情況列入分級評價體系。推行總額預付、按病種、按人頭、按服務單元等付費方式,加強總額控制。科學合理測算和確定付費標准,建立完善醫保經辦機構和醫療機構的談判協商機制與風險分擔機制,逐步由醫保經辦機構與公立醫院通過談判方式確定服務范圍、支付方式、支付標准和服務質量要求。醫保支付政策進一步向基層傾斜,鼓勵使用中醫葯服務,引導群眾合理就醫,促進分級診療制度形成。
(二)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降低葯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價格,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政府出資購置的大型醫用設備按不含設備折舊的合理成本制訂檢查治療價格,已貸款或集資購買的大型設備原則上由政府回購,回購有困難的限期降低價格。嚴禁醫院貸款或集資購買大型醫用設備。合理提高中醫和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診療、護理、手術等項目價格,使醫療機構通過提供優質服務獲得合理補償。價格調整要與醫保支付政策銜接。改革醫療服務以項目為主的定價方式,積極開展按病種收費試點,病種數量不少於50個。
(三)規范葯品采購供應。堅持質量優先、價格合理的原則,建立葯品(含高值醫用耗材)量價掛鉤、招采合一的集中招標采購機制。調動企業生產供應葯品的積極性,大力發展現代醫葯物流,減少和規范流通環節,降低配送成本。各地可在探索省級集中采購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能夠有效保障葯品及耗材供應及時、質量可靠、價格合理的采購供應辦法。堅決治理葯品及耗材方面的商業賄賂。完善鼓勵使用基本葯物的政策措施,縣級醫院應當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葯物,提高基本葯物使用比例。
(四)落實和完善政府投入政策。全面落實對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及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政策性虧損補貼、承擔公共衛生任務和緊急救治、支邊、支農等公共服務的政府投入政策。縣級政府對所辦醫院履行出資責任,禁止縣級醫院舉債建設。
對位於地廣人稀和邊遠地區的縣級醫院,可探索實行收支兩條線,政府給予必要的保障,醫院平均工資水平與當地事業單位平均工資水平相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