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來深圳市布吉鎮辦民營醫院需要哪些手續
投資綜合性民營醫院的單位或個人先要去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填一份醫院名稱的表格,進行醫院名稱預先登記,所需材料如下:①身份證(有合夥人的還需持股東的身份證明);②《企業名稱預先核准申請書》(有合夥的還需全體投資人簽署)。
接著去衛生部門審批出《醫療機構執行許可證》,然後去當地工商部門進行領取營業執照的核准,所需材料如下:①《醫療機構執行許可證》;②本人身份證(有合夥人的還需持股東的身份證明);③《公司章程》(有合夥人的還需全體投資人簽署);④具有法定資格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報告;⑤設置醫療機構申請書;⑥經營場地使用證明;⑦醫院名稱預先核准登記時提交的所有材料等。
如果材料齊全審核通過,工商行政機關將在7日內核發營業執照。
如何審批《醫療機構執行許可證》
綜合性醫院設置少於100張病床由縣、區衛生行政部門審批,大於250張病床必須經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初審合格,再由省衛生行政部門審批,申報條件及材料明細如下:①設置醫療機構申請書;②設置醫療機構可行性研究報告;③選址報告和建築設計平面圖;④申請單位(人)銀行資信證明;⑤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及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初審意見。
省衛生廳自受理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書面批復。《醫療機構執行許可證》和營業執照都辦妥後,接著還需去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據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工作人員介紹,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所需帶證件:①營業執照原件及復印件;②法人代表身份證復印件;③經辦人身份證復印件;④單位公章。
如果材料齊全,經質量監督部門審核合格,7個工作日即可領取。
稅務登記這樣辦理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醫療機構分類管理,將醫院分為營利性醫院和非營利性醫院。醫院分為營利和非營利後,衛生部門明確民營醫院全部為營利性醫院,稅務部門開始對民營醫院征稅。
投辦民營醫院辦理稅務登記所需材料如下:①營業執照原件及復印件;②法人代表身份證復印件;③組織機構代碼證原件及復印件;④《公司章程》原件及復印件;⑤經營場地使用證明的原件及復印件;⑥具有法定資格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報告。
若資料齊全,稅務登記表也填過,即可頒發《稅務登記證》。
四大風險不容忽視
據業內人士分析,投資民營醫院以下投資風險不容忽視:
1.政策風險:盡管醫療機構劃分的原則和城市醫療服務體制改革的大方向已經確定,但改革的最終目標並不明確,具體操作方面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出台,投資經營性醫院會遇到許多新的政策層面的問題和阻力,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
2.競爭風險:如今,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入民營醫院,海外投資者和國外醫院也介入此行,未來的競爭可能比較激烈。加之投資醫院屬於長線投資,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因此投資方若無充足的資金、人力、物力,不能形成鮮明的醫療服務特色,則會在競爭中處於劣勢。3.技術風險:先進的醫療、管理技術和設備是醫院戰勝對手的「法寶」。而如今的信息時代技術的變革和更新很快,一旦新設備、新技術無法更新,醫院的生存就很危險。即使可以引進或改進技術、設備,也需時間和財力,尤其對於大型醫用設備的引進,審批程度復雜,費時較長,這些都是投資者要加以考慮的重點。
4.目標選擇風險:進入醫院行業必然會落實到目標醫院的選擇這一難題。選擇不同所有制、不同經營性的醫院所帶來的產權關系、經營方式和原有人員的安排等問題都會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目標公司的選擇勢必帶來不同的風險。
② 2011年衛生部對民營企業開辦醫院有哪些優惠政策
一、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准入范圍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基本標准》等相關規定,適當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准入范圍。要及時公開醫療機構建設規劃信息,允許社會資本參與新建醫療機構的競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由社會資本舉辦。
二、合理確定非公立醫療機構執業范圍
非公立醫療機構可以根據功能任務和醫療服務需求,合理設置診療科目。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予以核定和批准,不得進行限制。
三、充分發揮非公立醫療機構在醫療服務體系中的作用
非公立醫療機構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在建立分級醫療、上下聯動的醫療服務體系工作中,要注意發揮非公立醫療機構的作用,支持其與基層醫療機構以及公立醫療機構建立轉診關系,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四、吸收非公立醫療機構專家加入相關管理組織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行業學會、協會在組建專家委員會、質量控制組織以及醫院評價等組織時,應當從依法執業、誠信服務、規范管理的非公立醫療機構中吸收相關專家參與。在制訂行業標准、技術規范等工作時也應當吸收非公立醫療機構的醫師參加。
五、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承擔社會責任
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積極參加支援社區、支援基層等工作。對於符合條件、具備能力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申請承擔政府指令性任務或開展公益活動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予以支持。
六、引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加強臨床專科服務能力建設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非公立醫療機構臨床專科能力建設的指導,將非公立醫療機構納入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的統一規劃,使其與公立醫療機構具有相同的申報和評價機會。同時,積極引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加強內涵建設,提高專科服務能力。
七、做好非公立醫療機構的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
在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的准入管理方面,要對非公立醫療機構予以同等對待。根據規定及時審批非公立醫療機構的醫療技術准入申請,支持非公立醫療機構開展適宜醫療技術,並加強對其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的管理和指導。
八、加強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業務指導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業務指導,及時向其傳達醫療機構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定,並開展相應培訓工作。要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及時了解、掌握醫療衛生領域的各項政策和管理要求,引導其依法執業、科學發展。
九、充分發揮行業學會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指導和監督作用
鼓勵有一定水平和公信力的行業協會、學會,在其職責范圍內開展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指導,並協助政府部門做好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管理工作。
十、加強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
要加強對非公立醫療機構執業行為的監督管理,將其納入醫療質量控制與評價范圍。在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三好一滿意」等活動時,應當要求非公立醫療機構積極參與。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監管要作到制度化、常態化,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要注意樹立依法執業、誠信服務的非公立醫療機構典型,打擊違法執業、欺騙患者的行為,積極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