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神木縣醫院有沒有中醫科
有,,好像9樓就是
B. 神木縣縣醫院
神木縣縣醫院
在縣城南邊,屬於公立醫院,神木縣實力最大的醫院。住院手術啥的給大夫送錢是一大特色。
C. 什麼是神木醫改
去年3月,陝西省神木縣開始執行《神木縣全民免費醫療實施辦法》。《辦法》規定,住院治療的病人實行住院報銷起付線制度,起付線以下(含起付線)住院醫療費用本人自付,超出部分予以報銷,但每人每年累計報銷醫葯費不超過30萬元。起付線標准為:鄉鎮醫院每人次200元,縣級醫院每人次400元,縣境外醫院每人次3000元,超出部分全部報銷。
這一醫改政策的實施迅速引起全國關注,並引發激烈討論。對此,當地政府堅定地表示,會將全民免費醫療政策繼續實施下去。
D. 神木免費醫療 5所省定點醫院是哪些
境外醫院:
1、北京(6所):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協和醫院、天壇版醫院、阜外醫院、兒童醫院、北京市權腫瘤醫院。
2、省級定點醫院(5所):西安交大一附院、陝西省腫瘤醫院、西京醫院、唐都醫院、陝西省傳染病醫院。
3、市級(5所):榆林市一院、榆林市二院、榆林市星元醫院、神東總醫院、鄂爾多斯中心醫院(東勝盟醫院)。
E. 神木縣在西安的合作醫療定點醫院有哪些
1、在本縣(區)范圍內住院的,由所在縣市相應級別的醫院報銷;
比如:在鄉鎮中心衛生版院住院的權,直接找就診鄉鎮衛生院報銷,我們這是農民交20元/人,鄉鎮一級報銷80%,起付線鄉鎮一級是100元,縣一級是300元。
2、在本縣(區)范圍外住院的,必須回本縣醫保局報銷,需要提供以下證明:
(1)住院發票;
(1)住院用葯明細表;
(3)出院證明,病歷證明(就是醫生診斷的病歷報告);
(4)如果是在本縣醫院診治無果後轉院的,還須提供轉院證明;
直接去本縣(區)范圍外醫院住院的,要在住院期間致電本縣醫保局,履行告知義務;另外,在外住院時,一定要選擇公立醫院,私立或民辦醫院一般看病的一般而言是不能報銷的。
3、報銷時,床鋪費、化驗費,好像沒有報銷,具體可以問下當地醫保局;我們這報銷比例是50%,起付線600元,省外800元。但是用葯限制比較嚴格,相比城鎮居民合作醫療保險而言,很多葯有限制,就是沒有報的。
F. 神木縣醫保定點醫院
一般在當地的大醫院、社康中心都是醫保定點機構。
G. 神木縣有多少家公立醫院
據我所知只有一家:神木縣醫院。
H. 神木的免費醫療不免費了么
可能。
郭寶成為了…家極少數人看病有問題 而對神木縣(四十多萬人)實施「免費醫療」方案過於花錢太多了?
花幾萬、十幾萬為這家…人看病不就好 ?為何要花1點幾億把富人看病也帶上了?富人缺錢看病嗎?
I. 神木到底哪家醫院好。
神木的那個醫院也不行,總稱:治死人醫院,在院大夫跟其他醫院大夫聊天的內容,第一句就是你們的生意好壞了,我擦,第一次聽到這話心裡挖涼挖涼的
J. 神木縣的衛生
1936年到1942年,在神府革命根據地中心地帶賀家川,設有工農紅軍醫院。1939年3月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大夫曾來該院工作,設有病房、手術台、換葯、注射、診療等科室,為前線傷員和當地群眾治病。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醫療衛生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了衛生機構。1950年,在縣城成立了衛生院,有醫務人員10名。到1956年,縣鄉兩級建立起42個醫療單位、60個保健站、30個接生站,醫務人員發展到70多名。1959年,神府並縣期間,有神木、府谷兩個縣醫院,設病床45張,衛生所14處,聯合診療所2個,農村醫院58所,保健站311個,接生員56個,農村產院31個,大型的廠礦、學校都辦起醫務室,並配備專職衛生保健人員,大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就診治病。1963年,神木縣醫療機構又進行了調整、充實。先後在高家堡、孫家岔、馬鎮、花石崖、瑤鎮、爾林兔、永興、欄桿堡等公社建起8處地段醫院,在萬鎮、中雞、喬岔灘、解家堡、大柳塔、大保當、太和寨、瓦羅、西溝、麻家塔、沙峁、城關等12個公社建立了衛生院。
1986年,神木縣共有醫療單位43個,其中全民所有制17個,集體所有制13個,工業系統10個,個體3個。醫務工作人員620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31人(內有主治6名、醫師76名、醫士級340名),衛生行政、勤雜人員89名,設有病床419張。
2007年,神木縣共有醫療機構33個,縣屬醫療單位3個,縣級醫院12所,鄉鎮衛生院19所,村級衛生室590戶,覆蓋率達到66.2%。縣醫院設施完備,設備先進,配有CT、彩超、血球計數儀等先進診斷儀器,年住院病人3000多人次,門診病人8萬餘人次,
2012年,神木縣擁有醫療衛生機構302個,其中醫院20家,衛生院19家,編制床位2786張,實際開放床位2564張,編制人數1726人。年末衛生技術人員297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76人,注冊護士1269人,葯師134人,技師199人,其他557人。基本形成以縣級醫院為龍頭、片區二級醫院為骨幹、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基礎、民營醫療機構為補充的醫療衛生服務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