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立醫院一月份的工資什麼時候發
《勞動法來》規定,工源資按月發放。當月發放上月的工資是可以的,但是跨月就違法;如果公司拖欠工資,勞動者可以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限期發放工資,逾期不支付的,還要加付賠償金。
《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❷ 醫生的工資到底怎麼樣
看地域,看科室,看職稱,更看運氣。
以剛工作的年輕醫生為例。在一線城市或者房價高的二線城市當醫生性價比挺低的。因為年輕醫生的收入跟就職的醫院水平的沒有太大關系(對,外行人是理解不了的)。就比如說一個博士畢業進了省會城市三甲,一個本科畢業去了縣醫院,工作一年後,可能到手都是一萬多/月(可能三甲的博士會高一些)。北京上海的頂級名院的待遇,據我了解,大概率是不如二線城市的頂級名院的。天朝內卷,京上廣不缺規培學生幹活,也不怕沒有志存高遠的年輕醫生來工作,所以有些有恃無恐吧。與之相較,在很多房價比較友好的二線城市,比如成都,西安,武漢,重慶之類的,讀了博士留院工作,還是美滋滋。絕大多數醫院能保證入職1-2年後拿到全獎後,一年到手20-30萬(包括陽光的或者所謂不陽光的)。部分外科科室可能會更高。運氣好留在個別特別富裕的科室,再跟著一個大方的上級醫師,這個收入甚至能翻倍。以我所在的武漢為例,大多數人博士畢業,三四年就可以在二環內付個小三房的首付了(大概六七十萬的樣子的吧)。
有一說一,年輕醫生的收入也沒高到不需要承擔內卷中國帶來的壓力的地步。這個問題有的人的回答是一葉障目。比如說「剛畢業的護士進了三甲一年都有二十萬,醫生怎麼可能比護士還低」。事實上,每個醫院的收入分配政策也是不一樣的。對於年輕醫護,有的醫院的獎金是醫護同酬,有的醫院醫生獎金系數要高一些,不過也高不到哪裡去。所以整體而言,一個三甲醫院剛入職的醫生和護士收入差距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