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公立私立 > 上海私立女子學校

上海私立女子學校

發布時間:2020-12-29 03:35:21

㈠ 上海有幾所女子高中

就一所,市三女中,不過2樓所說的有男生班純屬謠言。我同學就是市三女中出來的,她初中高中都是在那裡過的,親口告訴我沒男生班。

㈡ 上海聖瑪利亞女校的開發爭議

聖瑪利亞女校舊址7幢歷史建築6幢被拆,居民聯名要求保護。
中山公園西南側,長寧路1187號,曾經的上海著名女子教會中學——聖瑪利亞女校,後並入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長寧分校區,由於開發商的不當開發,這處名園如今幾乎成了一片廢墟。
民強烈反對規劃方案
2009年4月14日,長寧區規劃局在長寧路1187號工地門口貼出了一張征詢市民意見的《公告》,告知附近居民,開發商將按照公告規劃方案進行「長寧路88街坊32/8丘商辦綜合樓項目」開發建設。
新規劃圖紙上,已拆除的2幢保留建築不在規劃圖內,其中一幢被拆除的歷史建築,規劃改建成一幢25層高的樓,緊鄰中山公寓。包括鍾樓在內的另外5幢歷史建築在規劃圖中雖被納入保護范圍,但四散分布在五個角落,其間的環形走廊已不見蹤跡。
對新的規劃方案,附近中山公寓的居民們強烈反對。居民們認為,根據《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聖瑪利亞女校舊址應該「完整獨立、原汁原味」地保護,而且不應該「被湮沒在摩天大樓的陰影中」。幾十名居民簽名給長寧區規劃局寫信反映,要求重新考慮規劃方案。
「如何保留是開發商的事」
歷史建築被破壞,有關部門對此反應不一。長寧區房地局房屋質量監測站負責人表示,得知歷史建築被拆的消息,他們當即到現場進行制止,並要求開發商予以恢復。
長寧區規劃局有關人士卻認為,聖瑪利亞女校舊址保護建築只有一幢,即鍾樓所在的一幢,其他建築都是保留建築。「保護建築與保留建築是有區別的,我們規劃部門已經讓開發商有效保護保留建築,至於如何保留那是開發商的事情。」
文物保護專家、上海市文管委地面文物管理處副處長孔立三認為,「著名校舍舊址應該作為整體保護,它們需要一個整體氛圍。」

㈢ 上海市三女子中學是私立學校嗎,校服好看嗎,考幾分才能進去急!!!!

我就是市三的。不是私立學校,收費不高,一般家庭都能承受。校服挺好看的~分數線挺高,不過比延安中學低4、5分,五百六十幾把~

㈣ 女校的中國

中國第一所女子學校是由英國女傳教士奧特綏小姐(1797-1868)於1844年投資興辦的寧波女塾。第一所由中國人自己投資興辦的女子學校是上海經正女塾。其他還有務本女塾、貝滿女中、江南女子公學、平陽「益智高等女學校」等。
亦稱「貝滿中齋」,基督教新教教會學校,北京最早的西式學校,也是北京最早的女子學校。1864年由美國公理會創辦,創辦人裨吉勵莎(Eliza Jane Bridgman),為紀念其亡夫公理會傳教士裨治文而建。最早在燈市口大鵓鴣胡同,1926年搬遷到燈市口同福夾道。1941年被日偽改為北京第四女子中學,1945年恢復北平私立貝滿女子中學名稱。1951年改為五一女中,1952年改為北京市第十二女子中學,現為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
貝滿女中的校訓是「敬業樂群」。「敬業樂群」是中國古代的一句成語,出自《禮記*學記將》,它的基本含義是要學生們敬重 自己的學業,專心致志地學習,不斷前進;又要樂於生活在群眾中間,同學們彼此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互相切磋琢磨、共同努力提高。
著名作家冰心,原上海復旦大學校長謝希德,中國第一位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王琇瑛,物理學家王承書,化學家蔣麗金,以及戲劇家孫維世,表演藝術家張筠英,鋼琴演奏家鮑蕙喬等許多名人都曾在學校就讀。 是一所由美國美部會於1853年(清咸豐三年)在福州創辦的私立教會中學。是教會在福州設立的最早女子學校。1952年8月, 文山女中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接辦, 並接收私立開智中學、榕工中學部分師生組建成立福州第八中學。標志性建築「文山樓」於1998年被拆除。
早年學校主管稱「主理」,由教會指派美籍女傳教士擔任。經1927年收回教育權的斗爭後,學校移交中華基督教會閩中協會管理,由中國人擔任校長,先後為黃文玉、孫淑貞、王秀貞。黃、王2人同為文山校友,3人大學畢業後均曾留美,為文山女中的發展做了積極貢獻。
1872年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宣教士那夏理女士在廣州沙基創辦的「真光書院」。校名「真光」,出自基督教《聖經》:是乃真光普照乎萬事之人人。
初期只有六名學生,學生膳宿費全免,為南中國首間為女子而設的中學。1909年,校董會任命劉心慈為副校長。同年,真光書院改名為真光學堂,並增設「師范班」。1912年,辛亥革命後,真光學堂又改名為真光學校,同時建立校董會。1948年易名為香港真光中學。
1949年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私立真光女子中學校董會決定學校再度遷往香港,由馬儀英負遷校之責。馬儀英抵港後,選定九龍塘窩打老道115號為校址,向香港政府登記注冊,定名為「九龍真光中學」,由馬儀英任校長。廣州真光人去樓空,剩下的兩校區校舍。真光中學最終改為公立學校,男女皆收。 上海市第二中學(男女同校)的前身,創始人吳馨,字懷久,上海縣人。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以邑庠生入南洋公學師范院,三年學成。他目睹當時婦女習於脂粉華服,金蓮三寸,弱不禁風,立志興辦女學。 1902年10月,吳馨將家塾遷至上海小南門內,擴大規模,改名務本女塾。由吳綜理、陸仲炳、陳菊生等任專任教員,沈頌平、沈叔逵、沈碩庵、王季貞、陳景韓等任義務教員。該校以培養學生成為賢母良妻為宗旨,注重家政,認為「女子為國民之母,欲陶冶健全國民,根本須提倡女教」,故取名「務本女塾」。女塾首次招生,學生僅7人,分尋常和高等兩科。後由於學校教育質量高,學生人數激增。
1913年,吳將務本女塾捐給上海縣,校名改為上海縣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學校。 1916年,在中學部和講習所基礎上設立上海縣立務本女子中學。1929年,上海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委派王孝英為校長。小學部改為附屬小學(現盧灣區第二中心小學前身)。高中分普通與師范二種。1937年8月,黃家闕路校舍在八一三事變中被日軍炮火夷平。學校改名懷久女子中學,分南北校舍上課,學校設董事會。1942年,日軍侵佔了上海租界,學校停辦。1945年,抗戰勝利後,務本女中復校。名稱為上海市市立務本女子中學。1949年5月,上海被解放。9月1日,上海市政教育處任命左淑東為校長,陳蕙瑛為副校長。1952年,學校改名為上海市第二女子中學。1959年學校經市教衛部批准,為上海重點中學。1967年11月,學校改名上海市第二中學,開始男女生兼收。2005年9月,由上海市教委命名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益智高等女學校位於浙江省平陽縣南雁盪山區風景秀麗的順溪北岸,清朝光緒二十七年(1901),由當地開明士紳、實業家——「南雁主人」陳少文先生所創辦。益智高等女學校位於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順溪古建築群」中的「適舫」(建築物名) 。該女校是屬地平陽縣最早的女子學校。該女校招收一批又一批姑娘為學生,免收學費。學校設有語文、算術、唱歌等諸多課程,以不同於私塾的辦學形式上課。益智高等女學校門聯:「德張民智開明範;學領女權炳耀風」系楹聯藝術家陳志歲先生所撰書。校名系一代大儒孫詒讓題匾。
鄂東女子學校座落於歷史文化名城黃州,東與遺愛湖風景區為鄰,南與鄂州市隔長江相望,北依千年古園東坡赤壁,是鄂東地區唯一一所女子特色學校。學校各類現代化教學設施設備完善、先進。學校開展中職教育、中小學教育,還設立了「鄂東國學教育中心」和專業性極強的「鄂東藝術培訓中心」。
鄂東女校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僅在課本,也在課外。
在課堂上,女校實施小班教學,每班人數不超過35人,這樣在教學中,老師會更方便地開展差異化教育,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求知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結合每天晚上的功課輔導及周末的作業輔導,老師們能很好地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學校以國學教育中心為依託,以國學經典名著為載體,堅持對學生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每學期,學校在開展每周主題班隊活動以外,還陸續開展了中華經典詩詞誦讀活動、「書香滿校園」讀書活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食品葯品安全知識宣傳普及活動、交通安全主題教育活動等等。
學校還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藝術特長。她們希望孩子能具備健美的身心,良好的審美情趣和獨特的藝術氣質。
學校免費開設了多個興趣班:鋼琴興趣班、舞蹈興趣班、書法興趣班、繪畫興趣班、古箏興趣班、武術興趣班等等。從我們的經驗來看,藝術課程的開設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了他們的學習生活,更提升了她們的氣質,為她們今後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由珠海恆隆集團投資的民辦女子學校,選址於交通便利的珠海市主城區中軸線迎賓北路。2011年9月1日正式開學,是一所初中與高中齊備的完全中學。採用全寄宿教育管理模式,主要為滿足具有良好經濟條件並對女孩培養有更高要求的家庭需求,培養具有獨立、知性、平和、關愛、美麗特質的,知書達禮、秀外慧中的國際化現代女性。
除文化課外,珠海女子中學還開設思維訓練、國學、家政、形體禮儀、美術、第二外語、品德、領袖等重視女性藝術及氣質修養的課程。

㈤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是公立的還是私立的很厲害嗎是貴族學校嗎考上本科的人很多嗎為什麼出名

公辦普通市重點 非貴族
在上海市重點中學中排名十幾位 具體不是很精確 一本率大約在75%左右
出名的話 還好 或許是因為是重點中學中唯一的女校 惹眼

㈥ 上海聖瑪利亞女校的介紹

原聖瑪利亞女校(St.Mary's Hall)是上海著名的女子教會中學,位於中山公園西南版側,長寧路1187號。當年這權是一所女子貴族教會學校,舊上海灘的很多名媛淑女,包括紅極一時的名人都出自這所學校,如張愛玲、俞慶棠等。 幾經改建的聖瑪利亞女校,仍然尚為完整地保留了當年的建校初期的大致風格。正對著學校大門的第一教室已經是教師辦公樓,幾經粉刷後的牆壁失去了原有的色彩,門柱和窗沿那些攀花的浮雕也在重修時剝落。盡管如此,這座修建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具有西方折衷主義的典型「中國式」小樓,仍然如同一個威嚴的老人穩健地屹立在校園的入口,見證著一個世紀來的歷史變遷。現在,這里是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長寧分校區。

㈦ 在解放前的上海靜安區最大的教會女校是哪一所拜託了各位 謝謝

中西女中 中西女中的前身中西女塾於1892年3月17日開學,創辦於漢口路西藏路口。英文名稱McTyeire School 得名版於南方衛理公會的權墨梯(Holland McTyeire)主教,他也是田納西Vanderbilt 大學的校長。中西女塾的發起人為林樂知(Young John Allen),創辦人和首任校長則是1884年來到上海的美南監理會女傳教士海淑德(Laura Haygood,1845-1900)。1917年,中西女塾遷入滬西憶定盤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築路,今江蘇路155號)佔地89畝的經家花園。1930年向國民政府立案,改名私立中西女子中學。

㈧ 上海哪裡有女校

市三女中 長寧區江蘇路155號

㈨ 上海市有哪些女子學校要高中的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在長寧區的

㈩ 上海聖瑪利亞女校是現在的哪所學校

上海市教復育局接管了中西女中和聖制瑪利亞女中,並把兩校合並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 而原聖瑪利亞女中的校址上則建立起了一所新的大專院校———上海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該校被並入東華大學,成為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長寧分校區,共佔地面積64000平方米。
閱讀全文

與上海私立女子學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